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 范陽盧氏

bookmark

(非常感謝‘亂X星辰’、‘孤勇英雄’的慷慨捧場和月票支持。)

劉子明聞言,連連點頭,心想,大人依然是目光如炬,這個杜如晦果然是才能出衆。

王君臨也讚許的點了點頭,但他沒有讚頌杜如晦,他已經下令讓藍衣衛府在范陽郡的探子進一步打探消息,杜如晦說的雖然極有道理,邏輯上也非常合理,可是還要等消息送來之後進一步確定。

這時,外面傳來單雄信的聲音:“大人,范陽傳來急報。”

王君臨所在四輪馬車是普通馬車兩三倍,今天一大早王君臨便讓聶小雨帶着其三個大小徒弟快馬提前趕往范陽郡的武林公會分部,聯絡收攏范陽郡武林人士備用,而陳丹嬰和沈果兒在後面馬車中,所以馬車中頗爲寬敞,王君臨便讓單雄信也進來。

王君臨坐在中間對着馬車正前方,劉子明、單雄信和杜如晦分坐兩邊。

王君臨看了急報內容之後,看了一眼杜如晦,說道:“還真全部被克明說對了,海盜主力離開海平縣之後,果然是去攻打方城縣。截斷了東南三縣與郡城的聯繫。”

杜如晦心中暗鬆了一口氣,他昨晚這樣說的時候其實也不敢百分之百肯定,如今被他說對了,自然在王君臨心中更增幾分。

後面的消息王君臨沒有說,而是將急報遞給了劉子明,後者看過之後,臉顯驚訝之色,看着杜如晦,說道:“海盜搶了東西,如今已經主動退去,但所劫掠之地正是范陽盧氏在范陽郡相對勢力較爲薄弱的東南邊方城縣、容城縣、海平縣,而這三縣與盧氏關係一般或者有所矛盾的豪族正是海盜劫掠的對象,此次雖然沒有被海盜滅族,但也遭受了重創,而且海盜走的時候擄走了數十名三縣中劉、孫、韓等七大豪族的嫡系子弟。”

說完情報中剩餘內容,劉子明已經一臉佩服的看着杜如晦,心想又被這個傢伙說對了。

“單雄信,派出快馬給小雨傳令,讓她帶人想辦法將那劉、孫、韓等七大豪族嫡系從海盜手中救出。”劉子明說完情報,王君臨已經大體有了對策和後續應對。

……

……

數日後,王君臨的車隊,終於抵達范陽郡地界,距離范陽郡最西邊的固安縣城已經不足二十里,而這固安縣在前幾天海盜劫掠中沒有受到絲毫影響,這固然是因爲他在最西邊,中間隔了兩個縣纔到海邊,另一個原因卻是這是范陽盧氏的地盤。

“二位,這一路所見有何感想?”王君臨進了范陽郡地界之後,便騎上了血鬃馬,劉子明和杜如晦也會騎馬,便陪在王君臨左右,單雄信帶着六劍侍和百名護衛簇擁左右。

劉子明和杜如晦互視一眼,後者示意劉子明先說,劉子明也不客氣,便說道:“隨着越加接近范陽郡,我便發現道上行人頗多,其中尤其以商賈絡繹不絕,這一點卻是和關中和中原有所不同。”

杜如晦接着說道:“下官從小在關中長大,家道中落之後離開關中當官,但對京城一帶還是頗爲熟悉,今見這范陽郡富足人衆,竟然不亞於天子腳下關中之地。”

王君臨點了點頭,說道:“你們說的沒錯,但你們可知范陽郡商賈絡繹不絕,且富足人衆不弱於關中,這是何緣故?”

杜如晦和劉子明再次對視一眼,同時搖頭,齊聲說道:“下官不知,請大人告知。”

王君臨神色頗爲複雜的說道:“范陽郡如此富足,人口足有十萬戶,主要得益於盧氏……”

王君臨在赴任前,自然是將范陽郡的情況百般打探了解,特別是對范陽郡的土皇帝盧氏更是詳細瞭解了一下。

范陽盧氏出自姜姓,春秋戰國之時的齊國後裔,因封地盧邑而受姓盧氏,世祖盧敖,曾經被秦始皇召爲五經博士,徙居范陽,子孫遷居至涿水(今河北涿州)一帶之後,定居涿地,以范陽爲郡望。

始祖盧植以儒學顯名東漢,肇其基業,三國盧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後盧欽、盧珽、盧志、盧諶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時盧玄“首應旌命”,入局朝廷,盧氏成爲北方一流高門,與其他六大門閥並稱七宗五姓,其中這五姓便是“王崔盧李鄭”(事實上這五姓只指北方,不指全國)。

