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教育(2)

自此以後,元魏國子、大學並置。周只有大學。齊只有國子學。隋時,始令國子學不隸大常,獨立爲一監。唐有國子學、大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都屬國子監。後律學改隸詳刑,書學改隸蘭臺,算學改隸秘閣。律學、書學、算學專研一種學問藝術,系專門學校性質。國子學、大學、四門學,則系普通性質。國子學、大學,都只收官吏子弟,只有四門學收一部分庶人,成爲階級性質了。這都是古文學說的流毒(四門學在歷史上,有兩種性質:有時以爲小學。此時則模仿《禮記,王制》之說:王太子、王子、羣后的太子、卿大夫元士的適子,都可以直接入學,庶人則須節級而升,因令其先入四門小學。然古代所謂學校,本非研究學問之地。鄉論秀士,升諸司徒,司徒升之於學,大樂正再升諸司馬,不過是選舉的一途。貴族世襲之世,得此已算開明。後世則用人本無等級,學校爲研究學問之地,庶人的學問,未必劣於貴族,而令其節級而升,未免不合於理。將庶人及皇親、國戚、官吏子弟所入的學校分離,那更是造出等級來了)。又有弘文館屬門下省,是專收皇親的。崇文館屬東宮,是收皇太后、皇后親屬兼及官吏子孫的。總之,學校只是政治上的一個機關,學生只是選舉上的一條出路,和學術無甚關係(學校中未必真研究學術,要研究學術,亦不一定要入學)。

把學校看作提倡學術,或興起教化之具,其設立,是不能限於京師的。漢武帝時,雖興起大學,尚未能注意地方。其時只有賢長官如文翁等,在其所治之地,自行提倡(見《漢書·循吏傳》)。到元帝令郡國皆設五經百石卒史,纔可算中央政府,以命令設立地方學校的權輿。但漢朝人眼光中,所謂庠序,還不是用以提倡學術,而是用以興起教化的。所以元帝所爲,在當時的人看起來,只能算是提倡經學,並不能算是設立地方學校。這個,只要看《漢書·禮樂志》的議論,便可知道。

隋唐時,各州縣都有學(隋文帝曾盡裁大學四門學及州縣學,僅留國子生70人。煬帝時恢復),然只法令如此。在唐時,大概只有一筆釋奠之費,以祭孔子。事見《唐書·劉禹錫傳》。按明清之世,亦正是如此。所謂府州縣學,尋常人是不知其爲學校,只知其爲孔子廟的。所以有人疑惑:“爲什麼佛寺,道觀,都大開了門,任人進去,獨有孔子廟卻門禁森嚴?”當變法維新之初,有人想把孔子擡出來,算做中國的教主,以和基督教相抗,還有主張把文廟開放,和教堂一樣的。殊不知中國本無所謂孔子廟。孔子乃是學校裡所祭的先聖或先師(《禮記·文王世子》:“凡入學,必釋奠於先聖,先師。”先聖是發明家。先師是把發明家的學問,流傳下來的人。此項風氣,在中國流行頗廣。凡百事業,都有其所崇奉的人,如藥業崇奉神農,木匠崇奉魯班,都是把他認作先聖,儒家是傳孔子之道的,所以把孔子認作先聖,傳經的人,認作先師。古文學說既行,認爲孔子所傳的,只是古聖王之道,尤其直接模範的是周公。周朝集古代治法的大成,而其治法的制定,皆由於周公。所以周公可以看作發明家的代表。於是以周公爲先聖,孔子爲先師。然孔子爲中國所最尊的人,僅僅乎把他看做傳述者,不足以饜足宗教心理。於是仍改奉孔子爲先聖。自宋學興起以後,所謂孔子之道者又一變。認爲漢唐傳經儒生,都不足以代表孔子之學。宋代諸儒,崛起於千載之後,乃能遙接其道統。於是將宋以後的理學家,認爲先師。此即所謂從祀。漢至唐傳經諸儒,除品行惡劣者外,亦不廢黜。是爲歷代所謂先聖先師者的變遷)。寺廟可以公開,學校是辦不到的。現在的學校,從前的書院、義塾,又何嘗能大開其門,任人出入呢,然令流俗之人,有此誤會,亦可見學校的有名無實了。

