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

bookmark

信到成都。

桓蒙覽罷,一笑置之,回書一封。

與來信一樣,回信亦很簡單,寫道:“彥叔、道和已各引兵往討,彼輩跳樑小醜,取之如熱湯融雪。徵虜且守好劍閣,萬萬莫失。”

莘邇接到回信,也是一笑置之。

在劍閣待了兩天,張景威、王舒望來到。

卻是定西朝廷的旨意已下,準了莘邇對張景威“秦德縣長,督秦德、唐壽、白水三縣軍事”,和舉王舒望“以假校尉戍葭萌關”的這兩道舉薦;張景威、王舒望接到令旨的當天啓程,今日到達劍閣。又等兩天,任命嚴襲“以校尉戍劍閣”的令旨接踵而至。緊跟着,陰洛的私信齎到,陰洛在信中說,朝廷也已同意了莘邇舉爲他“漢中太守”的上書,他即將動身南下。

至此,漢中郡和秦德、唐壽、白水三縣,以及劍閣、葭萌兩關的鎮戍長吏,完全按照莘邇的心意,悉數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和任命。

定西朝中的諸位大臣,之所以會全盤接受莘邇的舉薦,那是有緣故的,便是:莘邇同時舉薦了麴球出任秦州刺史、領隴西太守,張道崇出任振武將軍、領武都太守。

張道崇是張渾的長子。麴球不用說,是麴家的後起之秀。

因是,儘管以氾寬爲首的等人,強烈反對莘邇的這些舉薦,然在麴爽的大力支持,與張渾的默認贊成之下,當然了,還得再加上左氏的偏心,最終還是順利地在朝中得到了通過。

已是十一月底,馬上十二月了。

數日後,接到了袁子喬、周安分別把王騰、鄧浩、昝定、範俊的叛亂大體平定,和桓蒙留下了周安鎮守蜀中,自引兵馬泛舟還荊的消息。

桓蒙已走,莘邇也就沒有繼續待在劍閣的必要了。

這一天,莘邇率部北還。

張景威、嚴襲、王舒望等從出十里外。

莘邇笑對他們說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卿等歸去罷。今桓荊州已還荊州,周道和雖勇,然一則,蜀地的叛亂還未盡數平定,二來,劍閣、葭萌爲我所據,如無別的變局,料年月內,劍閣、漢中等地不會有敵來犯。即使有敵入侵,卿等之前在鳴宗的帳下年餘,事真急促的話,不必朝廷的令旨,鳴宗也一定會及時遣兵支援你們,這一點我是不擔心的。

“即將來漢中上任的漢中太守陰洛,卿等可能與他不熟。此人多謀善斷,他到任以後,你們要與他處好關係,萬不可產生嫌隙。

“漢中、劍閣的得失,關係到我隴的前途,毋忝厥職,切記切記!”

張景威應道:“明公請寬心,我等一定恪盡職守,佐助陰太守,爲明公守好劍閣等地。”

莘邇步至道邊的河畔,折了一枝柳條,遞給張景威,與他、嚴襲、王舒望說道:“權附風雅,以此贈卿等。卿等皆我隴幹才,我留卿等於此,只要卿等精誠一心,我在谷陰就無憂矣!”

柳者,留也。

通常來說,是送行的人折此,送給遠行的人。

莘邇反其道而行之,言語殷切,可見他對張景威等人的信任和寄以厚望的期盼。

張景威等俱皆感動。

莘邇上馬,率領部曲北去。

張景威、王舒望等恭敬地行禮相送。

嚴襲是最早跟從莘邇的故吏之一,他甚至不顧鎧甲在身,衝莘邇坐騎踏起的塵土,拜倒在地。

行約數裡,高延曹興沖沖地騎着馬,跑到莘邇的近前。

莘邇問道:“螭虎,何事如此開心?”

