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 徵虜兩路攻

bookmark

提議分兵的幕僚以毛虎生,也就是毛肅之爲代表。

他闡明自己的意見,說道:“蜀僞前將軍昝定,率部南下,如今已近彭模;蜀主李當,日前復遣其叔父僞右衛將軍李祿、其從兄僞鎮南將軍李力等,亦各領兵馳援犍爲。敵三路兵馬,合計不下三萬人衆。成都城中,又有守軍過萬。我軍的能戰之卒只有萬人。

“兵法雲‘十則圍之’。我軍兵少,想來在打成都的時候,肯定會較爲艱難,設如在攻城未下之時,忽被昝定、李祿、李力等從後夾擊,則我軍覆亡必矣。

“當此之時,下官愚見,我軍最好的應對之策,當是分兵兩路,異道俱進,擇一猛將,率領偏師,號爲主力,以分昝定等敵之勢;而明公自引精銳,趁機襲取成都。

“如此,即便成都一時難下,外有偏師遊擊,也可爲我策應,足能保萬全無失。”

聽起來很有道理。

袁子喬對毛虎生的這番高論卻不以爲然。

他的意見是不能分兵。

集中兵力,走小路,奔襲成都這個建議,就是他提出來的。

袁子喬搖着扇子,說道:“紙上談兵者,毛參軍是也。”

桓蒙不願毛肅之再次當衆被袁子喬落臉面,便打圓場,微笑着說道:“彥叔,我聽虎生所言,倒是覺得頗有道理。怎麼?你有不同的意見麼?”

“明公,‘分兵兩處,異道俱進,以分蜀兵之勢,爲我攻城策應’,看似可行,實則大謬不然。”

桓蒙摸着透出點暗紅色的鬍子,虛心地說道:“願聞其詳。”

袁子喬侃侃而談,說道:“今明公懸軍深入萬里之外,敵衆我寡,退路險遠,勝則大功可立,不勝則噍類無遺。值此之際,正該是合勢齊力,破釜沉舟,以取一戰之捷的時候!豈可如毛參軍所議,再作分兵?若分兩軍,則衆心不一,萬一偏師落敗,大事去矣。

“依我之見,不如全軍而進,棄去釜甑,齎三日糧,以示無還心,勝可必也。”

毛虎生皺眉說道:“倘若成都未克,而昝定、李祿、李力等虜尾追已至,由後擊我軍陣。我軍前後受敵,如何是好?”

袁子喬說道:“設若上下一心,明公有求死之意,將士無貪生之氣,以我萬衆,攻彼成都,一日可下!又哪裡會陷入到前後受敵的困境?

“至於昝定等部,李氏近年來,誅戮功勳名臣,天水等六郡豪姓、蜀中的唐士高門,包括連他李家的叔侄子弟,早都被殺了個空空如也,蜀地的民心、士氣已是低落到不能再低落了,只要成都一下,昝定、李祿、李力等部,我料之,必然自潰!”

在不與昝定等糾纏,不與蜀兵打持久戰,把作戰的重點目標選在成都這方面,袁子喬與毛虎生的意見相同。

意見不同的是,毛虎生顧慮蜀軍兵多,擔心會在攻打成都的時候,陷入腹背受敵的危險局面,故此提議分兵,以分蜀兵之勢;而袁子喬沒有這個顧慮,他認爲桓蒙帶來伐蜀的部隊本來就少,如果在這個時候還搞什麼分兵,那就是自己削弱自己的戰力,是自取滅亡,最好的辦法,應是集中所有的部隊,全力攻打成都,只要成都一下,昝定等就不足爲慮了。

毛虎生質問說道:“袁羊,你就有把握,一日即能攻克成都麼?”

袁子喬從榻上下來,持羽扇胸前,玉立帳中,昂首揚眉,意色慷慨,對桓蒙說道:“明公,臨戰之日,子喬請爲先鋒!如在一日之內,不能攻下成都,願領斧鉞之刑!”

坐在一側的謝執觀其烈氣慨然,由衷感嘆,拍着膝蓋,說道:“袁羊!卿小字爲羊,但只憑卿的這份膽氣,虎不及也!”與桓蒙說道,“袁羊此策,可以一用!”