魏晉以後,看重學校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王安石,一個是明太祖。王安石的意思,是人才要由國家養成的。科舉只是取人才,不是養人才,不能以此爲已足。照安石的意思,改革科舉,只是暫時的事,論根本,是要歸結到學校養士的。所以於太學立三舍之法,即外舍、內舍、上舍,學生依次而升。到升入上舍,則得免發解及禮部試,而特賜之以進士第。

哲宗元符二年,令諸州行三舍法。歲貢其上舍生,附於外舍。徽宗遂特建外學,以受諸州貢士。並令大學內的外舍生,亦出居外學。遂令取士悉由學校升貢,其州郡發解及禮部試並停。後雖旋復,然在這一時期中的立法,亦可謂很重視學校了。

按(一)凡事都由國家主持,只有國小而社會情形簡單的時代,可以辦到。國大而社會複雜,根本是不可能的,因爲(甲)國家不但不能勝此繁重的職務;(乙)並不能盡知社會的需要。因(甲)則其所辦之事,往往有名無實,甚或至於有弊。因(乙)則其所辦之事,多不能與社會趨勢相應,甚或頑固守舊,阻礙進步。所以許多的事情,根本是不宜於國家辦的。

現在政治學上,雖亦有此項主張,然其理論漏洞甚多,至多隻可用以應急,施諸特殊的事務。斷非可以遍行常行的道理。這話太長了,現在不能詳論。然可用以批評宋時的學校,總是無疑的。所以當時的學校,根本不會辦得好。

(二)而況自亡清以前,學堂獎勵章程廢止以前。國家把學校科舉,都看作登庸官吏之法,入學者和應科舉者一樣,都是爲利祿而來,又何以善其後呢?(其中固有少數才智之士。然亦如昔人論科舉的話,“乃人才得科舉,非科舉得人才。”此等人在學校中,並不能視爲學校所養成)安石變科舉法後,感慨道:“本欲變學究爲秀才,不料變秀才爲學究。”秀才是科舉中最高的一科,學究則是最低的。

熙寧貢舉法所試,較諸舊法,不能不說是有用些。成績之所以不良,則由學問的好壞,甚而至於可以說是有無,都判之於其真假,真就是有,假就是無。真假不是判之於其所研究的門類、材料,而是判之於其研究的態度、方法的。態度和方法,判之於其有無誠意。所以以利用爲目的,以學習爲手段,學到的,至多是技術,決不是學問。此其原理,在學校與科舉中,並無二致。以得獎勵爲目的的學校,其結果,只能與科舉一樣。

凡國家辦的事,往往只能以社會上已通行的,即大衆所公認的理論爲根據。而這種理論,往往是已經過時的,至少是比較陳舊的。因爲不如此,不會爲大衆所承認。其較新鮮的,方興的,則其事必在逐漸萌芽,理論必未甚完全,事實亦不會有什麼轟轟烈烈的,提給大衆看,國家當然無從依據之以辦事。所以政治所辦理的事情,往往較社會上自然發生的事情爲落後。

教育事業,亦是如此。學問是不宜於孤獨研究的。因爲(一)在物質方面,供給不易完全;(二)在精神方面,亦不免孤陋寡聞之誚。所以研究學問的人,自然會結成一種團體。這個團體,就是學校。

學校的起源,本是純潔的,專爲研究學問的;惜乎後來變爲國家養成人才之所。國家養成人材,原是很好的事;但因(一)事實上,國家所代表的,總是業經通行、已佔勢力的理論。所以公家所立的學校,其內容,總要比較陳舊些。社會上新興的,即在前途有真正需要,而並非在過去佔有勢力的學科,往往不能盡力提倡。(二)而且其本身,總不免因利祿關係而腐化。於是民間有一種研究學問的組織興起來,這便是所謂書院。

書院是起於唐五代之間的。宋初,有所謂四大書院者,朝廷鹹賜之額(曰白鹿,在廬山白鹿洞,爲南唐升元中所建。曰石鼓,唐元和中衡州守李寬所建。曰應天,宋真宗時,府民曹誠所建。曰嶽麓,宋開寶中,潭州守朱洞所建。此係據《通考》。《玉海》有嵩陽而無石鼓。嵩陽,在登封縣大寶山下,五代時所建)。

