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起航

bookmark

獅子國王港的港口停靠着三艘嶄新船艦。

其中兩艘在船型上與西洋軍府的兩千料六甲南昌艦並無太大差異,唯獨船上主桅後都立着一根粗大怪異筒子。

此時岸邊吸引無數獅子國吏民簇擁踮足觀看的原因並非是這兩條船,而是在它們身後巨大的陰影——那是一艘比兩千料戰艦還大出一半的封舟。

封舟用官船料四千九百餘,停泊近海如雲中城郭,不必走近就能讓觀者感受到自身的渺小。

像這種排水量數百萬斤的大船,大明很久都沒有造過了。

由於講武堂軍官皆出一轍的海戰觀念,他們既不希望在海戰中率領部下以大量小船做集羣突擊,也不希望駕馭不吃勁的大艦巨舶橫衝直撞。

幾乎所有講武堂畢業將官都對夢寐以求的旗艦在腦海中有一副畫像:

它要有大明戰艦一貫的修長身形,不論西班牙那種大肚漢還是漢國那樣的小身板都不行。

船體要用料紮實做工精良最好是南洋衛香山造船廠全面監製,但目下大明工業分工條件下很難,至少是南洋軍府負責修造的纔好。

水線往上要有雙層火炮甲板,裝載三十八至四十二門鎮朔將軍炮,不能多也不能少,少了威力不足、多了裝不下其他武器與水糧。

除了用於摧毀船體的鎮朔將軍,上層甲板的雙舷專門用來固定佛朗機炮,這些速射炮專門用來打散彈殺人,因此在船舷後每個炮位都要備有裝統一口徑預製散子筒的木箱。

總的來說,這艘夢想之船在外觀上可以與過去的福船毫無區別,但船上艏樓艉樓是不必要的民用設施被大幅削減、船殼更厚最好還有足夠的雕刻與配得上火炮口徑的威武彩繪。

最重要的是……初次下水一定要在船頭畫着兩隻朝前看的眼睛。

船眼是過去的講究,眼睛朝下看的是漁船,意爲直觀海底、滿載而歸;眼睛朝上看的是商船,意爲觀天識途、勇往直前。

萬物有靈,船亦如此,艦上水師要對船艦像對老婆孩子般關愛,所以作爲‘帝國現代海軍’將官的他們依然願意延續古老傳統,駕馭開龍目的戰船馳騁海上。

這種觀念下,獅子國王港海面上停泊的大型封舟顯然不是戰船。

過去它不是戰船,現在更不是戰船。

它開到這邊也不是爲了冊封誰,而是專門爲滿足皇帝的特殊願望,從安南船煤所向獅子國運送煤炭……封舟上的使者還學着皇帝的語氣嚴厲批評了獅子國國王:比瓊州府還大的王國,竟無煤炭,成何體統呀,你的百姓怎麼辦?讓國內的商賈好好找一找煤礦藏在哪裡,百姓過冬要燒煤,燒木頭不好,木頭要留着造船,找到了派人稟報朕,朕教你靖海煤的做法。

獅子國王拉賈尼納曾在作爲王子時英勇善戰,率錫蘭各級武士擊敗葡萄牙人,他的部隊有騎兵、象兵、步兵和炮兵,步兵有極少的來自阿拉伯商人購置的奧斯曼火槍、炮兵一樣是用買來的一種奧斯曼支架大火槍。

儘管戰後憑藉大勝的威風統一各地登基爲王,但在大明面前,他只能硬着頭皮對使者行禮,並回答:“小王已發動所有臣民尋找煤礦。”

他真想告訴萬曆皇帝錫蘭永夏,沒有冬季,臣民不必燒炭取暖。

但他不敢。

大明不是葡萄牙,葡萄牙人在這片土地上爲非作歹,他們善於挑撥各地首領的關係,幾十人上百人的隊伍以僱傭軍的形式出現,接着在設立商站後船隊到來反客爲主,在此之前,葡萄牙部隊始終有十倍百倍的錫蘭人做內應。

大明登陸的每一個人都是明軍,葡萄牙人力的窘境似乎永遠都不會出現在大明身上。

獅子國因爲乖巧,至今沒領略過如今這支模樣與傳統軍隊不同的大明西洋旗軍戰鬥能力,但在很久以前他們的國王因爲貪慾曾想搶劫大明寶船上的金銀財寶,被搶劫的鄭和爲避免戰爭少造殺戮,只好率軍打進王宮再釋放所有俘虜,唯獨把整個王室都扣押在船上帶走。

這人得多不開眼才招惹大明艦隊?

