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走投無路吳三桂

次日,阿貴化裝成流民,潛出京城,一路匆匆北去。

他就象一顆散佈仇恨的種子,去點燃一串可以引發驚天事故的爆炸物。沒有人知道,他這一去,最終會引發怎麼樣的結局。

而與此同時,李嘯等人在逃離京城後,已在河間府的大沽口港登船上岸,他們正在茫茫大海上,一路向南行去。

在離開大沽口港時,李嘯在河間府處,強行抓了一個治刀劍砍傷頗有經驗的醫師以及他的兩名徒弟,讓他們一路上好生照看治療,那被流寇砍開右肩受了重傷,一直昏迷不醒的太子朱慈烺。

李嘯爲了讓他們能盡心盡力給太子治療,給了他們整整一百兩銀子的醫療費用。

有道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沒有任何人會與金錢過不去,在這般鉅額的醫療費誘惑下,這些原本惶然不安的醫師及其徒弟,皆是大爲安心,開始盡心盡力給朱慈烺治療。

爲了更快地抵達山東地界,李嘯沒有讓船隻開往港口條件好的萊州,而是徑自南行,直駛山東利津縣的豐國鎮。

從京城離開,直到現在海上行船,已是三天過去,太子朱慈烺一直高燒不退,昏迷不醒。

這樣的令人揪心結果,其實也在李嘯的預料之中。

畢竟,這個年代的醫療技術,極其原始而落後,尤其是對於刀劍外傷之類,基本處於一個聽天由命的狀態。

這名在河間府當地頗有名氣的醫師,其醫療技術,也不過是夾板打得牢固些,傷口線縫得細密些,藥膏換得頻繁些,便足以稱爲名醫了。至於病人接下來,會不會因爲刀傷而導致敗血感染或者得破傷風,那就超過了他的能力範圍了。

因此,太子朱慈烺最終到底能不能活下來,或者說是到底能撐多久,以及活下來能恢復到什麼程度,皆只能完全看運氣了。

不過,就在這個傍晚,這名醫師氣喘吁吁地跑到李嘯的艙間,向李嘯稟報了一個好消息。

”唐王,太子爺剛剛終於醒過來了!“

李嘯正在艙中看書,聽到這句話,不覺精神一振。

”哦,那現在太子可好些了?“

“託唐王的福,太子醒來後,雖然還在發燒,卻已精神清明,思水思飯,剛由小的喂喝了半碗稀粥呢。太子爺還說,現在想見見唐王,故打發在下前來稟報。”

“哦,速帶本王去看看。”

李嘯隨即起身,跟着這醫師,快步來到了太子的艙房之中。

一入房門,看到那半躺在牀上,肩部打了厚厚的夾板與繃帶,臉色蠟黃幾無人色的太子朱慈烺,李嘯忍不住暗中一聲嘆息。

這位歷史上有名的亡國太子,真是命運多舛,身世悲苦啊。

真實歷史上的朱慈烺,先成爲大順軍俘虜,封了個有名無實的宋王,然後又落入清虜手中,污衊其爲假冒,最終被砍頭示衆。

與歷史上的他相比,現在的朱慈烺,身受重傷險些喪命,也足夠可憐了。

那醫師快步上前:“太子爺,遵你的吩咐,唐王現在來看你了。”

朱慈烺點點頭,半躺在牀頭的他,艱難地扭過頭,向佇立在門口的李嘯,展示了一個蒼白的微笑。然後,微微招了招手,示意李嘯他過來說話。

李嘯快步走到牀前,那醫師與兩名服侍的徒弟,同時知趣地退走,艙房中只留有朱慈烺與李嘯兩人。

“太子,現在可好些了?”

李嘯在牀前坐下,他凝視着朱慈烺憔悴的面容,微笑着問道。

朱慈烺點了點頭,望向李嘯的目光充滿了感激,他輕咳了數聲,微弱地說道:“好多了,幸得唐王派人悉心照料,孤今天醒來吃了稀粥,感覺好了不少。”

“那就好,太子好生將養,不日定當霍然如初。”

朱慈烺聽了李嘯這話,臉上卻露出一絲苦笑,眼神中更滿是悽然之色。

“唐王,孤幸得你及時搭救,這半條殘命,才僥倖得以保全,孤之心下,甚是感念之至。只可恨,父皇母后以及諸位娘娘,皆已殉國……,孤一人苟且在世,上不能救萬民於水火,下不能不能救父母之性命,真真情何以堪!”

