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環遊

bookmark

周正聽着,對比着遼東地圖,道:“動作要慢,要走的紮實,不能某一天開戰,像萬曆年間一樣一潰千里,必須穩紮穩打,徹底站住腳跟,北伐的時機尚不成熟,我們都要耐心……”

盧象升點頭,道:“大人說的是。自從大人將騎兵調去甘肅鎮,建虜的動作就不少,沒少來我們陣前試探,佯攻。科爾沁那邊似乎有軍隊過來,有意抱團,朝鮮那邊下官已經警告過,應該問題不大。”

周正踱着步子,道:“科爾沁這個反應不奇怪,他們與建虜聯姻多年。再等等,他們在熬,我們需要時間。”

盧象升應着,而後道:“下官曾經試探着北上過,他們的騎兵來去如風,動輒就能突破大小淩河,威逼錦州,不管是圍魏救趙,還是圍點打援,我們應對都十分吃力。不說幾路大軍的問題,單說即便我們攻破瀋陽,不消滅他們的主力,遼東依舊難以平定。瀋陽離錦州太遠,不好策應,糧草等也不濟,無法立足。之前大人連翻血戰,消耗了他們太多兵力,現在,不敢與我們硬碰硬,着實有些頭疼。”

周正站住,看向北方,道:“這些確實是我們面對的困難。我現在設法封鎖了遼東,又對科爾沁進行威逼,建虜現在壓力巨大,黃臺吉病入膏肓,最多一兩年,我們這邊能緩過勁來,建虜也被削弱的差不多。”

盧象升站在周正身後,道:“大人說的是。大人,還有渡過大小淩河?”

周正想了想,搖頭,道:“我想去,你們未必答應。我坐船去旅順,威海。”

旅順衛,威海衛,扼守渤海,拱衛天津。

盧象升點頭,周正這一圈,明顯是爲了視察兵改,安定軍心。

周正在錦州待了三天,時不時的遙遙的看着瀋陽方向。

自從平定了西北之亂,大明上下對於平定遼東的熱切前所未有的高漲,周正不止壓力大,內心也是蠢蠢欲動。好在理智告訴他,暫時不足夠。

在周正眺望北方的時候,黃臺吉也知道周正到了錦州。

坐在瀋陽皇城上,遙遙的看着錦州。

他不斷的咳嗽,臉色蒼白,雙眼凹陷,一看就是大限將至之兆。

他身旁站着兩個人,一個是面色如霜的濟爾哈朗,一個是隻有三歲的,第九子福臨。

福臨還很小,白白淨淨,懵懵懂懂,不知道爲什麼要站在城頭上,不時看向坐在輪椅上的黃臺吉。

黃臺吉好不容易壓住咳嗽聲,輕嘆道:“當年,我若是下定決心,與周徵雲血戰到底,徹底殺了,我大清或許不至於落到這般田地。”

濟爾哈朗漠然一陣,搖頭道:“真要那樣,正中了周徵雲奸計。他就是想與我大清不惜代價血戰,消耗我大清兵力。我大清人口稀少,極難補充,明朝則不一樣。”

黃臺吉彷彿沒有聽到,極力擡頭看向南方,道:“周徵雲啊,當初在盛京,我就看出此子不凡,終究惜才,放他南歸,悔之晚矣……”

濟爾哈朗這次沒有說話,看向黃臺吉的側臉,心頭陣陣悲涼。

黃臺吉什麼時候後悔過?嘴上何時服過軟?而今這樣的話越來越多,莫非,真的要不行了?

快要到六月,天氣轉暖,黃臺吉感受着熱風,道:“寧先生開荒的怎麼樣了?”

濟爾哈朗道:“我朝漢民較少,地廣人稀,今年的夏糧,未必有多少。”

建虜是漁獵民族,根本不會種地,也斷然不會放下刀拿起鋤頭,因此,建虜的情況依舊十分嚴峻。

黃臺吉連連咳嗽,好不容易止住了,看向濟爾哈朗道:“聽說,有人要莊妃,皇后殉葬?”

滿清有殉葬制度,比如多爾袞的聖母就被逼着跟着努爾哈赤殉葬了。

濟爾哈朗沉默片刻,道:“寧先生反對。”

黃臺吉心裡也猶豫,他讀書非常多,知道女人干政往往帶來大患,尤其是幼主,歷朝歷代篡位發生在這種時候最多。

黃臺吉沒有說話,看向錦州方向,輕聲道:“這個時候,好想與周徵雲坐下來,好好的喝一杯。”

濟爾哈朗多少能體會大到黃臺吉的心思,但這種終究只是奢望。一來,周正肯定不回來,二來,真要來,黃臺吉也不會與他喝酒,會迫不及待的殺了周正。

周正自然不知道黃臺吉在瀋陽城眺望錦州,三天後,坐船去了旅順,在旅順接見了黃龍,何可綱等人,認真巡視一番,着力解決了幾個問題,而後登船前往威海衛。

檢查了一番海軍,與海軍軍事學院的學生等見過一次後,又看了一場‘水師’的軍演。

接着,周正就前往山東,與山東巡撫,總督,總兵等開了幾次會,聊了不知道多少次,到了六月十二,才脫身前往河南。

周正在河南帶了五六天,順着運河南下,直奔蘇州。

在蘇州,周正受到了極大的歡迎,不禁是官紳,一大批商人,排着隊要見周正。要說周正這場變法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商人!

