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樣炮

bookmark

頭天夜裡北洋軍各級將官忙活了半宿,次日一早軍府各級官吏又齊聚一堂。

東征所需船艦數量並沒有黑雲龍說的那麼多,但他們確實需要很多船,至少四百艘,而且是海船。

年輕的兵部北洋分局主事同樣對此事感到頭疼。

“稟明陳帥,自民間募調船四百不難,難在募海船四百,我北方沿海多爲漁船、民船,縱然出海也只航於沿岸,海船少之又少,往年朝廷用船,需二三十條則調南直船、需五六十條則調福建船,此時北洋要調船四百條,還皆爲大船,恐怕即使連上廣東,也是不夠的。”

“若強行調船,下面人有意討好,哪怕調來船艦足數,也未必合用。”

汪應蛟說的東西陳沐再清楚不過了,大明除了合興盛的海商與沿海水師,哪裡還有什麼海船,尋常百姓用船都只是平底民船,禁不住海上大風大浪。

“不急,這船不是起初就要足數的,潛夫只要能請兵部調船百艘,也就夠用了。”

“百艘?”

汪應蛟原本難堪的面色稍稍平復,慎重道:“如止百艘,下官必如數徵調!”

陳沐有自己的算盤,從朝廷徵調百艘海船,再從閩廣合興盛商賈中借來百餘海船,湊夠二百艘,再在沿海幾省各調一艘丁甲戰艦及其所屬船隊,就能湊夠東征所需海船。

只要湊夠北洋一期募兵東航所需船艦,第二批起航的船艦就好說多了。

“向閩廣、南洋各船廠下令,讓他們趕製一批福船,東洋軍府依市價採買,對了,還有唐民島的林道乾,也讓他造些船來,第二批船隊的問題便可迎刃而解。”陳沐說着對戶部主事葉夢熊拱手道:“這些事待陳某起航,就要葉公多加費心了。”

葉夢熊作揖點頭,道:“東征所需米糧甚巨,目下已向北直隸各大糧商大宗收購,第一批所需軍資不難湊足,後續還將購入肉乾、魚乾、茶葉等軍資,行軍途中亦能效法永樂時船隊下西洋於船上發豆芽,供士卒食用。”

“發豆芽?”

陳沐緩緩頷首,道:“我知道發豆芽,在南洋時便常有士卒嘴饞,在船上發些豆芽來吃,不過東航不比南洋西洋,在那邊航行是沿岸的時候多,離岸的時候少,隨時隨地靠岸打井都能補給淡水,但東航不同。”

“東航是靠岸的時候少,離岸的時候多,沒有足夠淡水就必須偏航尋找陸地,可北方隨後季節多爲凍土冰原,海上發豆芽比陸地困難,陸上只需三四日,海上卻要七八日,所耗淡水雖然不多,必要之時卻能使人活命。”

“不過再前半程,從大沽口到四千裡百戶所之間,士卒倒是可在船上發豆芽,沿途補給還算穩定。”

陳沐剛將這件事說罷,另一邊的趙士楨便自袖口取出書信一封,遞給陳沐道:“陳帥,這是今年京運裡南洋衛軍器局發來的書信,還給北洋送來幾門火炮,似乎是樣炮,在下已將火炮裝運入庫。”

“喔?樣炮?”

陳沐接過書信,是南洋軍器局關尊班發來的,在信上說如今鎮朔將軍炮的鑄造工藝已經成熟,海軍講武堂的兵器科研究們依鎮朔將軍炮爲原型,參考了葡夷、西夷火炮種類,進一步製造了幾種適用於不同戰鬥的火炮,藉此次京運,將幾種樣炮送至北洋,請他過目。

在書信最後,關尊班小心翼翼地提及,海軍講武堂改變了陳沐留下的以炮彈重量爲標準的火炮規格,轉而以炮膛寬度等參數決定形制,更加細化。

讓觀看書信的陳沐嘴角翹起……陳氏流毒越來越少啦!

