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學習

bookmark

雷聲大雨點小,轟踏的馬蹄聲與可怕的呼哨由遠及近,再由近及遠消失在夜幕中。

反倒是相對安靜的營地另一側被人隔着木柵投擲了許多引火陶罐與一種明軍善用能炸開的鐵球,幾乎沒人受傷,只是在救火中有兩名士兵被燒傷而已。

但並非毫無效果,由於哨兵注意力全放在營地被毀的一側,馬蹄聲也從那邊響起,火燒起來時缺少人手滅火,二十頂大帳篷被焚燬燒壞,這種天氣也無法讓士兵露宿,給比隆造成很大麻煩。

軍帳關係到部隊編制,大敵當前沒人有精力顧及士兵睡覺是否擁擠、是否得到足夠休息有良好精神狀態,但軍官必須知道自己的士兵在哪睡覺,軍帳被燒燬的結果就是一個獨立步兵中隊四百人的編制被取消,混編到另一個大隊裡,原本就很擁擠的軍帳立刻緊張到塞不進去人。

這樣的安排其實讓直屬隊長們更加麻煩,因爲士兵不是海軍。

表面上軍隊士兵是不是海軍與這事關係不大,但實際上關係很大,這年頭海軍都是技術兵種,敢出海的冒險家更是技術兵種裡的佼佼者,他們有的有技能、有的有學識、有的則是城鎮混混出身有街頭智慧。

陸軍就差遠了,儘管兵員構成有微乎其微的小生產者、手工業者的市民階層響應國王徵召,更多的依然是沒有任何智慧的農夫。

剛從黑暗中世紀走出來的農夫,就是真的沒有任何智慧可言,他們很可能頭天還跟着神父在村子裡燒女巫呢,今天就被領主徵召加入步兵軍團去打仗了。

這些士兵構成的步兵軍團,需要貴族軍官提着指揮棒測量每個人的間距、計算方陣縱橫人數;長矛、長戟、長劍、短劍、短斧、火槍、鋼弩手都在哪兒,各兵種老兵、新兵又該站哪兒,全部都要在開赴戰場全部計算、安排完畢,才能開上戰場。

在由普及印刷最早的人類組成的大明,找到最馬虎的懶蛋將軍,他可能告訴下級軍官與士兵,站個差不多就行,衛所農兵就會真站個差不多,可能不是那麼嚴謹,但甭管三人小陣、小旗陣、百戶陣、千戶陣還是行軍陣都玩得轉,讓他們走兩步沒準還會幾支部隊相互聯繫構成迭陣跳蕩前行。

但在這兒?不可能,你讓他們站個差不多,亂糟糟站起來過回再回來,可能三分之一站着、三分之一躺着、三分之一不見了,因爲他們已經自己和自己打一仗了。

歐洲士兵從軍打仗的主觀能動性可比大中華地區低多了,餓得藏在寺廟大鐘裡頭盤算等貢品吃光就上吊自殺的劉顯得佛祖保佑繩子斷了,走投無路提兩把鍘刀上陣一仗砍翻五十餘,戰事結束官拜武略將軍、副千戶。

一個歐洲農民得神蹟保佑,一路宣揚,靠旁人籌措捐款湊齊了盔甲、馬匹、劍、旗幟與隨從,解放奧爾良、帕提戰役兩軍射石炮互射無人敢上前,憑大勇持槍衝鋒打破僵局,最後什麼下場?受盡凌辱後被綁在火刑柱上燒,一遍燒成灰、再燒一遍以防有人收集骨灰,最後剩下的灰被倒進塞納河。

她叫貞德,人家還是聖女呢。

至於農夫,洗洗睡吧,指望打仗得到晉升?這比大明兵部武選清吏司計算首級功比實際斬獲多的可能性還小。

還不如去荒野上尋找女巫,找女巫多好啊,沒準還能得修士賞識,在修道院當個管傢什麼的。

隨便找個農婦,說她是女巫她就是女巫。

驗證手法簡單粗暴,身上背個秤,放本沒人能看懂的聖經在上頭,只要這農婦比聖經沉,她就一定是女巫;要連秤都沒有,還有更簡單的方法,直接綁了丟河裡,能浮起來就一定是女巫。

