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攻克成武邑

bookmark

魏軍行轅,篝火搖曳,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斥候三層巡邏,非常嚴密。

中軍帳內,辰凌端坐在帥帳桌後,在帳中央,單膝跪拜着兩個人,戎裝血漬,狼狽不堪,正是滕虎和沈錚兩校尉,單獨面見大帥。

“回來就好,浴血重生,對你們是一種磨練,日後大有前途!”

“幸不辱命,完成任務!”兩校尉仍念念不忘這次執行的軍任。

“很好,正是因爲你們幾時完成了任務,重創了城邑糧草,付之一炬,使得扇堤關軍心潰散,逼得衛福通不得不鋌而走險,戰術冒進一搏,纔會被我有機可乘,如果是正面攻打城關,雙方鏖戰,就是十萬人馬全拼光,也攻不下來。”辰凌輕嘆一聲,這一系列謀計,環環相扣,任何一個都起到很大作用。

兩人起身後,很明顯的傷痕,但是並不中要害,肩膀、手臂、腿上、肋部都有血跡和包紮。

“回去好好歇息吧,這段時間,你們沒有任務,十日後,攻打曹州的時候,還會正面衝鋒的。”

“末將領命!”二人激動退出,大帳一片寧靜。

辰凌對着作戰圖研究一番後,暫時還沒有頭緒,只能走一步,隨機應變,畢竟戰爭局勢,稍縱萬變,需要爲帥者,冷靜沉重,針對變化,制定相應對策,沒有一成不變的戰術和號令。

他起身,來到牀榻盤膝坐着,開始吐納元氣,吞噬先天之精氣入體,轉化爲體內的先天真氣,滋潤奇經八脈,五臟六腑,而且每一次呼吸,反覆洗淘體內的雜質,千淘萬漉,像是吹盡黃沙始到金般,最後把身體滋潤、雕琢、錘鍊得骨骼晶瑩,無塵無垢,纔算真正的鞏固先天秘境之軀。

延年益壽,固精潤脾,真氣遊走各大細胞之間,使得新陳代謝都變得平穩悠長,不至於使血肉從人生壯年趨近巔峰狀態後,衰老下去。

三日後,辰凌點兵進攻成武邑。

由於這座城邑,在官道樞紐處,起到暫時囤積貨物,週轉的作用,但是大火種付之一炬後,這裡的守軍也遭受一陣襲擊,對於魏軍早有膽怯,聽到魏軍數萬合圍而來,力抗之決心,已經轉淡。

辰凌吩咐夏世雄先鋒軍,兩萬人馬,兵分三面,合圍成武邑,唯獨留下北面的城門,給城中百姓逃離,這是一種心理戰術,要瓦解城內軍民上下一心,頑強抵抗的意志。

果然,城中的軍民抵抗士氣不高,第二日就開始有百姓陸續撤離,生怕魏軍困城,到時候百姓沒有了糧食,都會被餓死在城內。

守軍也有逃兵出現,混在百姓中撤走了。

過了兩日,城外磨刀霍霍,準備着各種攻城器材,並在野外訓練陣法,模擬攻城的防禦與進攻等,使得不足兩萬的守軍,有些越來越心裡沒底,遠望魏軍來勢洶洶,衛國毀滅在即,許多將領也都心灰意冷。

這時,魏軍以強大的猛勢,進攻成武邑,三面城池同時進攻,強大的弩機,呼嘯射入城內,巨大的投石機,不斷砸在城牆上,動輒出現了豁口,這樣的小城邑,不像扇堤關那樣,依山傍勢,厚實堅硬,小城根本就抵擋不住大石的亂砸。

交鋒了一日,儘管沒有攻克,但是排山倒海的壓勢,魏軍森寒的殺氣,勇往直前的血勇,令衛卒膽怯,當天夜裡,就有一些校尉、千夫長,帶着鄉勇之兵,連夜逃走了。

由於北城一面,沒有設置伏兵,一些逃兵把消息傳播回來,許多將士逃離之心更盛,丟兵棄戈,卸甲歸田,一萬多的衛卒,直到第二日,竟然不足四千人了。

翌日,魏軍發動猛烈攻擊,正午拿下了成武邑。

沒有了糧草軍械,這座城邑也失去了關鍵作用,不過,這是右路軍攻克的第一座城邑,辰凌把它當做前沿指揮部,在這裡布兵整修。

反正伐衛之戰,並沒有提出期限,他也不着急猛掃其它城池,爭頭功,讓將士們休養生息,減少傷員和烈士,戰鬥力纔會更加強大和凝聚。

一晃數日過去,斥候營被派出,圍繞着成武邑百里進行密集的遊哨,對潛入這個範圍的衛軍斥候,予以消除殲滅,使衛軍曹州、平陵一帶的守軍們,根本不知道成武邑駐軍的情況,猶如盲人摸象。

這支魏軍入駐成武邑後,約法三章,加上事前辰凌頒佈的軍規,魏軍士卒沒有做出偏激、過格的事,侵略者的燒殺搶奪本性被壓制住,因此當地衛人的反抗,自然相對強弱。

畢竟大多數百姓,沒有那麼大愛國情操,因爲氣節這東西,在戰國還不流行,百姓只管吃穿住行,溫飽問題,生活和疾病問題,只要自己的生存不受到威脅,很多人都安於現狀,不與參與國家大事。

再說衛、魯、宋等國,衰弱這麼多年下來,國人早無了振奮的激情,向心力明顯不足,歷代國君昏庸,從王降至侯,從侯降至君,小諸侯國,已經不算真正意義的國家,更像是一方領主,百姓不會捨生忘死去保衛。

