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厚黑叢話卷二(1)

成都《華西日報》民國二十四年九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

有人問道:“你這叢話,你說內容包含厚黑史觀、厚黑哲理、厚黑學之應用、厚黑學辯證法及厚黑學發明史,共五部分,你不把他分類寫出,則研究這門學問的人,豈不目迷五色嗎?,豈不是故意使他們多費些精神嗎?”我說:“要想研究這種專門學問,當然要用心專研,中國的十三經和二十四史,泛泛讀去,豈不是目迷五色,紛亂無章嗎?而真正之學者,就從這紛亂無章之中尋出頭緒來。如果憚於用心,就不必操這門學問。我只揭出原則和大綱,有志斯道者,第一步加以閱發,第二步加以編纂,使之成爲教科書,此道就大行了。所以分門別類,挨一挨二地講,乃是及門弟子和私淑弟子的任務,不是我的任務。”

我從前刊了一本《宗吾臆談》。內面的篇目:(1)厚黑學;(2)我對於聖人之懷疑;(3)心理與力學;(4)解決社會問題之我見;(5)考試製之商榷。後來我把“解決社會問題之我見”擴大成爲一單行本,曰《社會問題之商榷》,這是業已付了印的。近來我又做有一本《中國學術之趨勢》,已脫稿,尚未發佈。這幾種作品,在我的思想上是一個系統,是建築在厚黑哲理上,但每篇文字獨立寫去,看不出連貫性。因把他拆散來,在叢話中混合寫去,一則見得各種說法互相發明,二則談心理、談學術是很沉悶的,我把他夾在厚黑學中,正論諧語錯雜而出,閱者纔不至枯燥無味。

我心中有種種見解,不知究竟對與不對,特寫出來,請閱者指駁,指駁越嚴,我越是歡迎。我重在解釋我心中的疑團,並不是想獨創異說。諸君有指駁的文字,就在報上發表,我總是細細的研究,認爲指駁得對的,自己修改了即是,認爲不對,我也不回辯,免至成爲打筆墨官司,有失研究學問的態度。我是主張思想獨立的人,我的心坎上,絕不受任何人的壓抑,同時我也尊重他人思想之獨立,所以駁詰我的文字,不能回辯。我倡的厚黑史觀和厚黑哲理,倘被人推翻,我就把這厚黑教主讓他充當,拜在他門下稱弟子。何以故?服從真理故。

宇宙真理,明明的擺在我們面前,我們自己可以直接去研究,無須請人替我研究。古今的哲學家,乃是我和真理中間的介紹人,他們所介紹的有無錯誤,不可得知,應該離開了他們的說法,直接去研究一番。有個朋友,讀了我所作的文字,說道:“這些問題,東西洋哲學家討論的很多,未見你引用,並且學術上的專名詞你也少用,可見你平時對於這些學說少有研究。”我聽了這個話,反把我所作的文字翻出來,凡引有哲學家的名字及學術上的專名詞,儘量刪去,如果名詞不夠用,就自己造一個來用,直抒胸臆,一空依傍。偶爾引有古今人的學說,乃是用我的鬥秤去衡量他的學說,不是以他的鬥秤來衡量我的學說。換言之,乃是我去審判古今哲學家,不是古今哲學家來審判我。

中國從前的讀書人,一開口即是詩云書雲,孔子曰,孟子曰。戊戌政變以後,一開口即是達爾文曰,盧梭曰,後來又添些杜威曰,孟子曰,馬克思曰,純是以他人的思想爲思想。究竟宇宙真理是怎樣,自己也不伸頭去窺一下,未免過於懶惰了!假如駁我的人,引了一句孔子曰,即是以孔子爲審判官,以四書五經爲新刑律,叫李宗吾來案候審。引了一句達爾文諸人曰,即是以達爾文諸人爲審判官,以他們的作品爲新刑律,叫李宗吾來案候審。像這樣的審判,我是絕對不到案的。有人問:“要誰人才能審判你呢?”我說:你就可以審判我,以你自家的心爲審判官,以眼前的事實爲新刑律。例如說道:“李宗吾,據你這樣說,何以我昨日看見一個人做的事不是這樣,今日看見一隻狗,也不是這樣?可見你說的道理不確實。”如果能夠這樣的判斷,我任是輸到何種地步,都要與你立一個鐵面無私的德政碑。

