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英雄本色

亥時三刻,李府書房內,五人環繞而坐,簡雍挑眉瞪眼的瞪着劉備和張飛,劉備和張飛訕訕而笑,李澈一臉無奈,關羽倒是若無其事,似乎並不在意。

劉備賠笑的對着簡雍道:“憲和,無需多慮,備不過區區六百石議郎,十常侍惜命如金,怎麼可能願意和備同歸於盡?不會出事的。”

“好一個不會出事,他何大將軍就盯準了你們兩人?之前拿明遠做餌,如今又讓你身赴險地,執掌天下兵馬的大將軍手下無人可用了嗎?”簡雍憤憤然的怒道,唾沫橫飛,渾然不顧形象。

見簡雍這般模樣,劉備長嘆一聲,幽幽道:“憲和眼中,劉備是何許人也?”

簡雍一怔,欲言又止,繼而默然無言。

“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呵!”劉備搖搖頭,自嘲一聲,隨後大聲道:“劉備就是一個織蓆販履之徒,一個有志向的織蓆販履之輩!備有大志,想平定天下,想讓生民安樂,想重現煌煌強漢!”

“孟軻有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志向,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實現。正如明遠今日所言,誅宦之事,有進無退,人人需抱必死之心,備難道要潛身縮首,以待功成?”

簡雍一時吶吶難言,李澈和關羽一臉欣慰,張飛環眼大睜,崇拜得望向劉備。

劉備喘了口氣,繼續道:“退一步講,若是拒絕了大將軍的請求,明遠先前殫精竭慮的在大將軍那留下的好感轉眼就會喪失殆盡!而明遠已經做了太多了,諸君既然追隨於備,備自當以身做表率。

昔日高祖雖不敵項王,卻仍一力相對,爲淮陰侯爭取戰機,其之危急豈非遠勝於今?若事事皆由明遠爲之,備,羞居其上!而備亦不願爲人之下,憲和,你可明白?”

說到最後,劉備牽起簡雍的手,神情真摯,言辭懇切。

李澈暗歎一聲,這纔是劉備啊,仁義是他的優點,但不是唯一的優點。亂世之中只有“仁義”,那死的比誰都快。

如丁原的屬吏張楊,其作爲漢末早期的諸侯之一,爲人也可以說極盡仁義。部屬反叛被他發覺,他只是握其手而泣,並不加罪。呂奉先那個二五仔被曹操毆打,張楊念在昔日同僚情分,不顧與曹操的實力差距,還想拉呂布一把。結果被手下背叛,斬其首送與曹操。

若沒有這股捨我其誰的英雄氣,這不甘居人下的豪氣,僅憑仁義是折服不了亂世之人的,只會是別人眼中好捏的軟柿子,畢竟在有些人心裡是不知道感恩的。

“宮中宿衛皆已歸大將軍掌管,比起之前來說確實安全了許多,玄德公身手了得,憲和兄倒也不必太過憂慮。”李澈神色複雜的勸道。

他覺得簡雍純屬杞人憂天,晚間回府之時他有意讓呂韻護送劉備出入宮禁,劉備卻只是微微一笑,表示不需要保護。呂小娘覺得劉備看不起她,大怒之下準備動手,結果沒過三招就被劉備撂倒了。

這都快到午夜了,呂韻還在後院校場練武,就是因爲劉備的刺激。以劉備的戰鬥力來看,從宮內跑出來問題還是不大的,畢竟宦官已經無法命令宮廷宿衛了。

李澈不由得想到劉備之前對上袁術是真的手下留情了,否則就袁術那病秧子樣,“劉玄德拳打袁公路”真不是玩笑。

“他想去便去,死和不死與雍無關!”簡雍臉色一陣青紅交加,抽出手掌拂袖不言。

劉備也不介意,搖搖頭後對着李澈輕笑道:“明遠還是去後院看看吧,練武之道一張一弛,如今已是午夜,讓呂小娘早些休息,過猶不及啊。”

李澈揉了揉眉頭,嘆息道:“澈自然知道,且再等等,現在去也勸不回來。”

隨後轉頭問關羽:“雲長,你遣人報信稱與一壯士甚是相得,同去吃酒,不知是何方人士能入你的法眼?”

