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

bookmark

雨,漸有停下的趨勢。

褒中縣外,令狐曲的營中。

北宮越引從騎七八,到了營外,扣轅門而入。

令狐曲與嚴襲、李亮、馬輝等在大帳前迎接。

依按軍法,營中不得馳馬,北宮越等牽馬步至。

自督秦州三郡軍事以來,令狐曲採用令狐京的建議,對隴西郡的麴球、陰平郡的北宮越,都是屈己相待,實事求是地說,北宮越對令狐曲的觀感還算不錯。

但是今天,北宮越的臉上卻是沒有一點表情。

令狐曲幘巾褶袴,不避雨水,含笑立在空地上,亦不以自己位尊而傲慢,主動行了一揖,說道:“曲剛剛接報,才知道將軍衝風冒雨而來,未能遠迎,尚乞恕罪恕罪。”

北宮越不過三十多歲,然因常年戍守邊地,風吹日曬,既要治軍,又要抵禦外寇,大約是勞心過度,額頭過早地出現了深深的皺紋,白髮也有了幾根,但身板十分的健壯渾厚,棱角分明的臉上沒有半點多餘的贅肉,甚至可以用“滿臉橫肉”來形容他,脖子幾乎與頭一樣粗。

這時,他頂盔摜甲,站在雨中,任雨水沖刷,就像是一塊突兀山頂的堅硬岩石。

北宮越沒有與令狐曲寒暄,開門見山地說道:“徵虜將軍有檄令在此。”

北宮越是莘邇帳下的大將,沒有莘邇的軍令,他不可能來找令狐曲。令狐曲對此,亦心知肚明,故而聞言之後,並不驚訝,滿臉笑容地說道:“那就請將軍到帳中,傳達命令吧。”

北宮越紋絲不動,看了看按刀立在令狐曲身側的嚴襲,嚴襲衝他點了點頭。

北宮越於是取出檄文,當衆宣讀:“沔陽、南鄭相繼已拔,獨褒中不克。使持節、都督秦州等郡軍事、徵虜將軍莘公令:召振武將軍、秦州刺史令狐曲,即刻來見;攻打褒中諸務,暫委寧遠將軍、陰平太守北宮越;除李亮爲徵虜將軍參軍,與校尉嚴襲、馬輝共爲佐助。”

這道軍令,完全出乎了令狐曲的意料。

令狐曲震驚心道:“莘幼著這是要奪我兵權?如此要緊的大事,阿奴怎沒有消息提前送來?”

他一邊腦中急轉,尋思對策,一邊盡力保持笑容,說道,“徵虜將軍攻下南鄭了麼?這可真是太好了!……但是北宮將軍,檄文中的這道命令,我怎麼有點不明白?”

“哪裡不明白?”

“褒中雖然至今未克,然在分兵之前,徵虜將軍對我有過囑咐,說褒中險要,如果一時打不下的話,只要能看住城中守兵,不使其西援南鄭也就行了。褒中的守卒,被我牢牢地壓在城內,一直到現在不得外出,我,這也算是完成徵虜將軍的命令了啊!”

“是麼?徵虜將軍對你的囑咐,下官不知。下官只知道徵虜將軍的這道檄令。將軍若是不信,請將軍自觀。”北宮越把檄文交給一個從騎,那從騎把之呈給令狐曲。

令狐曲接住檄文,強自按住心神,細細看了,內容確是如北宮越所讀的那樣。

眼角的余光中,他發覺大帳的周邊驀然多出了百餘甲士。

這些甲士,都是嚴襲的部曲。

不用說,令狐曲也能猜出,這必是有莘邇的使者,提前北宮越一步,偷偷來到了自家的營中,把將要免除令狐曲軍權的事情,告訴了嚴襲,命他預作準備。

李亮、馬輝也注意到了此一情況,兩人面色微變。

李亮眨巴着眼睛,想道:“滅虜興一戰,令狐曲無尺寸之功,而最終竟得以出任秦州刺史。早就聽說徵虜將軍與麴中尉,對此深懷不滿。眼下看來,徵虜將軍是要對令狐曲下手了麼?

“……令狐曲待我儘管親厚,可此人空能禮賢下士,本身軍略平平,別的不提,只說武都之所以得到平定,實悉是靠我與馬輝之力,他坐享其成而已;曲之人也,中人之資,不值得我託付性命。徵虜英名遠播,非曲可比。且上次晉見徵虜將軍,徵虜待我也甚是熱情,現下更是闢除我爲徵虜將軍府的參軍。我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因爲令狐曲而惡了徵虜,自壞前程。”

打定主意,要做個局外人,坐視令狐曲被奪兵權而不動。

馬輝性格耿直,倒是有心幫令狐曲說句好話,正要邁步上前,被李亮悄摸摸地踢了一腳。

他轉頭瞧去,只見李亮微微地向他搖了搖頭。

“你踢我做什麼?”

李亮啞然,心道:“這個傻子!……罷了,看在我與你同僚一場,兼是州里人,你又有些勇力,日後或可得你些許相助的份上,我不與你計較便是。”答道,“站得久了,我腿有點抽筋。”

嘩啦啦的甲片聲響,嚴襲調來的那百餘甲士,擁上前來。

北宮越沉聲說道:“將軍,請吧。”

識時務者爲俊傑,既見李亮沒有幫忙的意思,馬輝亦被李亮阻下,唯此兩個得用的部屬都指望不上了,令狐曲遂放棄了抗命的念頭,老老實實地接受了莘邇的檄令。

出到營外,在百名甲士形似押解的護送下,於趕去南鄭的路上,令狐曲的心情起伏不定。

“阿奴不會不給我傳訊,除非是莘幼著瞞住了阿奴。”

他安慰自己,心道,“也不打緊。這件事,顯然是莘幼著在陷害我。阿奴聰慧,必有對策。等我見到阿奴,聽聽他的辦法,或請氾公、陳公等人相助,自可將此事辨個清楚。莘幼著總歸不能只憑這個藉口,就把我的督秦州三郡軍事、振武將軍、秦州刺史、武都太守就給免了!