牛頓和愛因斯坦的學說,任人懷疑,任人攻擊,未嘗強人信從,結果反無人不信從。注《太上感應篇》的人說道:“有人不信此書,必受種種惡報。”關聖帝君的《覺世真經》說道:“不信吾教,請試吾刀。”這是由於這兩部書所含學理經不得研究,無可奈何,纔出於威嚇之一途。我在厚黑界的位置,等於科學界的牛頓和愛因斯坦,假如不許人懷疑,不許人攻擊,即無異於說:“我發明的厚黑學,等於太上老君感應篇和關聖帝君的覺世真經。”豈不是我自己詆譭自己嗎?

有人說:假如人人思想獨立,各創一種學說,思想界豈不成紛亂狀態嗎?我說:這是不會有的。世間的真理,只有一個,如果有兩種或數種學說互相違反,你也不必抑制哪一種,只叫他徹底研究下去,自然會把真理髮見出來。真理所在,任何人都不能反對的。例如穿衣吃飯的事,叫人人獨立的研究,得的結果,都是餓了要吃,冷了要穿,同歸一致。凡所謂衝突者,都是互相抑制生出來的。假如各種學說,個個獨立,猶如林中樹子,根根獨立,有何衝突?樹子生在林中,採用與否,聽憑匠師。我把我的說法宣佈出來,採用與否,聽憑衆人,哪有閒心同人打筆墨官司。如果務必要強天下之人盡從己說,真可謂自取煩惱,而衝突於是乎起矣。程伊川、蘇東坡見不及此,以致洛蜀分黨,把宋朝的政局鬧得稀爛。朱元晦、陸象山風不及此,以致朱陸分派,一部宋元學案,明儒學家,打不完的筆墨官司。而我則不然,讀者要學厚黑學,我自然不吝教,如其反對我,則是甘於自誤,我也只好付之一嘆。

拙著《宗君臆談》,流傳至北平,去歲有人把《厚黑學》抽出翻印,向舍侄徵求同意,並說道:“你家伯父,是八股出身,而今凡事都該歐化,他老人家那套筆墨,實在來不倒。等我們與他改過,意思不變更他的,只改爲新式筆法就是了。”我聞之,立發航信說道:“孔子手著的《春秋》,旁人可改一字嗎?他們只知我筆墨像八股,殊不知我那部《厚黑學》,思想之途徑,內容之組織,完全是八股的方式,特非老於八股者,看不出來。宋朝一代講理學,出了文天祥、陸秀夫人諸人來結局,一般人都說可爲理學生色。明清兩代以八股取士,出了一個厚黑教主來結局,可爲八股生色。我的厚黑哲理,完全從八股中出來,算是真正的國粹。我還希望保存國粹的先生,由厚黑學而上溯八股,僅僅筆墨上帶點八股氣,你們都容不過嗎?要翻印,就照原文一字不改,否則不必翻印。”哪知後來書印出來,還是與我改了些。特此聲明,北平出版的《厚黑學》是贗本,以免貽誤後學。

大凡有一種專門學問,就有一種專門文體,所以《論語》之文體與《春秋》不同,《老子》之文體與《論語》不同,佛經之文體與《老子》又不同。在心爲思想,在紙爲文字,專門學問之發明者,其思想與人不同,故其文字也與人不同。厚黑學是專門學問,當然另有一種文體。聞者說道:“李宗吾不要自誇,你那種文字,任何人都寫得出來。”我說:“不錯,不錯,這是由於我的厚黑學,任何人都做得來的緣故。”

我寫文字,定下三個要件:見得到,寫得出,看得懂。只求合得到這三個要件就夠了。我執筆時,只把我胸中的意見寫出,不知有文法,更不知有文言白話之分,之字的字,乎字嗎字,任便用之。民國十六年刊的《宗吾臆談》,十八年刊的《社會問題之商榷》,都是這樣。有人問我:“是什麼文體?”我說:“是厚黑式文體。”近見許多名人的文字都帶點厚黑式,意者中國其將興乎!

