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

bookmark

苟雄的嗓音本就高,酒後不知輕重,他嚷嚷出來的語聲,如同嗡嗡的鐘鳴,震得殿內像是有了迴音。苟王后和宮女、內宦們都惶恐驚嚇,齊齊偷覷蒲茂的臉色。

蒲茂臉色鐵青,說道:“孟師一日不除,你就一日不走麼?”

苟雄昂首應道:“是!”

蒲茂霍然起身,“那你就留下別走了”之話差點就要說出。

虧得苟王后見勢不妙,忙斂裙拜倒,爲她哥哥請罪討饒。

蒲茂亦思及方今才登大位,尚須苟雄等人當他的爪牙,這纔將此話嚥下,喝令宮外:“來人!”

隨行護衛他的壯宦們應命擁入。

蒲茂厭惡地看了眼兀自仰頭撐目,拜在殿上,姿勢彷彿個蛤蟆似的苟雄,一甩袖子,把身子背過,懶得再瞧他自以爲忠誠的嘴臉,說道:“拖出去!浸到水裡給他醒醒酒,趕出宮去!”

壯宦們把苟雄拽將出去。

苟雄雖猛,好漢難敵四手,扛不過那些內宦,一邊掙扎着大叫大喊,一邊被強行地拖拽了出去。他人到殿外,聲音傳入殿內,仍是十分清楚,蒲茂聽到,他竟開始在醜言謾罵。

也不知是在罵孟朗,還是在罵內宦,豬生狗日、鞭長×養的,污穢之至,不堪入耳。

蒲茂氣的,俊朗的面龐扭成一團,握緊拳頭,嘴脣發抖,怒道:“成何體統!成何體統!”

他痛心疾首,對苟王后說道,“翻遍史籍典故,古今歷代,豈有這樣的朝臣?咆哮宮中,惡語陛前,村夫不如之!不如之!”

苟雄中氣十足,罵不絕口,越罵越難聽。

蒲茂實在忍不下,脫口而出:“入他孃的!王八東西!取你老子的刀來!”挽起袖子,便要出去。

想那戎人儘管稱雄關中已然頗久,畢竟舊時“尊卑不嚴”的部落習俗根深蒂固,至今未脫,且因自家是征服者的身份,大多的戎人貴族並蔑視唐人,亦更不會主動去學唐人的什麼文化,如苟雄這樣,身爲“國人”貴戚,掌握大權,然目不識丁、言語粗魯、缺少禮節觀念,平時尚好,酒後或動怒之餘,污言穢語就滔滔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綿延無絕的,大有人在。

蒲茂雖是好學唐書,日常恂恂如君子,到底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罵人的話沒少聽,大怒之下,“斯文儒雅”的外表頓就有點顧不住,情不自禁的,髒話就涌出來了。

苟王后大驚失色,拜倒叩首,爲苟雄苦苦求情。

宮女中,有那有眼色的,連忙跑出去,求內宦把苟雄趕緊拉走。

苟雄罵人的聲音漸漸離遠,終於渺不可聞。

蒲茂無力地跌坐榻上,拍腿長嘆,疾眉蹙額地說道:“唐兒笑我國人,不知禮義廉恥,類若禽獸。孤每聽到這樣的話,就生氣得很!王后,咱們戎人是炎帝之後,商之賓臣,亦炎黃之正統、華夏之苗裔也!孤早有心證明給唐兒看,咱們戎人也一樣可以禮儀夏大、服章華美!

“苟雄身爲國朝三品,卻粗鄙如此!王后,孤此心雖殷,奈何彼輩啊!”他問苟王后,“王后,孤之心痛,你能懂麼?”

蒲茂人長得英俊,精通唐人的琴棋書畫,儀態文雅,本族的騎射功夫也不差,堪稱文武雙全,苟王后一直對他很崇拜,這會兒聽出了他的鬱悶和痛苦,心裡也很難受,拜道:“賤妾婦人,不懂國家的事,但大王的壯志遠圖,對我國人的殷切冀望,賤妾能明白一二。”

蒲茂嘆了口氣,叫她起來,等她落座,說道:“罷了,不說你兄長的事了。王后,孟師上書說,爲表國家的重視農桑,建議可行‘先蠶禮’,日子定在了穀雨。掐指算來,便在下月中旬。這個禮,祭祀的是‘先蠶’,即始教人蠶事之神,按照周禮的規定,該由你來主持。

“我明天叫朝中的唐人禮官上道奏書,把此行禮的章程細細敘說一遍,你要好生記住。這是我登位以來,頭次行此禮,你務必做好,不得出現什麼岔子,貽人笑柄!”

苟王后柔順地應道:“是。”

先蠶禮由來已久,每個朝代的祭祀程序都不大相同。

本朝的先蠶禮,是先於西郊建先蠶壇,“高一丈,方二丈,四出陛,陛廣五尺”,選取六名列侯妻擔任蠶母,然後,在蠶將出生前擇吉日行禮。

到行禮日,皇后乘六匹淺黑色馬拉的油畫兩轅雲母安車,着青衣、十二笄步搖,於先蠶上躬桑三條祠先蠶,諸妃公主五條,縣鄉以下采九條。

同時,比之前代,本朝的先蠶禮增加了頒餘胙、設饗宴、賜絹等的程序。

蒲茂不打算學“本朝”的行禮程序。

先蠶禮雖是夏人的禮,但江左的唐朝是國,關中的蒲秦現在也是國,蒲茂認爲,兩下是平等的地位,那麼,他爲何要低三下四地去學唐禮?如果學了唐朝的,那他豈不是自甘藩屬了麼?