此外賜額、賜田、賜書的還很多。但書院並不靠朝廷的獎勵和補助。書院之設,大概由(一)有道德學問者所提倡,(二)或爲好學者的集合。(三)或則有力者所興辦。他是無所爲而爲之的,所以能夠真正研究學問。而且真能跟著風氣走。在理學盛行時代,則爲講學的中心;在考據之學盛行的時代,亦有許多從事於此的書院;即其確證。新舊兩勢力,最好是能互相調和。以官辦的學校,代表較舊的、傳統的學術;以私立的學校,代表較新的、方興的學術;實在是最好的辦法。

宋朝國勢雖弱,然在文化上,不能說是沒有進步的。文化既進步,自然覺得有多設學校的必要。元朝的立法,就受這風氣的影響。元朝的國子監,本是蒙古、色目和漢人,都可以進的(蒙古人試法從寬,授官六品;色目人試法稍密,授官七品;漢人試法最密,授官從七品;則系階級制度)。然在京師,又有蒙古國子學。諸路有蒙古字學。

仁宗延祐元年,又立回回國子學,以肄習其文字。諸路、府、州、縣皆有學。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又令江南諸路學及各縣學內設小學,選老成之士教之。或自願招師,或自受家學於父兄者,亦從其便。其他先儒過化之地,名賢經行之所,與好事之家,出錢米贍學者,並立爲書院。各省設提舉二員,以提舉學校之事。官家竭力提倡,而仍承認私家教育的重要,不可謂非較進步的立法。此項法令,能否真正實行,固未可知,然在立法上,總是明朝的前驅。

明朝的學校,立法是很完密的。在昔時把學校看做培植人才(政治上的人才)、登庸官吏的機關,而不視爲提高文化,普及教育的工具,其立法不過如此而止,其擴充亦只能到這地步了。然而其法並不能實行,這可見法律的拗不過事實。

明朝的大學,名爲國子監。太祖看國子監是極重的。所用的監官,都是名儒,規則極嚴,待諸生甚厚。又創歷事之法,使在各機關中實習,曾於一日之間,擢用國子生六十餘人爲布、按兩司官。其時國子諸生,敭歷中外者甚衆,可謂極看重學校的了。然一再傳後,科舉積重,學校積輕,舉貢的選用,遂遠不能與進士比。而自納粟入監之例開後,且被視爲異途。

國子生本是從府縣學裡來的。府縣學學生升入國子監的,謂之貢生。有歲貢(按年依定額升入)、選貢(選拔特優的)、恩貢(國家有慶典時,特許學生升入國學,即以當充歲貢者充之,而以其次一名充歲貢)、納貢(府、州、縣學生納粟出學)之別。舉人亦可入監。後又取副榜若干,令其入監讀書。

府州縣學,府有教授,州有學正,縣有教諭,其副概稱訓導。學生各有定額。初設的都由學校供給飯食,後來增廣學額,則不能然。於是稱初設的爲廩膳生員,增廣的爲增廣生員。後又推廣其額,謂之附學生員。於是新取入學的,概稱附學生員。依考試的成績,遞升爲增廣,廩膳。廩膳生資格深的,即充歲貢。

入學和判定成績的考試,並非由教諭訓導舉行,而是另行派員主持的。入學之試,初由巡按御史或布按兩司及府州縣官,後特置提督學政,巡歷舉行(僻遠之地,爲巡歷所不能至者,或仍由巡按御史及分巡道)。學政任期三年。三年之中,考試所屬府州縣學生兩次:一次稱歲考,是用以判定成績優劣的。一次稱科考,在舉行科場之年,擇其優者,許應鄉試。

國子監生畢業後可以入官的,府州縣學生,則無所謂畢業。其出路:只有(一)應科舉中式,(二)貢入國子監。如其不然,則始終只是一個學生。要到五十歲之後,方許其不應歲試(未滿五十而不應歲試,試時亦可請假,但下屆須補。清制,闕至三次者,即須斥革),其學籍,是要取消掉的。非府州縣學生不能應科舉,府州縣學生除貢入大學外,亦非應科舉不能得出路,這是實行宋以來學校科舉相輔而行的理想的。在當時,確是較進步的立法。然而法律拗不過事實。