朱慈烺說到這裡,長長地嘆了口氣,眼中竟有淚光閃動。

見他一臉頹唐之相,李嘯平靜地回答道:“太子不必過於感傷,大有道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明落得現在這般局面,乃是多年積弊疊加所致,又豈是你之過乎?現在國事雖然艱難,卻也不是到了難以維續的地步。更何況,事在人爲,又焉可徒作無力之態乎?臣以爲,只要太子好生振作,奮發圖強,將來未必沒有掃清妖氛,廓清天宇,重振大明的可能。”

李嘯的話,平靜徐緩,卻有一股不可忽視的鏗鏘之力。聽了李嘯的話,朱慈烺的雙眼之中,明顯亮了一下。

“唐王說得是,事在人爲,安可自棄。孤希望,將來的國家大事,皆有唐王可爲倚柱。唐王你能成爲孤最爲可靠的堅實助力,則孤心下大安矣。”

直視着朱慈烺滿是期盼的眼神,李嘯堅定的點了點頭。他伸出溫暖有力的手掌,抓住了朱慈烺細弱蒼白的右手。

“太子放心,待你身體稍好,微臣立刻安排你登基稱帝,恢復大明之綱常序統,將來,再徐徐恢復大明的萬里江山!”

“好!那孤就一切仰仗唐王了!”、

朱慈烺臉上泛起激動的潮紅,他想了想,便從身上摸出一樣東西,向李嘯遞去。

“唐王,可還記得這個麼?‘

見到朱慈烺捧在掌心,猶在昏黃的燭光下,閃耀着燦燦金光的小金獅子,李嘯心頭一顫,頓是五味雜陳。

他當然記得,這是崇禎九年時,他第一次進京入宮覲見皇帝時,見到太子朱慈烺與公主朱媺娖時,分別給他們的禮物。朱慈烺是給了一隻金獅子,朱媺娖則是給了一隻金柄玉如意。

轉眼七八年過去,當年的孩童朱慈烺,已長成大小夥子了,卻沒想到,這個自已贈送給他的小金獅子,他竟還一直帶在身上。

”太子,有心了……“

朱慈烺輕嘆一聲,收起金獅子,然後感嘆道:”這隻金獅子,孤甚是喜愛,故一直帶在身邊。沒想到,這小巧玩意,倒是註定了孤與唐王的一段君臣緣分,真是造化啊。“

李嘯微微一笑:”太子喜歡此物,微臣亦是榮幸。現在天時已晚,那就請太子好好休息吧,微臣先行告退。“

李嘯離開太子艙房後,原本一直揪緊的內心,頓時輕鬆了大半。

只要太子能抗過感染,抗過破傷風發作的可能,定會一日過好一日,那麼自已接下來,當可順利地在濟南,擁戴他登基爲帝了。

暮色深沉,餘暉萬里,李嘯的雙眸,輝映着無邊的如血暮色,雙瞳血紅一片,透出無可言說的殺氣與凌厲。

李嘯等人,於次日換達豐國鎮。

因太子自甦醒後,恢復狀況良好,李嘯決定,不在豐國鎮停留,一行人徑自南下,直去濟南。

在李嘯等人,快到濟南之際,那化妝成流民逃出京城的阿貴,一路風餐露宿,緊趕快行,終於來到了寧遠城外。

見到面前這高大雄峻的寧遠城,一臉憔悴滿身風塵的阿貴,竟然忍不住哭泣起來。

城門口有兵士見他這副模樣,頓時心疑,立刻大聲對他喝道:”喂,兀那漢子,你他孃的吃飽了撐的麼,站在城門口哭甚?“

阿貴聽得盤問,急急拭去眼淚,臉上堆笑回道:”這位軍爺,在下求見平西伯吳將軍。“

那軍士用驚訝的眼神,將阿貴上下打量了一番,便冷笑道:”你是個什麼東西,也想見咱們吳將軍?你看你這窮慫樣,也不先撒泡尿自個兒先照照。“

阿貴急了,一把扯開衣衫,從衣服中拿出一封帶着體溫浸着汗漬的信件,大聲哀求辯解:“這位軍爺,實不相瞞,我是奉老爺這命,專門從京城逃出,前來求見吳少主的。還望軍爺看在小的風餐露宿辛苦走了這幾天的路上,發個慈悲,去給小的通稟一下吧,小的定然……”

“住口!“軍士一把將信來扯將過來,怒喝道:”你一個來路不明的流民,還敢假扮吳老爺府上人?真當本爺爺眼瞎了麼?!什麼破信,爺爺我沒空看,現在就給你這廝撕了!“

阿貴見這軍士當場就要撕信,嚇得幾乎就要跪倒,這時,遠遠地傳來一聲威嚴的怒喝:”爾等何事爭吵?!“

見到這聲喝喊,這名軍士愣了一下,他急急回頭,一臉諂笑道:”哦,是方學士啊。這不,這裡來了個奇怪的流民,硬要說他是京城的吳老爺派來的,小的正要斥走他呢。“

他所說的方學士,便是吳三桂手下幕僚方光琛。方光琛原本打算出城辦事,卻沒想到,在這裡遇到這樣的事情。

方光琛皺起眉頭,還未說話,那阿貴倒是機靈,他趁那軍士分神的功夫,一把將信件搶回,然後手捧信件跪地呈拜。

“在下阿貴,確是吳老爺親派家僕。在下專程喬裝改扮,從京城來到此地,實有要事要求見吳將軍!大人若不信,有吳老爺親筆書信爲證,請大人驗看!”

