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

bookmark

見過麴碩的第二天,是常朝的日子。

莘邇上書,堅辭縣侯之封。

散朝後,他入宮求見左氏。

左氏已除去了朝會時穿的禮服,換上了一身日常穿的袿(gui)衣。

袿衣是本朝流行的貴婦衣裙,演化自前朝的深衣,但與深衣相較,頗有差異。

丹碧色的袿衣下襬,被折裁成三角的形狀,上寬下尖,層層相疊,時人稱爲“垂髾(shao)”;並在周圍綴以彩色的飄帶,以爲裝飾。髾者,燕尾之意也。

左氏親自到殿中迎接莘邇。

飄帶拖得較長,當她走起路時,牽動下襬的尖角,如燕子飛舞,飄逸華麗。

十分的好看。

莘邇腦中不由浮過了一個詞:華帶飛髾。

莘邇拜倒行禮,左氏命他起身。

半晌聽不到左氏說話,莘邇大着膽子,擡起了頭,與左氏目光相對。

“將軍清瘦了。”

莘邇說道:“王太后的氣色挺好。”

左氏眼波流轉,仔細地打量莘邇的上下,柔聲說道:“也曬黑了。”

莘邇本來就不白,在西域那種陽光熾烈的地方暴曬了幾個月,皮膚越發地顯黑。

而左氏自豬野澤以今,養尊處優年餘,膚色早回到了本來的面貌,白皙澤潤。

兩人相對而立,莘邇固是看起來更黑,左氏則因之而觀之愈白。

莘邇肅容說道:“臣爲王太后、大王盡忠,命尚可獻,何況一點膚色?黑點就黑點罷!”

時下的士人,以白弱爲美,莘邇於今黑不溜秋的,確乎不太合風流名士的審美。

不過,左氏倒是無所謂,她抿嘴一笑,朝候侍於殿外的內宦、宮女們瞧了眼,輕聲說道:“還好將軍已經討定了西域,今已還朝,將養些日,大約就能‘恢復舊觀’了吧。”

莘邇呆了一呆,心道:“她在給我說笑麼?”

左氏從來沒有與他開過玩笑,猛然來這麼一句,莘邇還有點不適應,一時不知該何以作答。

左氏回到坐上,吩咐殿外的宮女進來,給莘邇看座,叫他也坐。

莘邇照例是不肯坐的。

回到王都的當天,給左氏備下的禮物,衣服、飲食、香料、首飾、珍寶器玩等等,琳琅滿目的數十車,包括一班西域女樂、二十多個幻術師,莘邇就已遣人獻到了宮裡。

昨天,還應左氏的懿旨,把鳩摩羅什也送進了宮,給左氏與令狐樂講了一通佛法。

莘邇問左氏對這些是否滿意?

左氏笑道:“將軍真是有心,送到宮中的物事、女樂等,都是我喜歡的。將軍沒有聞出來麼?”

“聞出什麼?”莘邇話剛問出口,鼻端的香味提醒了他,旋即醒悟,問道,“衣香?”

“正是。用的便是將軍送的香料。”

莘邇說道:“臣粗俗之人,對香料之別,知者寥寥,一下竟沒有聞出。”

左氏輕笑說道:“是啊,將軍一心只想着爲我與大王盡忠呢,又怎會在意香料這點小事?”

莘邇心道:“這又是在給我說笑麼?”

連着兩次開玩笑,讓毫無心理準備的莘邇不禁撓頭,有心回句什麼,又怕失了禮節。

念頭數轉,末了,他還是決定,只當未聞爲上,想道:“左氏的心情看似甚佳啊。”

左氏的心情的確很好。

她雖不太通政治,也知莘邇討定西域,不僅對莘邇的以後大有好處,並對穩固令狐樂的王位亦極有幫助。兩全其美,加上莘邇毫髮無傷地平安歸來,她豈能不開心?

莘邇今天晉見左氏,是有正事的。

閒聊了多時,莘邇說道:“王太后,於今我定西國,西域雖定,猶三面皆虜,外既虜患未弭,內弊復乃交興,內外相迫,短日或可無事,長則必有遠憂。

“僞秦蒲茂,蠻夷之屬,而知變革。《易》雲‘變則通、通則達’;臣再三思酌,我國若故步自封,不思進取,勢將危矣!欲強國家、安百姓,非行變革不可。臣有五事上奏王太后。”

左氏問道:“哪五事?”

“方今朝中、郡縣,長吏競以‘望白署空’爲美譽,怠慢公事,唯務浮華清談,臣以爲,此風當止!應當給吏員明確規定各項公事的具體辦理時間,拖延、延期者嚴懲!此第一事。”

……

幾天後的朝會上。

陳蓀、宋閎、氾寬、張渾、宋方等人聽完了莘邇提出的第一事。

宋方心道:“我就知道田舍兒耐不住寂寞!果然,裝腔作勢地推辭封侯後,他按捺不住了!”顧看宋閎、氾寬等人,見他們都是神色如常,知道他們沒有反對的意思,也只好悶不吭聲。

陳蓀想道:“朝中各府、郡縣各地,日常的文牘往往會積累月餘、數月不辦,我早覺此爲我朝之積弊了!莘邇此議,雖是會使那些士流清官受到拘束,然於國有利!”