劉備和張飛也頗感好奇,簡雍假裝不在乎,卻微微側頭傾聽。關羽爲人向來傲氣,少有服人,亦寡言少語,至今只服劉備一人,李澈也能算半個。此前對於呂韻還是以前輩指點後輩的心態高高在上,能讓他平等相待的人必然不凡。

關羽微微沉吟,微笑道:“此人姓徐名晃,字公明,河東楊縣人士,如今任河東郡吏,是爲勇士大會而來。其勇武過人,精通兵法,非比常人,可與益德並駕齊驅。某與其一見如故,甚是相得。”

李澈恍然,原來是徐公明,也難怪關羽能與其相得了。徐晃,曹魏大將,官至右將軍,陽平侯,其治軍嚴明,軍容整肅,被曹操稱讚爲“有周亞夫之風”。

《蜀記》記載襄樊之戰時,關羽與徐晃還陣前談感情,想來是關羽在曹操帳下時與徐晃結識。如今早了幾年,倒也不影響他們一見如故,畢竟關羽老家也是河東的,在古代,那可真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不過,關鍵問題是如今的河東可以說是董卓自留地,這廝雖然改拜爲幷州牧,卻並沒有交出河東郡,仍然霸住不走。徐晃可以說是董卓手下的打工仔,他入京恐怕背後還有董卓的授意。

如今丁原駐守孟津與小平津,董胖子發現渡不了河,想來是準備曲線行事了,也不知徐晃負有什麼使命。

思緒不斷,卻不過轉瞬之間,只見劉備笑道:“能得雲長如此讚許,想來這徐公明必然不凡,備思之神往啊。”

“飛倒要看看,這徐公明有什麼本事,能得二兄如此稱讚。”關羽如此推崇徐晃,讓張飛有些憤憤然。

李澈也頗爲好奇,想知道這兩人對上會如何。張飛在原本歷史上是擊敗過張郃的,而張郃與徐晃並列同傳,排序在其之前,後世並稱爲五子良將。如今的張飛和徐晃都未有大軍作戰的經驗,頗爲稚嫩,比上一場倒是有趣。

“他既是爲了勇士大會而來,益德自有與其比較的機會,何必心急?”簡雍冷冷的插言道,顯然還有些餘怒未消。

“憲和所言甚是,到時候做過一場,再論他能不能與飛並駕齊驅。”張飛興奮的一拳砸在地上,笑容滿面。

“好了,時辰不早了,都早些休息吧。明遠,後院之事可別忘了。”劉備一臉無奈的搖搖頭,顯然是對張飛這性格沒什麼辦法。

“行行行,澈記得了,這就去後院看看。”李澈抽抽嘴角,沒好氣的說道。

→☆→☆→☆→☆→←★←★←★←★←★←→☆→☆→☆→☆→←★←★←★←★←★←

十常侍讒言於後,後遂疏何進。備感何進恩義,惡宦官亂政,自請入宮進諫。時有簡雍在側,斥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以反之?”備肅然對曰:“藺相如完璧歸趙,險否?高祖鴻門赴宴,危否?爲大事計,何惜己身?”雍不能答,備遂行。

——《英雄記》

第三百零六章 任峻(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戰(九)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與朝廷第六十一章 人之將死第七十四章 罰罪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三百七十章 薊侯(上)第五百六十章 誘之以利(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主冀州(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官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變(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戰端(中)第四百七十三章 議罰?議賞?第四百三十八章 開端第二百三十七章 廢立(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匈奴之戰(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二百零五章 常山趙子龍(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謀權(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羣雄起(中)第十七章 鴻德門前第十章 憤怒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盟(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戰(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僵持第一百八十三章 河朔巨寇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一百八十章 送禮第四百四十二章 託付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四十一章 旁門左道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退匈奴(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湯與細作(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中)第八章 袁公路第五百二十八章 朝議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隊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敵必救(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四千字)第二百九十六章 常山之戰(八)第二百一十八章 託庇第四百七十四章 交心第六十一章 人之將死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叛(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張闓第五百七十三章 王府夜談(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逝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變(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與朝廷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四章 吹捧第三十一章 議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母與子第五十三章 刎頸之交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一百八十二章 剿與撫第二十二章 蹇碩伏誅第五百四十七章 平定關中(十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人敵第五百六十三章 忽悠(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賢與巨寇(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師出有名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旨(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九十三章 羣英薈萃第五百七十七章 三使(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肉食者鄙第五百一十七章 談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戰(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兄弟(續)第四百九十八章 來使(下)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收狗(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巫祝第五百四十八章 韓遂之敗(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信念第六十一章 人之將死第十九章 荀公達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動盪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歷陽之戰(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罪(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剿與撫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