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

bookmark

這天一大早,如前兩日,姬楚的妻子親自下廚,熬粥、做餅,炙了一條昨天專門買來的新鮮鯔魚,調拌了一碟生韭雜菜,又取上一份必不可少的醬料。

幾樣飯菜做成,置入食盒。

姬楚與妻子作別,提着這頓早飯,前去考功曹的客舍。

客舍看門的吏員已與姬楚熟識,見他來到,笑道:“郎君又來給姬君送飯麼?”

姬楚作了一揖,答道:“家兄這些年都在外縣仕任,少有歸家,想念家裡的飯食。昨天特別交代於我,想吃條鯔魚。這不,今天便給家兄帶了一條。”

門吏含笑點頭,目送姬楚進門。

初夏晨光下,一個裹幘白衣、手提食盒的少年背影,不知怎的,給了這個門吏頗是溫暖之感。

門吏嘆道:“素聞姬家兄弟的感情好,果是不假啊!”

推門進到室內,一股酒味入鼻而來。

姬楚一眼看到,姬韋伏在案上,像是仍在熟睡。

知道段承孫昨晚來見姬韋了,瞅了眼案上的酒瓶、酒罈和案下的烤羊腿架子,姬楚只當是他兩人舊友痛飲,姬韋喝多了,以是伏案不起,昏睡至今。姬楚遂放下食盒,端起臉盆,先出去打了盆水進來,以便姬韋醒後洗漱,然後纔到姬韋身邊,輕聲喚道:“阿兄,阿兄。”

半晌無人迴應。

姬楚心中奇怪,晃了一晃姬韋的胳臂,姬韋還是沒有反應。

姬楚好笑地想道:“怎麼喝成這樣!”

打算把姬韋扶到牀榻上,吃力地把他架起,不經意轉眼,看見了姬韋的面龐。

姬楚頓時驚嚇地睜圓了眼睛。

只見姬韋面色烏青,雙目緊閉,嘴角流下兩條血痕,衣領都被染紅了。案上亦有一灘血漬。

姬楚雙腿發軟,勉強支撐,把姬韋小心地放到牀上,探指去試姬韋的鼻息。

哪裡還有呼吸?

姬楚呆呆地在牀前站了片刻,驀然發出一聲大叫。

叫聲傳出室外,遠處客舍門口的門吏聽到,趕緊奔了過來。

進到室內,門吏看到這等場景,心頭一沉,知道大事不妙。

“這是怎麼回事?”

姬楚流下眼淚,哽咽答道:“我也不知道。”

風吹入室內,並不涼,僵硬的姬韋躺在牀上,姬楚與門吏立在榻前,這幅場景卻生陰森。

……

宋閎告了病假,已經半個多月沒有出門了。

莘邇的諸項舉措下來,收穫很大,宋閎的政治敏銳性是很強的,早就感受到了切實的威脅,和宋方相同,也早把莘邇當做了阻撓宋家重回巔峰的真正敵人。

他的“告病”,其實只是藉口。

成天錦衣玉食,家中自有醫士,補藥不斷,又每天都練五禽戲,宋閎儘管五十多歲了,換了尋常鄉農,到這個年齡,或是少不了這病那病,但他的身體卻還是健康得很,半點毛病也無。

之所以告病,無非以退爲進。

純粹因是見莘邇近月風頭漸盛,不僅得到了麴家的同盟,兵權愈重,並且通過勳官制、考功曹、換中正等政措,同時在民間豪強、底層官吏、寓士與寒士的羣體中也聲望愈高,他隱約地察覺到,也許快要到宋家與莘邇直面相對的時候了,故此先退一步,靜觀時局,以作應變。

未料時局尚未觀辨清楚,一個讓他萬萬想不到的惡劣消息就傳到了耳中。

饒是以宋閎之城府深沉,也不免吃了一驚。

匆忙跑來報訊的那個宋家黨羽到時,宋閎剛起牀不久,在後宅院中挺頸展手、蹲腰曲腿地打五禽戲。聽完消息,他止下拳腳,不敢置信地問那吏,說道:“你說什麼?姬韋死了?”

“是。”

“中毒死的?”

“是。”

“自殺還是他殺?”

“剛被姬楚發現,考功曹的曹掾氾丹、右曹史張道將現在應還沒到客舍。具體是自殺還是他殺,現下尚不知曉。唯一知道的是……”

“是什麼?”