麴爽頭個出來贊成。

沒人反對的情況下,此議得到了通過。

得到通過,不能只說說就罷,需要有人具體負責。

莘邇舉薦的人選,出乎了大家的意料,他舉薦張道將,做了具體負責操辦此事的人。

……

左氏問道:“第二事呢?”

“今人以俸厚事閒之職爲‘清官’,以俸薄事劇之職爲‘濁官’。朝中、郡縣的清官,盡被上流士族的子弟佔據;濁官,則只能委門第較低的士人或寒士擔任。

“王太后,真正在辦事的,其實正是這些‘濁官’。‘濁官’們限於鄉品、門第,可能終其一生,都只能在七八品間打轉,看不到升遷的希望,俸祿又少,有的連家都養不起;而另一邊,那些任‘清官’者,本就多家訾豪富,偏又能夠升遷飛速,俸祿優厚。

“王太后,這是何其不公!朝中、郡縣的濁官吏員,雖然不敢埋怨,但臣以爲,若不及時將此弊更改,長此以往的話,國事必然將荒!當濁官們的怨望積累到一定程度,到再無人肯爲國作事的時候,甚至,國家有顛覆之危!”

左氏柳眉微蹙,說道:“阿瓜,……將軍,你這麼一說,是好危險!那該怎麼改?”

“我朝行九品官人法,鄉品與官品相對,在此背景下,‘清官’唯上流士族之子弟得任,這是沒辦法改的。但,臣以爲,可以增加濁官的俸祿,明定獎罰,獎賞忠公之吏。此第二事。”

……

氾寬聽罷了莘邇的第二事。

他心中想道:“頭一事還好,這第二事,莘邇是要向寒士示好麼?郡縣的寒士,鄉品高者,不過四五品,前途早已限定。他就算再向寒士示好,又能得甚麼用?難不成,他還敢舉寒士入朝,授以貴職?他真要敢行此舉,朝中諸公,定然羣起而攻之!”

想到這裡,對莘邇的此第二議,氾寬仍是保持了沉默。

麴爽仍是頭個贊成。

這一議,同樣得到了通過。

莘邇舉薦黃榮,做了具體負責操辦此事的人。

……

左氏問道:“將軍的第三事爲何?”

“臣此次征討西域,西域長史府有一吏,名叫陰洛。對此人,王太后應是不知,但他有一個族父,王太后必知,便是隱居在薤谷,授徒數千的大儒陰師。

“臣聞僞秦蒲茂,擴建學校,廣納戎人酋大的子弟入學,學習我唐人的典籍。戎人尚且好學如是,我朝華夏上國,怎能反而不及?

“臣以爲,與其使陰師授學於野,何如朝中興擴泮宮,請他入朝,敦明學業?此第三事。”

……

莘邇的第三議,光明正大,只要是儒生,就不可能反對。

在聽莘邇第一議和第二議時,宋閎都儀態晏然,彷彿與他無關。

此時,宋閎微微擡了下眼皮,心中想道:“薤谷陰師?此人可不止是大儒,且是陰家而下名聲最著之人。他往常只是授徒谷中,在朝中沒有什麼影響;莘幼著請他入朝,意欲何爲?”

儘管心存疑慮,可辦學這種事情,他沒辦法提出異議。

此議也得到了通過。

具體的負責人,莘邇沒推薦別人,毛遂自薦,他自請遣人去請陰師、並親自負責泮宮的擴建。

……

左氏目注莘邇黑瘦的臉孔,感動地說道:“將軍兩辭封侯,我已知將軍毫無私心。將軍今日所述三事,更無一不是爲國!大王還是個孩子;我生長深閨,亦不解國事,平日的尋常國政已是多賴將軍定奪,要非將軍言及,又哪裡會想到這些呢?將軍,就像你說的,我定西三面皆虜,危若累卵,如無將軍,我可真不知該怎麼辦纔好了!國家之事,我願盡託將軍!

“請問將軍,第四事爲何?”

“第四事……”

沒有了前三事的爽利,對此第四事,莘邇略作遲疑。

左氏問道:“怎麼了?”

“此事,朝中或會有人反對。”

“是什麼事?”

“天下亂來,有大批的流民、寓士遷入隴地。臣即是寓士之一。我朝歷代先王仁愛,專爲流民、寓士設立了僑郡、僑縣,以作安置。據臣所知,流民、寓士們都對先王們的仁德感恩銘記。只是,王太后,此中卻有一弊。”

“何弊?”

“僑郡多流民、寓士,然其中正,卻多由土著士人擔任。”

……

感謝大家的月票、推薦和打賞!

求月票、推薦!

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敵攻不備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六章 黃榮獻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十四章 權錄三府事 備設六部制第八章 舒望連戰勝 麴球突圍出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萬口往朔方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二十一章 傅喬典書令 雲光如妝容第二十一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下)第四章 將勇難當弩 他是因你死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二十六章 動於九天上 一戰擒胡酋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二十一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下)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四十章 秦與唐並立 孟朗繪藍圖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短視徒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徵虜 荊州欲伐蜀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五十二章 無雙麴鳴宗 止啼溫石蘭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斷阿瓜根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