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

bookmark

丹初揮舞馬槊,如同戰神下凡,連斬三名清軍。奈何清軍人多,很快又把兩百多名永安軍圍了起來。

一名清將趁丹初不備,使用鏜刀偷襲,刺向丹初後背。岑勇一直跟在丹初左右,奮不顧身,使用長矛格擋鏜刀。

鏜刀,形如三股叉,長柄,發明於隋朝,常用作儀仗用具。至明朝時,鏜刀開始流行於戰場。只是,鏜刀和馬槊一樣又長又重,一般士卒力氣不夠,很難運用自如。

那鏜刀被岑勇的長槍一擋,方向偏轉,氣力有所消減,鏜頭刺向丹初右腋。腋下爲虛弱部位,幸好丹初佩戴了腋甲,擋住了敵將的鏜刀。

清將壯碩,力氣甚大,鏜頭接連刺穿腋甲和鎖子甲,刺入丹初腋下。

腋下肌膚較嫩,一陣鑽心之痛襲來。丹初回頭看去,見那員偷襲的清將正洋洋得意,頓時火冒三丈:竟然有人敢偷襲我,真是膽大包天,今日非殺了你不可。

他勒轉馬頭,迎戰清將。那清將見他意氣風發,亦不敢怠慢,抖擻精神,收回鏜刀,準備再戰。

“咣”,槊刃與鏜頭相交,發出一聲脆響。火光四射,丹初輕舒手掌,免得被槊杆震傷。這是戰場經驗,時間久了,已成習慣。

對方力道很大,通過鏜頭傳遞到槊杆上,激得丹初右手虎口一震。

以暴制暴,遇強則強。丹初右腋隱隱作痛,頓有怒髮衝冠之感。他再次揮槊,舉高劈向敵將。

敵將亦不甘示弱,舉鏜抵擋槊刃。鏜頭兩側有叉,攻防兼備,正可擋住馬槊。

又是“咣”的一聲,丹初握緊槊杆,頂住兵刃相撞時產生的衝擊力,狠狠壓住馬槊。

敵將亦握緊鏜杆,絲毫不敢鬆手。否則,槊刃落在身上,後果不堪設想。

兩人就這樣僵持著,麾下親兵向前助戰,若能乘隙捅上敵將一刀,敵將力泄,必敗無疑。

岑勇立功心切,帶領麾下士卒勇猛前進。

丹初見狀欣喜,抽空指導他道:“臨戰之時,務必集中,以多擊少,破敵必矣。”

岑勇受到啓發,喝道:“諾!第三伍,集中,跟我來!”