有人說:“我替你把《厚黑學》譯爲西洋文,你可把曹操、劉備這些典故改爲西洋典故,外國人才看得懂。”我說:“我的厚黑學,決不能譯爲西洋文,也不能改爲西洋典故。西洋人要學這門學問,非來讀一下中國書,研究一下中國歷史不可,等於我們要學西洋科學,非學英文德文不可。”

北平贗本《厚黑學》,有幾處把我的八股式筆調改爲歐化式筆調,倒也無關緊要,只是有兩點把原文精神失掉,不得不聲明:(1)我發明厚黑學,是把中外古今的事逐一印證過,覺得道理不錯了,才就人人所知的曹操、劉備、孫權幾個人,舉以爲例。又追溯上去,再舉劉邦、項羽爲例,意在使讀者舉一反三,根據三國和楚漢兩代的原則,以貫通一部二十四史。原文有曰:“楚漢之際,有一人焉,黑而不厚,卒歸於敗者,韓信是也。……楚漢之際,有一人焉,黑而不厚,亦歸於敗者,范增是也……”這原是就楚漢人物,當下指點,更覺親切。北平贗本,把這幾句刪去,徑說韓信以不黑失敗,范增以不厚失敗。諸君試想:一部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以不厚不黑失敗者,豈少也哉!鄙人何至獨舉韓範二人。北平贗本,未免把我的本意失掉了。(2)《厚黑傳習錄》中,求官六字真言,先總寫一筆曰:“空、貢、衝、捧、恐、送”。註明此六字俱是仄聲。做官六字真言,總寫一筆曰:“空、恭、繃、兇、聾、弄”,註明此六字俱是平聲,以下逐字分疏。每六字俱是疊韻,念起來音韻鏗鏘,原欲宦場中人朝夕持誦,用以替代佛書上嘛呢叭六字,或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倘能虔誠持誦,立可到極樂世界,不比持誦經咒或佛號,尚須待諸來世。這原是我一種救世苦心。北平贗本把總寫之筆刪去,徑從逐字分疏說起來,則讀者只知逐字埋頭工作,不能把六字作咒語或佛號虔誠諷誦,收效必鮮。此則北平贗本不能不負咎者也。

近有許多人,請我把《厚黑學》重行翻印,我說這也無須。所有民元發表的厚黑學,我把他融化於此次叢話中,遇有重要的地方,就把原文整段寫出,讀者只讀叢話就是了,不必再讀原本。至於北平贗本,經我這樣的聲明,也可當真本使用,諸君前往購買,也不會貽誤。

厚黑學,共分三步工夫。第一步:“厚如城牆,黑如煤炭。”人的麪皮,最初薄如紙一般,我們把紙疊起來,由分而寸,而尺,而丈,就厚如城牆了。心子最初作乳白狀,由乳色而灰色,而青藍色,再進就黑如煤炭了。到了這個境界,只能算初步。何以故呢?城牆雖厚,轟炸得破,即使城牆之外再築幾十層城牆,仍還轟炸得破,仍爲初步。煤炭雖黑,但顏色討厭,衆人不敢挨近他,即使煤炭之上再灌以幾壚缸墨水,衆人仍不敢挨近他,仍爲初步。

