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尚可喜窮途末路

bookmark

第326章 尚可喜窮途末路 北線赤軍付出了絕大的犧牲,經過艱難的血戰,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與之相反,南線赤軍戰事較爲順利,雖然走的路程更遠,進度卻領先於北線。

一方面,敵軍主力在北線。另一方面,尚可喜更爲狡詐,有意保存實力。

東江鎮三順王中,孔有德最像梟雄,爲人最魯莽;耿仲明最狡猾,但資質最差,目光短淺,貪圖小利;尚可喜最聰明,但性貪好利,無所節制。

尚可喜主持南線清軍,聽說清軍在羅定戰敗,便立即收縮防線,作撤退的準備。及至赤軍圍困肇慶,尚可喜更如驚弓之鳥,置戰局於不顧,一路向後狂奔。

粵東沿海本就多義師,趁機攔截、騷擾清軍。汶村的王興、疍民首領周玉、佃兵首領劉保,三人出力最大,令清軍苦不堪言。

王興在肇慶、廣州沿海縱橫十餘年,連東勳也得讓他三分,承認他對陽春、陽江、恩平、新寧四地的統治。周玉、劉保更不必說,在疍民、佃民中威望素著。這兩人振臂一呼,疍民、佃民羣起響應。

各地州縣不時發生暴動,邑民殺死滿清官吏,變易旗幟,剪辮歸正。海防重鎮電白縣扼守粵東沿海官道,尚可喜在此派有一支浙江綠營兵。這支浙江綠營兵竟也起義反正,差點絕了尚可喜的歸路。

趁你病,要你命。南線赤軍窮追猛打,步兵第一鎮走陸路,一路緊追不捨。南洋艦隊走水路,不時在清軍背後登陸。

二十日,尚可喜率軍退至肇慶府高明縣境內。此時,赤軍正在加緊圍困肇慶,張存仁已經窮途末路。滿清廣東巡撫李棲鳳手下缺少得力兵馬,亦對援軍望眼欲穿,懇請尚可喜回援廣州。

樹倒猢猻散,尚可喜既不救張存仁,也不救李棲鳳,決定渡過西江,疾向梅嶺方向撤退。平南藩軍的家眷都在江西贛州,藩軍可不想死在粵東。

平南藩第一大將、左翼總兵許爾顯奉命奪取木棉頭渡口。木棉頭渡口位於三水縣以東,溝通西江、北江。清軍若要向北逃往江西,走木棉頭渡口最爲便捷。

肇慶、三水兩城還在清軍手中,由於清軍水師太弱,赤軍已派水師奪取木棉頭渡口,基本掌握了制江權。

二十一日清晨,許爾顯率領一千騎兵,輕鬆奪取渡口。赤軍防備十分空虛,或許兵力都在肇慶,無暇封鎖渡口。

軍情緊急,許爾顯也沒想那麼多,驅使士兵渡河。他們架不了浮橋,只得用渡船來回擺渡。

還沒渡過一半,赤軍三版戰船從西江支流中順流而下,直趨木棉頭渡口。又有一支使用定虜式馬槍的赤軍騎兵,顯然埋伏已久,向剛渡過西江的清軍發起突然襲擊。

兵法雲,半渡而擊。清軍猝不及防,渡過河的騎兵都被赤軍殲滅。許爾顯慶幸沒有渡江,連忙帶著殘餘清軍,向高明方向撤去。

“公絢,依你高見,咱們該怎麼辦?”尚可喜彷徨無計,只得向謀士金光問計。

“肇慶已經危如累卵,經略必敗無疑。吳六奇領水師回援惠州,我軍沒有水師,想堅守廣州亦很難。清遠已經失守,從化危如累卵。藩軍若要北上梅關,阻力重重。藩主向我問計,我亦別無良計。”

金光心向明朝,與赤軍情報局偵侯頗有接觸。尚可喜早有耳聞,對他頗爲防備。但這麼多年來,藩軍大計皆出自金光的謀劃。尚可喜實在是離不開金光,值此危難關頭,更需要金光出謀劃策。

