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雅典學院

“陛下,伊庇魯斯的信。”

“約翰的?”君士坦丁十一世費力地睜開雙眼,對加拉塔的進攻計劃已經提上了御前會議的議程。然而因爲兵力、資金、攻城火器以及一系列後續問題接踵而至,讓這份計劃不得不一拖再拖。御前會議也陸陸續續召開了十幾天,讓君士坦丁心力交瘁。

“是索菲雅公主寄過來的,伊庇魯斯需要國庫的支援。”

“想要進攻加拉塔以及擺平後續的事務,我們還需要大量的資金……你幫我回復吧,帝國暫時沒有更多的……”

“陛下,您還是看一下信吧。”

君士坦丁看了一眼老阿格里帕,卻發現了他眼中異樣的神色。

“送上來吧。”

只是看到了信上的第一句話,君士坦丁的睡意就已經被驅散得一乾二淨。

“金礦?”

約翰在貢布里涅堡招募了一些經驗老到的中年礦工,深入到喬萬尼發現的洞窟之後,果然發現了一些玄機。吉利節河因爲一場大雨,漫過了原本已經枯竭廢棄的一座鐵礦脈。也許是經過了河流長久的沖刷,礦洞中的山體結構不再牢固,出現了多處塌方。正是這些塌方,讓深埋在岩石中的金子裸露了出來,其中一部分,就落入了吉利節河中。

索菲雅之所以向國庫尋求援助,並不是經濟上的拮据,而是希望能夠儘快對金礦展開開採工作。對於勘探金礦的礦工,約翰已經做好了保密措施,只等經驗豐富的學者和專業的工具到位,帝國將獲得一處源源不絕的收入來源。

“陛下,加拉塔,應該暫時先放一邊了。現在,沒有什麼比一座金礦更重要。”

“你先等等,索菲雅的信有兩頁。”

君士坦丁十一世懷着激動的心情打開了第二張信紙,然而上面的內容卻和之前一封毫無關係。

索菲雅與約翰希望,將這個金礦中挖掘出的第一桶金,用於學院的建設。

“你們的看法是什麼?”君士坦丁神色之間有一絲不情願的情緒。目前爲止在他眼中,沒有任何事情的優先級可以和攻佔加拉塔相比。君士坦丁的安危永遠不容有失。

但留在御前會議上的衆人,和君士坦丁的看法有所不同。普布利烏斯照舊沒有發表意見,但帝國目前的財政大臣金奇卻明確地對索菲雅與約翰的建議提出了支持。

緊隨其後,老阿格里帕也開口道:“陛下,帝國的智慧冠絕亞歐大陸所有國家之上,這是帝國千百年的沉澱。然而,當一次次侵略降臨到帝國頭上的時候,我們在學識、技術上的優勢在逐漸喪失。即便如此,歐洲所爲的文藝復興,也是那羣叛逃的貴族和學者帶去了君士坦丁堡的智慧才得以發展,因此,重建一些高質量的學院的確迫在眉睫。”

“陛下,帝國這短暫的和平來之不易,我們不能把所有的賭注全部壓到對外擴張上,教育一直是一本萬利的投資。哪怕新的學院優先重視軍事教育,也可以在幾年內爲我們培養一批優秀的指揮官。同理,在帝國緊缺的人才獲取上,只有教育這一條途徑,安全而便利。”金奇頭頭是道地分析着,“未來,冶金、建築、貿易、藝術、政治、軍事,都可以成爲學院所具備的課程,這在約翰陛下的信中也有提到。只要學院規模足夠,甚至可以向平民階層普及教育。”

實際上,這一點約翰也有一些私心的打算,之所以不希望學院建立在君士坦丁堡,而是用金礦的收入重新在貢布里涅選址,就是因爲他擔心正教會的干預會讓他心目中的學院偏離正軌。

神學與科學,冥冥之中存在着無數的分歧,二者之間發生碰撞的,甚至會直接摧毀新近學識的萌芽。

這在西歐已經有了無數的佐證,他可不希望學院中央立起一根火刑柱,燒死那些所謂的“叛教者”。

不過這也讓約翰感到,對正教的改革問題也已經迫在眉睫。新式學院的逐步建立之後,生產力發展必然會讓帝國脫離原始封建的桎梏。在帝國內部爆發宗教戰爭之前,不如將正教會先行進行改革。歷史已經佐證了,當封建生產的體系瓦解之後,必然會出現反神權、反封建的思想。

趁着普世牧首額我略三世沒有因爲帝國的擴張徹底膨脹起來之前,對教會下手的時機也已經漸漸成熟。

聖座之上的君士坦丁十一世也明顯有了鬆口的跡象,老阿格里帕便順嘴再補上一劑猛藥。

“只要學院落成,我們甚至可以對火器製造、彈藥製造、火槍兵、炮兵等等剛剛登上時代舞臺的主角進行研究,這樣,羅馬帝國的軍隊,又將再一次稱雄世界。我們的火炮無法觸及加拉塔的海牆,就是因爲火炮射程還不足以支撐這種攻城方式。但是陛下,您想想,如果某一天,我們可以隔着博斯普魯斯海峽轟擊遠在安納托利亞的奧斯曼人,或者在千里之外就能粉碎埃迪爾內的城牆,到時候,這個世界上誰還能是帝國的對手?”

