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勾兌

李幽,表字子遠。時年二十四歲,在順天府府學中讀書。擔任着張昭和李東陽之間的溝通橋樑。

張昭治軍嚴謹,沒有讓李幽進新軍營。在營中巡視一圈,和吳臣、林文寧、孫啓棟等軍中將校交流情況,然後,在新軍營外的小鎮中和李幽見面。

京營的駐兵營地位於京城北十里。新軍營當初不受重視,被分配在營地的最西端。

這一年來,新軍營不斷的發展,不僅僅是士卒增多,更重要的是從兵部要來了大批火器製造工匠,鍛造燧發槍。

因而,營地早就開始擴張。修建工廠、兵營、家屬宿舍區、學校、訓練場等等。

主要是向北,向西,向南圈地,然後營建。其實張昭新劃去的三千畝荒地,距離新軍營的駐地就不遠。只有不到一里路。

新軍營向南建設有一個約500人的家屬宿舍區。這是最早一批到新軍衛的工匠的住所,逐步擴建而成。這批工匠們的待遇自不必說,家屬們每日都要消費大量的物資。

在家屬區五百米處,正好是一處交通要道,慢慢的行成一個小鎮,名叫:新軍集。

傍晚的夕陽在天際燃燒得通紅。就彷彿如今京中如火如荼展開的廢除衛所試點工作。

張昭在一間茶鋪外招待着李幽,“目前王老大人在國子監畢業生中和吏部等着選官的人中抽調了一批人手,官吏約八十人,在朝陽門外設衙。

叫做試行改革衛所司。

將衛所土地核查,和人口覈查一起進行。優先登記、更改軍戶的戶籍。和順天府諸縣的官吏一起編造成冊。土地贖買,這一塊可以稍稍推遲。”

李幽有段時間和張昭沒見面。他的形象倒是打理過,奈何自身條件不佳,看起來還是有些獐頭鼠目。

李幽喝着粗茶,看着新軍集中來來往往的百姓,微微一笑,道:“子尚兄,你何必誑我?王老大人就算想推動贖買土地之事,恐怕也難。就我所知,京中大量的權貴涉足其中。

英國公、成國公、定國公三家都在其中。這是國朝最頂尖的一批勳貴。而且,壽齡侯張鶴齡、長寧伯周彧也都卷在其中。你想收錢,可不容易。

壽齡侯生性吝嗇,試行改革衛所司敢去收他的銀子,他必然會去宮中鬧騰。”

李幽之前和張昭有心結。這段時間他擔任溝通的橋樑,和張昭接觸幾次,那根刺淡去很多。主要是,張昭賣李教諭的人情,拉了他一把。他心中感恩。

所以,此時他直接把話說透。

張昭就笑,道:“李子遠還是那個李子遠啊!”

李幽這個人,性情狷狂。他第一次見李幽時,李幽就是一邊噴人,一邊端着酒杯,仰着脖子猛灌美酒。

此時李幽這樣說話,倒不是對他有意見,而是其一貫說話的方式。甚至反而可以說,這是其親近的一種表態。若是心裡提防,李幽焉敢如此?

李幽說的事,他當然知道。他的老泰山王承裕最近沒少爲此事發愁:壽齡侯就是個攪屎棍啊!

李幽聽的出張昭話裡敲打的意思,配合的收斂起脾氣,壓低聲音道:“子尚兄,你考慮不考慮殺雞儆猴?都察院江西道御史呂紀先就是很好的一隻雞。”

他沒有詳細的說明,但他相信張昭聽的懂。

呂紀先阻擾廢除衛所試點失敗,聲望大跌。而且和他攪合在一起的勳貴都放棄他。失敗者沒有人權。

張昭也有足夠的理由整治他。怎麼,當今天子面前的紅人,國朝的名將就隨便你罵嗎?不付出點代價?

這可以通過李閣老去操作。

張昭悠然的一笑,喝着茶鋪裡的茶水,道:“這沒有必要。反對者,什麼時候都有。我難道能一個個的去打倒?專心做事就好。正所謂: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一個呂紀先只是利益集團推出來的代言人而已,他打掉一個,將來還有另外一個。譬如現在張鶴齡就被推出來。

他的眼光不能那麼膚淺,只關注到個體身上,而是要考慮如何肢解、消滅舊有利益集團。這樣才能成功。

李幽一愣,他沒想到張昭給出這麼個答案。這和他設想的完全不符啊!

張昭的性格不是有仇必報嗎?

張昭笑笑,他內心裡對李幽並不是特別信任,進入正題道:“閣老讓你來傳什麼話?”

李幽回過神,說道:“閣老着我問你,稅務使的人選可曾考慮好?”

張昭沉吟着道:“閣老中意哪個人選?”