高延曹說道:“剛纔目睹明公與張景威、嚴襲、王舒望等辭別,明公情深意切,景威等忠心耿耿,我有感而發,寫了一首詩;敢請獻與明公。”說着,奉上了粉紅的紙箋一張。

“寫了首詩麼?”莘邇接住紙箋,低頭去看,三眼並做兩眼,飛快地看完,擠了擠眼睛,揉了一揉,佯笑說道,“好詩,好詩啊!”打馬一鞭,飛也似地朝前奔去。

高延曹等急忙追趕。

一路北上,渡過西漢水,數日後,入至漢中郡界。北宮越在郡界相迎。莘邇吩咐他,且在漢中多留些時間,等陰洛到了,與其交接過後,再回秦州的陰平郡。北宮越應諾。復往前行,轉往西去,沿着來時入漢中的舊路,十二月初,到了武都郡。

在武都郡,多停了幾天。

劉壯、劉伽羅祖孫的家鄉,就在武都。莘邇遣魏鹹去他倆的鄉梓,察問還有無親族姻親,並囑咐魏鹹,順道帶些劉壯家鄉的特產回來。魏鹹回來稟報:“唯存遠親兩家,與數車當地的果子等物,已俱帶到軍中。”莘邇命喚劉壯的那兩家遠親來一見。劉壯的那兩家遠親,都是當地的鄉民,不會官話,一口的武都方言,因爲武都、陰平多戎人,冉氏在這裡又建過國,故是話語中,還時不時地夾雜着些戎人的常用詞語。莘邇聽不太懂,費勁地和他們交流了會兒,打發了他們下去,叫人去問,看他們願意不願意去谷陰。這兩家劉壯的遠親又不是傻的,自是千肯萬肯。

於是,給了李亮兩千兵馬,將之留在了武都,等候武都太守張道崇履任,莘邇繼續北上。

出了武都,特地繞到隴西,與麴球見了一面。

兩人一見,莘邇就給他開玩笑,說道:“雍州刺史莘邇,見過秦州刺史麴君。”

麴球大笑,下揖作禮,恭喜莘邇,說道:“將軍跋涉千里,一戰而克漢中、拔劍閣,震動蜀地,大揚我隴人之威。哎呀,早知將軍竟能獲取這般的大勝,當日我無論如何,厚着臉皮,也是非得要跟將軍一起去打漢中,混個功勞在手的!惜乎、惜乎,爲時已晚也!”

莘邇笑道:“卿雖未揚威於蜀,然立功於秦,不也是可以的麼?”

定西南下伐蜀,國中的常備戰力有缺,蒲秦當然是不會放過這個“奪回隴西”的良機,所以在莘邇率部進攻漢中、劍閣等地的時候,蒲秦的蒲洛孤等,引萬餘衆對隴西發起了兩次進攻。

但這兩次進攻,都被麴球、張景威、王舒望等給擊退了。

笑談幾句,麴球面轉嚴肅,說道:“將軍,能私下談談麼?”

莘邇知他要說些什麼,就屏退了唐艾等人,等室內只剩下了他與麴球兩人,說道:“鳴宗,你是要問我令狐文少、令狐鮮少的事吧?”

麴球說道:“正是。將軍,不知你是否已知,你行軍法誅令狐京、囚令狐曲之事,在谷陰朝中可是掀起了一場大浪啊!”

“多大的浪?”

“錄事氾公進宮,大肆抨擊、詆譭將軍,與王太后說:將軍恃兵誇雄,擅殺宗室,驕橫跋扈,無視大王、王太后的存在,究將軍之心志,實不可測;諫言王太后,最好等將軍一到谷陰,就奪去將軍的兵權。”

莘邇不以爲意,笑道:“氾公剛正,我素來敬重於他,但他說我‘擅殺宗室’,這四個字卻是顛倒黑白了。令狐京淫軍,亂我軍心;令狐曲怯戰,誤我軍機,我出兵之日,受節於大王,有權戰時殺兩千石以下,遂行軍法,對他兩人各加以處置,自以爲並無不妥。事實上,我還是手下留情了。令狐京,百石吏耳,我故殺之;令狐曲,時爲四品將軍,我因囚之而不誅。”

莘邇誠懇地看着麴球,懇切地說道,“鳴宗,你說我做的不對麼?”

