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糧草供給的學問

辰凌做了動員工作,寬解了當地的百姓恐懼心理,甚至反抗之情,瓦解他們抵抗的念頭,把入侵當做一種解決,大多數百姓,草根黎民,最多關心的是吃飽與活着,然後才知榮辱,何況他們對衛的凝聚力不足。

君視黎民如草芥,百姓視君如賊寇!

那些高高在上的王族皇室,外戚貴族,從來不把這些升斗小民放在眼裡,這些小民就像風中小草,任誰來了,都能踐踏欺負,可是不管哪方貴族,都離不開這些卑微的小民,離開草根民衆,就如同無根之木,無水之源,民爲國之本,絕不是一句空言。

辰凌這次民間走訪,也算感同身受,對於最基層的民衆,有了更深的認識,如何瞭解他們的苦境,身上的負擔,對於日後治國安民,有了最可靠的基礎,這些都是寶貴財富。

回到城內,辰凌召集幕僚和策士,進行商討,詢問糧草情況,這次出兵,總共帶來三個月的大軍糧草,已經出征一個月了,轉眼到了九月下旬,秋風涼爽,又該加衣添被了。

“扇堤關的糧草和武器裝備,還夠用多久?”

龐淮道:“回將軍,十萬大軍,三個月的糧草,共三十萬石,每石約三十斤,約算九百萬斤,每名士卒,每日一斤的飯量,第一個月過去,十萬大軍消耗了近三百萬斤糧草,剩下六百萬斤,約二十萬石糧,餘下八萬人馬,周淮英副帥統領兩萬人馬,領取了三萬石糧草,能堅持一個半月,我軍剩下十七萬石,留在扇堤關約十萬石,正運往成武邑,七萬石,夠五十日之用,酒肉牛羊等獎勵品未算計在內。”

辰凌皺着眉頭,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兵法常規,暫時糧草不缺,但是軍中這筆賬,卻馬虎不得,難怪歷代史家都記載,下兵伐戰,發動戰爭,光糧草消耗就非常巨大,這是打仗的將士,還沒有計算後方源源不斷的運糧部隊,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財力?

戰爭線越長,消耗越大,不光是前線將士,後方的供應就是龐大的鏈兒。

“龐先生,目前我魏國具體有多少人口,常規軍有多少,可知道產地主要來自哪裡?”

龐淮回道:“大魏目前擁有一百萬戶民,還有一些貴族奴隸、封地佃農沒有計算在內,按每戶三口,至少有三百多萬民衆,其實遠不止這個數,但是因爲上下貴族權力遮蓋,無法詳盡統計,只有這些人戶籍在冊。”

“常規軍有四十萬,其中有武卒五萬,精銳步卒十萬衆,其餘都是地方鄉勇,還有臨時服徭役的兵卒,年齡不等,在十六歲至五十五歲之間,真正有戰鬥力的,除精銳外,就要從各地重新招募新軍增添進來,否則一些鄉勇之兵,體格衰弱,很多年已老邁,戰鬥力低,更有一些邊戍軍,需要自行耕農田地,畢竟軍隊開銷巨大。”

“魏國的產糧地,主要在黃河、濟河沿岸的平原地區,其中安邑、大梁、襄陵、淮陽四處,都是爲產糧中心,敖倉爲國庫屯留之所,負責軍隊與皇室的巨大糧餉開銷。”

辰凌又問道:“後方運糧,需要多少人力支撐?”

龐淮感嘆道:“大帥問到關鍵了,其實對外發動戰爭,前線消耗雖然巨大,但國內週轉則更加龐大,光咱們十萬大軍,就有兩萬輜重隊伍,那是護送的軍伍,也是後勤兵。”

“但國內要把這些糧草湊齊,各地發動的鄉間小吏、里長、亭長、鄉勇之兵,還有服役的百姓,至少需要三十萬人才能把這些糧草湊齊,並運往指定的地點,再週轉到邊境戍軍屯糧點,由咱們的輜重隊前往接收,發動三十萬大軍,那就需要九十萬民衆,在週轉着糧草,儘管不用每日都上路,但是每月至少有十日是在趕路,一旦戰爭趕到打春和秋初,民間百姓都在耕作,糧草供給就會出現短缺。”

辰凌還是第一次聽到這麼細的糧草講解,原來內部有這麼多講究,不光是表面前線那十萬人,打打殺殺就可以,後方發動的力量更加巨大,毫無疑問,戰線越長,運轉起來就會越吃力,如果國內勞動力都用力運糧,誰又去耕作呢?建設、作坊、礦業等等,哪裡都需要勞動力。

戰爭的較量,很大程度就是雙方國力的較量,一點不假!

