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

bookmark

作爲軍隊統帥,指揮部隊投入一場必敗無疑的戰鬥很是悲哀。

在出城決戰前,徐世鬆不得不提前對自己的後事做一些準備。

比如把自己的妻子仁福公主和他們的一對兒女都送到北方自己父親那裡,再比如給隆道皇帝和文仲寫信,請求他們儘快放棄臨安,向南遷都。

徐世鬆現在連自己能牽制華軍南下的腳步多長時間都沒什麼信心了,但是他又不想讓自己效忠的君主落到北軍手裡,那就只有趕緊逃了——說不定逃着逃着,局勢會發生什麼變化,讓大周再在什麼地方苟個幾十年呢?

這樣至少能證明自己的堅持還有點意義,對不對?

不管隆道天子和大周朝堂怎麼看待這封勸說遷都的信,徐世鬆都不在乎了,他在七月十五帶兵出城的時候,華軍第一軍團距離金陵已經只剩下半天的路程了。

徐世鬆在大營中就可以看到騎馬的北軍斥候在附近行動,而且他毫無辦法——因爲他手下那點騎兵根本沒法驅逐對方,而本來應該爲周軍提供一定情報支持的本地居民,心裡也根本不向着大周朝廷。

幾乎所有人都盼着北軍儘快消滅大周,好結束這場戰爭,過上安穩平靜的日子。

可能唯一例外的,就只有跟大周朝廷緊密捆綁在一起的宗室了。

決戰之前的幾天,就是徐世鬆剛把遷都的信送出去之後,隆道皇帝給徐世鬆派來了一位監軍——一位宗室親王,吳王,隆道皇帝的親弟弟。

吳王毫無疑問是大周的忠臣(不見得效忠皇帝),但是這位宗室大王沒有一絲一毫的軍事經驗,他也沒能帶來徐世鬆所盼望的補給、軍餉和援軍,只是帶來了隆道皇帝給前線將士的嘉獎令——說是隻要打敗華軍,前線每人連升三級。

可是,吳王當着全軍的面宣讀了這份皇帝赦諭之後,一個新軍的低級軍官忍不住當場大聲質問:連徐世鬆大帥都被文官們看不起,想要調撥些糧草都不行,他們這些“賊配軍”升了三級又有何用?還不如多給點賞錢和酒肉!

吳王的臉色頓時就冷了下來,他這次來,偏偏就是沒帶賞錢和犒軍的酒肉!

士兵們大聲喧譁,有人吆喝着自己已經很久沒見過葷腥了,有人吵鬧着說現在連糧食都不夠了,一些禁軍士兵甚至還要求“開拔錢”,沒有賞錢就不去迎敵!

吳王的臉色越來越差,徐世鬆不得不命令自己的近衛兵彈壓騷動。

徐帥的面子,士兵還是給的,但是,雖然沒人再繼續吆喝了,士兵的士氣也跌到了無可挽回的谷底。

而且,徐世鬆依靠個人威望壓制了士兵,卻沒法安撫憤怒的親王。

吳王當着全軍將士的面,當場呵斥徐世鬆:

“看你帶的好兵!”

“這不能怪他們!”徐世鬆忍不住反駁道:“我軍已經斷糧兩天了!金陵城中就有堆成山的糧草,卻不許我們取用!士兵們要點賞很過分嗎?”

“這點困難你們都堅持不了嗎?”吳王的憤怒溢於言表:“沒有糧食你們不會吃肉嗎?”

此言一出,徐世鬆連反駁的心情都沒有了。

“把那些帶頭的兵油子抓出來!”吳王卻還在大吼大叫:“把他們處以極刑,以儆效尤!”

“請大王去後營休息。”徐世鬆轉頭對自己的親衛說道:“解除大王手下的武裝。”

徐世鬆的親衛立刻圍了上去,吳王驚恐的大喊:“徐世鬆!你要做什麼!?我讓你抓那些亂兵!你聽到沒有?不是抓我的人!”