事實上,國家所設的學校,一定要人來讀書,除非(一)學校中真有學問,爲在校外所學不到的。(二)法令嚴切,不真在校學習,即不能得到出路。但當時的學校,即使認真教授,其程度,亦不會超過民間的教育,而況並不教授?既然並不教授,自無從強迫學生在學。於是除國子監在京師首善之地,且沿明初認真辦理之餘,不能竟不到監,乃斤斤和監官計較“坐監”的日數外,府州縣學,皆闃無其人,人家仍只目它爲文廟。

學校的有名無實,一方面,固表現政治的無力,一方面,也表示社會的進步。因爲社會進步了,到處都有指導研究的人,供給研究的器,人家自然無庸到官立的學校裡來了。

我們現在,如其要讀中國的舊書,並不一定要進學校。如其要研究新學問,有時非進學校不可,甚至有非到外國去不可的。就因爲此種學術,在社會上還未廣佈。

清朝的學制,是和明朝大同的。所不同的,則明朝國子監中的廕生,分爲官生、恩生。官生是限以官品的(學生父兄的官品)。恩生則出自特恩,不拘品級。清制分爲難廕及恩蔭。恩蔭即明代的官生。難廕謂父兄殉難的,其條件較恩蔭爲優。又清制,除恩副歲貢生外,又有優、拔兩貢。優貢三歲一行。每一督學使者,歲科兩試俱訖後,就教官所舉優行生,加以考試,再擇優送禮部考試,許其入國子監讀書。拔貢十二年舉行一次。合歲科兩試優等生,欽命大臣會同督撫覆試。送吏部再應廷試,一二等錄用,三等入監。但入監都是有名無實的。

以上所述的,大體都是官辦的學校,爲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和選舉制度有關。其非官辦的,亦或具有學校的性質,如書院是。至於不具學校形式的。則有(一)私人的從師讀書,(二)或延師於家教授。其教授的內容,亦分爲兩種:(一)是以應科舉爲目的的,可謂士人所受的教育。(二)又一種,但求粗知文義,爲農工商家所受。前者既不足以語於學問,後者又不切於實用。這是因爲從前對於教育,無人研究,不過模模糊糊,蹈常習故而行之而已。

至清末,變法以來,纔有所謂新式的教育,就是現行的制度。對於文化的關係,人所共知,不煩深論。學校初興時,還有所謂獎勵。大學畢業視進士,大學豫科、高等學堂視舉人。中等學校以下,分別視貢生及附生等。這還帶有政治的性質。民國時代,把獎勵章程廢去,才全和科舉絕緣。

第8章 族制(2)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40章 住行(2)第27章 兵制(3)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44章 語文(2)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28章 刑法(1)第10章 政體(2)第7章 族制(1)第12章 階級(2)第34章 貨幣(1)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13章 階級(3)第25章 兵制(1)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34章 貨幣(1)第34章 貨幣(1)第47章 學術(3)第46章 學術(2)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30章 刑法(3)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30章 刑法(3)第5章 婚 姻(2)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12章 階級(2)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11章 階級(1)第33章 實業(3)第35章 貨幣(2)第21章 選舉(3)第7章 族制(1)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29章 刑法(2)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27章 兵制(3)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38章 衣食(3)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5章 婚 姻(2)第47章 學術(3)第48章 學術(4)第31章 實業(1)第35章 貨幣(2)第3章 緒論第4章 婚 姻(1)第7章 族制(1)第15章 財產(2)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17章 官制(1)第10章 政體(2)第11章 階級(1)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20章 選舉(2)第3章 緒論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35章 貨幣(2)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18章 官制(2)第8章 族制(2)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42章 教育(2)第14章 財產(1)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25章 兵制(1)第15章 財產(2)第29章 刑法(2)第23章 賦稅(2)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43章 語文(1)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13章 階級(3)第38章 衣食(3)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6章 婚 姻(3)第28章 刑法(1)第31章 實業(1)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42章 教育(2)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20章 選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