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玄宗青春限定版

bookmark

魯肅的“父慈子孝”的評價讓廳內衆人忍俊不禁。

張飛則是下意識捏了捏衣服襟領,打心眼裡覺得這李世民雖是皇帝吧,但這愛好還是太過奇怪了一點。

但嘴上倒是一點都不閒着:

“俺大漢天子登基須宗廟告祖、殿見羣臣、昭告天下。”

“這唐朝皇帝登基倒是簡單,玄武門比刀兵即可。”

煞有介事的點評了一番後,張飛點了點頭道:

“俺甚是中意也。”

孔明微微側目,心中則是微微嘆息,難怪這唐後世藩鎮之禍不絕。

這李隆基玄武門舉刀兵兩次,一絕韋后母女,二剿太平公主爭奪皇權。

看似是這李隆基手腕過人堅韌不拔,但如翼德這般武人反倒是從直覺上便看得清清楚楚:

得禁軍者定皇位。

能任意安插宰相又如何?刀兵一舉皆亡也。

那宋續漢唐之統,恐怕便是見唐藩鎮之亂,故而矯枉過正致文武離心生暗禍也。

不過這些都只是猜想,眼見翼德在那兒感嘆,孔明便打趣道:

“那若依後世‘穿越’之說,翼德穿越成李氏子孫,說不定還真能玄武門爭雄也。”

衆人想象了一下一條八尺大漢躍馬玄武門大吼,某乃隴西李翼德誰敢一戰?!

嗯,畫面太美。

張飛還真認真思考了一下:

“若是讓那李世民來給大哥當兒子,俺去給那皇帝做兒孫也可。”

“不過俺可幹不出來逼父之事,更不會吮乳而泣,不成不成,俺做不來也。”

“俺還是願爲兄長帳下先鋒擊賊,閒時還能與二哥飲酒,如此才叫逍遙快活呢。”

眼看着張飛滿臉認真的臉上有毫不掩飾的嫌棄,衆人登時相顧大笑。

【先天政變以李隆基的勝利告終,至此玄宗作爲一個皇帝的權力才達到了完整。

也是至此,隨着太平公主的被賜死,一代女帝武則天留下來的陰影才能算徹底消弭。

太平公主少時曾扮男裝討李治開心,被高宗特許可以自己挑選駙馬,而最終與薛紹喜結連理也算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咱們此前也說過,這個時候的太平公主那是乖得很,一心一意相夫教子,但耐不住親媽武則天能作啊。

前面說的對薛家不滿意,雞蛋裡挑骨頭貶低薛家長子薛𫖮的兩個妻子家世只是其中之一。

還記得那個失寵之後憤而點火燒明堂的薛懷義不?

實際上薛懷義本名馮小寶,在李治逝世後便因機緣巧合成了武則天的首任男寵,備受阿武寵愛。

馮小寶家世低微,爲了擡高情人的身份,阿武玩兒了個騷操作,藉着女兒太平公主的關係直接讓馮小寶改姓薛,並與太平公主丈夫薛紹通譜合族,並命薛紹和太平公主叫馮小寶季父,也就是叔父。

由此,貨郎馮小寶搖身一變成爲了名字寫在薛家家譜上的薛懷義。

對身爲薛家長子、大唐公主之子的薛𫖮來說這不啻於奇恥大辱。

故而薛𫖮態度異常堅決的加入李貞李衝父子的“謀反”也就不足爲奇。

薛紹則是被武則天出於“好心”處死,這樣才方便讓這個女兒改嫁被她扶持的武家,保榮華富貴。

也是經過這次被母親用權力玩弄,太平公主的人生纔有了極大的轉折。

她不僅學着母親私養面首,甚至還挑其中的俊美者獻給母親。

她也不再不諳世事,而是主動參與進了武則天的朝堂決策,得到了充分歷練。

705年神龍政變,武周政權至此終結,洛陽也從神都重新降格爲陪都,朝堂中樞重新遷回長安。

離開洛陽時,政變的勝者太平公主並無太多留戀,只是下令將前夫薛紹的墳塋遷至長安,而此時薛紹已亡十六年有餘。

太平公主也就此循着武則天的舊路一步步收攏權柄,直至撞上了手段更加高明的李隆基,落了個家破人亡的結局。

有人認爲太平公主最終失敗是依然受困於女性執政者的先天短板,但實際上看她的人生驟變,更像是一出被母親武則天親手祭祀給權力的一場悲劇。太平公主的失敗是李隆基最好的功勳,爲了彰顯壯志雄心,政變後改“先天”年號爲“開元”。

而玄宗也算是說到做到,選賢任能,發展生產,限制佛教,嘗試募兵,振興科舉,大興文治,設聚賢苑,復盛唐疆域。

開元二十八年勵精圖治,唐朝也借玄宗之手,打造出了繼文景之治以後的第二個空前繁榮的盛世。

王維親眼見證開元盛世壯觀的朝會,揮筆寫下: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

杜甫在後來顛沛流離時夢中想起開元之盛,醒來後也多有追憶: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中國古代真正意義上的盛世究竟有幾個?

