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祖法

bookmark

不怪小皇帝糊塗,整個朝廷對東西二洋都沒有大的規劃,陳沐已經漸漸摸索到在大明王朝的世界裡這套法則運行的基本規則了。

大明朝對穩定不留餘力,這非常好,因爲這個國家太大了,作爲世上人口最多的帝國,穩定是一切的前提。

人們太清楚沒有穩定,一切都是虛妄。

這也決定了整個決策層不是外向的,被南洋軍府強推着趕鴨子上架,其實已經很辛苦了,那些身處世上最強大競爭機制帝國中的官員們,現在還要騰出力氣來學習外洋事,否則便會被同僚超越過去——至少六部吏員必須對外洋有自己的認知。

大家還致力於把南洋是怎麼一回事搞清楚的時候,內閣成員已因南洋爲帝國攥取巨量利益而沒帶來更多麻煩增設了北洋、東洋、西洋軍府。

這個時候,誰能弄清楚東洋到底是要做什麼?

天下所有人,即使是張居正,所掌握的情報也只有兩條向東跨過滄溟宗的兩條航線,途徑墨西哥,抵達地圖那邊大片模糊空白中狹小的葡萄牙與西班牙,除此之外,人們對大東洋一無所知。

滄溟宗,意爲最大的海洋,是明人對太平洋故有的稱謂,但爲什麼叫這個名字又如何確定它是最大的海洋,今時明人已無從知曉。

人們更不知道,陳沐要在滄溟宗這片一望無際的海洋上做什麼。

高大紅牆下,陳沐用片刻組織語言,對萬曆答道:“四軍府的設立皆爲富國、強軍、樂民,這需要巨量的銅、銀、金,以及巨量各類資源,四軍府的主要目的即使爲朝廷運來大量財富與資源,操練兵馬保護貿易,也讓這些兵馬在更危險的天下環境中爲朝廷所用。”

“更危險的天下環境。”小皇帝抿抿嘴,擡手撓了撓鬢間問道:“靖海伯以爲,大東洋對面的夷人,比北虜更危險?”

“各有各的風險,北虜兇猛且佔據地利,勝則大掠敗則四散,化整爲零很難追擊,朝廷的馬不夠好也不夠多,只有他打我、沒有我打他,北疆漫長防線耗費朝廷許多精力財力;海那邊的異國,他們的優勢則在與我完全不同,像中國一樣,不斷進步,這是臣以爲他們最危險的地方。”

“北方的敵人和我中國祖先打了上千年,這是地緣決定的,在戰爭中我們一直進步,他們的變化不大,秦朝時北方敵人是騎馬放箭,現在還是騎馬放箭,我們用過戰車、用過騎兵、用過步兵、用過長矛、用過弓弩、用過火銃,現在使用火炮。”

“在漫長的戰爭中,形成今日這樣的局面,周圍永遠落後,向中原學習,中原則在四顧無敵後沉迷享受,直至周邊國家學到東西,積攢力量,進攻我們,以求入主中原。”

“與他們的作戰中,最艱難的是維持我們的強大,現在使用更好的軍器,但相信陛下也看出來,北疆是依靠一批在南倭北虜中歷練出的優秀將領撐起實力,並非朝廷兵員、將領才能比明初時強,只要能維持中原王朝的強盛,就能壓制四方,蓋因文化相通,他們跳不出這個圈。”

當陳沐與萬曆對話時,總是不自覺地代入進一個老師的語境裡,而萬曆似乎也因道德經的教育而接受這樣的對話方式,當然他也沒忘記自己是個皇帝,一手藏在大袖裡的小手兒端在肚上,別管聽懂沒聽懂,都矜持地頷首迴應。

皇帝小老爺還是認爲自己大部分都能聽懂的,即使有一些聽不懂,那也沒關係——作爲神中年的弟子,他經常要面臨這種聽不懂對方到底在說啥的困境,這種時候只要點頭就好了,拿自己能聽懂的地方疑問一句,就能做出‘陛下聰慧似神人,可舉一反三矣’的效果。

通常老師覺得重要的東西,他會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說,至少張居正是這樣。

所以萬曆養成了這個習慣,他問道:“靖海伯是說,歐羅巴諸夷與周邊諸國不同?”

