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章 訪徳使團(中)

當然,在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就有人考慮過文化交流的人選問題,就是可以從本土學者中選人,參與這次出訪,代表華東**和德國進行文化交流。但這個建議則又引發了另一個大爭議的話題,本土學者是否能夠代表華東**。

華東**成立以來,對本土學者的態度一向都是敬而遠之,甚致可以說是不屑一顧的,這一方面是華東**的治國理念在這個時代顯得過於超前,而採用的手段又偏重於強硬,由其是對中國傳統的士紳階層,基本不留情面,毫不客氣的進行打壓。而按照中國的傳統治國理政,儘管也強調愛民如子,體恤民情,並且在歷代王朝建立之初,也會重新分配,丈量土地,並制定些對百姓相對有利的政策。但歷代的統治者都知道要統治好國家,首先要拉隴的還是士紳,而非百姓,歷代王朝實際執行的是所謂“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原則。

但華東**則是屬於一個另類,根本沒有將傳統的中國士紳階層當一回事,不僅沒有拉隴,反而是強力的打壓,由其是士紳的土地全部收沒,都分給普通百姓,並且建立了廣泛而嚴密的基層行政體系,徹底打破了歷代王朝“皇權不下鄉”的慣例。

僅僅只是對從事商業經營士紳態度好一些,但一來是這個時代的中國還是一個以小農經濟爲主的農業國,純以經商爲生的人並不多,二來絕大多數商人同時也是大地主,像盛宣懷、張謇這樣的商人,同樣也擁有大量的田產土地,儘管田地的產出在他們的收入中只佔到極小一部份,這也是中國人習慣的對土地有特殊的感情。因此華東**也差不多將所有的士紳都得罪光了,這些行爲在傳統的中國士紳看來簡直就是叛經離道,胡作非爲。

在華東**建立之初,大部份士紳都認爲華東**這樣的做爲難以長久,最多不過是長毛第二,或者說“分配土地,使耕者有其田” 的口號不過是一句空話,由其是元老們會不要土地嗎?因此遲早都會改過來,還是得用傳統的籠絡士大夫的那一套,那知華東**不僅生存下來,而且還民心歸附,日益強大起來,更爲奇怪的是華東**的元老們真的都不要土地,這也是華東**常用來駁斥對自己土地政策進行指責的理由,“沒有一名元老佔有過一畝土地,一切爲公”,這還真的讓指責者反駁不了。

但不管怎麼說,傳統的中國知識份子對華東**的做法是很難認同的,而華東**也沒有指望能得到傳統的中國知識份子支持,一來是在遠東戰爭之前,中國的正統仍然是清廷,在大多數人眼裡,華東**還是反叛,二來華東**更看重的是技術人材,就像詹天佑這樣的人,而對傳統的中國知識份子也並不怎麼感興趣,用華東**內部的話說,就是“100個所謂學術大師,也頂不了一個詹天佑有用”。

當然,這個時候中國到是有一批精通歐美學術的學者,但一來是這些人自認爲喝過洋墨水、見過世面,開過眼界,自視甚高,自認爲自己掌握了救時濟世的全部真理,其實也不過是歐洲早年資本主義革命的那一套“自由、博愛、平等、人權” 的東西;二來華東**的土地政策對他們的刺激也不小,畢竟能出國留學的人,都不會是貧苦出身,不說大富大貴,至少也是小康之家,當然捨不得把自己家的土地獻出來。

正是清醒的瞭解這些情況,華東**纔對這個時代的中國學者、大師不感興趣,反到是更看重詹天佑這樣的工程技術人員,因此現在要選拔本土學者代表華東**和德國進行文化交流,自然會引起巨大的爭議。

不過秦錚對這個建議卻是全力支持的,認爲至少可以先諮詢一下這些學者的態度,首先是這些學者雖然對當前華東**的工業化建設、經濟發展沒有什麼直接的幫助,但也不能否認他們在各自的學術範圍內,有的精通國學,有的貫通古今,有的博覽中西,確實都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做爲華東**的文化代表,只從學術水平上是完全足夠的;其次是華東**發展到現在這一步,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文化始終是一大短板,因此也有必要注意補齊這個短板,畢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文化建設也是十分重要的。

其實華東**也一向重視文化的建設,但目前所做的,基本都停留在文化宣傳上,而在文化的學術系統理論上,只有秦錚發表了幾篇有份量的文章、書籍,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總體來說還是比較乏善可陳的。

不過現在的情況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原來華東**在取得了遠東戰爭的勝利之後,在國內的人氣民意均己經壓倒了清廷,不僅是改朝換代不可避免,而且全國上下基本都己經認同這個現實結果,清廷的死忠粉畢竟是極少數,絕大多數人,不少當初並不看好,或者是對華東**有所誹議的人,都在考慮怎樣在新朝中佔有一席之地,既使是華東**的土地政策,也可以忽視了,畢竟大勢所向,不可逆換。其中也包括有相當一部份學者,因此華東**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吸引一部份學者爲我所用,加快華東**的文化建設,打造華東**的軟實力。

另一方面,這個時代的學者儘管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對中華文化是認同的,同時也都是希望中國能夠富強起來,這一點和華東**的目標是共同的,因此代表華東**和德國進行文化交流,應該是可以試一試,而且這畢竟是文化交流,不涉及政治層面,就算是出了問題,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行政院經過了討論之後,最終還是認同了秦錚的意見,而秦錚又推薦了兩個人選,嚴復和辜鴻銘。

