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下鹽稅

bookmark

“聽說北地青鹽沒有東海煮的白鹽乾淨,宮內爲何不用東海白鹽?”房喬一臉好奇和疑惑。

楊廣也生出興趣,向御廚問道:“就是,朕也好奇,你們爲何不用東海白鹽爲朕烹飪飯菜?”

幾名御廚面面相覷,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心想,皇宮裡面多年以來一直這樣,我們怎麼知道。

反倒是虞世基突然笑道:“陛下,花馬池青鹽出於邊疆,色澤最佳,味道最正。而安邑古稱大夏,大夏之鹽,和之美也。此兩二,最適王者調味。而東海之鹽雖白淨,但多數味澀,若是煎煮不當,還有一股焦苦味,這是平民百姓所用之鹽,豈能入於陛下之口?”

“雖是百姓之食,卻是朝廷巨利。”房喬好像早就知道虞世基會這樣說,連忙插話。

“哦!爲何說是朝廷巨利?”楊廣一聽‘朝廷巨利’四個字頓時來了興趣,最近幾年建新都、修長城、修大動河、修馳道,等等,全部是大工程,朝廷花銷太大,楊廣又好大喜功,賞賜臣子又重,先帝楊堅攢下的底子消耗太大,國庫裡面的銀子越來越少,楊廣也聽過戶部多次叫苦,甚至派虞世基去查過稅收的賬本。

房喬說道:“陛下,臣想給陛下說說對天下鹽政的一些看法。”

楊廣一揮手,讓御廚們退下,示意房喬邊用飯邊講述。

房喬笑道:“陛下,這鹽看似尋常,人人天天都吃,看似只是食物調味所用,但實際上,卻和糧食一樣,足以決定人之生死,關乎大隋的強弱!”

“哦,這是爲何?”楊廣一聽關乎大隋的強弱,頓時興趣更大了。

房喬是平民百姓出身,和虞世基這樣的貴族出身的官員不一樣,非常懂底層百姓冷暖,略一沉思,便說道:“陛下,這人天天吃鹽,貴族習以爲常,有時候還會覺得鹽重,因爲他們從不缺鹽,可是對於貧窮的平民百姓而言,很多時候沒錢吃鹽,這個時候,人們才知道長時間不吃鹽和天天有鹽吃的區別,從而證明了吃不吃鹽,的確是關乎人們的生死!”

房喬說到這裡,一臉的感慨,說道:“記得臣在少年時,母親生病,家中一度錢糧困難,便無錢買鹽,連着一個多月臣和父親沒有吃鹽,結果便發現,整天渾身無力,別說下地幹活,連走路都覺得沒氣力,後來臣多方打聽更是驗證了此事,再後來當了官之後,又特意讓府中僕人驗證,才發現人之所以用鹽,絕不止是爲了調味,而是根本離不了鹽。”

房喬所說道理極爲淺顯,楊廣一聽頓時明白其中道理,神色也凝重起來,房喬則繼續說道:“陛下,鹽除了日常需要外,在民間百姓之中保存菜、肉、魚等物,也是要靠鹽來醃製,比如關中常用的鹽醬和菹菜便需要鹽,否則便無法醃製。”

楊廣點頭道:“愛卿所說鹽醬朕當年領兵打仗時在軍中見過,鹽醬是菽豆搗碎醃製,乃關中京軍出征必不可少的食物,鹹得齁人,但一頓只需一小碟,乾巴巴的粟米飯就能吃得有滋有味,朕當時只知我大隋將士是爲了調味,現在看來鹽醬更是爲了給將士補充身體所需要的鹽分,否則將士渾身無力,還怎麼殺敵。”

虞世基見風頭被房喬一人所佔,這時也插嘴道:“陛下英明,房大人所說菹菜,臣在年輕時,也見家中田間佃戶醃製過,其實就是醃製的蔬菜,主要是冬葵菜,這是農家常見的下飯菜。”

房喬點頭道:“陛下所言一針見血,虞大人也沒說錯,還比如東海產出的海魚,也是靠了就近用鹽醃製,才能廣銷於內地,成了不少百姓一年到頭唯一能吃上的肉食……”

說到這裡,房喬話風一轉,說道:“總之,鹽對大隋和陛下子民如此重要,可以說人人都離不開他,可最大的問題是,我大隋也並非每個地區都產鹽。”

房喬說到這裡,神色變得凝重,沉聲說道:“我大隋農戶多是自給自足,所食糧食可以自己種,所穿衣物平民可以種麻,然後由婦人搓線紡織,貴族有絲綢貼身。總之吃穿所需必備之物不論天下各處,都可以自己解決,但唯獨鹽不行,鹽沒有生產,只有尋找鹽礦挖掘或者從海水裡面煮出,所以包括京城在內,大隋很多地方都需要從其他地方購買和交換鹽才行,所以鹽是暴利,早在漢朝時便成爲官營。”

楊廣若有所思,點頭道:“故天下貨殖,唯糧、鹽、布、鐵、銅、畜最重,而且鹽排在了第二位,僅次於糧食,甚至比人們所穿之布都重要!”

