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咱們在倉庫裡,找不到水。不然做個湯什麼的,加點這種脫水蔬菜,還能漂幾片小菜葉兒……”
“唉!”說到這,陳天頂嘆了口氣:“自打離開祥瑞鎮之後,大夥兒可就沒吃上一頓正餐了。”
他說的的確是事實,在寒冷的黑龍江腹地上,大家基本都是用壓縮餅乾,和噁心發臭的大馬哈魚罐頭果腹。唯一一次抓到了一條大鰉魚,本想做頓俄羅斯燒烤派,又在魚肚子裡發現了一顆人頭,結果到頭來,這頓飯還是沒吃成。
至於眼下,也好不到哪兒去。
雖然找到了斯帕姆午餐肉,三文魚,菠菜這些食材,但這裡是倉庫,根本尋不到水源,連冰塊都挖不到。思來想去,陳天頂覺得除了用火熱一下之外,基本弄不出什麼新鮮吃法。
“陳老闆,吃飯的事兒,咱們將就一下能填飽肚子就行了。”楊開勸慰道:“粉碎小鬼子的陰謀,纔是至關重要的。”
“楊開,我知道你的意思。”陳天頂放下罐頭說道:“但一日三餐都是啃壓縮餅乾,也不是個事兒呀!”
“壓縮餅乾這東西,只能填飽肚子,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營養在裡面,你看看這幾天,小組裡有哪個精神頭好的?老華瘦的就剩下皮包骨頭了。”陳天頂搖了搖頭:“本來就沒剩下多少體力了,還啃着壓縮餅乾去打小日本,你當你是神仙啊,我告訴你,再這樣下去,不出三天,小組就垮了……”
“可是……”楊開欲言又止。
“我去找找其他箱子,看看還有沒有其他收穫。”陳天頂說道:“要是真不行,就一人發一罐子午餐肉,張道長和趙勇德不能吃,你們就一口口的給喂下去。”
“嗯,好吧。”楊開點點頭。
陳天頂說完,便走到另一個綠色集裝箱前,一把撕開封條,將箱子打了開來。這口箱子裡並沒有罐頭,而是一個個陶瓷模樣的小罈子。
陳天頂皺了皺眉,將其中一個小罈子抱在手中,比對了一樣,發現竟和前一個集裝箱裡,躺在罐頭旁邊的那幾個怪異罈子一模一樣。
罈子大概有小孩子玩的皮球那麼大,通體白色,富有光澤。陳天頂用手指敲了敲,發出‘當’的一聲響,他是古董行家,一聽聲音就知道這玩意還真是陶瓷不假。
只不過是粗製濫造的劣質陶瓷。
翻轉手中的小罈子,陳天頂看到壇身有幾行日本文字,文字是青色的,顯然是印在罈子的泥胎上之後,再放到窯子裡燒製而成。
“小鬼子還真挺有能耐的,咱老祖宗的東西,什麼都給偷學兩手,連青花瓷都開始仿了。可惜啊可惜,技術不到家,弄得不倫不類的,拿到南京古玩市場去擺地攤,白送人家都不要。”
陳天頂笑着說道。
聽陳天頂這一說,衆人也被這小罈子所吸引,紛紛聚了上來。
箱子裡沒別的,就是這種罈子多。所以楊開,華伯濤,獨眼龍等人都捧出了一個,在那敲得叮叮咚咚,談論着它的用途。
“指戰員,華教授不是說,箱子外的封條是食品補給嗎?”獨眼龍問道:“那爲啥會出現這麼多陶瓷瓶兒。”
“難道這裡的日本軍官喜歡收藏陶瓷?”