桓蒙是個膽壯的,敢於死中求活,較與毛虎生的方案,他更認同袁子喬的謀策。

他躊躇了稍頃,瞧了眼毛虎生,徐徐說道:“毛參軍之策,老成穩當;彥叔之策,銳氣盛滿。確如彥叔所言,我軍方下孤懸萬里,成都此戰,只能勝,不能敗,在此之際,‘譬之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不宜行老成之策,宜用銳滿。”

決定孤注一擲,採用袁子喬的計略。

次日。

留下週安、周楚父子與安西將軍參軍孫勝三人,守禦彭模,看管輜重。

桓蒙親率戰兵八千,人攜三日糧,在土著的引導下,不走大道,專行小路,輕裝疾進,撲向北邊百里外的成都。

……

南鄭城下,莘邇軍營。

李亮剛到達營外,還沒有進去,就聽到營中鼓聲齊鳴。

他側耳聽之,戰鼓敲出的,是拔營的號令。

李亮心道:“聽北宮將軍說,徵虜將軍打算南取梓潼,這是要出兵了麼?”

他猜得不錯。

就在昨天桓蒙軍議的時候,莘邇也在營中舉行了一次軍議。

當然,莘邇他們討論的,不是該如何攻打成都,而是該何時發動對下一個進攻方向的攻勢。

下一個進攻方向,莘邇在離開谷陰之前,就已經定下,便是梓潼郡的秦德與唐壽。

那時,褒中被克的捷報還沒有傳到莘邇處,莘邇等尚不知褒中已下。

但漢中的整體局勢已定,無礙他們對下一步軍事行動的討論。

唐艾提出:“明公從谷陰出兵伐蜀之前,已經謀定,先取漢中,再視情況而取梓潼郡的秦德、唐壽。於下,漢中五縣,沔陽、南鄭已克,褒中成甕中之鱉,所餘者,成固與西鄉。成固、西鄉兩城的守兵都不多,一支偏師就可討之。換言之,漢中基本已經攻定。

“儘管桓荊州那邊,近日沒有軍報傳來,然而可以預見,在短期內,荊州兵就會與成都附近的蜀軍主力展開鏖戰。梓潼的秦德、唐壽,距成都三百里而已,此時此刻,這兩地的守卒定然人心惶惶,……明公,此我趁勢西往取之,以實現出兵前的謀劃之機也!”

秦德、唐壽,是梓潼郡的兩個縣。

後世鼎鼎有名的劍門、葭萌兩關,就分處此二縣之中。

卻是莘邇戰前爲何定下了先取漢中,繼取秦德、唐壽的戰略?

這要從關中、漢中和蜀中盆地三者的地理關係說起。

漢中位在關中與蜀中之間,北邊以秦嶺與關中相隔,南邊以巴山與蜀中相隔。

從關中越過秦嶺,進入漢中,總共有四條道路,即陳倉道、褒斜道、儻駝道、子午道。

從漢中翻過巴山,進入蜀中,也總共有四條道路,是陰平道、金牛道、米倉道和洋巴道。

由漢中入蜀中的這四條道路中,最重要的便是金牛道。

金牛道經沔陽,入梓潼郡,過秦德、唐壽,一路向西南迤邐而行,至涪縣(綿陽),最後到達成都。也就是說,只要能控制住這條道路西段的秦德、唐壽,就等同是隔斷了漢中與蜀中的聯繫,這樣,就不僅可以保證漢中的守備,並且能夠隨時可以南下入蜀。

也正是因了此兩地這般重要的戰略地位,莘邇纔會在戰前就把這兩個地方定爲了攻取的目標。

唐艾說道:“明公,秦德、唐壽要地,劍門天險,桓荊州如敗,我軍縱添十倍之衆,恐也難攻下;而桓荊州如勝,秦德、唐壽一定會投降於他,也將不爲我有。時不再來,當即刻西下!”

莘邇深以爲然,接受了唐艾的建議。

與桓蒙孤注一擲,進攻成都不同,莘邇分兵兩路,一面傳檄北宮越,叫他打下褒中後,再去攻打成固、西鄉兩縣,一面命令三軍停止休整,於今日拔營出寨。

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三十六章 練兵軍爲先 依士治豪強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萬口往朔方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二十七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三)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五章 武校鄉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三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三)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子削荊棘第二十六章 動於九天上 一戰擒胡酋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十四章 修史爲今鑑 考功利數得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十六章 風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眥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五十八章 獻俘禮威嚴 豈可如弄臣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報急訊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苟雄請誅奸第六章 曹田非良將 襄武四面敵第十二章 平羅忠孝愚 元光計高明第五十四章 三議安西域 朝中爭沙州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九章 被動化主動 兩個老實人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八章 季和將其計 宴荔父子議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四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二)第二十四章 宋方內外策 氾寬邀兩賓第三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三)第五十八章 獻俘禮威嚴 豈可如弄臣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身走第十六章 連環虛聲勢 蒲茂意決矣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上)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三十六章 張曇上劾書 宋閎辭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