“於是東海之地,便靠海鹽稱富?”楊廣停下了筷箸,目光閃動。

房喬道:“陛下所言極是,這東萊郡、北海郡、范陽郡、高密郡和江都郡多是富裕之地。臣聽聞早在漢朝之前,這東海五郡一帶多是鹽滷之地,地廣人稀,直到漢武帝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才讓這五郡成爲富饒之地。”

楊廣點了點頭,問道:“這五郡每年上交朝廷鹽稅是多少?”

房喬轉頭看向虞世基,說道:“鹽稅一直由虞大人負責覈查。”

楊廣看向虞世基,後者連忙說道:“陛下,東萊、北海、高密和江都四郡自陛下登基以來,每年鹽稅都在五十萬兩銀子以上,范陽郡鹽稅爲二十萬兩銀子多一點。”

楊廣眉頭皺了起來,說道:“范陽郡鹽稅爲何這麼少?”

虞世基看了一眼房喬,心想,原來這個寒門小子繞了一大圈,是想讓陛下關注范陽郡,這裡面是不是還有別的事情,他一概不知,而不管是盧氏還是王君臨都不好得罪,只好說道:“陛下,臣失職,尚且不知范陽郡爲何鹽稅這般少,下去之後便立刻調查。”

楊廣冷哼一聲,說道:“不用調查朕就知道這必然與盧氏有關,前幾天藍衣衛府和內廷都有密報,王君臨到范陽郡上任的第一天,便被一千騎兵差點圍殺,若不是王君臨堪稱是朕臣子中最難殺死的一個,朕派去的太守豈不是就被賊人害死,盧氏好大的膽子,竟然蓄養騎兵,如今看來這范陽郡鹽稅遠低於其它東海五郡,多半也與盧氏有關。”

第六百二十一章 皇帝醒了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憤怒的軍神第八百章 刺殺與埋伏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虎獅相搏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子親至第六十八章 小猞猁與借馬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悍將魏刀兒第七百八十三章 當堂對質第五百六十二章 入宮第八百八十一章 拜師和比武第六百七十四章 張出塵的刺殺第六百三十九章 密談第六百三十七章 裝瘋賣傻第八百六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七百六十六章 藍衣衛府第八百九十四章 百姓之心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竟然還有這等好事第九百二十八章 大開殺戒(上)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長安城下的李淵第四百三十八章 毫無防備的龍宮第八百零九章 比試第四百四十八章 會騙人的聶小雨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與無首一號的拼死(一)第一千四百章 一切都已註定第三百七十九章 踢到了鐵板上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勝負已分打得過癮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一張大網第九百七十章 各種山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獨孤皇后的病情第三百一十七章 景教再現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李世民和替身的故事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唐王世子李建成失蹤了第二百七十章 威逼利誘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小雨和可汗的詭異對話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準備滅族第九百八十章 聶小雨的顧慮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如此殺敵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單雄信的私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墨家鉅子第九百六十二章 實力對比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反咬一口的徐世績第八百九十一章 小雨的行蹤第六百零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急着當皇帝的宇文智及第一百六十章 超級神棍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步兵大戰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久違的許敬宗和沈光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條大魚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被包圍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進宮請罪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李淵父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奪城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遠東軍瓦崗營第三百六十三章 進退兩難的李宗明第十五章 入城與殘酷第八百三十三章 暗謀第一百六十五章 異變與目連之母第五百五十六章 重重圍困第三百八十六章 小覷了天下英雄第四百五十七章 聽我的沒有錯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死王君臨的機會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殺人滅口第九百章 殺人滅口第二百一十六章 斬首與相送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六個彈藥庫爆炸了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鹽場練兵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卑躬屈膝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眼中的賤民們第一百五十五章 夜戰(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刀客與箭雨第三百四十七章 欠了一千八百石糧食第九百六十七章 應急預案第一百八十三章 烏鴉的詛咒第四百四十二章 猞猁毛毛的線索第五百九十二章 真兇(上)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竇建德的計劃第八百九十四章 百姓之心第八百四十章 彈劾王君臨第五十二章 薩丁上師第二百八十一章 乙失鉢的陰謀第六百三十八章 先皇大行新皇登基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色少女第八百八十八章 一騎黑氅紅塵第三百一十一章 從未出現過的戰術第六百一十九章 高手盡出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毒王乃妖星轉世第六百三十八章 先皇大行新皇登基第六百四十三章 林中追殺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宗鳳的盤算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殺弟再殺兄的李世民第二百七十六章 神秘激素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敵後根據地和范陽銅元第六百零一章 溫柔的威脅第四章 殺人夜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好的預感第二十三章 連升四級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悲催的水師中郎將第八百七十六章 唐國公李淵第一百八十二章 詭異的石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