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倫敦府下轄城鎮的大街小巷、村莊郊外,每個百姓都發現他們身邊到處有人在傳播一個消息。

“知府大人的安民小劇場就要開播啦!

正在面向英格蘭、愛爾蘭、蘇格蘭招收編劇、演員、舞娘、詩人與樂人。

不論是全英格蘭最老練傑出的演員,還是隻對演戲稍有了解的愣頭青,只要有志於此、用心學習,在倫敦府的安民小劇場都有你的一席之地!

一經錄用即發放安家銀十兩,月薪二兩白銀起,更有倫敦城內安排住房的重大福利,夏日飲冰、冬日暖牆,成家立業指日可待!”

佈告一出,即轟動全國,別管會不會、甚至別管到底看沒看過戲劇,只要能湊出點路費,各地趕來的應募者絡繹不絕。

老劇場的詹姆斯做夢也想不到知府大人爲他們準備的新劇場選址。

原本官府的計劃是修繕被搶掠燒燬的老劇場,可修繕的工作做到一半,老詹便陷入濃重的擔心中,不敢再繼續修繕下去。

因爲女王被明軍押送上船了,倫敦城內一定還有心向都鐸王室的百姓,到時候老詹等人爲湯顯祖演出,哪怕他們不懂衆矢之的這個成語,也能想到自己的下場。

湯顯祖也有這樣的擔心,這些優秀的老演員如果在別人的破壞中被殺,造成的損失比官府捕殺幾個反叛者要大得多。

何況如果發生那樣的事,帶來的影響會很不好。

所以他專門找上老詹說:“沒事,可以換個劇場位置。”

老詹姆斯認爲湯顯祖會給他換個安全的地方,卻沒想到幾天之後,他和在漢文學堂上課的莎士比亞一起被帶到城外西郊。

城外西郊的漢普頓宮。

在泰姆河畔,湯顯祖跨入宮門站在最前約五十米見方的前廣場中間,轉過身張開雙臂道:“這裡,這裡作新的劇院。”

湯顯祖差點就爲自己這明智的想法鼓掌了!

漢普頓宮這地兒它在郊外,全石制大型建築,放火是肯定燒不壞,又有一座城門能對看戲的百姓進行檢查,內部還能駐軍。

幾乎能杜絕裡應外合、火藥爆炸、攜帶兵器等問題。

而且這王宮以前誰來過?如今直接給他們開放了——這也是安民大劇場名字的來源。

在大明,安民的意思是安定百姓生活。

而在詞彙匱乏的英格蘭,反正這是個新詞兒,由‘人’和‘劇場’這兩個舊詞拼在一起。實際上怎麼理解都行。

人的劇場、觀看者的劇場、或者人民劇院?

他們沒那麼多詞,日常所需的分類詞就倆,一個是‘女王的’、一個是‘人的’。

湯顯祖最近剛剛學習到一切比較新奇的東西,新生。

英格蘭人從歐羅巴學來的東西,在湯顯祖的理解裡,比較像王莽的託古改制,名義上效法古人,實際上爲自己代言。

也就是通俗理解上的文藝復興,不過它在這個時代的直接翻譯是再次出生……不論陳沐、趙士楨還是湯顯祖,所有接觸到這個詞的人並不覺得有什麼好翻譯的,所以它可能至多也就是重生了。

因爲這個詞跟大明沒關係,跟新大陸也沒關係,跟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沒半點關係。

也造成不了什麼深遠影響,有人在乎印加帝國的意識形態改革嗎?

一羣人爲神是天下最重要的人,突然有一天被新貴族煽動對抗教會約束,拿出了人才是世界是最重要的東西這一道理,有什麼值得推崇的嗎?

值得推崇肯定是有的。

只不過對這個時代掌握全部話語權的大明人來說,能明白這意義的人都少之又少——他們從非常非常久遠的古代就認爲人是這天下最重要的了,而且還有人非常明確地提出人這一集合中民是最重要的。

湯顯祖也覺得這事非常奇怪,你又不是神,身爲人,爲何要覺得神是天下最重要的?

