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竣工儀式

一個星期之後,段雲接到了深圳市政府的要求,參加定於10月25號深圳科技園舉行的竣工儀式。

這次深圳科技園擴建工程竣工,也就意味着繼北京和上海無錫之後,成爲了中國第4個微電子基地。

而在竣工儀式結束之後,市長李灝也召集了新入駐科技園的27家科研單位的負責人開了個會議,主要就是想表達深圳市政府對於深圳微電子技術的發展的重視,同時也向這些負責人介紹了段雲和天音集團的情況。

其實這些機械電子工業部的下屬單位負責人早在來深圳之前,就已經知道了天音在芯片產業的一些情況,另外他們也得知,目前這個深圳科技園段雲是最大的民營企業贊助者,而且在機械電子工業部內部會議中,副部長鬍啓也安頓這些人科研單位負責人,要求他們和天音電子廠保持深度合作,爭取把深圳的芯片產業發展起來。

從部裡的領導到深圳市政府當地的領導,幾乎保持着一樣的口徑,那就是要求他們這些科研單位來到深圳後,必須要和天音集團進行合作。

也正是因爲如此,當見到段雲本人後,這些科研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紛紛上前示好,表示願意給天音集團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和提供技術上的支持。

實際上,早在來深圳之前,他們這些科研單位的負責人就已經得知了段雲和天音集團的很多事蹟了,在他們看來,段雲是個非常成功的商人,而天音集團財力和技術實力雄厚,能和這樣的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對於他們這些科研單位來說,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要知道,機械電子工業部之前在北京上海和無錫建立了三個微電子基地,而每一個微電子基地,都是圍繞一個核心企業建立起來的。

比如北京微電子基地是圍繞北京無線電四廠和無線電六廠建立起來的,而上海的微電子基地是圍繞上海無線電七廠建立的,至於無錫微電子基地,則是圍繞無錫742廠建立起來的。

這三個微電子基地可以說中國最大的三個芯片產業基地,然而這幾家微電子基地核心企業和段雲的天音集團相比,無論從名氣,技術實力,還是財力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唯一比較接近天音新片場的是無錫742廠,兩家企業芯片年產量差距並不大,但是在技術上卻足足相差了整整一代,而且742廠只能生產一些中低端芯片滿足國內市場,而天音芯片廠現如今已經研發出了世界上性能最爲先進的NAND閃存芯片,建立起了強大的芯片上游研發能力,這是國內其其他企業不具備的。

而其實最讓這些科研單位看重的,則是天音集團的財力。

之前無論是北京上海還是無錫的核心芯片企業,他們都是國營企業,而配合這些企業的科研單位他們的科研經費也都是靠部裡撥款,所以這些微電子基地的核心企業與科研單位並沒有經濟上的聯繫,一切都是按照體制內的規則來辦,因爲部裡給的經費很少,科研單位經常面臨無米下炊的局面,這也就導致北京,上海,無錫這三個微電子基地形同虛設,研發單位和企業間互動很少,對企業的技術支持力度嚴重不足,這也是導致中國芯片產業在80年代與世界先進集成電路水平拉開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

但是天音集團不一樣,之前的時候段雲就承諾會給深圳科技園每年捐款1500萬,用於資助相關的研發項目,這也就意味着段雲在深圳科技園有着很大的話語權。

說起來80年代的時候,中國的微電子領域還是有一些亮眼的成就。

比如中國內地在1985年確實是成功攻克了3微米線寬集成電路的光刻機技術,配套的蝕刻機、cvd設備也都不缺。從表面上看,似乎已經能夠生產3微米線寬的集成電路,這一技術除了美國以外,日本、德國和中國是並列世界第二。

但實際上中國內地和日本德國芯片產業的技術差距還是很大的,原因很簡單沒有自動控制技術。國內當時生產的光刻機也好,其他生產設備也好,最多也就只能滿足小規模生產和實驗室應用。