“聽說姬韋昨晚見過的最後一人,是牧府曹掾段承孫。姬楚發現姬韋身死時,客舍裡仍還留着他倆昨晚吃剩的羊腿和空的酒罈、酒瓶。”

“段承孫?”

“是。”

宋閎當機立斷,說道:“你立刻去谷陰縣寺!叫竇理馬上帶人,到考功曹的客舍!”

竇理,是宋閎妻子的侄子,現任谷陰縣的縣令。

“是。”來報訊的那吏,入了宋家門後,乃是一路小跑到的後院,到現在還是氣喘吁吁的,他擦了把額頭的汗水,請示地問道,“敢問明公,請竇令到考功曹後,叫他作些什麼?”

“這還用我交代麼?”

宋方給顯美縣長了一個全國最差評,顯美翁主因此大怒,幾次要尋宋方的麻煩,莘邇爲妻出氣,因把顯美縣長召到京中,要給他重新考評。這件事在王城,如今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偏在主持重考的陰洛到前,顯美縣長姬韋中毒身死。

除非是個笨蛋,否則,誰都能感到此中必有玄虛。

報訊的那吏不是笨蛋,在獲悉姬韋死在客舍的當時,就已經體會到了這一點。

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一個處理不好,可能就會後患無窮。因是,在聽到宋方“還用我交代”一句話後,他楞了下,心道:“你不交代明白,我怎麼去給竇理說?”

既是爲了獲得個明確的指示,也是不敢擔責,他說道,“是,是。敢請明公交代。”

宋閎忍住氣,說道:“你去告訴竇理,命他帶上仵作同去,查明姬韋的死因,看是否自殺!”

那吏聽明白了,忙不迭應道:“是,是,依下官看,實際不必查,姬韋定是自殺。”

“哦?”

WWW ⊕тTkan ⊕¢ ○

“姬家,亦武威郡的名門是也,此回考課,姬韋得了個殿,他必是應召回到王城後,見到弟弟,良心發現,感到愧對祖宗,污了姬家的清譽,故是自殺了事。”

這個理由也太牽強了吧?

對姬韋身死之事,宋閎心中有疑,懶得理他,揮了揮手,說道:“你去罷!”

那吏應命而去。

出了宋家的門,這吏坐上牛車,一邊吩咐前去谷陰縣寺,一邊不由想道:“怪哉!此事纔剛出來,到底怎麼個情況,還不清楚,明公爲何就急着叫竇理去給姬韋定一個自殺的死因呢?難不成?”儘管覺得以宋閎的處事作風,他不可能幹下毒殺姬韋的事,可在想到姬韋最後見到的人是段承孫後,也不敢再往下想了。

宋閎自是不會做出這等事,可不能保證宋家會不會有別人幹下此事。

那吏不敢繼續往下想,是因爲如果順着段承孫繼續想的話,他知道他一定會能想到一個嫌疑對象。

這個嫌疑對象,也正是宋閎所疑的。

打發走了報訊之吏,宋閎急喚僕隸,命令立刻找宋方來見。

半個時辰後,宋方到了。

宋方這一個多月來,在人際交往上大下功夫,幾乎每天都會請一羣王城的名士、高官,宴飲清談,昨晚亦不例外,喝酒喝到半夜才休,去找他的僕隸到他家時,他還沒有睡醒。

這會兒也還頭昏昏沉沉的,他在堂中見到宋閎,下拜行了一禮。

站起身來,宋方尋個坐榻,一屁股坐下,宿醉口渴,催促侍奉的小婢捧茶湯上來。

宋閎閉目養神,默不出聲,等宋方連飲了三碗茶湯,聞他還要再喝,受不了了,睜開眼,吩咐婢女們退下,目光嚴厲,盯住宋方,沉聲問道:“事情你知道了麼?”

宋方莫名其妙,問道:“什麼事?”

“姬韋服毒而死的事!”

宋方一驚,繼而大喜,說道:“姬韋中毒死了?”

“中毒”和“服毒”,看似說的是一回事,究其內涵,卻是不同的。服毒者,自己食毒;中毒者,被人下毒。宋閎是故意說的“服毒”,結果宋方卻說了個“中毒”。

宋閎心頭一緊,說道:“是段承孫乾的麼?”

“段承孫乾的?幹什麼?”宋方旋即明白了宋閎的意思,說道,“怎麼可能會是他!”

“事到眼下,你還不說實話,哄騙於我麼?”

宋方冤枉地叫道:“阿父!我騙你什麼了?”