李幽也不隱瞞,透漏道:“戶部郎中徐貴。”徐郎中是李閣老的得意門生,和李閣老走動的很緊密。算是他夾袋裡的人。唯一的問題是,徐郎中曾在弘治十三年把張昭坑慘了。

張昭奇怪的道:“徐郎中才只是正五品。擔任正三品的稅務使有點難吧?”

李幽解釋道:“朝廷現在是試行互市。只開榆林和宣府兩個點。李閣老的意思是先讓徐郎中升一格,以正四品的稅務司副使的身份主持此事。”

這他孃的還能這麼操作?李大佬玩的真是溜啊!

至於說徐郎中如何由正五品升正四品,這就是京官的優勢。京官正五品,外放一個宣府的正四品有問題?完全沒問題。

張昭道:“我沒有意見。新軍衛最近正在開採鐵礦。我希望兵部分一半冶煉礦石的工匠給我,還有剩餘的全部火器製造工匠。以後兵部的火器由我提供。”

李幽想一想,道:“我會回去和閣老說明。問題不大。”一個主導互市貿易的稅務司副使換一堆工匠,這誰不會算賬?

張昭笑道:“說起來,我倒是忘了問,兵部尚書的人選定了嗎?”

張昭固然是寵臣,且把手伸到邊境貿易上,但他在朝堂上的職業定位還是個武將。六部這種大佬級別的人事,內閣和天子不可能去問他的意見。

原兵部尚書馬文升升任吏部尚書後,這個位置便空着的。暫時由左侍郎熊繡署理。

李幽倒是知道些內幕,道:“李閣老中意右都御史,兩廣總督劉大夏。此事很有可能會在最近定下來。”

張昭和李幽談完,目送他離開。自有長隨和茶鋪會賬。張昭翻身上馬,望家中而去,心中有些感慨。

弘治十三年,徐郎中一句話就讓他從青龍鎮中的明理書院“輟學”。現在,他一句話就可以決定徐郎中的仕途。

這要在玄幻小說裡,他都可以吼一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不過,他和徐郎中的恩怨已經了結。他沒那麼大的殺氣。當時站在徐郎中的立場,也不能說他做錯了。

當然,他心裡還是可以有些得意的。奮鬥兩年,他總算不是草民了!

而劉大夏的到來,是一個變數。張昭對這位弘治名臣的印象很不好。據說,鄭和下西洋的海圖就是他燒的。此人是否會給廢除衛所改革造成困擾呢?

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三百六十四章 韃靼之地第一百四十章 得與失第五百零一章 苦難結束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義之師?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六百八十六章 紛爭再起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民羣衆第兩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道觀成第七百四十一章 陽明悟道第兩百七十七章 休閒數日第八十五章 新舍人(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標所在第六百五十章 抓捕第兩百三十六章 武英殿中議封爵第三百零九章 勾兌第二十七章 考前準備(中)第一百二十章 妾名方晶第六十四章 生員(四)-第二階段第兩百七十四章 面聖(下)第三百零三章 湯玄策的人生(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要流血的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卻(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劉尚書,拿出點擔當來。第六百八十七章 要流血的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捷(下)第兩百九十六章 京師半日(下)第一百二十六 直接拿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給你一句忠告第五百五十九章 瀋陽城中(下)第兩百六十七章 不待見(下)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召見第六百五十三章 結案第七百二十五章 再改行程第一百三十七章 燧發槍試射第五百七十章 聖人抵達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卻(中)第三章 配方和質疑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服岳父第兩百二十四章 與子同袍(下一)第兩百零三章 採購清單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幫忙嗎?第一百三十九章 露臺上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第二章 刻不容緩第八十一章 李東陽(下)第兩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兩百一十三章 交戰(一)第八十三章 初見太子(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民羣衆第七百章 局勢將往何方?第五章 酒樓(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獎勵第兩百六十六章 不待見(上)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九十五章 是誰?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勳集團第十五章 青龍鎮之行(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鋒(四)-劉大夏的反擊第一百八十一章 軍議第兩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捷(下)第八十八章 丫鬟、詭計第三百四十章 鼓動壽齡侯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言可畏第五百九十五章 調解失敗第三百七十六章 裝逼不易第五百六十九章 這美麗的冬季(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見(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衝突(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慶賀第四百二十七章 累累如喪家之犬第七百二十三章 開平見聞第兩百六十四章 冬季的日常(一)第六百零三章 輿論場第八十一章 局破第四百六十六章 面聖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軍營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頓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餘暉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兩百八十八章 彈劾奏章第六百八十七章 要流血的第兩百六十八章 尾聲第四百一十章 遮掩、密令第六十四章 生員(四)-第二階段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願意第四十章 真正的技巧第十六章 青龍鎮之行(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退讓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兩百九十三章 允許辦報第六百三十一章 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