按其初心,他是想學先秦時之周禮的,但那時的禮儀程序比較簡單,做出來的話,可能不夠盛大,因是,他決定學秦朝時的,“皇后帥公卿、諸侯夫人蠶;祠先蠶,禮以少牢”。

苟王后的溫順聽話,讓蒲茂的心情略微好了些。

他站起身,負手在殿中踱步,行至殿門前,眺目向外看。

一陣習習的涼風吹來,風中帶有溼意,沙沙的微響入耳。下雨了。蒲茂步出殿外,細碎的雨滴落在他的發上、臉上,清清涼涼的,很舒服。雨點飄於石板路上,墜入路旁的花苑中。

蒲茂心頭歡喜,自語說道:“諺雲:春雨如油。這一場雨下的好啊!國中的農家,今年應能有個好收成了!國家也能有個好稅收了!”他曼聲吟誦前朝士人的詩篇名句,“習習祥風,祁祁甘雨。百穀蓁蓁,庶草蕃廡。屢惟豐年。於皇樂胥。”

遙想此刻,郊野的麥苗吐露綠色,如飢似渴地舒展於雨下。

目注近處,宮中的花木迎風招展,爭放出水味的芳香。

蒲茂只覺得,哪怕是在現下的深夜時分,春季的咸陽內外,亦都是一派的生氣勃勃。

他想起了數月前,剛登位後不久,與孟朗的一場談話。

孟朗在那場談話中,給他構畫出了一幅明晰的藍圖。

孟朗說道:“非嚴法無以綱紀,非農桑無以民富。無綱紀則上下不辨,無民富則無國強。上下不辨、國力不強,則國家危在旦夕矣!上下已辨,民各安其籍,吏各行其職,國力強大,大王一令,吏民同心,則天下不足定也!

“大秦建國以數十年矣,所以外無尺寸之獲者,正是因爲了上下混亂,綱紀倫常不定;驅虎牧羊,百姓窘困,此兩弊之故也!王令不行,民既窮也,國遂軟弱,以至於今。

“空有關中霸業之資,侷促山河之間,兵不得一出,王威不得示海內!

“大王如有吞吐四方之志,臣朗敢進言之:宜先除此兩弊!”

蒲茂心有同感,當時允諾,說道:“孟師此乃謀國之論,孤自當從。”

孟朗於是給蒲茂述說該如何做,才能正綱紀、富百姓的種種辦法。

提倡節約、重視農桑、開山澤之禁、輕徭薄賦,等等,蒲茂而下實行的這些富民之國策,就都是孟朗那時提出的。孟朗出任司隸校尉,也是他兩人於那時商定的,這是正綱紀的辦法之一,此外的另一個辦法,就是擴建學宮,增加太學生的數量,重點招取戎人官吏的子弟入學。

說完了種種具體的舉措後,孟朗說道:“設以三年爲期,若臣朗之此數策皆能得行,施展順利的話,我國的國勢必然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到的此時,就可視情況而興兵用軍了。”

蒲茂問道:“孟師以爲,當以何處爲孤用兵之先?”

孟朗胸有成竹,回答說道:“鐵弗匈奴,叛服無常,朔方趙宴荔雖臣我國,素懷貳心。朔方之地,我國之北障也,朔方不穩,則咸陽朝夕有事。臣朗竊以爲,用兵當以朔方爲先!”

“收了朔方以後呢?”

“虜魏東有賀渾邪不臣,北有拓跋鮮卑覬覦,虜魏國主年老,其諸子又爭權不休,其國滅不久矣!收得朔方後,臣朗陋見,大王可坐待虜魏內亂。值其亂也,以一將領偏師,北出朔方,大王自領王師出河東,兩路合擊,會於鄴城。虜魏之地,獲之易耳!”

蒲茂心動神馳,拊掌稱讚,說道:“孟師高計!”問道,“那冉興與定西呢?”

“冉興今稱臣大王,固是他們權宜之計,彼心定然未服,然既已稱臣,且其國小,與其促攻之,不如暫留之。等到大王攻下虜魏,以全勝之威,挾百萬精卒,臣朗料不需一兵一卒,一道檄書傳至,冉興肯定就反手可得了!

“定西地貧而兵小強,取之無大益於國,攻之損我軍吏卒,與我國間並且有大河爲阻,臣朗以爲,等到打下虜魏、收取冉興以後,再對其徐圖之不晚也。”

首先嚴肅綱紀、富民強國,在政治、經濟上獲得進步;其次,收回朔方,保證國內軍事形勢上的穩定。國內已然富強、安定,接下來可以向外發展了,便是第三,先打魏國,後打定西。

這,就是孟朗畫給蒲茂的雄偉藍圖。

蒲茂立在夜中,回味再三,想道:“昔西伯得太公望,周乃革商;齊桓公得管仲,一匡天下。今孤之有孟師,差可與擬乎?若苟雄者,草莽鄙徒,焉知孤與孟師之志!”

想及此處,更加地堅決了支持孟朗的心意。

殿宇悄然,佳雨潤物。

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五十八章 獻俘禮威嚴 豈可如弄臣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四十二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中)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下)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敵攻不備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六章 曹田非良將 襄武四面敵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五十五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三)第三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三)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上)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 將軍眼烏青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十三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上)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子削荊棘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獻策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四十六章 一戰克鄯善 以直報其怨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二十三章 變革收穫大 起意除宋方第四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一)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徙多貧困第四十四章 結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二十八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二)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三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三)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徙多貧困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四十九章 寧遠突圍出 西鎮爭可汗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二十八章 貴非貧人想 京好鼠跡印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