吳王帶了五百御龍骨朵子直和御龍弓箭直的士兵,然而這些皇帝直屬親衛已經幾百年沒上過戰場了,早就成了大周高層安插自家子弟當官的單位,裝備倒是精良,但實際戰鬥力那是一點沒有。

這些穿着明晃晃札甲的士兵看到徐世鬆的親衛圍上來後,很自覺的丟掉武器,沒有一絲反抗的意思。

“收繳他們的鎧甲、兵刃和馬匹。”徐世鬆不管吳王的叫嚷,繼續吩咐:“告訴他們,等我們這邊開戰,他們就趕緊帶上大王向南逃,也許還來得及。”

“徐世鬆!你這個武夫竟敢違逆宗室!你是要抵擋叛逆嗎!?”

吳王的喊叫聲越來越遠,最後終於聽不到了。

“我是大周樞密使。”徐世鬆用只有自己才能聽到的聲音小聲嘟囔一句:“你怎麼還把我當普通武夫?”

金陵大營中數萬周軍將士沉默的看着這一場鬧劇,久久無言。

過了很久,一名軍官突然走到徐世鬆面前,直白的說:“大帥,您帶我們投北軍吧!北軍當兵的受重視,大周根本不把咱們武夫當人看!”

“那樣我們就真成了叛逆了。”徐世鬆回答。

“我們不在乎!”

真是毫不留情的反應。

“如果你們真的不在乎,就自己去投降吧。”徐世鬆疲憊的說:“我不投降。”

“我們不是投降,是投靠!”

結果就是,當天就有周軍成建制離開大營,向正在朝此處挺近的華軍投降。

此時,徐世楊就在第一軍團司令部裡,得知周軍開始大規模投降的消息後,他命令暫時不發起針對徐世鬆的進攻,給周軍的士兵留出更多時間決定去留。

徐世楊還給徐世鬆寫了一封公開信。

信中,徐世楊要求徐世鬆儘快放下武器,結束這場兄弟鬩牆的戰爭。

於此同時,徐世楊向全體周軍士兵保證,華軍不會苛責他們,他們可以自由選擇投靠華軍,或者放下武器回家。

爲此,徐世楊命令停止進軍三天,等待周軍的反應。

徐世鬆個人的回答來的很快,而且答案十分簡單,只有一行字:

徐世鬆不降。

但是他的士兵大多降了。

到七月十九,華軍準備進攻的時候,徐世鬆的金陵大營已經基本空了。

連新軍帶禁軍,總計十三萬大軍,到這天早上,徐世鬆命令御龍骨朵子直和御龍弓箭直的少爺兵們趕緊帶着吳王逃往後,大營中一共還剩下不到一千行動不便的傷員和覺得什麼時候都餓不死的廚子,以及對徐世鬆忠心耿耿的一千親衛兵。

這些人相當於徐世鬆的家丁和親兵,他們恐怕是唯一願意跟着徐世鬆一起去死的部隊了。

第478章 對比第423章 叛徒第203章 問題第499章 春天6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340章 缺點第394章 伐高麗6第41章 矛盾第264章 情報1第290章 勸進第724章 麻六甲1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180章 青州軍第509章 各方3第27章 集市第378章 敵人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7章 歡呼第335章 克金州第521章 晉省1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619章 興靈6第166章 死諫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36章 女權第529章 抓機會第54章 準備總攻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725章 麻六甲2第520章 世侯2第231章 天下1第529章 抓機會第172章 困難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76章 開打第29章 包圍第152章 採購第614章 興靈1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548章 國制第78章 獲勝第748章 請內附第752章 無題第486章 選擇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514章 試射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673章 慘案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69章 女權2第248章 登州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59章 湯隆1第512章 擊發槍1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615章 興靈2第314章 教育第16章 買賣第340章 缺點第33章 備戰1第655章 南北2第660章 大案第459章 佈局1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455章 目的地第349章 屯墾村第468章 28級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310章 糧食第357章 劫掠2第350章 金礦第81章 暴打族叔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497章 新春4第391章 伐高麗3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441章 齊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404章 替代役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467章 美泉宮第560章 三沙2第171章 人第349章 屯墾村第153章 洽談第80章 別矯情第543章 野店2第363章 激戰1第8章 得失1第537章 等待第617章 興靈4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453章 鐵錢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262章 戰黃河5第726章 天子第104章 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