這兩人差不多就是這個時代中國最出色的學者,其他有的遠在海外,如康梁,有的則還沒有成長起來,只有嚴復和辜鴻銘正當盛年,而是都有外國留學的經歷,均成績優異,可以說是學貫中西、博古通今、中西文化造詣精深。

嚴復可以算是中國近代的啓蒙思想家,政治思想偏重於維新,主要的學術成就是將大量的西方優秀進步學術著作譯爲中文,介紹給現在處於落後狀態下的中國學人,讓人們瞭解歐洲的學術思想,開拓視界,增長見施,可以稱之爲“文化輸入”,並且首先提出了翻譯工作的信、達、雅原則,對中國的翻譯工作有重大影響,雖然在學界有人對此持異議,一直到元老們的個時代,這個原則依然被中國翻譯界奉爲圭臬。

而辜鴻銘儘管也精通西學,但在學術上卻推崇儒家學說,尊崇孔、孟,對歐洲文明多有批判,並熱衷向西方人宣傳東方的文化和精神,至力於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譯成西文,使西方人能更多地瞭解到中國古老的固有文化,併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可稱爲“文化輸出”。辜鴻銘在歐洲學界聲望頗高,在舊時空裡,歐洲學界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鴻銘。

當然,秦錚推薦這兩個人,也是有認真的考慮。這兩人主要居住在上海,對華東**的態度,都有一個從不認同到認同的過程。不過相比之下,嚴復要比辜鴻銘更早認同華東**,因爲嚴復是軍人出身,少年時在福州船政學堂學習駕駛,1877年赴英國學習海軍,畢業於倫敦格林威治的皇家海軍學院,回國之後還參與了北洋水師的建設,曾任北洋水師學堂所屬駕駛學堂“洋文正教習”“北洋水師學堂總辦”的職務,北洋水師的大部份將領都可以算是嚴復的學生。

正是由於嚴復是軍人出身,因此儘管他不認用華東**的政治理念,但對華東**在軍事上取得的成就卻相當讚賞,華東**佔領上海之後,嚴復並沒有離開上海,一方面留在上海近距離觀察華東**的治理能力;另一方面也開始認真的研究華東**的治國理政、軍事、外交等方面的理念,而經過了認真的研究之後,嚴復不得不承認,雖然華東**的制度也許並不算完美,但和清廷比起來,確時是勝強千萬倍了,既使是和英法德美等諸國相比,也並不遜色。

在這個時候,嚴復在心理上其實己經認同了華東**,只是傳統的政治道德,以及對清廷還殘留的少許忠心,阻礙了嚴復徹底倒向華東**。

但遠東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消了嚴復最後的猶豫,畢競勝利纔是最能鼓舞人心的,由其是對嚴復這樣軍人出身的學者,戰場上的勝利是最容易打動他的。而只到這時,嚴復才徹底認識到,清廷己經無藥可救,只有華東**,才能使中國真正完全富強起來,並不再受別國的欺辱,因此這時嚴復纔在和別人的書信、友人的交談中表示了自己對華東**的認同和支持。

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擊(一)第十七章 追擊日艦第八十八章 青州之亂(一)第四七七章 山海關之戰(六)第四六四章 迎擊俄軍(一)第四零一章 談判破裂(二)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一七二章 投資考察(三)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二四零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三)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三二零章 騎軍(四)第四十九章 重啓談判第四七九章 登陸作戰(一)第五八九章 農場巡視(四)第六二二章 登陸日本(四)第二三八章 遇襲(下)第四五一章 遼陽之戰(十三)第三三五章 工業成就(一)第四二二章 進攻北京(一)第三二六章 海參崴(九)第二零四章 懲罰行動(上)第二一六章 青島戰役第二二零章 談判(二)第一七八章 德國之行(十)第六七一章 大獲全勝(二)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一零七章 考查(四)第六三七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九)第七零四章 求和(十一)穿越艦隊簡介一052D型驅逐艦第一四六章 徳國之行(三)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一四九章 進攻楊村(二)第七十一章 海軍顧問(下)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三九零章 新聞發佈會(四)第三九三章 全面開戰(二)第一三八章 上海新區(二)第六一五章 皇帝與太后(上)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四二九章 進攻北京(八)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十七章 追擊日艦第五三八章 聯合軍演(三)第二一三章 爪哇之戰(三)第一九八章 蒙古攻略(一)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三零四章 反制行動(二)第二三零章 後續影響(五)第六零六章 西安之行(六)第二五零章 創業(三)第五十三章 艦隊匯合第二一七章 青島戰役(二)第三十五章 導彈戰術(下)第三六八章 餘波未平(五)第三七二章 餘波未平(九)第二五七章 訪問(上)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五七零章 預備會議(五)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一五八章 對日談判(三)第二四八章 王家寨(十)第二六八章 根據地(十)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三五四章 徳國特使(二)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二十八章 出兵第一一七章 農村調查(三)第五一一章 清廷招撫(八)第一一四章 秋收行動(三)第四八六章 登陸作戰(七)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一八三章 德國海軍戰略(一)第三十一章 市長上任(三)第六八零章 結束戰爭(一)第六三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一)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一四六章 訪問(六)第八十七章 造艦競標(四)第一三一章 外調(五)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九十八章 巡視(三)第五五九章 地主聯盟(三)第五二八章 談判(六)第一二二章 秋收行動(十一)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五八七章 隔空交手(三)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二七八章 五人會議(二)第一三八章 渤海海戰(七)第四七八章 外交爭鬥(七)第一三二章 外調(六)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第三四六章 財政工作報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