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

馬文升開罵,弘治皇帝“補刀”。局勢瞬間逆轉。

別看御前會議中有發言權、投票權的有十幾個人。但真正有影響力的就那麼幾位。

馬文升有句話確實說到一部分朝臣的心中,最近隨着弘治皇帝將御前會議的形勢固定下來,朝堂之中出現“懶政”的跡象。

皇帝都沒打算拼死拼活的幹,低下的大臣們當然是意思意思就得了。這和成化朝是一個樣。

而具體反應到朝政上,就是一幫大臣們喪失進取之心。

從弘治十六年的情況來看,說不上四海昇平,海晏河清,但真正的是有“中興”氣象啊!朝廷的賦稅在增加,在籍的戶數在增多,軍事上更是連連取得勝利。

任何一個執政大臣或者廟堂重臣,都不能說對目前的局面不滿意。

其實這也很正常,想想看,三賢相在內閣中待了多久?

從弘治八年謝遷入閣開始算起,至今差不多快十年啊。當時的首輔是徐溥,弘治皇帝的正牌子老師,劉健、謝遷都是他的拎包小弟。劉健是弘治十一年任首輔。

再想想看,朝中的大臣們有多少是老臣?自王恕致仕,馬文升年老體衰,升任吏部尚書,弘治朝能做事的大臣就一茬不如一茬。而弘治十四年回京的劉大夏,辦事的能力是有的。

但此公只有守成之心。完全沒有王恕、馬文升二人在弘治初年銳意做事,撥亂反正,一掃天下風氣的那種氣概。

馬文升這一罵,猶如當頭棒喝!

朝廷支持張昭意見的公文於四月初五抵達瀋陽。此時距離張昭將遼東總兵郭令停職過去四天。

按照常理張昭此時應該在開原和海西女真四部首領們“暢談未來”,但實際上呢?

四月初的開原,處處都是山花綻放。山林中鬱鬱蔥蔥。

開原參將方興一肚子的牢騷都憋回去,忙碌的安撫着抵達開原城的海西女真四部。

明朝時的開原,並非今開原城。而是遼海衛所在的地方。從長城中的關隘:鎮北關進來,沿大清河而走,就是開原城。

鎮北關外是海西女真的哈達部。

這些女真首領來拜見威震東北的張大帥,當然不是孤身上路。一方面是帶着子侄、護衛,一方面是帶着禮物前來。

匯聚到開原城中,四部加起來有將近三百人。

方參將在剛開始時這樣說的:“張大帥還未到,你們先安頓下來,不要着急。”

過兩天話風略微變了點,“咳咳,諸位稍安勿躁,在開原城中再等幾日。”

再到今日,他開門見山,“張大帥人在瀋陽,你們去瀋陽拜見吧。本將會派出五百騎兵沿途護送你們。勿要驚擾我大明百姓。否則後果你們知道。”

不怪方興蛋疼。實在是張大帥來的命令幾日一變,搞的他很被動。

張昭先令他安排、招待海西女真四部首領。他過兩天就到。

接着,張昭又令他安撫海西女真四部,不要驚惶。

最後,就是今日四月初五傍晚時最新的命令:令海西女真四部胡酋來瀋陽城中見我。

命令的變化是其一。其二,是他這幾天都承受着壓力。

這並非是說他怕海西女真。而是這幫人都給張大帥嚇的如同驚弓之鳥,見張大帥不露面,早就是人心惶惶。深怕被騙到開原,被張大帥下令屠戮。

這幫人每天都要來找他要說法,不勝其煩啊!

而今終於把他們送走。

夜色徐徐的降臨下來。

開原城中的驛館前人馬嘶鳴,海西女真四部打算連夜趕路,前往兩百里外的瀋陽城。

葉赫部的首領豐生額在門口牽着馬繮,和哈達部的首領多羅愁眉不展的閒聊着。

“張大帥這次怕是異常的惱怒,先留我們在開原敲打一番。再令我們去瀋陽拜見。”

“唉,豐生額首領,不管怎麼說肯讓我們去瀋陽總還是有說法的。不然真怕張大帥一怒之下發兵,滅掉你我兩部啊!”

“唉…”

豐生額的兒子博多衡奧把隊伍整理好,把妹妹安置好,這時剛好過來,聽到父親和多羅首領的談話,不解的道:“應該不會吧?咱們兩部可是最聽大明的話。”

說着話,博多衡奧還扭頭看一眼遠初的輝發和烏拉兩部。眼中帶着得意的神情。

要說圍剿福餘衛不利,烏拉部絕對是要負主要的責任。

豐生額無語,“這傻孩子。”

博多衡奧在滿語中是“有謀略”的意思。他兒子這情況完全是傻了。竟然相信沒有錯,大明就不打他們。因爲,葉赫部和哈達部距離大明最近啊!