麴球嚴肅的面容不見,笑了起來,擠眉弄眼,給莘邇了一個你知我知,我懂你爲何殺掉令狐京、囚禁令狐曲之緣故的表情,說道:“將軍做的事,怎會有錯?適才球之所言,與將軍相戲耳。球近得都城書信,氾公雖是忿忿不平,然其所進言,王太后並未接納。……將軍對此大概也心中有數吧?這從將軍在舉薦球等之前的那道,奏請褫奪令狐曲督秦州三郡軍事、振武將軍、秦州刺史、武都太守等職的上書,被王太后很快同意這一點就可看出。

“將軍且請寬心,王都谷陰,現下風平浪靜,與將軍離都時,實無二樣。待將軍挾此克取漢中、劍閣之功,回到王城,定是風光無二,朝中必有封拜!”

——對於莘邇收拾令狐曲兄弟一事,麴球是持支持態度的。畢竟作爲閥族也好、將門也罷的一員,肯定是不會樂意於看到王權過大、宗室過盛的。

而事實上,亦不需麴球給莘邇講王都於下的政治形勢,羊髦、羊馥、黃榮、孫衍、曹斐、張龜等人,可都是在谷陰的,即使是在前線的戰事很激烈的時候,莘邇與羊髦等人的書信也沒有斷絕過。可以這麼說,莘邇儘管人遠在蜀地,對王城的政治局勢卻是瞭如指掌。

莘邇摸了摸髭鬚,說道:“鳴宗,我有一事不解。”

“將軍何事不解?請說。”

莘邇頗有意味地悠悠說道:“氾公入宮,進言王太后,此必隱秘之事,外臣諒難得知。鳴宗,你是從何處知曉的?”

麴球也摸了摸鬍子,沒有回答莘邇,笑着反問說道:“將軍,氾公進言的這件事情,你不知道麼?”

莘邇哈哈一笑。

他起將身來,撫着肚子,說道:“餓了,餓了!鳴宗啊,今晚還是咱倆一起動手,炮製鹿肉,何如?”想起一事,神秘笑道,“我從蜀地帶回了一樣蜀人的美食,晚上請你嚐嚐。”

這天晚上,魏鹹奉上了那條鹿腿,使得麴球捂鼻大呼,且不用多說。

只說莘邇在隴西待了一天,翌日拔營,緣渭水行百十里,渡過黃河,進了隴州,復改回北行。

隴州十二月的天氣已然甚是寒冷了,與蜀地兩個人間,好在路上沒有下雪,中旬這天,終於到了谷陰。

定西王太后左氏、定西王令狐樂、陳蓀、麴爽、曹斐等等朝中重臣,於城外迎接。

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下)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上)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三十一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七)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五十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上)第八章 翻雲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二十八章 貴非貧人想 京好鼠跡印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二章 西海遲方至 酒泉候未來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子削荊棘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五十五章 隴東督七郡 議與武衛盟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二十六章 動於九天上 一戰擒胡酋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寶 顯美面子貴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士霸王術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四十五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上)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十三章 醜事宣天下 院角梅未開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二十四章 患難苦雙鴛 勒胡迎都督第四十八章 白純堅壁守 索張爭請戰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下)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六十章 佳人難再求 長路漫漫險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下)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五章 陳氾明暗謀 莘邇斥門戶第二十四章 碧鵝黃榮恨 明公重舊情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三章 隴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國憂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第五十二章 無雙麴鳴宗 止啼溫石蘭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子削荊棘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斷阿瓜根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東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勢急 莘邇穩如山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 龜茲有寶貝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上)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十三章 醜事宣天下 院角梅未開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謀策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