第二步:“厚而硬,黑而亮。”深於厚學的人,任你如何攻打,絲毫不能動。劉備就是這樣人,雖以曹操之絕世奸雄,都把他莫奈何,真可謂硬之極了。深於黑學的人,如退光漆招牌,越是黑,買主越是多,曹操就是這類人。他是著名的黑心子,然而天下豪傑,奔集其門,真可謂黑得透亮了。人能造到第二步,較之第一步,自然有天淵之別。但還着了跡象,有形有色,所以曹劉的本事,我們一着眼就看得出來。

第三步:“厚而無形,黑而無色。”至厚至黑,天下後世皆以爲不厚不黑,此種人只好於古之大聖大賢中求之。有人問:“你講厚黑學,何必講得這樣精深?”我說:“這門學問,本來有這樣精深。儒家的中庸,要講到‘無聲無臭’才能終止。學佛的人,要到“菩提無樹,明鏡非臺”,才能證果。何況厚黑學是千古不傳之秘,當然要到“無形無色”纔算止境。

吾道分上中下三乘。前面所說,第一步是下乘,第二步是中乘,第三步是上乘。我隨緣說法,時而說下乘,時而說中乘、上乘,時而三乘會通來說。聽者往往覺得我的話互相矛盾,其實始終是一貫的,只要知道吾道分上中下三乘,自然就不矛盾了。我講厚黑學,雖是五花八門,東拉西扯,仍滴滴歸源,猶如樹上千枝萬葉,千花百果,俱是從一株樹上生出來的,枝葉花果之外,別有樹之生命在。《金剛經》曰:“若以色見我,若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諸君如想學厚黑學,須在佛門中參悟有得,再來聽講。

我民國元年發表《厚黑學》,勤勤懇懇,言之不厭其詳,乃領悟者殊少。後閱《五燈會元》及論、孟等書,見禪宗教人以說破爲大戒;孔子“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孟子“引而不發,躍如也”;然後知禪學及孔孟之說盛行良非無因。我自悔教授法錯誤,故十六年刊《宗吾臆談》,厚黑學僅略載大意,出言彌簡,屬望彌殷。噫!“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厚黑學是內聖外王之學,我已說二十四年,打算再說二十六年,湊足五十年,比世尊多說一年。

有人勸我道:“你的怪話少說些,外面許多人指責你,你也應該愛惜名譽。”我道:“我有一自警之語:‘吾愛名譽,吾尤愛真理。’話之說得說不得,我內斷於心,未下筆之先,遲迴審慎,既著於紙,聽人攻擊,我不答辯。但攻擊者說的話。我仍細細體會,如能令我心折,即自行修正。”

有個姓羅的朋友,留學日本歸來,光緒三十四年,與我同在富順中學堂當教習。民國元年,他從懋功知事任上回來,我在成都學道街棧房內會着他,他把任上的政績告訴我,頗爲得意。後來被某事詿誤,官失掉了,案子還未了結,言下又甚憤恨。隨談及厚黑學,我細細告訴他,他聽得津津有味。我見他聽入了神,猝然站起來,把桌子一拍,厲聲說道:“羅某!你生平作事,有成有敗,究竟你成功的原因,在什麼地方?失敗的原因,在什麼地方?你摸着良心說,究竟離脫這二字沒有?速說!速說!不許遲疑!”他聽了我的話,如雷貫耳,呆了許久,嘆口氣說道:“真是沒有離脫這二字!”此君在吾門,可稱頓悟。

我告訴讀者一個秘訣,大凡行使厚黑學,外面定要糊一層仁義道德,不能赤裸裸的顯露出來。王莽之失敗,就是由於後來把它顯露出來的原故。如果終身不露,恐怕至今孔廟中,還有王莽一席地。韓非子說:“陰用其言而顯棄其身。”這個法子,諸君不可不知。假如有人問你:“認得李宗吾否?”你須放出一種很莊嚴的面孔說道:“這個人壞極了,他是講厚黑學的,我認他不得。”口雖如此說,心中卻供一個“大成至聖先師李宗吾之神位。”果能這樣做,包管你生前的事業驚天動地,死後還要在孔廟中吃冷豬肉。我每聽見有人說道:“李宗吾壞極了!”我就非常高興道:“吾道大行矣!”