這番過分誇張的發言,讓一旁老成的金奇也聽着憋笑。君士坦丁十一世雖然知道這些幻象難以實現,但他也明白,自己的臣民迫切希望着一座嶄新的學院的落成。

趁着奧斯曼內亂,帝國要做的不僅是隔岸觀火,還要在這段時間內儘可能強化自身。

“既然你們都已經決定了,那還何必問朕?”君士坦丁從生坐上站起身,抖了抖已經褶皺的紫袍,“伊薇,我們走吧,好幾天沒睡了。”

“好的,陛下。”

第二天凌晨時分,一艘被兩架克拉克戰艦保護起來的運輸船,從金角灣秘密起航。

這是君士坦丁堡向伊庇魯斯交付的第一份“援助”——一批老練的在職礦工,幾位勘探專家,負責新學員建設的建築設計師,以及壓滿船艙的工具和資金與君士坦丁十一世的親筆信。

帝國將全力支持新學院的建設,並將命名權交給了約翰。

第二百四十八章 授旗第六十八章 紙王冠之變(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局第一百七十章 巴爾幹—光復凱旋!第一百五十九章 巴爾幹—四戰之池第一百六十八章 巴爾幹—死局第三百二十五章 逝往英傑(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巴爾幹—四戰之池第三百三十八章 切什梅:閉幕第一百九十章 上帝之願禮拜堂第一百三十八章 東愛琴諸島光復凱旋第二百四十五章 拉鋸(求訂閱求收藏)第三百二十四章 逝往英傑(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正之友匈牙利第五十二章 聖誕第三百三十四章 切什梅:染血之夜第三百十四章 安日旺的雷米(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有杜卡特好辦事第二百零五章 最後的衛城第十四章 佈局雅典第二十一章 新羅馬式的攻城守城第一百十一章 塑聖第二百七十六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四)第七章 皇帝的賭注第一百九十章 上帝之願禮拜堂第一百二十章 秋第二百六十八章 第二內閣(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點兒也不能少第一百八十章 物盡其用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局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點兒也不能少第二百七十五章 伯羅奔尼撒之夢(三)第七十七章 驚變之夜(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術第二百八十五章 婚禮第二百十九章 刺殺第四十八章 衛戍軍團改制第六十二章 瓦爾納變奏曲(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天才的解答第二十八章 秋季攻勢的序曲第二百十章 聖座的衛士第三百三十五章 切什梅:舊日時光第三百三十九章 非常規防禦第三百零七章 驚變(八)第十一章 死亡之門第二百五十九章 老朋友第六十二章 瓦爾納變奏曲(四)第一百十三章 尾後螫(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對攻第三百二十八章 割裂第七十六章 驚變之夜(二)第二十七章 艦隊構想第二百八十二章 最後的騎士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衣無縫第九十七章 貢布里涅—暴亂之始第兩百零三章 荒蕪第八十七章 夾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反抗者們第二百九十二章 暴雨第三百零六章 驚變(七)第一百九十二章 對立的階級第二十二章 蘇丹大人,時代變了第十五章 雅典—萬城女皇的朝覲者(一)第三百十五章 碰撞第五十章 血色演說第十五章 雅典—萬城女皇的朝覲者(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巴爾幹—“蝮蛇”斯坎培德第二十三章 人力的問題第二百五十六章 梅開二度第九十五章 鷹巖堡(四)第二百九十章 刺殺計劃(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丁香與醋栗第二百四十七章 後續處置第三百十四章 安日旺的雷米(下)第二百十五章 佈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起如燎原第二百九十二章 暴雨第一百六十六章 巴爾幹—網第八十三章 雅典海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切什梅:最後準備第一百五十一章 巴爾幹——宣戰第二百零四章 抵死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普林蒂娜攻防戰(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第二內閣(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局第二百七十章 任命的爭執第八十二章 重建秩序第一百六十二章 巴爾幹—哈德良!第兩百零一章 戰局擴散第十五章 雅典—萬城女皇的朝覲者(一)第一百十四章 尾後螫(下)第三十四章 大希臘——千里馳援第一百五十六章 巴爾幹—“蝮蛇”斯坎培德第二百十三章 第一道鎖(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十一章 計劃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衣無縫第四十五章 利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