值得高興的是,他們當中一部分在航海貿易中賺到錢的人,終於以一種暴發戶心態認識到自己是天下最重要的,不打算繼續當奴隸了。

但湯顯祖拒絕讓他們當主人。

漢普頓宮的安民劇院,就是拒絕的開始。

巨大的廣場被修出了舞臺,從牧野營中調來的軍匠正緊鑼密鼓地對這裡實施改造,

他們的知府大人計劃將漢普頓宮改造出四個大劇場,每個劇場要有不同的擺設,以適應不同劇本下的場合需要。

人最怕的是沒有想法,一旦有了想法,實施起來的難度都要小得多。

湯顯祖第一個要創作的劇本,直接用上了心機,他要做一出悲喜劇,目標就是那些數量最多、頭腦渾渾噩噩,最容易參與反叛的英格蘭百姓。

他專門從部隊裡找了幾個藝人出身的軍樂手、從拳場招了仨嗓門大的人,還打算招幾個英格蘭本土樂手,演戲時讓他們充當伴奏。

不過在劇本創作上,還是犯了難。

“你們這兒沒有進京趕考?”

湯知府寫出個發生在英格蘭以男性視角爲主、女性視角爲輔,中間穿插大量王公貴族、走卒販夫、叛軍強盜等多個立場不同的角色。

披着長篇愛情故事的外衣,從中宣揚都鐸王室、教會、貴族、商人新貴族對百姓的壓榨,舊國家對平民百姓的不公、女性的歧視與限制,以及來自愛爾蘭的大明俠客對百姓的解放。

結果在一開始就卡住了,計劃裡男主角出身低微,與女主角青梅竹馬,通過科舉成爲秀才,回鄉卻見心上人被貴族霸佔。

結果翁立安說這沒科舉,急得湯顯祖差點背過氣去。

“沒科舉怎麼改變地位?他低微的地位,如何能看見貴族的全貌?”

翁立安示意知府大人不要氣壞了身子,擡起一根手指道:“私生子,他可以是一位財產豐厚貴族的私生子。”

“那是個什麼玩意,不行不行,我們要宣揚的是人可寒窗苦讀十年改命,而非人因命而改,何況他若是貴族的私生子,那他也是貴族。”

緊跟着,翁立安又擡起一根手指:“那,那就讓他是教會學徒,寒窗苦抄十年書。”

看見湯顯祖的眉頭再一次皺了起來,翁立安靈機一動,以更快速度拍響了自己的胸脯,道:“那就讓他叫翁立安,進漢文學堂苦讀十年!”

第一百一十四章 義務第二十三章 倒戈第二百零三章 今夜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二百八十章 小偷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四十四章 憂慮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三百二十九章 請求第三百零六章 峰區第十七章 瞭船第十二章 軍裝第二百六十九章 發愁第二十章 藥匠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十七章 瞭船第一百一十三章 圓滿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蒙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二十八章 革弊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第七十二章 寶刀第六十八章 阮潢第五十三章 摧枯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一百零四章 封神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第四章 上貢第五十三章 操炮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九十四章 雪崩第三百零四章 佈陣第二章 都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六十八章搶掠第四百一十一章 六邪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弓第一百三十六章 時苗第十章 遇戰第二十三章 獨大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一百零六章 攻取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九十五章 船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和談第九十六章 買賣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奮第一百八十章 都弱第二十九章 歃血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五十一章 文化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九章 控制第三百六十一章 留京第三十九章 木津第四十六章 交鋒第四十七章 伍端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一百三十七章 瓦剌第二章 都城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四百八十章 執念第四百五十六章 國策第二百八十四章 妥了第八十章 剿匪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代人第八十二章 必徵第二百一十四章 占卜第七十三章 惶恐第五十九章 科舉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刀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四百一十章 明鏡第一百零九章 鐵律第三百二十五章 開葷第九十章 商量第七十七章 裡甲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九十四章 賭博第九十八章 偏見第四百五十五章 老實第一百二十六章 扣盆第十九章 值防第二百零七章 誰慫誰孫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差距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三百四十章 奪城第八十九章 鼓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