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萬曆

bookmark

陳沐走出皇宮時天色將暗,多虧下朝徐爵就派人給杜鬆傳了話,纔沒讓杜黑子在錦衣直房裡傻等。

錦衣給南洋大臣留了口信,他家的五品馬伕杜黑子正午去城西柳泉居吃了些點心,下午懷裡揣着兩壺酒跑去聽戲,喝多了爭風吃醋跟人動起手來,一個人放翻六個壯漢,順便揍了三個盯梢來勸架的錦衣,酒醒之後賠了九個人,帶人去鶴年堂抓藥。

陳沐走出宮城,聽錦衣千戶跟自己講杜鬆的情況,聽着他面上輕笑,心裡不太舒服。

他知道杜鬆的問題,武藝高強、脾氣暴躁、心胸狹隘,每每遇戰總想仗刀策馬輕軍冒進,就算在北講武堂學畢業,纔能有所提高,但性格缺陷卻隨年齡與日俱增——經常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傢伙總有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自毀傾向。

民族危亡、戰局垂敗的時候懷抱這種必死之心挺好,但平常總揣着這種心態就有點恐怖了,陳沐不止一次交給杜鬆些尋常小事,這傢伙居然能說出‘幹不好我就出家當和尚’這樣的話。

陳沐已經想好了,杜鬆說什麼也不能再留在國內,等海外的正經航線出來,就把他丟到墨西哥去,但必須要等正經航線試過之後才行,真說起來,杜鬆性格里的堅韌遠遠不及林滿爵十分之一,他也就能做個戰將,探險家這種對性格要求過高的職業,他沒有擔當的能力。

神中年也剛從宮裡出來,他和另外兩名閣臣整日都呆在內閣裡,中間差宦官去看了陳沐跟小皇帝幾次,每次得到的迴應都是小皇帝在手舞足蹈地講述着什麼,看模樣跟陳沐聊得挺歡——閣老真沒想到,這倆人年歲相差近二十歲,居然能聊到一塊去!

還真別說,他倆確實能聊到一塊去,而且在某些新興領域,小皇帝的瞭解甚至超過世上大多數人,因爲本身接受的知識少,他認識世界的開始基本起源於《陳氏道德經》,接受一切新鮮事物要比別人快得多。

不論朝野,現在都還有人不相信從東出發航行寰宇能從西邊回來——當然,只限於不相信,即使真的有人環繞一週回來,對朝野也沒什麼好震動的。

天圓地方是中國的老理論,但這個理論老到什麼地步很少有人知道,在漢代,東漢時期,這個理論就不時興了。

漢武時巴蜀學着落下閎爲制定曆法,提出‘渾天說’,他的歷法比旁人都要精確,叫太初曆,被選爲官方曆法,不過當時沒人能確定地是什麼形狀,因此還只是一種說法。

到東漢,張衡發展渾天說,同時期還有一個對立學說叫‘蓋天說’,早期屬於天圓地方,後期地也變成圓的,爭論點只在於天地究竟是球形還是半球形。

天文學的觀測與進步一直在發展,到唐朝,測量經線距離的僧人一行徹底推翻了蓋天說,他爲唐玄宗制定的歷法叫做大衍曆。

這世上不單單航海者需要準確的天文學導航定位,農耕文明更需要準確的天文學制定曆法。

對朝野官民而言,有沒有人環行寰宇一週並不重要,就算真的知道有人環行周天,也起不到任何實質性意義,日子還要過。

但對小皇帝來說,環繞周天的應該是他的艦隊、應該是他的子民,如果不是,他的子民就應該去了。

“陳帥很是歡喜,想必與陛下交談甚歡。”張居正揣着明白裝糊塗,在府邸內迎接陳沐,邊引路邊笑道:“可否與僕講講?”

“陛下謙虛好學,有明君氣象,這是大明的福氣,閣老居功至偉。”陳沐笑着恭維張居正,在室外小聲對張居正道:“陛下欲下詔,待明軍登陸南亞墨利加,招募軍兵戰船組成艦隊環遊世界,我舉薦了部下悍將林滿爵,其性情至剛至堅,可擔當此開天闢地頭一遭的重任。”

“環遊世界?”

