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銘是親王了,爵位再提一級。
如今的大隋朝堂,正一品的就三個,楊素、高熲、楊銘。
楊廣特意將兒子叫回自己的寢宮,好生囑咐交代。
大概意思是,你要多聽楊素的意見,事關國家大事,不要固執。
楊廣這是在暗示他,你這個行軍元帥,是個虛名,行軍作戰,還得靠下面這幫人,贏了,功勞是你的,輸了,他們背鍋。
當然,不能輸!
ωwш☢ ttкan☢ C〇
楊銘不迭的點頭,總之,老爹說什麼,他都表示阿爺說的對,兒子肯定聽話。
接下來,就要準備出征事宜了。
三個行軍總管,史萬歲、郭衍、長孫成,這都是能打的,何況還有楊素,楊素的幕僚,都很牛比,跟了楊素半輩子,什麼場面都見過。
四人於當天傍晚,在兵部衙門,商討出徵大事。
糧食,不愁,楊銘出征的路上,會經過廣通倉,民部的人已經先一步趕往糧倉,調集糧草。
廣通倉的糧食,供給十萬大軍,綽綽有餘,因爲這座倉,是供應京師的。
不過軍隊出征,還需要徵調民夫,修橋鋪路,運送糧草,這些都得他們幹,不過這種事情,是需要兵部、民部、吏部協同辦理。
至今爲止,兵部這邊還沒有湊出十萬大軍,攏共才湊了七萬人,當然了,關中地區都是精銳。
關中乃京兆重地,裴矩做爲兵部尚書,也不敢把京兆周邊的府兵都讓楊銘帶走,否則楊銘一敗,京師立即空虛,那可不是鬧着玩的。
楊素聽了之後,大手一揮,道:「七萬足矣,但你要給我配夠戰馬鐵甲,軍械弓失。」
裴矩點了點頭,道:「衛尉寺和太府寺的庫存,會撥出來一半給你,兵部這邊給你湊一湊,攏共能湊出三萬副鐵甲,皮甲五萬,太府寺能出三萬馬,一概軍械輜重,足保供應,大可放心。」
三萬鐵甲,五萬皮甲,三萬戰馬,這絕對是精銳了。
楊銘一直在旁邊聽着,很多時候插不上嘴,畢竟他是真不懂,也沒人教過他。
【鑑於大環境如此,
不過衆人之間的商量,都會顧及到楊銘的面子,大小事宜商討之後,都是由楊銘點頭。
只要是楊素說的話,楊銘非常利索的就點頭,史萬歲說的話,楊銘會裝模作樣的皺一皺眉。
至於郭衍長孫成,楊銘會「嘶」的一聲,思考一番後,再點頭。
他雖然不懂,但是不能讓別人覺得自己不懂,就算他們都清楚自己真不懂,也要讓他們覺得自己稍微略懂。
他是抱着學習的態度來的,與衆人商討時,架子放的很低,謙虛客氣,只此一點,楊素就認定了此戰必勝。
只要楊銘不掣他的肘,就輸不了,他對漢王楊諒,是打心眼裡瞧不上,攻打高句麗,能敗成那副吊樣,他也是服了。
….
如果他能活到楊廣三徵高句麗那一天,只怕會吐血而亡。
當晚,衆人各自返回本部衙門休息,並且派出親信幕僚,前往徵兵大營整編人馬。
他們這些人,都有開府的資格,手底下的幕僚不少,而楊銘的王府屬官,都特麼在荊州,現在的他,除了李靖、蕭摩訶、房玄齡之外,孤家寡人一個。
翌日,收到消息的裴淑英趕忙令龐牛等人做好準備,王府部曲,是必然要隨軍出征的。
「殿下若有閃失,汝妻兒老小,不得保,」楊茵絳挺着大肚子,嘴裡喋喋不休的警示龐牛。
秦王府部曲,都是關中人,家卷都在關中,他們死了,無所謂,秦王府會負責料理後事,但如果楊銘出事,那麼秦王府會送他們家卷歸
西。
之所以有禍不及妻兒這一說,正是因爲總是禍及妻兒。
龐牛自然不敢大意,心知此番出征,自己掛了,都不能讓楊銘出事,否則王妃不找他家的麻煩,陛下也不會放過他們家。
在楊素等人看來,此仗許勝不許敗,在龐牛看來,楊銘許傷不許死,至於勝敗,那不是他的事。
王府部曲,那是和羽林衛一樣的配置,都是灌了鑌鐵的甲胃,最好的兵器。
楊茵絳和裴叔英,又緊急從各自孃家,徵調了一撥人手,充實楊銘的親軍,以至於楊銘的護衛等級,已經達到五千人的規模。
楊銘根本沒有時間返家,於當天中午,由羽林衛護送他和楊素等人,奔赴徵兵大營。
徵兵大營,就在大興城郊外,由臨時徵調的民夫兩日兩夜內建成。
大隋基建,華夏之光。
這玩意是臨時性質,等到仗打完了,就得趕緊拆掉,不然京師外有一座大營,算怎麼一回事。
平叛大軍,共有七萬四千人,外加楊銘的親軍,以及楊素等人的部曲,已經過了八萬之數。
不過打仗的時候,一般不會算上親軍,他們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登場。
楊銘他們議出來的作戰方案,是直接將這八萬人從大荔縣渡河,進蒲津關,與裴文安決戰。
渡河之後,纔會分兵,畢竟八萬人攪合在一起,非常的亂。
不要談什麼軍紀,軍紀就是用鞭子抽,軍法就是砍頭。
老百姓連大字都不認識,懂什麼叫軍紀。
大荔縣那邊,黃河水位不高,馮翊郡太守已經徵調當地民夫,臨時搭建了幾十座浮橋。
河東縣有軍情遞至大營,
別說蒲津關了,裴文安的八萬人,眼下連河東縣都還沒打下來。
李靖死守河東,糧草軍餉源源不斷的從蒲津關後方送來,士氣不跌,不過東面的城牆快被打爛了,用不了多久,河東縣鐵定要丟。
裴文安那裡,不管怎麼說也是正規軍,投石車和撞車都有,但數量不會很多。
因爲幷州兵,主要是跟突厥打,突厥沒有城池用得着投石車。
….