還有一層,前面說“厚黑上面,要糊一層仁義道德”,這是指遇着道學先生而言,假如遇着講性學的朋友,你向他講仁義道德,豈非自討莫趣?此時應當糊上“戀愛神聖”四字。若遇着講馬克思的朋友,就糊上“階級鬥爭,勞工專政”八字,難道他不喊你是同志嗎?總之,厚黑二字是萬變不離其宗,至於表面上應該糊以什麼,則在學者因時因地,神而明之。

《宗吾臆談》中,載有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字真言及辦事二妙法,許多人問我是怎樣的,茲把原文照錄於下:

我把《厚黑學》發佈出來,有人向我說:“你這門學問,博大精深,我們讀了,不能受用,請你指示點切要門徑。”我問:“你的意思打算做什麼?”他說:“我想做官。”我於是傳他求官六字真言:“空、貢、衝、捧、恐、送。”此六字俱是仄聲,其意義如下:

1.空

即空閒之意,分兩種:(1)指事務而言,求官的人,定要把諸事放下,不工,不商,不農,不賈,書也不讀,學也不教,跑在成都住起,一心一意,專門求官;(2)指時間而言,求官要有耐心,着不得急,今日不生效,明日又來,今年不生效,明年又來。

2.貢

這個字是借用的,是我們川省的方言,其意義等於鑽營之鑽,鑽進鑽出,可說貢進貢出。求官要鑽門子,這是衆人都知道的,但定義很不好下。有人說:“貢字的定義,是有孔必鑽。”我說:“錯了,錯了!你只說對一半,有孔才鑽,無孔者其奈之何!”我下的定義是:“有孔必鑽,無孔也要入。”有孔者擴而大之,無孔者取出鑽子,新開一眼。

3.衝

普通所說的吹牛,川省說是“衝帽殼子”。衝分爲二,一口頭上,二文字上。每門又分爲二,口頭上分普通場所及在上峰面前兩種,文字上分報章雜誌上及投遞條陳說帖兩種。

4.捧

即是捧場面那個捧字。戲臺上魏公出來,那華歆的舉動,是絕好的模範。

5.恐

是恐嚇之意,是他動詞。這個理很精深,我不妨多講幾句。官之爲物,何等寶貴,豈能輕易給人?有人把捧字做到十二萬分,還不生效,就是少了恐字工夫。其方法是把當局的人要害尋出,輕輕點他一下,他就會惶然大駭,立把官兒送出來。學者須知:恐字與捧字,是互相爲用的。善恐者捧之中有恐,旁觀的人,見他在上峰面前,說的話句句是阿諛逢迎,其實上峰聽之,汗流浹背。善捧者恐之中有捧,旁觀的人見他豐骨棱棱,句句話責備上峰,其實聽之者滿心歡喜,骨節皆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大匠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是在求官者之細心體會。最要緊的,用恐字時,要有分寸,如用過度,大人先生老羞成怒,與我作起對來,豈不與求官之宗旨大背?這又何苦乃爾?非到無可奈何時,恐字不可輕用。切囑!切囑!

6.送

即是送東西,分大小二種:一大送,把銀元一包一包的拿出來送;二小送,如送春茶、火肘及請上館子之類。所送之人有二:一操用舍之權者,二未操用舍之權而能予我以助力者。

有人能把六字一一做到,包管字字發生奇效。那大人先生,獨居深念,自言自語道:“某人想做官,已經說了許久(空字之效),他與我有某種關係(貢字之效),其人很有點才具(衝字之效),對於我也很好(捧字之效),但此人有壞才,如不安置,未必不搗亂(恐字之效)。想至此處,回顧室中,黑壓壓的或白亮亮的,擺了一大堆(送字之效),也就無話可說,掛出牌來,某缺着某人署理。求官至此,功行圓滿,於是能走馬上任,實行做官六字真言。