就這民智,方陣軍團裡一個小隊長比明軍大軍陣裡一個百戶重要幾十倍。

爲啥數學在這個時代得到長足進步?跟油紙包裡刨出來的古羅馬工程師毫無關聯,都是世道逼的,被需求推着進步。

每個小隊人數變動都讓他們必須重新計算軍陣但比隆沒有辦法,比隆可能不是唯一一個對明軍實力有清楚認識的法軍將領,但他絕對是最清楚的人,他知道此戰要面對各方面均優於過去敵軍的對手,一切佈置都不能馬虎,再小心都不爲過。

他甚至懷疑明軍在他營地裡有間諜,第二次夜襲後他明明把部隊主要防禦重點改變,結果明軍還是從薄弱處殺了過來;第三次襲擊後讓部隊表面上休息,但依然留下近半士兵以小隊就地坐在木柵遮擋的營地裡烤火,結果明軍就不再來襲擊了,反而從背後縱火。

這樣下去一整夜他的部隊都要提心吊膽防備襲擊,比隆猜測,這可能就是明軍的目的——讓他的部隊疲憊。

他已經派人泅水渡河告知馬提翁這一消息,讓克蘭河西岸的士兵再稍加撤退挨一天餓。

這種感覺難受極了,就好像全知全能的神站在異教徒那邊一樣。

戰鬥體驗在白山營將康古魯這邊完全不同。

康古魯手下留在野外的板甲鐵浮屠其實最後只剩八十餘騎,其他人都被打發回去睡覺了,小山崗上,騎在馬背上的康古魯端着望遠鏡來回移動,入目皆是一片漆黑,只有居高臨下地俯視法軍營地時才能看到數不清的篝火將整個營地照得亮堂堂。

他和比隆距離其實並不遠,至多四里地,因爲康古魯選擇的這處觀測點離法軍營地最東邊的營柵只有三百步距離,他的兵誰要是發出一聲驚叫,都能讓對面的哨兵聽見。

但沒人能發現他們,沒有街道、沒有路燈、沒有城池燈火,荒郊野嶺除了月光無絲毫光亮,身處火把下的法軍連出營門十步的距離有什麼東西都看不見;反過來情況稍好一些,白山營將們雙眼大多已習慣黑夜,但他們也就能比對方多看幾步遠,但火把下的敵營卻在望遠鏡裡清清楚楚。

他和麾下女真將領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沒受過正規訓練,但比隆是個好朋友,讓他們有能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機會。

板甲鐵浮屠的幾名軍官圍着康古魯,望遠鏡每人觀測一會兒,對着營中各項佈置指指點點,商討着不同襲擾戰術的優劣之分——要是白天,他們這點兒人在法軍騎士的鐵蹄下連塞牙縫都不夠,可現在是夜晚。

他們鐵定不能參與明天的戰鬥了,但在黎明到來前的夜,都將是他們大展身手的時間。

他們要在這一夜狠狠戲耍敵軍。

第八十八章 火海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五十九章 逼供第二百零六章 管吃管住第三十九章 利馬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一百零二章 人間第六十二章 人心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六十四章 通緝第四十四章 徵兵第五十四章 輜重第二百九十八章 藝術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三百零六章 峰區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十二章 挖坑第八十一章 抗命第六十八章搶掠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四十章 面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米飯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一百四十一章 策反第四百七十一章 錯覺第三百二十七章 接管第九十二章 小說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東北第七十八章 銃牀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二十三章 獨大第二百五十八章 現代第七章 戰船第三百七十七章 炒花第六十四章 自縛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五十章 海難第二百九十六章 生產力第九十三章 多得第六章 大米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二百四十九章 克里克會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三百章 鄉約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十七章 胭脂第六十九章 火炮第二百八十九章 旋轉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三十六章 飛奔第四百一十章 明鏡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八十八章 吳兌第二十章 趁虛第六十五章 皈依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七十二章 悍將第一百零七章 承惠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敵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利息第五十八章 勳章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拯救第二百三十章 鬼域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九十三章 多得第二百六十二章 胭脂坊第八十七章 功績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一章 三司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七十二章 亞念第二十七章 漁船第四百七十一章 錯覺第四十章 大亂第十八章 界碑第五十四章 輜重第七十五章 借刀第十九章 道德第九十三章 普利第七章 盟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差不多第八十五章 龜島第三百四十七章 盼望第六十五章 來換第二百六十章 連天第八十二章 接舷第七十三章 捉鱉【七夕加更】第一百零六章 星辰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一百四十六章 差距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一百零七章 石匠第七十八章 大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