北魏分裂後,戰亂頻仍,政局動盪,范陽盧氏受到打擊,官位不顯,部分成員入仕北齊、北周,直至楊堅立隋之後,盧氏在朝堂和地方上有十數人身居高位或者要職。

此外,在婚姻上,范陽盧氏注重門第婚姻,婚姻圈子大致穩定在清河崔氏、滎陽鄭氏、趙郡李氏、隴西李氏幾個大族,而且北魏和北齊時期與皇室通婚頻繁。

而相比隴西李氏,范陽盧氏與太原王氏一樣,以儒學傳家,自世祖盧敖被秦始皇召爲五經博士之後,世代均有大儒,如今盧氏家主盧辯便是當世碩儒,曾在北周任給事黃門侍郎,領著作,後出爲宜州刺史,楊堅立隋之後,他便告老還鄉,一心經營家族的同時,扶持兒孫一代進入朝堂和地方爲官。

而這范陽郡因爲是海濱鹽滷之地,農業發展受阻,盧氏便因地制宜,勸百姓紡織女功,極其工藝技巧,通魚鹽之利,大肆發展陸地和海上商路,多年積累,使得范陽郡商貿頗爲發達,比同期大多數郡要繁榮不少。

正因爲百姓受利,且盧氏世代修儒,而儒家最會收買百姓之心,所以盧氏在范陽郡頗有威望,說是一呼萬應都毫不誇張,即使是楊廣都聽說過在范陽郡只聞盧氏不知皇帝的刁民大有人在。

隨着王君臨將提前查閱和打探了解的資料娓娓道來,劉子明和杜如晦神色越來越凝重,心中也漸漸對他們要在范陽郡面對的敵人有了進一步清晰的瞭解。

三個人談論着在范陽郡可能要面對的形勢,已經漸漸抵達了范陽郡最西邊固安縣……

朝廷雖然沒有規定下屬一定要遠迎多少相迎新上任的上司,但以這個時代風俗,至少也要遠迎十里。

而不多不少,剛好在距離固安縣十里處的亭驛處,王君臨遠遠看到黑壓壓的一羣官吏,正翹首而盼,等着他們的車隊抵達。

此時,不等王君臨一行車馬臨近,這些官吏便紛紛上前拜見王君臨。

PS:本來還有一更,感覺不太滿意,又刪除了,今晚上就這三更了,求鼓勵——————

第八百六十二章 怕死的楊廣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天下第一門閥的自信第七百五十九章 聶小雨的強迫症第三百三十九章 白蠍幫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殺手之王和李世民第一百二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這殺人速度嚇死個人了第三百六十章 時機成熟了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蠻巫雞卜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秋使者再現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宇文氏父子的那場戲第四百七十二章 聶小雨吃東西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六個彈藥庫爆炸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放蛇出洞第四百六十章 朝堂之爭(上)第九百六十章 好大雪(第五更)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如何讓三萬降軍變成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簽定條約第八百三十九章 神秘的會主第四百零五章 孫思邈的師兄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扮豬吃老虎的程咬金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軍師的試探第八百五十二章 弱敵國之計第五百七十一章 佈局第五百六十三章 逼宮第九百六十六章 水師大營的異狀第一百六十二章 預防旱魃的出現第七百三十三章 夫妻夜話第四百一十四章 迷宮一般的洞穴第四百二十五章 機器美少女的恐怖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好一場大戲第七百二十一章 楊顥的恐懼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屠府滅門第七十八章 長生丹第八百七十四章 君臣如戲第三百八十五章 鐵槍寨山門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強設遠東行軍總管府第四百七十五章 天子無情第六百七十七章 契丹日連部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履薄冰的面聖第八百三十章 兇悍的血鬃馬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朕要去江南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臭氣熏天的戰場殺戮第五百九十八章 黑毒蚣第五百四十二章 層出不窮的殺手鐗第三百三十八章 李園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想要賣個好價的李子通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釣魚計劃第四百六十八章 尷尬的青樓之行第六百六十六章 王君臨的建議第三十九章 這是去送死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一百多萬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街頭刺殺第三百五十五章 鬼門關第一千零七章 一步好棋第九百三十章 大開殺戒(下)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個女人的反應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氣運之臣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他們就是蛀蟲一般第四百七十三章 鬼故事與赴宴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下第一門閥第六百七十六章 聶小雨回來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一桃殺三士第七十三章 蘇家侍妾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以十萬人爲誘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不是神仙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新羅國宰相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沒有腦袋的聶小雨第六百三十三章 與死神搶時間(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慘烈第七百九十二章 新都之地第三百九十六章 殘酷的門閥之爭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上的李世民第六百三十八章 先皇大行新皇登基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鋼鐵刺蝟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殺第五百三十六章 手癢的陳丹嬰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給楊廣的大禮第五百零一章 楊麗華變壞了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另一場領域的戰爭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邸報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水鬼第二百四十八章 魚俱羅的殺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烏鴉的詛咒第三百二十五章 神秘道姑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王君臨的砌牆戰術第七百二十二章 少年的表演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宇文述死前的謀算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大戰開啓第五百七十一章 佈局第八百六十三章 今非昔比的果兒第三百六十三章 進退兩難的李宗明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女人的詛咒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華會第一千章零二章 盧氏內亂第一千零三十章 牽星術和緯度盤第六十章 風沙中的伏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