即使各國走出的策士、名士、大將們,也不會對自己的成長故鄉,有任何留戀,都是以自己現在任職的朝廷爲主,這是戰國的士子規則。

這日,辰凌走出成武邑,帶着親兵,到四周民舍走訪,畢竟魏軍要在這裡駐紮一段日子,糧草和供給要從魏國出發,經扇堤關,途經此地,送往成武邑,支持魏軍作戰消耗,打好附近百姓關係,使得他們放棄抵抗和破壞,對於後方和平,將有重大戰略意義。

但許多民戶見到有魏軍來到,都嚇得不敢出屋,侍衛長派人找來了當地的里長、亭長,詢問當地情況。

“兩位老人家,請放心,我們乃仁義之師,我家大帥辰凌,更是名動列國的大英雄,不會欺負你們這鄉民的,我們軍中軍紀如山,不允許燒殺搶奪,如果有魏卒敢前來欺負你們,可以直接去軍營上告我們大帥。”

沈錚,柳巖等親信校尉,在於當地里長小吏交流,一些年長膽大的老翁走出村子,聽着幾位魏軍校尉在這做宣傳工作。

漸漸地,魏軍在村裡做了一番動員,衛人的警戒心放鬆了,不少人都從房門中探出頭來,看看外面高大勇武的魏卒,似乎並不像人們傳說中的凶神惡煞,於是壯着膽子相繼走出來。

當地這些村民,有男有女,但基本都是骨瘦形銷,衣衫破爛,有些人家窮到孩子沒有衣服穿,裹着破舊的被單走出大門,出來湊熱鬧。

衛國自西周康叔立國時,定都朝歌,後來衛成公遷都濮陽時,占卜說可以在這裡立國三百年,後來濮陽果然成了衛國的福地,如今朝歌爲舊都,濮陽爲新都,衛國君經常遊玩在兩都,不理朝政,衛地多是當年殷商遺民。

這些年下來,由於衛政荒廢,賦稅家中,土地荒蕪,衛民生活艱難,土房土牆,除了破爛的罈罈罐罐,爛掉的被褥,真的是一窮二白,比原始部落強不了多少。

辰凌看着這些面黃肌瘦的百姓,疑問道:“這裡如此貧困,爲何不遷往別處?”

里長有些戰戰兢兢道:“大帥,衛人地位卑微,去往別國,也不會接受咱們這種貧民,而且,大家祖祖輩輩習慣了這裡的生活,從沒有離開過山村,貿然去往別處,會不適應的。”

辰凌心中一嘆,在古代,都不把貧民百姓當一回事,任意踩踏,但正是因爲這些貧窮的百姓,正在供應錢糧和賦稅給衛朝廷,維持那些高官貴人優渥豪綽的生活,他點頭嘆道:“民爲國之本,你們在這裡放心的生活,魏軍這次征討衛朝廷,就是要拔出這種落後的朝綱,將來併入大魏之後,你們的生活都將得到改善,過上充裕的生活。”

第232章 火燒櫟陽禁宮第526章 五千乘之勁宋第969章 後宮賞菊第1013章 後方危機第465章 偎郎第147章 少姬癡纏第653章 以子矛攻子盾第888章 白起掛帥第165章 火燒魏營第777章 不安因素第272章 雪夜傷別離第135章 調教六歌姬第973章 威逼大梁城第163章 發號施令第293章 那銷魂一吻第161章 安邑會師第391章 才子佳人第923章 爭分奪秒第771章 壁壘攻堅戰第208章 愛屋及烏第803章 夜探素兒第1018章 陽謀平亂第314章 蘭歆雅離燕第9章 血的戰場第980章 扣押楚王第744章 退守即墨第286章 東胡內亂第173章 用計第995章 離間計第933章 鳳舞門的決策第826章 表白第319章 求賢令第525章 難捨離別第890章 白起對廉頗第395章 前三甲第334章 暗觸殺機第661章 射在不言中第421章 兩虎爭雄16 系統問題第131章 未戰先謀第655章 打壓守舊派第489章 侯門少奶不好當111 今晚無第462章 拉攏匈奴第640章 工業的曙光第686章 爲情而戰第195章 今朝我爲君第957章 民心亂第193章 歸燕計第102章 陰陽天文學第195章 今朝我爲君第426章 派遣出使燕第367章 覲見魏襄王第879章 沙丘之變(下)第643章 秘密調查第71章 相言甚歡第753章 火牛陣第232章 火燒櫟陽禁宮第323章 咸陽政變第573章 鋌而走險第981章 垂死欲掙扎第525章 難捨離別第76章 人心難足第316章 鳳舞門來人第679章 信箋求援第50章 淮水八姬第197章 儲君第546章 猛將如此煉就第972章 秋考第678章 拒婚第486章 入宮請罪第492章 坐看牽牛織女星第119章 報復開始第648章 整風開始第950章 留宿雙棲第276章 血洗要塞第417章 校武風雲第237章 破城在即第236章 鏖戰雄關第359章 曳裾侯門的寒士第703章 體恤部將第946章 行刺落幕第5章 弱男救美第195章 今朝我爲君第485章 以進爲進第96章 羣星雲集第393章 十強出爐第345章 步步驚心第409章 七國君王首聚第117章 龍爭虎鬥第73章 丹分五品第763章 親征在即第144章 論秦之說第961章 循循利誘第993章 白起鬥廉頗(中)第482章 收押羅剎女第931章 君權神授第150章 升帳點將第331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634章 撩撥情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