這在如今史學界也依然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二盛世三盛世乃至於五盛世都各有說法,至於那種發大水的十大盛世看了笑笑就好,只能說如盛。

而不論是哪個標準,開元皆有盛世之名,從這個角度來說李隆基固然有站在風口上的加持,但其能力也絕對稱得上歷史上最頂尖的一批,難以指摘。

當然,以上的讚譽僅限於玄宗青春限定版本。

另外,神龍政變當中第一時間被殺的張易之兄弟在天寶年間又被玄宗追官復爵。

要問爲什麼嘛……因爲張易之有個好外甥,叫楊國忠。】

權力,悲劇。

兩個簡單的詞語捶打着李世民的心底,讓他默然。

後世百般調侃的數次玄武門,歸根結底也還是因爲權力兩字,對此他早就無感。

畢竟就如後世所嘆,他平的天下,憑什麼就不能坐天下,而且即便引頸待戮,旁人能鑄這唐之興否?

讓他默然的是這武則天對親女的態度,讓他想起了昔日對李承乾的教導。

平心而論,從武則天角度來看她對太平公主的種種舉措皆出於愛護。

打壓薛家換個角度看未嘗不是提升女兒在薛家的話語權,後來武周篡唐之前讓女兒改薛嫁武,其中考慮的利益得失也很清楚。

但若是從太平公主的角度來看呢?她確實被自己母親的權力一次次蹂躪,賢妻亡夫,襁褓之子失怙,這也是事實。

於是最終這個曾經乖巧的女兒以李唐公主的身份逼宮生母……

再想想李承幹後來的癲狂所爲乃至最終的造反,李世民一時間也有點怔然了。

大唐皇帝沉默了,臣子們則是開始嘰嘰喳喳感慨不停。

“這開元時不僅是百姓盛世,亦爲詩才盛世也。”

魏徵抖動着鬍子,自從今日進甘露殿之後第一次有了發自內心的笑容。

畢竟對秉儒家王道之說的魏徵來說,這般萬國拜上國的氣象,可謂是理想中的盛世。

即便是隻能從光幕和詩文中看到一鱗半爪,也足夠讓他激動不已。

杜如晦則是很沒風度的咂巴了一下嘴巴:

“嘖,小邑能藏萬家,稻米流脂粟米白,若天下如此,那何事不可做得?”

房玄齡偷笑,很是理解。

去歲時李靖以擒頡利之功嘉兵部尚書,原本的兵部尚書杜如晦轉遷民部尚書,並檢校門下侍中。

正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司掌民部後的杜如晦更忙了,督農賦稅,催軍用糧草轉運,常與他感嘆無論多少糧草皆不足軍中用度也。

如今眼看這開元糧藏,自是羨慕的不行。

不過眼看老友如此失了風度,房玄齡也安慰道:

“去歲夷州海師便有奉陛下之命,遣使往交州取占城稻。”

“粟米白尚難,但那稻米流脂嘛,克明儘可一盼。”

雖然這初建的海師攻夷州並不是很順利,但往交州一行應當沒什麼困難,畢竟只是要一稻種而已。

杜如晦聞聽此言倒是有些心生嚮往。

眼見後世對海洋之推崇,杜如晦也有點嚮往了,不知自己何日能登艦劈風斬浪巡唐之海疆?

第559章 天日昭昭120.第120章 曹劉第800章 吾亦欲除吏第504章 鮮花着錦道183.第183章 豪強進化第31章 科技進步點223.第223章 甕中之鱉168.第168章 蒼天已死石第399章 先察使第684章 丞相,時代變了第496章 吃飯自由第789章 誌異與克己第673章 計將安出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324.第324章 強叩國門308.第308章 徐庶你咋不結婚第472章 擊鼓唱捷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第573章 南洋國公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42章 殺人誅心115.第115章 二鳳第729章 延祐復科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第445章 穩健的李隆基第565章 飲酒而亡第582章 中流砥柱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421章 退而結網第798章 孤家寡人第98章 全軍覆沒249.第249章 大唐軍神第625章 寇從何處至191.第191章 萬王之王185.第185章 九品中正304.第304章 君子劉阿斗第723章 兒也一樣307.第307章 大漢金票第573章 南洋國公第17章 娶媳婦二十三事第12章 划水的士燮312.第312章 朕沒生氣211.第211章 各方安排第511章 殿前都點檢趙匡胤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654章 洪武大典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144.第144章 大漢脊樑第79章 武侯祠第792章 真收那兩百金第500章 察微方能顯物214.第214章 你又是誰的義父190.第190章 不夜長安309.第309章 伯約獨秀342.第342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654章 洪武大典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第571章 流水怒濤第635章 百里油菜花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第626章 唐風圖冊第610章 好男兒不豁達318.第318章 滅倭349.第349章 兩三人垂淚,十里孤墳317.第317章 鬼子拜壽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第539章 俺大哥愛聽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728章 富饒西方第436章 不給的你不許爭第517章 但無能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第435章 荒唐一夢第806章 暢所欲言第798章 孤家寡人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194.第194章 世代努力與十年苦讀237.第237章 北伐333.第333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第543章 共勉海疆第82章 玄武負洲遨於洋第453章 小民尊嚴265.第265章 荊州北上第801章 陛下轉階段了第559章 天日昭昭第747章 三文錢239.第239章 密信第44章 湘水之盟393.第392章 氣候週轉與紅丸第704章 得罪完了第39章 襄樊戰略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第461章 教育興社稷第765章 欺君之罪363.第362章 荊南變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478章 壓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