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會師金陵

第350章 會師金陵

張煌言比想象中的憔悴,雖才三十二歲,頭上已生出許多白髮,身材瘦削,皮膚黝黑,大概常年漂泊海上,經常受海風吹拂,被驕陽炙曬。 見到岑丹初,他長揖道:“藩主英武絕倫,文治武功,煌言久仰已久。”

丹初亦很敬重張煌言,回以長揖,道:“玄著見識卓絕,大義抗虜,吾亦神往久矣。”

雙方分賓主坐下,錢秉鐙、顧炎武作陪。

“玄著此行,路上還算順利。”

“蒙藩主關心,某一路乘坐海船,乘東北信風南下,沿途海寇銷遁,稱得上海波澄淨、一帆風順。”

“那就好,魯藩身體還好?”

張煌言是魯王朱以海的嫡系,長期與朱以海並肩作戰,彼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平心而論,朱以海雖非雄主,比永曆帝朱由榔還是強了不少的。可惜造化弄人,朱由榔血脈更純,被諸藩擁爲明朝正統。

“魯藩自從失去舟山,一真鬱鬱寡歡,退位之後,被賜姓安置在金門,待遇還不如賜姓藩的偏將。他更加落寞,不久前生了一場大敗。”

“哎!”丹初嘆了口氣,說道:“韃子雖侵佔了舟山,魯藩手上畢竟還有軍隊,就算去掉了監國稱號,何必要交出兵權,任由賜姓擺佈?”

這話說得十分坦誠,張煌言也有此感,苦笑道:“舟山之敗,魯藩十分內疚,總覺得自己部署失當,致使將士家屬被俘殺。”

舟山之戰對魯監國政權打擊極大,堪稱是釜底抽薪。清軍攻下了舟山,直接端了魯監國的老巢。留守城內的文武大臣、宮眷、軍隊眷屬或被殺,或被俘,或投降。

魯藩軍隊不久前剛經歷過內訌,士氣低落,不少將領降清,無力再恢復舟山。殘部漂泊海上,無處依傍,只得投靠朱成功。朱以海亦心灰意冷,去除監國稱號,想做個太平藩王也不可得了。

張煌言爲尊者誨,不願提及朱以海在金門的窘境。丹初卻有意招撫魯藩舊部,說道:“聽說定西侯寄居中左所,與賜姓屢有齟齬。若定西侯不棄,可請定西侯揚帆來粵。吾必厚遇定西侯,謀以抗虜大計。”

定西侯即張名振,這個爵位是朱以海封的。南明爵位混亂,朱以海既已向永曆帝稱臣,丹初亦不妨承認張名振的爵位。反正南明已經遍地國公了,侯爵也不是什麼多麼顯貴的爵位。

然而,張名振爵位雖然不高,卻極受朱以海的信任和倚重,是魯監國政權的臺柱子。

張名振,字侯服,南直隸應天府江寧縣人,南京錦衣衛籍。他少時剛直豪爽,有謀略,多壯志,遊歷京師,東廠太監曹化淳引爲上賓,又與東林黨關係甚密。崇禎末年,張名振以副將任台州石浦遊擊。弘光元年,朱以海在紹興稱監國,張名振以兵赴。

張名振驍勇善戰,威名赫赫。浙江、南直隸一帶的清軍很怕他,稱他爲“海寇頭子”。

朱成功兼併魯藩,張名振仍是硬骨頭,不願被朱成功收編。他與賜姓藩關係微妙,既是抗清的同盟,又保持著相當大的獨立性。

張煌言擔任張名振的監軍,二人關係密切。這次入粵,他正是受張名振的委派,試圖聯絡赤軍會師長江。

“藩主美意,張某不勝感激。定西侯若是聞知,必感欣慰。只是,定西侯麾下還有戰船數百,兵馬數萬,與其南下來粵,何如北上抗虜?”

“呵呵呵,”丹初搖頭笑道,並未拆穿張煌言的大話。

魯監國自舟山戰敗,兵馬損失大半,殘部或降清,或編入賜姓藩。根據可靠情報,張名振手上只有一百來艘戰船,將士連帶眷屬不到五千。

“玄著可打算晉見皇上?” 張煌言對永曆帝並無感情,說道:“我打算先和藩主議定抗虜大計,再去行在晉見。”

“嗯。”丹初說道:“玄著請講,吾洗耳恭聽。”