“你適才不說‘服毒’,而說‘中毒’,你是怎麼知道姬韋不是服毒,而是中毒的?”

“啊?”

“姬韋昨晚見到的最後一人,是段承孫。你既說‘中毒’,不說‘服毒’,那下毒之人,不是段承孫,還能是誰?”

“阿父!冤枉啊!這事兒真不是段承孫乾的!不錯,我是叫段承孫昨晚去見姬韋了,但我沒讓他下毒啊!我只是叫他帶把短匕給姬韋,做個威脅罷了!絕對沒有叫他下毒啊!我沒有叫他下毒,他又怎會下毒!……阿父,你聽誰說的?說是段承孫乾的?此事斷然無有!”

“真不是段承孫乾的?”

“真不是!”

“姬韋中毒此事,與你沒有關係?”

“我昨晚在家中飲宴,直到夜半。姬韋身死這事,要非剛纔聽阿父說,我到現在還不知曉!阿父,此事怎會與我有幹?”

宋方冤枉的神情和語氣不似作假,宋閎相信了他,終於把心放下。

“此事若真與你無干,那自是最好。”

“阿父,你爲何會懷疑於我?”

“我方纔說了,姬韋最後見到的人是段承孫。段承孫與你什麼關係?還用說麼?黃奴,恐怕現下不止我疑心你與此事有幹,凡是得悉此事的人,十個裡邊有八個都得懷疑是你做下的!”

宋方的酒勁不翼而飛,他的頭腦逐漸清醒起來。

想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宋方勃然起身,大聲說道:“不用想了!阿父,此事必定是田舍奴做下的!”

“你怎知道是他?”

“不是他,還能是誰?他定是欲以此事來誣陷於我!”

“你有證據麼?”

“……,查!肯定能查出證據!”

“你不要想着去查他的證據了。當務之急,你要先把你從這中間脫身出去!”

誠如宋閎所言,只要是知道此事的,怕大多都會懷疑到宋方身上。眼前的第一要務,不是找此事與莘邇有無干系,而是首先要把宋方本人,從此事中剝離出去。

宋方含冤帶怒,顧不上宋閎在上,罵出了粗口,說道:“他孃的!狗東西!”

宋閎思慮已成,較與宋方,倒是沉穩地多,他皺眉說道:“你坐下!”

宋方恨恨坐回。

“黃奴,現在有三件事,需要咱們去做。”

“哪兩件?”

“我已命竇理趕去考功曹的客舍,我早先疑心是你所做,因此命令竇理,叫他給姬韋定個自殺。現今看來,此事如真不是你做,此舉倒是不必了。立刻再派人去給竇理帶話,叫他只需控住現場,蒐集證物即可。餘下的事情,之後再說。這是第一件。”

“對!一定要控住現場,掌住證物!只要能從中找到一個、兩個與田舍奴有關的線索,……這狗日的,誣陷我?老子反咬……,呸!甚麼反咬!老子順藤摸瓜,必把他繩之於法!看他還誣陷不誣陷我,看他還囂張不囂張!總歸要讓他、讓姓氾的、姓麴的、姓張的,讓懷二心的,統統都知道與咱家作對的下場!”說到興起,宋方轉恨爲喜,只想現在就開始着手查辦。

“這是以後的事了!”

“阿父,第二件事是什麼?”

“第二件,你從現下起,直到案子查明,不能再見段承孫。記住,一面都不能再見!”

宋方很快明白了宋閎此話的意思。

他知道段承孫與此事無干,但別人不知。

而段承孫是最後一個見姬韋的人,若是查辦此案的話,段承孫必然會被牽涉到。

爲了洗脫嫌疑,也是爲了顯示坦蕩,當下確是不好再與段承孫見面。

宋方應道:“是。”

“第三件事嘛,挑幾個信得過的人,下午就上書朝中,請求朝中把此案的偵破權交給谷陰縣寺!”

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徵虜 荊州欲伐蜀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五)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十九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上)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二十四章 碧鵝黃榮恨 明公重舊情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草 計須金刀用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六十章 佳人難再求 長路漫漫險第六十章 佳人難再求 長路漫漫險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四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二)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馬糞薰元光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間真雄計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五十二章 無雙麴鳴宗 止啼溫石蘭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上)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四十四章 結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四十二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中)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與莘同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賣炭翁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四十八章 和尚顯神通 府君禪理深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二十八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二)第十三章 醜事宣天下 院角梅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