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背地裡

bookmark

張賀儀入京之後,就迫不及待的找周延儒去了。

周延儒聽到這兩件事,哪一件事都讓他十分開心。

周正肯給他錢,他哪裡不高興。

至於科爾沁要遣使入京交好,周延儒就更高興了。

明朝與蒙古的關係有些複雜,甚至要追溯到源頭。

太祖皇帝是從蒙元手裡奪取的江山,前三代更是奮力幾十年,希望剷除或者壓服蒙古殘餘勢力,確實也極其有成效,尤其是太宗皇帝,五徵草原,令蒙古各部落聞風喪膽,不敢觸碰。

但到了第四代,就鬧出了土木堡之變,明朝慘敗,皇帝都被俘虜,儘管後來也給予了蒙古一些打擊,卻已經再不復之前風光,明朝的國力由盛轉衰,從攻勢變爲守勢,再也不能踏足草原。

而今,蒙古部落,即便不是所謂的蒙古大汗,是科爾沁一個部落,也足夠明朝朝廷風光一下了。

周延儒看着身前坐着的張賀儀,滿臉笑容的點頭道:“徵西伯不戰屈人之兵,不愧是兵法大家,這份功績,朝廷一定會記得的。”

周正一系現在是不斷的捧着周延儒,將他擡高用他來抵擋變法的反對聲,不管周延儒是不清楚還是裝糊塗,雙方一直心照不宣的合作着。

張賀儀見周延儒滿意,就笑着道:“這些都是大家的功勞,徵西伯說他不敢擅居。另外就是,變法的一些事情,還需要元輔首肯。”

周延儒依舊滿臉笑容,道:“你說的是明年禁止舊幣流通?這個我來辦,十月底,內閣放出粉絲數,年底前頒佈命令,但凡用舊幣,一律處罰。”

張賀儀連忙擡手道謝,道:“還有就是涉及到戶籍,清丈土地,稅賦等事情,這些龐大複雜,還需元輔親力親爲啊。”

周延儒心裡計較着這些,倒也‘危害不大’,便笑着道:“好。我會入宮請旨,明年請皇上在內閣蓋印,通傳天下。”

張賀儀沒想到就這麼點小手段就將周延儒給收買了,倒也知道分寸,笑着道:“謝元輔。徵西伯那邊對於楊閣老回京的權責分配,建議是兵部,工部,禮部一些事宜,到時候,會有詳細的,請元輔斟酌。”

周延儒這次有些詫異,沒有說話。

他確實想要借楊嗣昌來平衡周正,主要是兵權。按理說,周知反對,打壓楊嗣昌,怎麼會還放權?

不過轉瞬間,周延儒就笑着道:“好。楊閣老快回京了,這一次是勞苦功高,不能怠慢。”

張賀儀應着,零零散散有說了不少事情。

周延儒極少反駁什麼,因爲張賀儀也沒有說什麼原則性的問題,無非是變法需要人出頭。

周延儒現在很樂意出頭,因爲他漸漸發覺,支持變法的人越來越多,對大明現在不滿的人紛紛聚集在周正旗下,有種披荊斬棘,逐漸露出頭角的態勢。

周延儒要想坐穩首輔,需要這部分人的聲音。

張賀儀從周延儒班房出來,暗自搖頭。

這位首輔的格局實在太小,只看到了那麼一小塊,爭權奪利是內行,其他的事情,都不在他眼裡。

周延儒的效率還是很高的,內閣很快對張賀儀說的事情進行總結,明文下發天下。

周延儒到底是十幾年的首輔,在文官勢力根基強大,有他開口,立時就堵住了很多人的嘴。

而吏部,都察院也聯合發文,嚴厲斥責‘人浮於事’現象,表示將派巡查御史督查地方,一經發現問題,嚴懲不貸。

安和元年過了大半,內閣,六部紛紛開始檢視這一年,對京內,對地方不斷出手。

京察也愈發的接近尾聲,朝野上下一片緊張,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周正坐鎮內閣,經常出入兵部。

楊嗣昌那邊已經差不多,北方也有了結果,需要認真的總結,並且糾正其中的問題。

‘兵者’無小事,周正層層考慮,既要強兵又要制衡,裡裡外外幾乎都是他的人,也要考慮這些部下的前程、利益。

九月底,在楊嗣昌入京的前一天,李恆秉終於到了周正的班房。

他面無表情的與周正對坐,遞了一份名單,道:“這是我近一年查到的東西,京察之後,或許還有用。”

周正知道他今天來的目的,隨手接過來看了眼,眉頭一挑。

這裡面居然是周延儒以及張四知,李日宣,李覺斯等人的把柄,十分詳實。

李恆秉道:“我知道,周延儒遲早要走,我給你鋪好路。”

周正放下這東西,拿起茶杯,輕輕吹了口氣,道:“我要想請元輔回鄉,不會這樣激烈,說幾句話就行。”

李恆秉也清楚,到了周正,周延儒這樣的權臣層次,小兒科的用‘罪證’搞垮對手,確實是下策,並且容易兩敗俱傷。

李恆秉沒有意外之色,直接道:“我能解決山西,山東,河南三省的問題,助你的變法更進一步。”

周正喝了口茶,道:“你怎麼幫?”