“只要秦州仍然在手,我領兵在外,氾公、陳公執政於朝,內外呼應,阿奴之前與我說好的計議,延攬豪傑,徐觀形勢,先逐莘幼著,再總朝政,就還有實現的可能!”

雨水打在牛車的頂棚上,沙沙作響。

一場冬雨一場寒,風,更冷了。

……

北宮越官任陰平太守,此前經常與令狐曲協同作戰,討剿武都、陰平兩郡的塢堡和叛亂,與李亮、馬輝都很熟悉,與嚴襲,也曾在西海郡見過。

故是,他很順利地便接過了令狐曲的位置。

沒有過多的開場白,在令狐曲被押送出營的當時,北宮越就喚嚴襲、李亮、馬輝等人入帳。

鋪開地圖,他對諸人說道:“南鄭已下,漢中堅城,只剩下了褒中。徵虜將軍近日就要統兵西取梓潼郡。我臨來以前,徵虜將軍給我下了嚴令,限期十日以內,攻克褒中。我初來乍到,對褒中的情形不熟,你們有何攻城的謀策?請暢所欲言。”

嚴襲、馬輝都是鬥將,上邊軍令下來,他倆可以奮不顧身,但說及出謀劃策,非二人之長。

兩人大眼瞪小眼,默然無聲。

李亮身材壯碩,八尺上下,可謂虎背熊腰,然而面孔近圓,小鼻子、小眼睛、櫻桃小口,卻是長了一副娃娃臉,兩者配在一處,固是弱了些逼人的氣勢,但多了幾分隨和親切。

他跟着令狐曲圍了褒中將近半個月,對褒中的地勢、城中守卒的狀況,早就極是瞭解,平常無事的時候,也琢磨過該如何才能打下褒中,已是略微有了點腹案。

當下,李亮說道:“褒中守將昝樂,無謀之輩,從郊外田間的當地百姓處得知,這個人並且寡恩刻薄,對待部屬,非打即罵,他所依仗者,無非褒中地勢險隘。我部兵少,不宜強攻,是以令狐將軍圍城旬日,不得功成。若是放在昨天,褒中也許還是很難打下,但今聞沔陽、南鄭已下,褒中已爲孤城,外無支援,軍心定然渙散。亮有一計,可以攻拔。”

北宮越問道:“何計?”

李亮說道:“射書城中,述南鄭、沔陽已爲我軍得,詐言桓荊州已克成都,標註賞格,懸購昝樂之首。”

北宮越沉吟說道:“你的這條計策恐怕不行。城頭上必有昝樂的親信巡查,咱們縱是往城上射書,十之八九,都會被昝樂的親信收走。蜀兵將士不能看到咱們的射書,咱們射的再多,大概也不會有什麼效果。”

李亮笑道:“將軍,咱們的射書不是給守卒看的,是給昝樂看的。”

“此話怎講?”

李亮胸有成竹地說道:“褒中縣長蕭卓,唐人也,能得人心,聽褒中鄉民說,此人素爲昝樂嫉。將軍可在射書中,許高官厚祿與蕭卓。亮料昝樂見之,勢必生疑,說不得,就會與蕭卓內訌。等其城中內亂,取城不就輕而易舉了麼?”

北宮越大喜,說道:“參軍的射書,用意原來在此!好,好啊,真是好計!”

便用了李亮此計,於次日射書城中。

一如李亮所料,兩天後,城中果然內亂。

那昝樂要殺蕭卓,不料昝樂帳下有人,給蕭卓通風報信,反被蕭卓殺了。

北宮越接報,整軍攻城,不等兵到城下,城門洞開,蕭卓獻城而降。

限期十天,因了李亮之計,北宮越不費一兵一卒,只用了兩天就拿下了褒中。

爲了給李亮一個露臉的機會,北宮越叫他押送蕭卓,前去南鄭。

……

李亮趕赴南鄭的路上,漢中南邊數百里外的彭模城下,桓蒙大營。

桓蒙正在與僚佐軍議。

莘邇攻克南鄭的軍報剛剛被送到桓蒙的案上,桓蒙只是淡淡地掃了眼,就把之放在旁邊。

畢竟,定西部隊入蜀以今,進展緩慢,到現在還止步漢中,而這廂成都已然在望,攻滅蜀中李氏的大功眼看將成,當此之際,對桓蒙來說,南鄭是否被克,誠然不值一提。

桓蒙而下更關心的,是屬僚們分別呈上的兩套有關進攻成都的作戰方案,他該選擇哪個。

兩套方案,一套提議在彭模分兵,一套提議集中兵力,走小路,奔襲成都。

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十四章 修史爲今鑑 考功利數得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六十八章 軍法一頭羊 西投乞活去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九章 孟朗決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十九章 入宮知天威 少年漸成人第三十六章 張曇上劾書 宋閎辭內史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六章 仁心得好報 虎狼互相謀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報 千里何人哉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二十八章 貴非貧人想 京好鼠跡印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內史同氾寬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脈 相爭在人心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三十二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中)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問青天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三十四章 氾寬權傾朝 宋方入獄中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二十八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二)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十二章 平羅忠孝愚 元光計高明第四十二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中)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中)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三十九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中)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五十九章 驅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二十六章 太后請自信 益富情緒高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苟雄半渡擊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獻策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二十二章 留與勃野妹 宋羨狗東西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三十一章 基業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