張居正的眉頭皺起,想要說些什麼,話到嘴邊又拉着陳沐拐到一邊問道:“有利可圖?不要爲彰顯氣象打造五千料巨舶寶船,海軍講武堂的研究老夫看過,那種巨舶並不合用,勞民傷財。”

聽到張居正言語裡似乎並不反對,讓陳沐鬆了口氣,拱手道:“閣老放心,大明已擁有向東行至西班牙的海圖,這是一條成熟航線;向西則有三寶公當年行至非洲的海圖,大明距天下輿圖其實只差最後毫釐。”

“不必大動干戈,向東,依照合約大明最遠於西班牙駐軍;向西則依照與葡萄牙、獅子國的合約於獅子國駐軍,沿途還有諸多葡夷商站可供補給,只需派遣一支三千人艦隊,攜帶使者、錦衣向西駛去,再招募民間商隊隨行,行至各地即可,在下以爲,最大的三艘戰艦,以南洋衛港新造兩千五百里料戰船及兩千料戰船最爲合用。”

“沿航路左近,使者同各國簽訂通商條約,錦衣暗查國情國力、測繪輿圖,商賈記下其國特產、稀缺商貨、國中物價,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隨後民間商隊以小訂單通商各國,朝廷組建商隊則以大宗貨物進出口獲得利潤,難道閣老還擔心無利可圖?”

“不過那三艘巨舶的名字,在想還要請求閣老准許。”

陳沐說的不算新奇,基本上與過去鄭和下西洋的辦法相差無幾,也是民間商隊、朝廷商隊的方式,唯一區別是過去朝廷不派商隊、民間也很少派商隊出海到那麼遠的地方,誰想買誰就到天朝來買,自己進貨運貨。

但現在國中已經知道一個真相,原來貨物的價格,在運送之間能翻上數倍乃至十數倍,過去最大的利潤都白白拱手送人了!

過去還有一個安全問題擺在所有人面前,如今南洋軍府像一隻巨大的八爪魚將觸鬚伸向各地,這座開啓便再難停止的戰爭機器爲商船保駕護航,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張居正聽到陳沐和皇帝沒傻到用巨大而笨拙的封舟環遊周天,讓他心底重重地鬆了口氣,戰艦體形越大,製造難度呈幾何上升,造價自然也隨之上升,何況還要添置武裝,他可不希望陳沐弄出幾艘十萬兩戰船,去做這種看不見太大意義的事。

他問道:“巨舶的名字,你有什麼想法?”

陳沐卻先賣個關子,道:“大明艦隊初次環行世界,其象徵意義巨大,首艦兩千五百料戰艦,陛下欲命名爲萬曆號,這會爲皇帝帶來巨大威望,餘下兩艘主力戰艦爲萬曆號保駕護航,應選一文一武,在下欲定名爲太嶽號與南塘號,不知閣老意下如何?”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十四章 狂病第十一章 漕運第一百零七章 石匠第十四章 高低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三百一十八章 學堂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二十六章 潞水第四章 上貢第六章 試射第五十九章 圖文第四十一章 小魚兒第二十六章 解急第六十七章 愈烈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力第九十五章 巡撫第一百六十九章 揭竿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六十九章 京營第三百六十七章 威信第四十一章 賑災第三百三十五章 斬棘第二百四十九章 克里克會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二百九十章 銅甲第十章 得罪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八十五章 書信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蓋第一百一十二章 本分第四百零二章 幫助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四十章 聯軍第七十四章 太多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司第四章 杉木第二十八章 金扇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一百八十一章 奧斯曼第五十一章 文化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航線第五十一章 文化第一百零七章 石匠第二十章 軍堡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七十四章 奪門第二百八十五章 猜想第六十五章 墨縣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六十二章 人心第七十六章 五島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一百零五章 箭車第六十九章 祭天第二百七十三章 拆家第二十三章 礦場第六十九章 旅途第六章 酒館第二百六十八章 議會第七十四章 奪門第四十四章 挺美第六章 工期第四十二章 監軍第三十七章 銀山第九章 蒙田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二百七十七章 聯盟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公爵第九十五章 林鳳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二章 佳音第一百六十章 陰謀第六十五章 皈依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四章 速報第四百七十八章 見多識廣第五十章 海難第二章 山河第一百三十章 修道第三十三章 登澳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四百二十七章 萬佛朝宗第三百四十章 博弈第八十五章 畫圖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八十章 準備第八十九章 獄霸第二百零四章 報復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七十六章 斬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