李恆秉道:“我上任之後,你就會知道。”

上任,就是入閣。

周正看着李恆秉,這位現在是滴水不漏,沒有任何把柄,做事情雷厲風行,看似在破壞規矩,實則由立身在規矩之內。

一堆的彈劾,卻沒有任何實實在在的把柄。

這樣一個人,所圖是什麼?

一個看似沒有慾望的人,纔是最可怕的。

周正放下茶杯,道:“不夠。”

李恆秉道:“我會說服元輔。未來三年,戶部的借款五百萬,我不會幫你妥善借到。新幣替換舊幣,也在三年內完成。我會協助你打造一個廉潔奉公的官吏體系,將皇帝束之高閣。一切的髒活累活,我幫你做。錢謙益做不到,我能,我在內閣,會是你最鋒利的刀。”

李恆秉做足了準備,已經擺平了周延儒。

周正雙眼眯了眯,李恆秉居然已經說服周延儒,他是怎麼做到的?就憑這些把柄?

這個人,還藏着什麼,有什麼目的呢?

“你說服了元輔,那麼另一個入閣是誰?”周正看着李恆秉,忽然有些好奇的問道。

李恆秉神情淡漠,道:“李覺斯。”

李覺斯,禮部尚書,倒是第一順位入閣人。

周正倚靠在椅子上,笑着道:“看來,你們都揹着我商量好了。什麼時候開始,這些事情,可以揹着我做決定了?”

第六百零一章 殺氣騰騰第四百六十二章 金子、女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都在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這是要決戰啊第兩百三十五章 登聞鼓再響第一百二十章 三不知第兩百三十二章 匪盜合流第十三章 未婚妻?第五百八十四章 奇形怪狀第一百二十一章 堂而皇之的構陷第六百九十二章 變化第兩百三十九章 慌了慌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戰起第四百章 烈火之後第四百三十章 絕境第四百一十八章 齊聚第七百零三章 九重天第六百零一章 殺氣騰騰第六百五十一章 風滿樓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個開始第五百五十七章 兇手比較多第三十七章 誰打斷誰的腿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網打盡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京第七百二十一章 無以爲繼第七十三章 無視第七百一十八章 絕境第六百七十四章 左手畫個半圓第五百九十章 兩個月第九十八章 最爲可恨第兩百六十二章 帝王大忌第六百五十六章 轟轟烈烈第四百六十一章 對戰高迎祥第七百零二章 不了局第五百七十二章 沒有城府的小皇帝第七十四章 意外第兩百六十五章 閹黨末路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開大合第六百六十二章 科舉之咎第四百四十四章 鏖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使建虜?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算第兩百七十六章 朝廷空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似的場景第六百零七章 六科第一百三十三章 周方被悔婚第九十六章 我對刑具有特殊的愛好第兩百一十一章 頭皮發麻第六百九十章 騎牆第八十八章 絕不退讓第三百四十章 危機迫近第四百五十五章 曹文詔下獄第六百一十八章 攻略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似的場景第一百六十二章 該動手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京察第五百五十七章 兇手比較多第一百一十四章 要了結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偷雞不成第五百八十六章 久等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一條線第五百五十四章 似曾相識第六百七十章 不缺席第六百一十五章 能屈能伸第五百六十五章 雞犬升天第六百一十章 黑手第五百二十六章 分贓大會第三百七十七章 露出馬腳第五百五十九章 擴大第三百七十章 壯志豪情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權旁落第四十五章 大手筆訂單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京(第四更!)第六百八十九章 更替第四十四章 破局第兩百三十九章 慌了慌了第兩百四十章 大人物介入第四百五十六章 匪亂坐大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婚之期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殺第三百二十一章 落案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鋒第七百四十三章 臨別之言第四百八十四章 內監與閣臣孰輕孰重?第五百九十三章 劍拔弩張第七百三十五章 議和第五百九十章 兩個月第六十七章 原來是大嫂第二十九章 飢餓營銷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用的棋子第兩百九十章 崇禎元年第一百零四章 與田爾耕的交易第一百九十三章 分功定賞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網擒獲第四百三十章 絕境第四十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四十一章 建虜來襲第三百九十六章 艱難守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情勢越發急迫第三百五十七章大勝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