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朱慈烺巡視臺灣

大員灣附近的曠野上,到處都是帳篷,還有胡亂搭建的草棚,從福建沿海移民過來的百姓,大多被安置於此。

爲了管理百姓,鄭成功設立數個縣,委派官員,管理着島上近百萬漢人,以及數十萬熟番。

大員縣,也就是荷蘭人修建的赤坎堡周邊區域,成爲了移民的主要聚集點。

現在明廷流亡海外,瓊州島的開發程度,其實要好於臺灣島,不過鄭成功認爲瓊州島距離陸地太近,並不安全,所以建議朱慈烺移駕臺灣,並將大員改名爲新明京,作爲朝廷臨時都城。

受到鄭成功的邀請,朱慈烺決定到臺灣來看一看,順便與鄭成功商議一下,眼下的局勢,看怎麼對付魏軍。

這時朱慈烺在鄭成功的陪同下,來到赤坎堡外的移民營地,女人們正忙碌着洗衣做飯,一羣羣孩子在帳篷和棚戶之間捉迷藏玩耍,男人們則在遠處山林中,砍伐樹木,開墾荒地,揮汗如雨。

朱慈烺與鄭成功都穿着常服,可是一路走來,還是有不少百姓行禮。

鄭成功如今已經三十歲,整個人越發精悍能幹,他騎着馬,一邊走一邊給成熟許多的朱慈烺介紹道:“陛下,臺島是塊寶地,島上樹木衆多,巨木也不少,造船建房都可以就地取材。現在我正派人組織百姓,砍伐樹木,用不了一年,就能在此建起一座容納數萬人的城池。”

朱慈烺看向遠處伐木的漢子點了點頭,問道:“糧食能夠自給自足麼?”

這是朱慈烺最關心的問題,瓊州島上的糧食便消耗驚人,已經快撐不住了。

鄭成功道:“臣請老農看過,這裡日照充足,降雨充沛,新開墾的土地肥力足,等過段時間把種播下去,用不了幾個月就有收成。現在島上到處都是土地,缺少的是人,每家每戶可以隨意開墾,糧食自足並沒有問題。”

朱慈烺微微頷首,這時一羣人正好經過一片帳篷旁,便見有三四十人聚集在一起,席地而坐,似乎在召開家族會議。

朱慈烺遂即翻身下馬,衆多百姓見一羣兵士過來,嚇得他們紛紛站起來。

鄭成功連忙道:“大家不要害怕,陛下來看看大家的情況。”

百姓們聽說是皇帝來了,嚇得紛紛跪下,磕頭行禮,“草民拜見陛下!”

朱慈烺難得露出微笑,擺擺手,“大家都起來吧,不要多禮!朕與你們隨便說說話!”

侍衛搬來小馬紮,朱慈烺坐下,示意鄭成功,坐在自己身旁,最後招呼百姓席地而坐,

朱慈烺問道:“你們都是哪裡人?”

“陛下,草民等人都是潮州人!”一名老頭說道,看樣子應該是族長。

朱慈烺嘆息道:“讓你們背井離鄉,朕之過啊!”他沉默一陣,擡頭看着衆人又問道:“你們在這裡還習慣嗎?”

百姓大多低着頭,不敢和皇帝說話,最後還是老頭左右看了看,才磕頭回道:“陛下,潮州多山少地,其實我們那裡的人,很早以前就時常出海。有不少人去了呂宋,甚至更南的島上討生活,都過得很好,我們來到這裡,官府分了這麼多土地,氣候也與家鄉一樣,並沒有什麼不習慣,只是有點戀鄉而已。”

朱慈烺聽了這個回答,倒是有些意外,當下又與老頭說了幾句,詢問了一些情況,聽老頭說着潮州人出海,在呂宋等地生活的故事。

在朱慈烺看來,背井離鄉,是一件很傷感的事情,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選擇離開家鄉。

朱慈烺對於離開大陸,敗退到海島,始終耿耿於懷,心中非常痛苦,可是聽了老者的話,卻有一絲不一樣的感悟。

中國地大,各種地形都有,不一樣的土地,養育了不一樣的人,在平原地帶,人們安土重遷,可在福建和粵東,山多地少,種地養活不了那麼多人,便逼着多餘的人口往外發展。

下南洋,便是這種內因造成的特殊情況,高義歡對於如何移民,控制西伯利亞,傷透了腦筋,可是在南洋,福建廣東的先民,卻已經自發的向南洋移民數百年。

對於粵東和福建的百姓而言,他們依然戀家,但是走出去,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可能帶來更好的生活。

朱慈烺一直想返回大陸,可他清楚的知道,不可能了,所以他心中一直非常痛苦。

方纔的談話,讓朱慈烺忽然意識到,既然大陸容不下他,或許他可以像福建、粵東的百姓一樣。

交談了許久,朱慈烺才起身離開,整個人的心情,居然好了不少。

一行人視察一圈後,回到赤坎堡,朱慈烺看着堡壘,有些驚奇,“這是紅毛夷建造的堡壘?”