海盜王陳祖義如何?在那個年代有戰船上百艘,雄踞於日本、澎湖、巨港、馬六甲、印度洋海面,一生劫掠上萬條船、攻陷沿海超過五十座城鎮,太祖皇帝朱元璋懸賞五十萬兩白銀,成祖皇帝朱棣更是將懸賞增加至七百五十萬兩,爲啥呢?

成祖皇帝那會興朝貢,陳祖義在三佛齊當大將,國王死了他自立爲王,別人朝貢他也朝貢,可他空船出發,一路搶到什麼就給永樂皇帝送什麼……想想這場景,宦官往跟前一立:“爺爺,三佛齊國王朝貢大明封琉球王印璽一份、金冠一對兒。”

不得氣死?

這麼牛一人還不是讓鄭和逮了。

這會獅子國王就算再驍勇善戰,也不會跟大明做對。

萬曆皇帝啊,願意在這乾點啥就乾點啥吧,想說點啥就說點啥,沒事,咱都聽着就是。

小命兒要緊。

殷正茂之所以等在獅子國的王港,就因爲這兩艘船是皇帝下詔指派的任務,南洋上的近海航行已圓滿完成,通過馬六甲後,將會以獅子國王港爲起點,向西洋軍府掌控下的五座港口航行。

它們的航線是從獅子國出發,以日行三百里的速度四日後經西海岸抵印度南部的科欽港,抵科欽港後休整四個時辰繼續北山,用八天半的時間穿行兩千四百里,並在那啓程向西橫跨印度洋,經馬林迪、蒙巴薩,並儘量在九十天內回到獅子國王港,帶回遠海航行的報告。

這份橫跨印度洋的實驗完全由萬曆一人制定規則,所選取戰船也是他一手指導打造,兩艘蒸汽帆船各由四個甲型火德星君提供動力,主要實驗目標不在速度而在提前發現航行過程中會遇到的意外與船艦形制不足,並在今後加以改正。

如今從日本到獅子國沿岸的船煤所皆已修造完成,煤炭供應商路也已形成,距離皇帝向天下商賈推銷‘他的蒸汽船’的實現,只差臨門一腳。

差的,是證明蒸汽帆船的優越。

而這個時間,印度洋上的風浪並不小,印度卡利卡特就曾在夏季季風時把達伽馬的船隊趕走,現在同樣的考驗將落到這兩艘大明蒸汽帆船身上。

“大帥,吉時已到。”

港口棧橋頭,身着緋袍的殷正茂閉目片刻,再睜開眼時舉起的手掌已經落下:“起航!”

第五章 屯田第十六章 佳餚第三百零二章 快跑第六十八章 單騎第五十八章 地雷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十二章 消息第二十六章 傳警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薩克第一百二十七章 蹴鞠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第六十五章 來換第四十八章 西征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七十九章 吃飯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一百五十一章 擔心第一百一十章 驚喜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六十五章 皈依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第六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三十二章 騰驤第一百章 船舵第八十七章 淘汰第二百二十五章 後悔第一百九十章 團結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千里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三十六章 飛奔第一章 不閱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四百零三章 母系第二十四章 熱土第四十三章 劉綎第一百四十三章 助教第五十二章 尚方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一章 懸賞第四百七十四章 申明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一百一十一章 巡檢第四十八章 嚇唬第四百二十八章 革命第四十三章 望遠第五十一章 不敢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脾氣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七章 一騎第七十七章 裡甲第八十五章 吃奶有功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十七章 玳瑁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涉第一章 懸賞第一百零八章 白陶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第十八章 盧侯第八十四章 置換第一百一十一章 巡檢第八十八章 火海第九十三章 多得第九十章 草蓆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八十二章 代筆第一百二十七章 設卡第六十五章 來換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二十一章 難題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一百零六章 浪費糧食第三章 欠款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四十一章 賑災第六十三章 撼山第二百七十四章 交鋒第二百四十四章 掙扎第五十五章 測試第三十七章 總章第六十章 望風第四十六章 城中之城第一章 香山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器第五十五章 續絕學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二百四十二章 除害第十章 得罪第六章 工期第三百一十九章 霹靂第三十五章 混血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八十八章 火海第二百九十六章 勞塔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