記得辰凌在後世,一個網站論壇內,看到一篇文章,上面寫到,1948年爆發淮海戰役的時候,解放軍出動六十萬人馬,與國民軍發動大戰,在一片平原之上,開闊的地形,戰壕線非常廣,光這六十萬大軍,作戰期間,後方民兵、百姓供給糧草的隊伍,竟然達到五百四十萬人,用毛驢車和自己小推車來運糧,九倍於作戰人員的數量。

在戰國時代,供給很難用馬車,因爲戰馬太貴了,只能靠牛車和人力來拉,光這魏國三十萬大軍的供給,的確給國家帶來巨大壓力,戰爭消耗,不得不詳細考慮,自然是拖得時間越短越好。

這個時候,辰凌忽然覺醒,燕國要日後統一天下,糧草還要提前準備多年,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秦國當時統一天下,需要十年的征戰,滅掉六國,共斬殺了近兩百萬敵軍。

由此可見秦國的國力,數倍於東方六國,這需要幾代秦王的共同努力,一點一滴去積攢,不斷分化、削弱各國的實力,最後達到了頂峰,由嬴政這位雄主最終完成統一大業。

據記載,長平一戰,秦軍先後數次共發動了六十萬大軍,跨越了五百公里,與趙軍對壘激戰,打了兩年之久,最後完勝,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兵,但橫跨那麼遠的距離,需要多少龐大的糧草?又需要發動多少人來供給運輸?

光想一想,都感到可怕,秦國是如何做到的?簡直是個奇蹟,以當時秦川通往太行山崎嶇的路,幾乎不可能完成!

“看來強軍只是一方面,除將士英勇,名將領軍外,對外作戰的國力,還包括武器裝備、糧草供應、道路運輸等,全**民上下,衆志成城,萬衆一心才能完成統一戰爭!”

辰凌眼神一亮,看着桌上的地圖,目光定格在燕國遼東以北部的土地,那裡是東北黑土地,華夏最富饒的土地之一,如果能在大東北開拓荒田,移民過去耕作,趕走東胡人,馴化當地少數戎狄民族,成爲燕國的糧倉所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纔是關鍵所在!

第158章 鐵鷹劍士第947章 祭天大典第105章 身世之秘通知第293章 那銷魂一吻第493章 指點劍術第556章 馬踹連營第990章 血染江灘第107章 復國大業第730章 截親第22章 衝突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165章 火燒魏營第724章 真的是你第569章 鏖戰之前第437章 參議治國論第784章 兄弟談齊第332章 莊周夢蝶第122章 十大修煉聖地第1012章 血統之爭第309章 草原少女的愛第806章 長相思第815章 劫後餘生第308章 顛覆士農工商第383章 念君別第538章 水落石出第565章 糧草供給的學問第358章 另創新曲第59章 論戰堂第770章 視察海軍第841章 天女下山第27章 少女情懷第532章 再施毒計第527章 撲朔迷離第427章 悽美的愛情第592章 水攻之計第769章 半渡擊之第155章 做我的女人第375章 十大聖地來歷第326章 時局動盪第903章 邯鄲城破第634章 撩撥情絲第363章 想比劍成全你第477章 解開仙子心結第87章 築基藥液第354章 伊人洛語嫣第611章 玄女施計第171章 議戰第627章 義憤填膺第132章 親吻白若溪第598章 棚戶災區第861章 大戰初起第312章 變法強國之路第428章 旖旎晚會第392章 應景賽詩文第619章 驚人身份第92章 齊國大才女第851章 咸陽對策第401章 情真意切第971章 編戶齊民第555章 雄關起火第244章 陷入重圍第468章 強化國防第891章 長平之戰(上)第900章 坑殺降卒第255章 臨危受命第300章 氣吞山河乃爲君第301章 大將秦開第776章 謀齊佈局第329章 辰凌重回魏營第664章 君臣密談定謀計第581章 戰術活用第667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425章 蘇沐談心第60章 舌戰羣雄第984章 水灌大梁第251章 深山遇故人第877章 沙丘之變(上)第550章 雄關漫漫堅如鐵第487章 府內侍女初長成第302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685章 一波三折第255章 臨危受命第298章 不堪回首明月中第332章 莊周夢蝶第927章 喜慶團聚第65章 怡兒的取捨第292章 對酒當歡第700章 格殺勿論第633章 夜訴情話第68章 血腥的手段第288章 殺胡如屠狗第787章 兩才女首聚第206章 巡視軍營第96章 羣星雲集第523章 煙波浩渺離人情第6章 淡淡情愫第397章 紅顏榜八女齊聚第484章 麻煩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