南洋軍器局此次所送炮種中,自然有口徑更大的艦用鎮朔將軍長炮,這其實相較從前火炮並無變化,不過因其倍徑長,因此被稱作長炮,與之對應的自然是艦用鎮朔將軍短炮。

此外便是大明帝國改不了的佛朗機化,艦用佛朗機式鎮朔將軍炮,與同重量的長炮相比擁有更大的口徑,這種將軍炮的設計初衷就是爲了快速、大量地打出散子。

在海軍講武堂盧鏜的設計中,艦用佛朗機應當大量安置於最上層甲板,在近距離交戰中噴吐散子,殺傷敵艦水軍。

“這倒提醒了我,把這封信和樣炮都送到北洋軍器局,先讓軍器局仿製一批,然後將仿製樣炮送往宣府,讓宣府軍器局依此設計,制定今後陸軍炮的標準。”

雖然葉夢熊是戶部分局的主事,但這並不妨礙他有一顆關心軍事的心,他對陳沐問道:“陳帥,我艦比之西夷大艦,海戰恐怕不佔優勢,此次東航預計艦隊僅有幾十艘鯊船戰艦,既沒其船多,也沒其船大……一旦發生交戰,如何是好?”

“我想過了。”

陳沐讓葉夢熊先坐下,這才道:“短時間裡,各地都來不及打造更大的船艦,我們也不可能再在北洋等着新船造好,那至少明年的事了。”

“一方面先讓各個船廠準備打造更大的鯊船,至少要將兩千料鯊船作爲主力炮艦,裝載更多火炮,加強船板厚度;爭取明年能有三十艘這樣的大艦開往亞墨利加。”

“但我們今年恐怕只能以幾艘一千五百料的六丁六甲充門面了,我分析過北亞墨利加的情況,那邊只有本地土民與西、葡二國勢力,短時間裡儘量避免激怒他們,等第三批船隊抵達的時候,應當就能有一支像樣的艦隊了。”

“船大未必管用,儘管這兩年船艦形制沒有向更大發展,但船炮已經有過多次更換,更重的火炮依然能給我們威脅他們鉅艦的能力,哪怕萬不得已必須開戰,只要他們沒集結十艘以上那樣的大戰船,我們就不會落於下風。”

登陸美洲,可就真是羣雄逐鹿了。

英格蘭、法蘭西、西班牙、葡萄牙,諸國都在新大陸上搶奪地盤,建立港口與商站,設立一座又一座要塞。

陳沐回憶着沙盤上被選取的登陸海岸,嘴角露出難以隱去的喜意。

大明朝也將在那邊佔據一席之地!

第二十六章 邊防第十三章 乾親第三十一章 血統第一百零一章 浩蕩第八十四章 看船第四十七章 伍端第七十六章 紅土第十一章 買賣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二十章 軍堡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十章 學習第八十九章 獄霸第六十章 望風第二章 南洋第二十三章 礦場第二百八十章 吸納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二百一十九章 選擇第九十四章 活水第一百七十六章 滄桑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四百七十八章 見多識廣第三百零三章 翁立安第四十三章 分田第四章 褻瀆第二百二十五章 後悔第一百章 船舵第六十三章 省心第九十四章 犛牛第三十章 營房第一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六章 酒館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一百一十五章 起航第六十六章 陳宅第四百七十一章 錯覺第一百一十一章 巡檢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七十四章 黑牙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三章 番教第二百六十四章 避難第七十七章 幕府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五十四章 火箭第四十四章 徵兵第五十四章 快來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二十三章 順天第三十章 國名第二百四十九章 克里克會戰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喪鐘第二十九章 大佛第五章 白鹿第一百一十章 十頁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四十三章 襲港第四百零六章 流放谷第五章 番夷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九十四章 雪崩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穿第三百八十一章 課程第七十七章 改良第六十九章 漁利第二十章 築港第八十三章 黑船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六十二章 異鄉第四十六章 方陣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地記者第七十三章 藩禁第二十六章 解急第六章 大米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八十章 女婿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八十三章 探險者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二百四十三章 培訓第二十章 藥匠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六章 貿易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二百零二章 測炮第六十一章 海盜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四十章 落空第九十四章 放假第五十一章 文化第七章 一騎第十一章 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