“正是,不同的地域上千年獨自發展,形成不同的文化,即使有些技術輾轉萬里流傳回傳,但大體上全然不同,當今之世,誰學到更多,誰便更有優勢,這個道理非常淺顯了;而在謙虛好學上,顯然我們更有優勢。”

陳沐說到這,才終於結束陳老師的授課教程,拱拱手道:“臣請天津建北洋衙門,是爲練騎兵與督籌後勤;任東洋大臣,則要渡海至南亞墨利加,接收條約中朝廷在西班牙的租借地,併爲朝廷甄別在歐羅巴諸國的文化、科技中,什麼對朝廷有利,帶回來。”

小萬曆還是頷首,眼看已走近乾清宮,他十分認真地看着陳沐的臉,神情不似少年,帶有幾分斟酌問道:“靖海伯,朕常受老師教導,也多聞朝臣勸諫,就像在欽天監,當朕提起你打算讓人測量天下時,那監正最先說的不是別的,是祖宗之法,除欽天監外常人不得度量天時。”

“爲何朕從未在你口中聽到過祖宗之法?”

周圍已經沒有別人了,陳沐眯起眼睛笑道:“但陛下一定在臣口中聽到過核心利益這個詞,在臣眼中,這個詞與旁人口中‘祖宗之法’沒有分別,朝臣有爲國者、有爲己者,也有既爲國也爲己者,根據他們不同的目的,陛下可以甄別他們不同的核心利益。”

“當核心利益被別人觸動,就會產生攻訐,而在大明,攻訐一個人最好的手段便是拿祖宗之法四字壓下來!那是驅逐前朝的太祖皇帝之法,沒人可以違抗。”

“你是在教朕帝王心術。”萬曆大概是剛從張居正那學到帝王心術這個詞,運用起來還不是很熟練,他有些感悟地說道:“所以老師定考成法,便總有朝臣以變了祖宗之法壓下來,老師再自開國之初的法令中找到仰仗還擊?”

聽萬曆這麼說,陳沐真的是覺得張閣老辛苦了,不過他甚至還知道後續呢——能用祖宗之法砸回去的,張居正就砸回去,實在砸不回去的,也用權勢與智慧砸回去了。

但他不願在這座看似密不透風實際四處通風的紫禁城裡說起對張居正改革的評價,說好說壞都會得罪人。

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九十章 商量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器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三百四十七章 盼望第一百五十四章 感激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估第六十七章 愈烈第六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零一章 天壤之別第四十四章 首飾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二十四章 超值第七十五章 不缺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三十六章 飛奔第七十七章 要贏第二百零二章 車陣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六十一章 編書第七十六章 五島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頭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一百一十章 同行第一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四百二十七章 萬佛朝宗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濟濟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二百一十五章 失落第三十八章 勉強第四百二十七章 萬佛朝宗第三十四章 大風第四百五十八章 利息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七十九章 霹靂第一百七十五章 證據第八十五章 書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傳染第五十七章 老鼠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說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想第二章 南洋第三百五十八章 拜年第二百零六章 管吃管住第三百一十二章 哭甜第十一章 彈劾第一百二十五章 進忠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殺降第六十五 換鐵第五十一章 吃魚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一百八十九章 困境第三百三十三章 幫助第二十二章 火藥第六十章 碗口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一百八十三章 亦力八里第三百一十五章 殺戮第七十一章 截擊第二百二十八章 深入第七十一章 伏擊第六十四章 不忘第六十六章 兵書第六十一章 雲南第一百一十九章 甲衣第二十章 清洗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四十二章 監軍第三十九章 衝關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代人第五十八章 勳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截擊第八十六章 指揮第四十六章 屯兵第七十八章 搭救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痘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敵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乾瞪眼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一百零四章 邊疆第二十五章 雙半第一百零五章 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