“錢牧齋雖有失節,其意頗悔,聯絡抗虜甚力,所著《楸枰三局》流傳甚廣。某深以爲然,中原根本自在江南,若能恢復江南,進足以北伐中原,退足以割據南方。

“藩主擁精兵數十萬,兩蹶名王,定國陣斬尼堪,天下震動,此萬曆以來未有之大捷也。江南義師振奮,紳衿百姓翹首以盼王師。

“爲天下大局計,可令西營全力恢荊、襄,上扼漢沔,下撼武昌。藩主北伐江西,克九江、湖口,望安慶、南京。定西侯與賜姓藩率水師北上,入崇明,先克鎮江,截斷漕運。兩軍會師南京,則大江以南在吾指顧之間。

“江南既定,財賦漸充,根本已固,然後北伐,一路分陝甘、一路入魯、一路沿海路直撲天津,天下可定也。太祖高皇帝定鼎金陵,大兵北指,韃虜遁歸漠北,此已事之成效也。”

錢牧齋即錢謙益,弘光時失節降清。“水太冷”的典故或許是出於杜撰,“頭皮癢”剃髮留辮卻是不爭的事實。

他是東林黨首,又是文壇盟主,在天下紳衿當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錢謙益的降清,造成的影響極爲惡劣,堪稱是明朝紳衿階層精神支柱的垮塌。

錢謙益深爲懊悔,絕意仕清,返回家鄉聯絡義師,秘密抗清,已成爲公開的秘密。滿清曾把他逮捕入獄,但錢謙益名聲太大,門生故吏遍天下,就連清廷也十分忌憚,只得把他釋放。

顧炎武是崑山人,熟悉江南義師的情況,說道:“玄著說得沒錯,世人皆稱江南文弱,但太湖義師神出鬼沒,漕幫縱橫運河。錢牧齋雖然失節,亦積極聯絡義師,營救抗清志士。足見江南人心思明,大軍若能克復金陵,江南必可傳檄而定。”

錢謙益雖然無官無職,但影響力很大。顧炎武因抗清被捕,錢謙益亦出手相救。

會師南京的設想很好,前景極爲誘人。問題是,這個戰略太過宏大,涉及到大西軍、赤軍、鄭氏三支力量。南明朝廷沒有威望,組織不起來這樣大的行動。要想會師南京,只得依靠孫可望、岑丹初、朱成功三人之間的默契。

歷史上,張煌言曾經三入長江,爲會師南京不懈努力。但大西軍和鄭氏水師始終未能會師南京。李定國退而求其次,率大軍入廣東,與朱成功會師廣州,依然失敗。

南明雖弱,畢竟有許多翻盤的機會。但由於軍閥私心自用,最終讓滿人坐穩了天下。

“會師南京,固然是恢復江南的絕佳妙計。”丹初說道:“然而,赤軍、西軍、鄭軍不相隸屬,互不節制。想會師南京,難矣。”

攘外必先安內。丹初已經隱隱意識到,赤軍若想恢復江南,必須與大西軍、鄭軍分出高下,才能放心北伐。孫可望、朱成功皆爲梟雄,將來的爭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就像明太祖朱元璋,取金陵四戰之地,不剪除羣雄,就不能放心北伐蒙元。

亂世就是這麼殘酷。身處亂局,岑丹初早已身不由己。眼看張煌言有些失望,丹初安慰他道:

“吾亦有志恢復中原,只因韃虜強大,各藩心思不齊,會師南京還需從長計議。玄著與定西侯忠正勇武,不妨先入長江試探虛實。春節過後,吾將率赤軍翻越大庾嶺,北伐江西,爲會師南京做準備。”

受張煌言影響,丹初決定提前北伐江西,時間定在春節之後,距今不到兩個月。

煌言大爲振奮,起身作揖說道:“張某代定西侯敬射藩主。”

第一十七章 思考第一十章 點名第七十八章 教導359.第359章 輔兵逞威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八十三章 降服土司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218章 水師大捷369.第369章 岑丹初西進衡州第155章 戰象襲來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182章 報捷第九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15章 民心之辯372.第372章 九迭十八層第320章 鐵索攔江第125章 五屯所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301章 投名狀第129章 破城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261章 拒絕反攻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214章 昭平大治第129章 破城第197章 出營野戰第102章 反攻第144章 授旗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170章 大局崩壞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331章 太后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278章 堅貞不屈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216章 忠貞營西進第337章 再次擴軍第159章 殺人誅心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197章 出營野戰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158章 大將之風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敗南京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338章 施琅歸順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第197章 出營野戰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五十二章 迎駕第七十九章 寓教於樂第263章 謀殺陳邦傅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八章 破陣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233章 寧國公第155章 戰象襲來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二十章 募兵第198章 援軍到了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108章 治軍之道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212章 堵胤錫先斬後奏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三十二章 慶功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一十七章 思考第203章 撤退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192章 定虜伯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249章 奇襲第332章 禦駕親徵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331章 太后第229章 廣西最大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