“八成是當尿壺的。”楊開撇了撇嘴。
“我東西還挺沉,我拆開看看。”獨眼龍一邊說,一邊去擰上面的蓋子,但是擰了半天,臉都紅了半邊,蓋子還是沒能擰開。
瓷器雖然很脆,但卻很硬,在不用外力擊打的情況下,是很難將其弄碎的。
“小心點,別割破了手。”楊開提醒道。
“不行,我擰不開啊,要不指戰員你來試試。”獨眼龍喘了口氣說道。
“別擰了,這罈子,不是這種開法。”獨眼龍剛說完,一旁的華伯濤就冷不丁的冒出一句話來。
“華教授,你知道怎麼開?”楊開詫異的問道。
“嗯。”華伯濤點了點頭:“這個罈子之所以用陶瓷製作,不是爲了美觀好看,而是利用陶瓷的特性,做成了一種隔絕空氣的高壓容器。”
“日本人的製作時,將蓋子蓋在壇身,旋緊螺紋。然後通過某個缺口,用儀器抽光罈子裡的空氣,這樣的話,整個罈子的壓強就很大,將上面的蓋子緊緊吸住,單用手去開,除非你是大力士,不然就沒戲。”
華伯濤笑道:“這樣做,一是密封,二呢,就是抽光空氣後,罈子裡的氧氣分子就很少了,這樣的話,存放在裡面的食物,就不會發生氧化反應,你們知道食物是爲什麼變質**的嗎?答案就在這氧化反應上。”
“看來日本人很高明啊,這麼早就把這項科技用在了食品加工上。”
“華教授,你的意思是說,罈子裡裝的是食物?”楊開問道。
“是食物。”華伯濤點了點頭:“不過究竟是什麼食物,我也不知道,打開看看就清楚了。”
說到這,華伯濤將罈子小心翼翼的擱在了腳下,然後摸出瑞士軍刀來,從十幾個刀片中,找到了一個類似於鋼針的東西,捅進了罈子頂部的一個不起眼的小紅點。
等華伯濤再將鋼針抽出的時候,罈子裡發出咯噔一聲。
看到這一幕,華伯濤微微一笑,伸出手來輕輕一擰,那個讓獨眼龍費勁九牛二虎之力都弄不開的蓋子,就開了。
“瞧見了吧,這就是知識的力量。”楊開朝着獨眼龍笑了笑,說道。
“還是華教授厲害。”獨眼龍由衷的讚歎。
打開蓋子後,映入眼簾的是一些黑乎乎的米飯,分量還不少,佔據了滿滿一罈子,楊開估計是一個成年人兩頓的飯量。
說是米飯,其實也不盡然。這種米飯,是一個個用煮熟的大米捏成的小圓球,小圓球上顆粒飽滿,外表的那層黑乎乎的東西,像是某種特製的醬汁,在飯糰放進去以後,特意澆上去調味的。
對於很久沒吃到大米飯的楊開等人來說,這東西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前些天,陳天頂還在抱怨,在祥瑞鎮最遺憾的就是找不到賣米飯的地方。那地方是東北極寒地區,不適合水稻生長,所以吃的大多是麪食。
“華教授,這種米飯是日本人的食物?”楊開聞了聞,說道。
罈子裡的味道還好,除了醬香,就是米飯的味道,中間夾雜了一絲餿味,但並不明顯,看來這種真空包裝,的確起了很大的作用。
“是的,在日本人口中,這不叫米飯,叫飯糰。”華伯濤說道:“我剛纔不是提到過嗎?日本士兵的主食品,就是這種飯糰。”
說罷,他湊近望了一眼:“這種飯熱一下就能吃,上面的黑色東西,是味噌,調味用的。”
“華教授,那這日本人爲什麼不吃米飯,而吃飯糰呢?”楊開問道:“感覺有點多此一舉。”
“這你就不知道了。”華伯濤笑着解釋道:“飯糰從很早以前就已經是日本人外出野餐以及午餐便當的首選食物。三角形狀的米飯糰外層以海苔包裹,裡面的餡料通常是醃漬酸梅以及一片烤魚等,製作飯糰非常簡單而且很快速,所以非常適合外帶食用。有證據顯示,早在平安時代,當時的士兵就曾經攜帶飯糰在身,因此飯糰可說是由來已久。”
“那麼這種飯糰,有歷史背景嗎?”楊開想了想,好奇的說道:“莫非和那個斯帕姆午餐肉差不多?”