畢竟是丹初的親兵,雖然實戰經驗少,卻久經教導,血性十足。岑勇這一伍親兵,多爲童子隊中選拔的童子兵,臨戰異常英勇。

丹初的馬槊在上,藉助重力壓制清將,顯得更爲從容。那清將力氣將盡,周遭親兵亦落下風,便使出平生蠻力,把鏜刀用力一掀,試圖格開丹初的馬槊。

“中計了!”丹初心中一喜,借力舉高馬槊,再次劈向清軍。

那清軍不敢硬接,使用鏜刀斜向格開馬槊。

狹路相逢勇者勝,敵人已經露怯,當奮勇一擊,應可破敵。丹初用靴跟輕踢馬肚,毛慄馬已通人性,和他心意相通,立即奮蹄突向敵將。

遇到硬茬了,那清將已經怯戰,調轉馬頭,試圖後退。但退路方向都是清軍,清將被己軍所擋,無法退後,只得使出一記回馬槍,猛地刺向丹初。

鏜刀沉重,頭重杆輕,並不適合回馬槍戰術,揮過來時力氣已泄,達不到回馬槍應有的威力。丹初輕鬆躲過鏜頭,丟棄馬槊,一把抓住敵將的鏜杆。

兩人爭執不下,彷彿生了默契一般,幾乎同時放棄鏜刀。清將試圖拔刀自衛,丹初戰馬已經迫近。

他輕舒猿臂,把清將夾至左肋下,左臂如同鐵鉗,死死夾緊清將的脖子,再借助馬力,輕鬆把清將拖下戰馬。

那清將被丹初的鐵臂夾得喘不過氣,頭冒金星,口吐白沫,極力揮舞雙手,試圖掰開丹初的鐵臂。

丹初如同凶神惡煞,要報右腋之仇,揮動右臂鐵拳,朝清將面門砸去。清將死到臨頭,暴發出強烈的求生欲,張開大嘴,試圖咬丹初手指。

手指隱隱傷痛,大概被清將的牙齒咬傷了。丹初怒從心起,用右手拔去清將的頭盔,再用食指、中指挖向敵將眼睛,把他眼珠硬生生摳了出來。

“吃吧!”丹初把敵將的眼珠子塞入他的嘴巴,哈哈大笑起來。

一股強烈的血腥味涌向口鼻。那敵將痛不欲生,大呼小叫,在地上跌跌撞撞。

他孃的,自己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殘忍了。活摳眼睛,真是殘忍至極。

殘忍有殘忍的好處。那清將嘶心列肺地叫喚著,叫得人毛骨聳然。周圍的清軍觸目驚心,見到丹初紛紛躲避。

“爵帥!您的馬槊!”岑勇相當機靈,已經撿回了馬槊,遞給丹初。

大仇得報,丹初心中非常痛快,橫槊說道:“諸位,跟我來!立功就在此時也!”

永安軍士氣大振,雖然只有兩百多人,卻在丹初的率領下,左右蕩抉,勢如游龍。

馬起蛟、白貴、趙興、馮之驥等驍將各率標兵,亦衝入敵陣交戰。

白貴最爲驍勇,沒有繞到左右兩翼,而是瞅準了清軍正面的空隙,直接穿入敵軍戰陣。

馮之驥人品最劣,與諸將不和,這次也勇猛出擊,側擊清軍右翼。

步兵相繼接戰,但雙方陣形都已混亂,號令不行,各鎮各自爲戰。雙方弓箭、火器尚未施放完畢,就混戰到了一起。

亂套了,全亂套了!

今日之戰,真長見識!

上萬人的大兵團作戰,各部號令不久,新合不久,怎麼說也該整肅戰陣,約束營伍,按部就班地前進,炮擊,接敵,騎兵出擊,伺機尋找戰機。

沒想到,焦璉身爲主將,未及合戰,率先以輕兵自陷敵陣。諸將緊隨其後,各率精兵衝陣,攪亂了敵軍的戰陣,打破了敵軍的火力和弓箭優勢,奪取了戰場主動權。

真乃神來之筆!

丹初不由得想起一個典故。

宋朝名將岳飛曾有一次遭到敵軍偷襲,敵衆我寡,部卒驚恐。岳飛認爲,應當乘敵立足未定,主動出擊。他單騎衝向敵軍,敵軍欺他人少,將他圍在中間。岳飛起刀斬殺一名敵將,餘衆披靡,宋軍士氣大振,大敗敵軍。

《宋史·岳飛傳》載岳飛論兵法,曰:“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看來,用兵原本沒有常例,更不能因循守舊。爲將者不能紙上談兵,而應實事求是,準確把握敵軍特點和戰場實際,及時抓住戰機,必要時還應孤注一擲,勝敵更有把握。

第136章 遙遙領先 擴產增效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128章 攻城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八十八章 永歷帝出逃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第九十四章 清軍逼臨桂林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171章 水師小操第311章 南越國主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八十八章 永歷帝出逃第172章 出兵抗虜第256章 以眾擊寡,以快製慢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154章 飛奪黃花驛第六十二章 面聖第205章 蛇吞象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347章 除惡務盡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192章 定虜伯第417章 破城在即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21章 折箭為誓第419章 入城式第171章 水師小操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98章 騎砍與追殺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六十五章 還陛桂林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127章 擴軍第二十五章 破營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147章 兵行險著第415章 旗兵來援第179章 滿虜來襲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第一十二章 除害第337章 再次擴軍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第123章 射禮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195章 清軍急襲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八十五章 亡國也要內鬥第171章 水師小操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278章 堅貞不屈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八章 破陣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九十六章 衝陣第403章 李明忠出使吳三桂第103章 黨同伐異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118章 昭永總兵第六十一章 開學第三章 行軍第309章 大舉進犯第196章 極度被動第230章 棄攻梧州第419章 入城式第407章 傾盡國力,與虜決戰第389章 奇襲跳馬澗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229章 廣西最大軍頭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一十二章 除害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406章 三路出征第257章 水戰大捷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301章 投名狀第278章 堅貞不屈第171章 水師小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