當時相關光學機械廠生產的國產光刻機,所有操作全部都要手動進行。

生產一塊芯片,效率甚至不足全自動光刻機的十分之一,而且極依賴工作人員操作水平。

所以說這個3微米加工能力,也就是實驗室水平,距離大規模應用恐怕還有一定距離。根本不能是世界第二梯隊。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但總的來說,國內芯片生產線設備除了光刻機之外,其他的生產設備和國際先進水平差距並沒有那麼大,這也就爲段雲以那4臺一微米制程阿斯麥光刻機建立兩條生產線奠定了基礎。

事實上,就在前段時間,機械電子工業部已經按照天音集團提供的清單,幫他們解決了擴散爐、刻蝕機、離子注入機、薄膜沉積設備、化學機械拋光機和清洗機等國產芯片生產設備的購買和引進,相關廠家的技術人員已經住進了天音集團芯片廠的招待所,下一步準備將所有設備運抵深圳進行安裝工作。

段云爲了擴充這兩條生產線又花費了1,400萬人民幣,預計整個安裝工作會在明年四五月份完成,而到時候天音芯片上將會同時擁有三條芯片生產線,其中兩條是國際上技術最爲先進的一微米制程芯片生產線。

另外天音芯片廠研發中心正在研發的第2代一微米制程存儲量爲2MB的NAND閃存芯片將會誕生,而到了那個時候,段雲將會在國際儲存芯片市場搶得先機,很有可能會佔據國際儲存市場的很大一部分份額。

當天晚上,段雲把深圳科技園的二十幾名單位負責人邀請到了自己集團的招待所,設宴款待了他們,而在席間,段雲以一個主導者的身份,和這些研發單位的負責人進行了比較細緻的溝通,最終初步確定了合作的研發項目以及所需要投入的資金……

第六百零四章 審查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如履薄冰第四百五十八章 新訂單第七百六十章 冰火兩重天第五百二十七章 施壓第三百八十六章 半軍事化管理第二百七十六章 試探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新區物流第一百八十八章 商機第五百八十六章 註冊成功第八百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長線釣魚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冠名贊助商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山崩將至第八百二十四章 挽留第六百五十章 移交技術第二千零六十四章 放養第2339章 數字化車機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情誼第二百七十四章 做客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互拋橄欖枝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主導權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發展重心第2316章 鳳凰衛視第七百六十一章 山寨產品第2245章 犯錯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正版維權第六百七十二章 暴怒第2182章 張肖第五百三十四章 檢測平臺第2303章 一呼百應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中國重卡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分拆上市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沾親帶故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託福第九百三十九章 爭分奪秒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胡正明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海第一百貨大樓第三百八十五章 告白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硬性條件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內部消化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網絡帝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研發投入比例第2342章 多面押注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腳踏實地第一百九十八章 指點財路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立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五十章 大局觀第八百八十二章 引進生產線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忍痛割愛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倒插門的女婿第九百四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實習工作第八百零九章 研發瓶頸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參觀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汽車碰撞實驗第二千零一十四章 圖片傳輸軟件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優秀員工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秀芝的心意第九百五十一章 自己人第2404章 科興銀行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巨大市場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商會會員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偶像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如履薄冰第一百零六章 生財有道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核心企業策略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約定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技術底蘊第八百六十二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二百二十二章 重點考察第三百七十六章 劇本第四百二十一章 瑞陽的承諾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大股東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錯覺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沈星汽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意外來客第九百四十四章 重要人物第八百六十三章 省城人才第一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新廠區第一百四十章 拜師第一百七十七章 巨大潛力第六百六十四章 友誼長存第五百零四章 國家優質獎第六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今非昔比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巨獸甦醒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第二千零一十四章 圖片傳輸軟件第二千零二十章 敲門磚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反向施壓第四百七十九章 男人的承諾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神秘感第二千零二十九章 性能優勢第七百三十章 絕不低頭第七十八章 看電影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見外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救急不救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