做官六字真言:“空、恭、繃、兇、聾、弄。”此六字俱是平聲,其意義如下:

1.空

即空洞的意思,分二種。一,文字上:凡批呈詞,出文告,都是空空洞洞的,其中奧妙,我難細說,讀者請往各官廳,把壁上的文字從東轅門讀到西轅門,就可恍然大悟。二,辦事上,任辦任事,都是活搖活動,東倒也可,西倒也可。有時辦得雷厲風行,其實暗中藏得有退路,如果見勢不佳,就從那條路抽身走,絕不會把自己牽掛着,鬧出移交不清及撤任查辦等笑話。

2.恭

即卑躬折節,脅肩諂笑之類。分直接間接兩種:直接指對上司而言,間接指對上司的親戚朋友、丁役、姨太太等而言。

3.繃

即俗語所謂繃勁,是恭字的反面字,指對下屬及老百姓而言。分兩種:一,儀表上,赫赫然大人物,凜不可犯。二,言談上:儼然腹有經綸,槃槃大才。上述對上司用恭,對下屬及老百姓用繃,是指普通而言。然亦不可拘定,須認清飯甑子所在地,看操我去留之權者,在乎某處。對飯甑子所在地用恭,非飯甑子所在地用繃。明乎這個理,有時對上司反可用繃,對下屬及老百姓反該用恭。

4.兇

只要能達我之目的,就使人賣兒貼婦,亡身滅家,也不必管;但有一層要注意,兇字上面,定要蒙一層仁義道德。

5.聾

即耳聾,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爲之。聾字句有瞎字之意,文字上的詆罵,閉目不視。

6.弄

即弄錢之弄,川省俗語,往往讀作平聲。千里來龍,此處結穴。前面十一字,都爲此字而設。弄字與求官之送字相對,要有送,纔有弄。但弄字要注意,看公事上通得過通不過。如果通不過,自己墊點腰包也不妨;如通得過,那就十萬八萬,都不謙虛。

以上十二字,我不過粗舉大綱,許多精義,都未發揮,有志於官者,可按着門類自去研究。

有人問我辦事秘訣,我授以辦事二妙法如下:

1.鋸箭法

相傳:有人中箭,請外科醫生治療,醫生將箭幹鋸下,即索謝禮。問何不將箭頭取出?答:“這是內科的事,你去尋內科好了。”現在各官廳,與夫大辦事家,都是用着這種方法。譬如批呈詞雲:“據呈某某等情,實屬不合已極,仰候令飭該縣知事,查明嚴辦”等語。“不合已極”四字是鋸箭幹,“該知事”已是內科。抑或雲“仰候轉呈上峰核辦”,那“上峰”就是內科。又如有人求我辦一件事。我說:“此事我很贊成,但是還要同某人商量。”“很贊成”三個字是鋸箭幹,“某人”是內科。又或說:“我先把某部分辦了,其餘的以後辦。”“先辦”是鋸箭幹,“以後”是內科。此外有隻鋸箭幹,並不命尋內科的,也有連箭幹都不鋸,命其徑尋內科的。種種不同,細參自悟。

2.補鍋法

家中鍋漏,請補鍋匠來補。補鍋匠一面用鐵皮刮鍋底煤煙,一面對主人說道:“請點火來我燒煙。”乘着主人轉背之際,用鐵錘在鍋上輕輕敲幾下,那裂痕就增長了許多。主人轉來,指與他看道:“你這鍋,裂痕很長,上面油膩了,看不見。我把鍋煙刮開,就現出來了,非多補幾個釘子不可。”主人埋頭一看,說道:“不錯!不錯!今天不遇着你,我這鍋恐怕不能用了。”及到補好,主人與補鍋匠皆大歡喜而散。有人曾說:“中國變法,有許多地方是把好肉割壞來醫。”這即是用的補鍋法。《左傳》上鄭莊公縱容共叔段,使他多行不義,才用兵討伐,也是補鍋法。歷史上這類事很多,舉不勝舉。