鄭成功點了點頭,“陛下,這確實是紅毛夷的建築。此堡防禦完善,難以攻打,駐紮千餘人就可以擋萬餘大軍的圍攻,臣圍困數月,才迫降此城。”

朱慈烺微微皺眉,“這個堡壘怎麼和高賊建造的城池有點像!”

鄭成功笑道:“陛下,高賊就是從西夷這邊學過去的。”

朱慈烺有些吃驚,“如何建築這種堡壘,卿家掌握了嗎?”

鄭成功道:“陛下,臣早就派人研究了此堡,並繪製了圖紙,將堡壘建造的技巧學會,並準備在澎湖和廈門建堡。”

朱慈烺點了點頭,“如此甚好!”

兩人邊走邊說話,來到堡內一間廳堂內,朱慈烺有些好奇的打量着西式建築的陳設,忽然見牆壁上掛着一副十分巨大的地圖,於是快步走了過去。

鄭成功當即介紹道:“陛下,這是臣從荷蘭人手中獲得的一副南洋地圖!”

朱慈烺注視着地圖,臉上露出吃驚之色,指着一個大島,“這裡就是呂宋?”

朱慈烺已前也聽過這些地方,只是不清楚大小,今天與那老者交流後,他一眼就看見了呂宋。

鄭成功點了點頭,沉聲道:“陛下,那裡就是呂宋,不過現在被西班牙人佔據了!”

朱慈烺微微皺眉,又指着爪哇等地,驚訝道:“這幾個大島,又叫什麼,一個個居然都比瓊州大!”

第729章突襲蒲津關下第569章馬軍對衝第520章伐蜀還是攻明第977章剽竊大王第1091章孫可望蠢蠢欲動1080章攻破山城第802章高大王的八個銀窖第1011章資本萌芽第61章瓜分戰果第192章張應祥三過漢江第681章接受稱藩第1009章撤向嶺南第602章騎兵衝擊第289章大順朝的危局第2章高二哥失憶了第26章半渡而擊第24章滾滾南下第1042章馬尾軍港第939章大沽外海第313章大帥你看我幹啥?第766章南京新氣象第250章自生火銃第877章分化瓦剌第967章明軍撤退第937章傳遞消息第897章攻下錦州第485章皇帝發怒第248章危機重重第82章不戰而降第85章決戰中州一第126章分攤糧食第685章王宮議事第1011章資本萌芽第501章一手戰刀,一手錢糧第942章人心變化第84章鬱悶的劉黑子第162章官軍北上第283章點了個大炮仗第399章堵住李自成第293章短暫的寧靜第383章溜了溜了第1021章紅毛夷毀約第587章放了孟喬芳第1023章橫渡海峽第306章準備就緒第643章正金錢莊第123章鹿邑歸屬第1001章衝向南岸第728章突襲蒲津關中第328章大明還有沒有王法第788章朱慈烺膨脹了第539章劉黑子的危局第602章騎兵衝擊第523章出使張獻忠第127章臨近新年第225章強攻城池上第1073章兵臨朝鮮第1033章開戰第615章豫南決戰(三)第840章間接的影響第335章退至襄城第804章高義歡好毒第816章叮~獲得西化條件第778章夜間投降第469章孔有德死了第346章孫可望經略荊州第475章那就留在漢川吧第591章汝南保衛戰上第1034章戰象衝陣第816章叮~獲得西化條件第337章被打臉了第1050章背水而戰第161章散功童子高義歡第771章塹壕戰第706章濟爾哈朗的盤算第137章大敗土寇第293章短暫的寧靜第67章朱仙鎮大敗第97章決戰中州十三第457章偷襲清營中第586章三路威脅第212章踏平峴首山,活捉易道三第648章將計就計第48章鹿邑種田記中第316章給多鐸點個炮仗第228章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第623章決戰豫南(十一)第697章海上航行第431章貝子跑吧第619決戰豫南(七)第778章夜間投降第983章朱慈烺的反擊第510章塵埃落定第464章是不是有啥陰謀第143章清軍牧馬第1073章兵臨朝鮮第961章多爾袞的結局第883章內閣預義第581章攻下延安上第707章邊境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