而且,這麼多年要尋個錯處還不簡單?總能找得到的。

因爲張昭屯兵瀋陽城,而且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運來,一副打大戰的樣子。這令豐生額極其的擔憂,甚至是驚懼。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感受,哈達部同樣感同身受。

多羅沒有回答這個很愚蠢的問題,見隊伍整理的差不多,翻身上馬,打馬前行,繼續和豐生額交換着各自打聽來的消息,“聽說張大帥日後要將遼東都司遷到瀋陽城來。這樣一來,咱們的日子都不好過啊。”

“誰說不是呢?”豐生額再嘆一口氣。

在夜色中,海西女真四部約三百餘騎徐徐的離開開原城,往瀋陽城而去。

其實,他們都猜錯了。張昭沒來開原,並非是要敲打海西女真。他真沒那個閒心。

他本來就是把海西女真四部齊會開原當做工具人來用,目的是爲了調出遼東總兵郭令啊!

你們實在是想太多,沒有找準自己作爲工具人的定位。

朝廷的公文於四月六日抵達,而在這五天之中,遼東總兵郭令乖的像只小貓,因而張昭也懶得再隱藏,直接現身接了朝廷的公文,同時召集新軍營百戶以上,寧遠軍、廣寧軍、遼陽軍千戶以上的軍官,當衆宣佈命令。

“朝廷的旨意,免掉遼東總兵郭令的官職,保留其正二品的待遇,退出現役,到預備役中擔任軍官。將他調往大寧都司,在定西候蔣驥麾下任職。”

張昭將公文丟在他面前的條桌上,看一眼郭令,環視諸將,“諸位有沒有意見?”

第四百零二章 真奸詐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太子(下)第兩百九十四章 收穫、樑儲第九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忙碌的婚禮(下)第十六章 青龍鎮之行(下)第兩百七十五章 收穫、回府第四百一十六章 拍賣第兩百三十五章 夜談第三百零五章 待之以友第六百二十四章 硬頂第四百二十一章 還是大明的百姓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劉之心第六百八十四章 落幕第兩百二十一章 與子同袍(中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國子監改革(中)第四百零八章 張昭的調整(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鋒(完)-落幕。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來處理第五百九十五章 調解失敗第七百三十四章 殺!殺!殺!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況第五百八十七章 準備殺雞第一百一十章 推的一乾二淨第五百三十五章 將要結束第兩百三十七章 封爵第一百八十三章 招募一個團第一章 難題第三百六十六章 微瀾起第三百零六章 美食第兩百零七章 胡騎南下第四百零八章 張昭的調整(上)第三百一十章 冶煉工匠第兩百五十章 衛所制度第七百一十八章 京中轟動第四百八十章 交鋒(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解決第一百四十章 得與失第一百四十章 得與失第九十二章 新遊戲(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泥成功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子落幕,大戰將起第四百一十九章 出塞第六百八十八章 標準套餐第五百五十三章 渤海軍副將第一百一十章 推的一乾二淨第五章 酒樓(下)第兩百零一章 被安排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四十一章 微瀾起第六十六章 生員(六)-局勢危急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泥成功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四百二十三章 朵顏衛的對策第六百章 強買第兩百零八章 新軍衛在準備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七十八章 小安鎮日常第四百一十五章 投資張昭個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鳳凰臺見聖人第一百零九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零一章 一朝改變第四百六十章 視察第兩百六十五章 你當這是玄幻嗎?第五百二十章 張昭論將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六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落幕第三百二十四章 視察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機忽至第一百九十五章 宣判第兩百零四章 拜訪王恕(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調解失敗第四百八十章 交鋒(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國子監改革(中)第三百五十六章 慶賀第兩百三十八章 張昭的收穫第一百八十七章 方氏父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渤海軍副將第兩百九十六章 京師半日(下)第五十八章 考場中第四百零五章 衛舉人來求情第六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下)第六百零四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殺敵,一人如虎第兩百三十四章 集體婚禮第五百五十四章 學誰?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見(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殺的原因第六百八十八章 標準套餐第三百八十六章 劉尚書,拿出點擔當來。第兩百一十二章 小王子之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種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明再臨第三百一十五章 國子監改革(下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泰平的選擇第四百八十章 交鋒(三)第七十四章 生員(完)-口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