“無妨,卿且試言一二。” “上計,當投降赤軍,如定南藩軍。將來恢復中原,藩主不失富貴。”

尚可喜默然,良久才說道:“藩軍家眷都在江西,就算我要投降,將士必不服從。”

“呵呵,”看著藩軍節節敗退,金光竟有種莫名的快感,說道:“妻子家眷如浮雲耳。藩主早年爲大明廣鹿島副將,置家眷於旅順。孔有德、耿仲明引後金兵攻旅順,藩主家眷數百口皆投水死,何其壯烈。

“藩主龍馬精神,之後再置妻妾,不到二十年,又有子三十七人、女三十二人。今後,就算再次從頭開始,妻妾子女亦不愁也。”

尚可位說道:“岑丹初頗能容人,定南藩大將線國安歸降赤軍,竟能繼續執掌兵權。藩主就算歸降赤軍,只要手上還握有兵權,朝廷投鼠忌器,也就不能把我們的家眷怎麼樣。”

尚可位是尚可喜的弟弟。尚家在遼東雖非世代將門,卻也頗有名氣。尚可喜的父親尚學禮、哥哥尚可進,都是東江鎮的名將,皆死於八旗之手。若是尚可進還活著,就輪不到尚可喜的事了。

“投降之事暫且不言,請卿再言他計。”讓五十多歲的尚可喜投降二十多歲的岑丹初,他還是很牴觸的。他的長子尚之信留在京師作爲人質,已和愛新覺羅氏訂下親事。

“中計,渡過珠江,遁入廣州,與李棲鳳合兵一處,是降是戰,仍可斟酌。”

“何爲下計?”

“渡過珠江,遁向福建。”

“這?”尚可喜狐疑,眼珠子轉來轉去,說道:“我倒覺得,去福建爲上計,守廣州爲中計,降赤匪爲下計。”

“呵呵,”金光笑道:“逢此亂世,藩主所賴以保全富貴者,兵權也。福建距此足有上千裡,中間需穿過惠州、潮州,惠州的馬雄、潮州的郝尚久皆號稱名將。藩主逃亡千里,就算僥倖到達福建,手上還能有幾號人馬?

“永曆三年,靖南、平南兩藩藏匿逃人案發。耿仲明自裁,藩主安然無恙,京師滿人至今不平。藩主到了福建,喪城失地,兵馬潰散,必受朝中彈劾。到時,清廷一紙文書就能把藩主下入大獄。”

“啊?”尚可喜吃了一驚,知道金光並非危言聳聽。

尚可位不知道是哪根筋抽了,他問了個十分白癡的問題:“若我軍趨向肇慶,與經略內外夾擊赤匪,如何?”

“與其何兵趨向肇慶,何如留在高明,與赤軍第一鎮決戰?將軍自認爲,藩軍能敵過赤匪第一鎮嗎?若連第一鎮都打不過,何必到肇慶城下找死?”

“吾知矣。”尚可喜做出了決定,說道:“派人聯絡李棲鳳,請他在珠江準備渡船,搭設浮橋。吾將引兵撤入廣州,再作打算。”

第325章 連環爆破362.第362章 逼死陳泰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376.第376章 欣然歸附第六十三章 岑丹初單騎退土司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112章 再得昭平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一十二章 除害第一十七章 思考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284章 紅沙坳遇阻第八十章 合陣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第六十三章 岑丹初單騎退土司第275章 要麼天才,要麼瘋子第392章 水戰告捷第400章 “糞刑”洪承疇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127章 擴軍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369.第369章 岑丹初西進衡州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第244章 護駕大將軍馬寶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第171章 水師小操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380.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疇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六十一章 開學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183章 定計反攻第163章 籌建水師第205章 蛇吞象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218章 水師大捷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412章 兵臨城下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二十三章 3王圍城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282章 親兵渡河第166章 辦公司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398章 決戰在即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第273章 四面楚歌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九十三章 金聲桓反正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415章 旗兵來援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351.第351章 廣德公主第二十章 募兵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195章 清軍急襲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175章 封爵之議374.第374章 屯齊夜遁383.第382章 先湖廣後江西第406章 三路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