再者說,投石車這玩意,時靈時不靈,據楊素說,他攻城從來不用這玩意,因爲投石車運輸非常麻煩,拖延行軍速度,到了城外還需要組裝起來,頗爲消耗時間。
楊素攻城,就是拿人命堆,幾十個人扛着一根圓木,頂着盾牌去撞城門,死了就把屍體拖走,換下一撥,還有類似於三國演義電視劇裡面那樣,以高梯攀上城牆。
大隋的城牆,不高,用梯子其實是比較方便的。
投石車是一種比較雞肋的選擇,因爲你打掉城牆外城的牆磚之後,裡面那層夯土才最難打。
但是可以打成個斜坡,利於軍卒攀爬上去,這就講究技術了。
所以投石兵,類似於足球守門員,基本上不會換的,還能將技術傳給兒子。
攻城最下選,就是挖地道,找個合適位置挖進城裡去,基本上很少有人會用,因爲太難挖了,需要躲避地下巨石,所以經常挖着挖着就偏離了方向。
第二天一大早,大軍開拔。
裴矩那邊,雖然張羅了三萬匹馬,但實際上,一萬是騾子,這玩意是不能當騎兵的,而且這些騾子,是從府兵身上徵調來的。
大隋制,府兵除了軍資、衣裝、輕武器,以及糧食自備之外,還得提供騾子和驢。
事實上,騎兵的規模本就不宜過大,兩萬,可以說是黃金配置,多了少了都不合適,這是楊銘在路上的時候,從楊素那裡請教過來的。
史
萬歲等人,各領兵馬,不在楊銘身邊,所以楊銘但有疑惑,只能詢問楊素。
而楊素也不藏私,知無不言,畢竟楊銘是他的孫女婿。
騎兵作戰,優勢有三,
一,機動性,
二,遠程騎射,
三,衝擊力。
戰場上,騎兵的主要作用是衝擊敵方軍陣,從而扯開防線,攪亂部署,遠程騎射殺敵只在其次。
再有就是敵方潰敗的時候,追殺得用到騎兵。
當然了,這些都是楊素的一家之言,他的這個用兵習慣,楊銘可以當做參考,但不能全盤接收。
河東縣那邊已經告急,所以他們必須加快行軍。
怎麼加快,還是用鞭子抽,腿腳不夠快的士卒,免不了會被那些校尉和旅帥抽打。
大隋的軍府,叫做驃騎府,設驃騎將軍一人,車騎將軍一人,另外還有別將、長史、兵曹參軍各一人。
三百人爲一團,長官爲校尉,一百人爲一旅,長官是旅帥,五十人隊,是爲隊正,十人爲火,是爲火長。
京兆地區的驃騎府,基本上佔據了整個大隋的十分之三,而且所有的驃騎將軍,全部由二品至五品官員的子孫擔任。
這些子孫,不用說,肯定不是長子,嫡子都不多,大部分是庶出。
清一色的關中子弟,兵力強悍程度可想而知。
楊諒那邊就比較雜了,而且他手底下,也有不少關中子弟,所以楊諒打出的旗號,絕對不能是造反,不然這幫人,他就使喚不動。
因爲他們的家卷在關中,他們要是成爲反賊,就會牽連家人。
整個叛軍基層將士,眼下都只想着早點殺了楊素,好結束這場戰爭。
兩天兩夜的快速行軍,火油就消耗了三分之一,火油就是石油,大隋稱之石漆。
這玩意非常金貴,有一個說法:將石漆取入器中,始黃後黑,如凝膏,燃極明,與膏無異,所以也叫黑脂或黑膏。
楊銘他們夜晚行軍,爲了省着點使用石漆,也是三十米一火把,照亮前路,後面看不清的,就抓着前面人的衣服,一個連一個的往前面跑。
這天晌午,走走跑跑,先頭部隊,終於抵達大荔縣。
往東三十里,就是黃河,河上有浮橋,怎麼渡河,也有講究。
圓盤大佬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