方光琛哦的一聲,順手從阿貴手中接過信件,打開後略略地看了一遍,臉上便滿是凝重之色。

“阿貴,請跟我去見吳將軍。”

方光琛再不多話,在那守城軍士錯愕的目光中,一把拉起跪立於地的阿貴,隨及匆匆趕往吳三桂府中而去。

而此時的吳三桂,正在客廳中,與手下二員大將,夏國相與胡國柱二人,商議當今局勢變化。

自收到崇禎的調兵聖旨後,吳三桂夙夜興嘆,猶豫不決。

而他的手下,亦是分爲兩派,一派主張立即帶兵入京勤王,以免京城落於敵手,大明的政治中心被流寇消滅。

而另一派,則是主張按兵不動暫時觀望,因爲現在流寇勢力極大,橫掃明境北方,京城一座孤城,兵微將寡,就算是把寧遠的全部兵馬,盡皆調入京城,亦是無濟於事,只會白白陪葬而已。

兩派意見之人數,各自相當,針鋒相對,讓身爲主帥的吳三桂心煩意亂,坐立不安,遲遲未能做出決斷。因此帶兵入京之事,一直耽擱了下來。

直到京城被流寇攻取,皇帝死於流寇之手,吳三桂的兵馬,一直呆在寧遠城中,未曾稱動半步。

這時,吳三桂聽到手下通報,說首席謀士方光琛,竟帶着京城來的家僕阿貴來了,不由得大爲驚訝。

他不及多想,速速地喚二人入內。

阿貴一入廳門,見到那正在虎頭椅上昂然而坐的吳三桂,頓時熱淚盈眶。

他快步上前,撲通一聲,跪在吳三桂面前,大放悲聲:“少主啊!不好了!家裡,家裡可遭了大難了啊!”

聽到阿貴的哭訴,吳三桂大驚失色,趕緊站起身來,從方光琛手中拿過吳襄的親筆書信,快速地觀看一番後,頹然落坐,一臉蒼白。

薄薄的信紙,從他手中,悄然飄落於地。

“天殺的流寇啊!他們攻陷京師,弒殺皇帝,辱我生父,奪我愛妾,實實欺我太甚!本伯與你們勢不兩立!”

砰的一聲巨響,額上青筋飽綻的吳三桂,狠狠一拳,重重地砸在扶手上。

聽到吳三桂在這裡,忽然自稱崇禎給他最後加封的平西伯稱號,胡光琛砟國相胡國柱三人,皆不覺目光復雜地互相對視了一眼。

要知道,這些天來,吳三桂曾刻意下令,讓下面的人,暫時不要稱呼自已這個剛封的爵號。

他的微妙心思,方光琛等人,自是心知肚明。

無非是,在明朝行將覆滅之際,吳三桂不願爲明朝殉葬,而是想把自已放在一個較爲超脫的位置,以便更好地待價而沽。

卻沒想到,流寇給自已來了這麼一出,羞辱生父,奪走愛妾,生生地把自已投降大順的希望給斷了。

此時此刻,吳三桂忽然感覺,自已有如一具失去了行動能力的木偶,根本就不知道,接下來到底要如何行動了。

“平西伯,我等接下來卻該如何行事?”偏在這時,方光琛試探着問了一句。

“還能如何,流寇已然刻意羞辱手段狠絕,這般難道還能有其他的辦法嗎?以我看來,現在當立刻南下,去投山東的唐王。”胡國柱緊接地插了一句。

“哼,去投唐王?說得輕巧。”夏國相冷哼一聲道:“唐王遠在山東,與我寧遠有千里之隔,我軍若在南下去投,必須先穿過流寇所據之北直隸,這如何過得去“若我軍改去投唐軍定北鎮兵馬,亦要從流寇所據的宣府之地穿過,流寇在這些地方,皆布有重兵,我軍又如何得脫?”

聽到二人的爭辨,吳三桂愈發焦躁,他騰地站起,有如一頭困獸一般,在房間中來回踱步。

難道說,現在的自已,已然走投無路了麼?

衆人默然看着他,皆不敢再發一語。

“哼,這君父之仇,奪妾之恨,難說就這樣不報了不成?!難道說,我軍就只能坐困寧遠,坐以待斃不成?!”

良久,忽地站住的吳三桂,咬着牙說出這句話。

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七章 攢典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六十七章 求才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六百五十一章 此計只爲賺你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四十章 祖寬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十七章 職爭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爲干戈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九百四十一章 長子戰死 兔死狐悲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子也要搏一把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五百五十四章 豪格返京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運之救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十五章 反目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門混戰 生死一線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