而農民,則還沒有真實感覺到。

周正在蘇州公開接見了太多人,接二連三的強調了‘變法’的重要性。

蘇州知府等極力背書,蘇州上下儼然一心支持變法,沒有任何反對。

周正考察了變法的各項進程,倒是還算滿意,繼而啓程前往應天府,南直隸巡撫衙門所在。

呂大器親自趕到蘇州河,在船上與周正彙報着。

呂大器顯然熬夜過多,憔悴的很,他拿着厚厚的手札,道:“大人,目前南直隸遇到最大的問題,還算土地問題,繼而延生出來的官吏不作爲,人浮於事,貪腐等等。下官已經強力推動‘責任到人’的政策,加強監督,複覈等,目前底層都是些老油滑,還得想辦法替換,一味的強壓也不是辦法……”

“稅務方面,商稅等還好落實,畢竟稅額比較小。糧稅遇到的問題最大,一個歷年的拖欠成習慣。二來,就是土地兼併嚴重,收不上來。三來,就是火耗,其中也包括各級官員的上下其手等等……”

“錢閣老到了南直隸,確實爲下官解決了不少問題,至少在士林的輿論方面,有了不少的緩和。一些士紳大戶,態度也有所轉圜,總體來說,錢閣老還是做了些事情……”

第兩百七十章 滅頂之災第五十八章 強搶週記第兩百四十二章 危急了第兩百三十章 官場速度第四百五十四章 易如反掌第五百七十三章 圈禁皇帝第六十章 提督太監李實第四百八十一章 日薄西山第六百零五章 翻供第九十四章 得罪了整個朝野第三百四十六章 拼殺第五百一十五章 範文臣祭旗第四百四十一章 叛逆到處有第六十五章 初見班底第四百三十三章 登萊巡撫第六百六十四章 冒闢疆之筆第兩百九十七章 我要做大明第一鹽商第一百八十四章 最後的山海關第六百七十一章 登門第七十四章 意外第兩百二十七章 未來的首輔第七百四十二章 驚喜第七百二十六章 再次推延第七十五章 衆星捧月第六十四章 不大不小的警告第四百四十一章 叛逆到處有第三百四十二章 明朝備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爬山第六百二十章 緊迫第四百一十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四十六章 斥藩王第六百九十一章 背地裡第六十章 提督太監李實第十一章 擡價(衝榜~)第四章 暗算第三百五十章 支持不住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留在朝廷第兩百二十四章 低吼如野獸第兩百三十九章 慌了慌了第兩百四十五章 名動海內第四百八十六章 爆破第六百八十九章 更替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虜來襲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伐之意第五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六百七十一章 登門第三百三十五章 建虜來犯第一百六十五 不放!第五百四十一章 一個干將第兩百二十八章 給你們送一根攪屎棍第兩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的魅力第三百章 商業帝國第四百六十二章 金子、女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發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烽火燃起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使建虜?第一百九十二章 廷前威脅第六百七十六章 夜話第三百二十三章 定商稅第四百五十三章 強勢的知府第四百八十六章 爆破第六百二十三章 突圍方向第一百章 得罪的人太多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火連天第三十五章 沒有傻子第六百零四章 濟濟一堂第三百二十三章 定商稅第兩百三十二章 匪盜合流第五百七十章 小內閣第五百三十六章 爭權第七十二章 夜半敲門第三十九章 調任御史?第五百三十六章 爭權第二十四章 危機第六百二十三章 突圍方向第八十一章 糾察首輔儀表第四十六章 不留情面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思叵測第五百六十四章 宏圖一角第一百九十三章 分功定賞第三十八章 詭笑第兩百三十六章 要被嚇死的崔呈秀第一百六十九章 鎖城第七百零二章 不了局第三百五十章 支持不住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本官讓你坐了嗎?第三百六十九章 朝廷又能拿我怎麼樣第六百四十四章 亂來第六百零一章 殺氣騰騰第六百七十六章 又去一臂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略落差第六百七十二章 洪承疇第三章 對閹黨的看法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知死活第五百五十七章 兇手比較多第六百六十九章 沸水第六百一十三章 明晃晃的交易第一百八十六章 閹黨盛極第兩百六十章 魑魅魍魎第五百七十三章 圈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