“其實也談不上什麼歷史背景……”華伯濤搖了搖頭,答道:“日本飯糰,其實最早出現在普通人家。男人要去田裡幹活
,有可能要工作一天,飯菜麼又不容易帶,日本婦女就想到了把飯揉成一個團。然後光吃團也不好吃,就往裡面加了酸梅,外面包一條海苔,隨後花樣越來越多,餡料用烤魚呀,魚片啊,等等,這也是慢慢演變過來的。就和我們北方的包子,肉夾饃,煎餅卷大蔥是一個道理。”
“原來是這樣,呵呵,華教授,我可又長見識了。”楊開笑道。
“老華,既然都開口了,就連那個味噌一起解釋解釋吧,我看那黑乎乎的東西,和三文魚罐頭裡的豆鼓,有點相像。”陳天頂疑惑的說道:“但二者又不是同一種東西,日本人吃的東西,當真奇了怪了。”
陳天頂是吃貨,對於自己不知道的食物和調味料,自然是窮追猛舍。若是不明白個透徹,怕是他三天三夜都輾轉反側的合不上眼。
“陳老闆,你的鼻子可真尖,這都能聞出來。”華伯濤有些驚訝的說道。
“對於吃的東西,我可不光是鼻子尖,眼睛也亮着呢。”陳天頂開起了玩笑。
“好,好,既然如此,我就多說幾句。”華伯濤清了清嗓子:“所謂的味噌,是一種調味品,以營養豐富,味道獨特而風靡日本。味噌最早發源於中國或泰國西部,它與豆類通過黴菌繁殖而製得的豆瓣醬、黃豆醬、豆豉等很相似。據說,是由唐朝鑑真和尚傳到日本的,也有一種說法是通過朝鮮半島傳到日本。”
“在日本,主要以味噌湯的方式食用味噌,此外在蒸魚、飯糰、蔬菜時加入味噌、糖、醋等拌和的調味料,能使飯菜的味道更鮮美,經常食用的話,也很有利於健康。”
聽了華伯濤的解釋,楊開有些啞口無言。
“華教授,我怎麼感覺,日本人什麼東西,都是學我們的。”說完,他豎起五個手指,每說一句話都壓下一根手指:“米飯是的,黃豆醬也是的,陶瓷也是的,就連唐裝,唐刀等等一切一切,差不多都是的。”
“你應該說,日本人完整複製了我們唐朝的文化。”華伯濤嘆了口氣說道。
“這就是日本人的優點,他們善於學習,將別人的長處,慢慢變成自己的長處。但同時,他們也很聰明,並不是什麼都學,而是隻學好的,不學壞的。所以近代史上,我們這泱泱大國,纔會被這種彈丸小國處處欺負,從甲午戰爭開始,唉,往後就不能提了……”
“那我們中國呢?”楊開問道。
“你想聽真話,還是假話?”華伯濤淡淡的說道。
“真話又如何,假話又如何?”楊開皺了皺眉。
“假話就是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國力雄厚,獅子一發威,誰也不敢輕觸鋒芒。”華伯濤玩味的說道。
“那真話呢?”
“真話就是,中國的當權者好大喜功,驕傲自滿!而且喜歡窩裡鬥,軍閥,亂黨,就連鬼子來打你了,自己人和自己人都不消停。長期以來的閉關鎖國,更是喪失了所有先機,試問,四大發明,哪一樣不是出自中國?但到頭來呢,人家洋人用你發明的槍炮,火藥,狠狠砸開了你的國門,焚燒圓明園的那把火,可旺得很呀!”
“這把火燒掉了滿清,燒掉了中國人那可憐的自尊心,也燒掉了這個民族最後一塊恥辱的遮羞布!”華伯濤聲嘶力竭的說道。
“華教授,你太激動了。”楊開唏噓了一聲,隨即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沒有激動,這一切,都是事實。”華伯濤很是鬱結。
“相信這個國家,會好起來的。”楊開勸慰道。
“但願如此吧!”楊開覺得華伯濤的話,就像是一層陰影籠罩在了自己的心裡。他突然有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即使張作霖大帥不死,張學良不撤退,日本的這場侵華戰爭也是有必然性的。這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問題,而是中華民族本來的弊病。
要想剷除這個弊病,只能重新淬鍊出更爲優秀的民族精神,才能讓炎黃子孫延續下去。
“楊開,老華,你倆別談什麼國事了,過來看看,我又找到了什麼?”正在楊開思考之際,陳天頂的話,將他從思維的海洋中抽離了出來。
他回頭一看,發現陳天頂正徘徊在兩個箱子旁邊,兩眼放着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