大凡辦事的人,怕人說他因循,就用補鍋法,無中生有,尋些事辦。及到事情棘手,就用鋸箭法,脫卸過去。後來箭頭潰爛了,反大罵內科壞事。我國的政治,大概前清宦場是用鋸箭法,變法諸公是用補鍋法,民國以來是鋸箭、補鍋二法互用。

第6章 求官六字真言第24章 厚黑叢話卷四(3)第26章 厚黑叢話卷五(1)第38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四 告子言性正確第43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九 克魯泡特金學說之修正第6章 求官六字真言第34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二第22章 厚黑叢話卷四(1)第31章 厚黑叢話卷六(3)第6章 求官六字真言第24章 厚黑叢話卷四(3)第30章 厚黑叢話卷六(2)第42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八 達爾文學說之修正第3章 厚黑學第36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二 孟荀言性爭點第45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十一 經濟、政治、外交三者應採用合力主義第19章 厚黑叢話卷三(1)第4章 厚黑經第22章 厚黑叢話卷四(1)第13章 厚黑叢話(自序)第34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二第25章 厚黑叢話卷四(4)第5章 厚黑傳習錄第27章 厚黑叢話卷五(2)第25章 厚黑叢話卷四(4)第14章 致讀者諸君第29章 厚黑叢話卷六(1)第3章 厚黑學第10章 我對於聖人之懷疑(自序)第14章 致讀者諸君第3章 厚黑學第2章 緒論第8章 辦事二妙法第26章 厚黑叢話卷五(1)第2章 緒論第29章 厚黑叢話卷六(1)第26章 厚黑叢話卷五(1)第16章 厚黑叢話卷一(2)第45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十一 經濟、政治、外交三者應採用合力主義第39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五 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第29章 厚黑叢話卷六(1)第43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九 克魯泡特金學說之修正第29章 厚黑叢話卷六(1)第28章 厚黑叢話卷五(3)第11章 我對於聖人之懷疑第33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一第21章 厚黑叢話卷三(3)第46章 怕老婆的哲學第31章 厚黑叢話卷六(3)第4章 厚黑經第6章 求官六字真言第20卷 厚黑叢話卷三(2)第45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十一 經濟、政治、外交三者應採用合力主義第35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一 性靈與磁電第23章 厚黑叢話卷四(2)第39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五 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第34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二第10章 我對於聖人之懷疑(自序)第5章 厚黑傳習錄第19章 厚黑叢話卷三(1)第25章 厚黑叢話卷四(4)第30章 厚黑叢話卷六(2)第1章 《厚黑學》導讀第20卷 厚黑叢話卷三(2)第42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八 達爾文學說之修正第37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三 宋儒言性誤點第32章 厚黑叢話卷六(4)第35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一 性靈與磁電第11章 我對於聖人之懷疑第34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二第33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一第20卷 厚黑叢話卷三(2)第45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十一 經濟、政治、外交三者應採用合力主義第19章 厚黑叢話卷三(1)第3章 厚黑學第40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六 人事變化之軌道第37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三 宋儒言性誤點第17章 厚黑叢話卷二(1)第26章 厚黑叢話卷五(1)第22章 厚黑叢話卷四(1)第12章 讀書三訣:第39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五 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第13章 厚黑叢話(自序)第9章 結論第21章 厚黑叢話卷三(3)第26章 厚黑叢話卷五(1)第35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一 性靈與磁電第39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五 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第19章 厚黑叢話卷三(1)第22章 厚黑叢話卷四(1)第4章 厚黑經第46章 怕老婆的哲學第3章 厚黑學第38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四 告子言性正確第23章 厚黑叢話卷四(2)第35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一 性靈與磁電第10章 我對於聖人之懷疑(自序)第33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