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天匯大廈

程清妍從香港回來的這段時間,一直在研究投資香港房地產的方案。

在80年代末,香港商人就已經開始大量的投資內地房地產產業。

從早先的深圳羅湖、福田,到周邊的中山、珠海、惠州等城市。

早一批的港人內地買房,切切實實看到了房地產的紅利期,深圳的羅湖、福田是主戰場,賺得盆滿鉢滿。

早在1980年12月5日,深圳市建設委員會房地產公司與香港就羅湖小區一塊4000平方米的商住用地簽下了第一份有關土地使用費徵收的協議。這塊4000平方米的商住用地以每平方米交納土地使用費5000港元的價格獲得了使用權。正是這份協議,不僅解決了特區早期建設的資金需求,也開創了中國土地資源從無償使用轉向有償使用的先河。

當時內地尤其是深圳特區發展擴建急需資金,而這些香港商人對內地房地產的投資,確實給深圳市政府帶來不少的熱錢資金,對於推動深圳特區的發展,起到了不小的貢獻。

作爲香港一代傳奇的李嘉誠80年代初就已經來到內地購買大量的土地,然後囤在手中,他持有的土地幾乎都是在中國的一線城市中,而且這些土地都是位於繁華地段。從2012年開始,李嘉誠就已經陸續拋售內地產業,累計套現金額達到1200億元,其中上海著名的世紀匯廣場就包括在內。

李嘉誠出售上海世紀匯廣場,足足賺了160億元,而這座廣場有4條地鐵線交匯於此,雖然李嘉誠拋售內地產業賺了上千億,不過他在內地仍然還有很多核心產業沒有出售,其中就包括重慶市的一塊價值200億的黃金地皮。而李嘉誠在內地還有一些產業是不會隨便賣掉的。

香港人在內地投資房地產是常態,然而內地人去投資香港房地產,簡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當時深圳房地產的價格已經達到了每平方米幾萬甚至幾十萬,而作爲每個月平均工資只有幾十塊錢的內地人來說,他們辛辛苦苦工作一輩子,甚至還買不來香港一平米的房子。

深圳市政府也曾經專門成立了一個深圳房地產公司,投資過香港的房地產,並且也賺了一大筆錢。

然而中國內地私人企業投資香港房地產,在整個80年代還是沒有先例的,因爲投資香港房地產的門檻實在太高,動輒幾百萬上千萬乃至上億,這對於內地絕大部分私營企業來說,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但是現如今的天音集團確實有進軍香港房地產產業的實力,但實際上,投資香港房地產產業並不是有錢就能玩兒的,尤其是那種資金雄厚的大玩家。

80年代末,香港的房地產已經開始起飛,每一個初到香港的人,都會學到兩個詞:寸土寸金,千尺豪宅。所謂千尺,折算過來,其實還不到100平方米。

在香港,有四大豪門,分別是:李嘉誠、鄭裕彤、郭得勝、李兆基。

個個都是超級有錢的主。

想要在香港發展,必須先拜碼頭。

四大家族基本控制了香港的命脈。

當初深房集團能夠在香港投資房地產賺錢,說白了是因爲這家企業有內地官方背景,李嘉誠等四大家族的成員還是相當給內地政府面子的,否則的話他們橫加一刀,深房集團根本在香港買不到任何一塊地。

天音集團在內地有的很高的名氣和影響力,然而跟香港的四大家族相比,依然有些不夠看,而且最重要的是天音集團是一傢俬營企業,沒有任何的官方背景,這也就意味着四大家族可以不給天音集團任何的面子,他們控制着整個香港的房地產和股市,保持着香港經濟的命脈,外來人想分得一杯羹,是非常困難的。

其實如果天音集團小規模的在香港投資房地產的話,倒也不是不行,然而對於有的很強雄心的程清妍來說,她並不甘心於只在香港當一個小玩家。

“還沒睡呢?”昨天晚上,看到妻子盯着香港那邊送過來的報表發呆,段雲連忙關切的問了一句。

段雲是支持妻子投資香港房地產的,因爲這麼做確實能夠解決目前集團公司外匯大量閒置的問題,而且他也知道從80年代末一直到98年金融危機之前,香港房地產都是隻升不跌的,所以投資房地產也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你先睡吧……”程清妍看了丈夫一眼,微笑着說道。

“有什麼事情不能和我說嗎?說不定我還能幫上你的忙。”段雲感覺妻子情緒有些不好,於是連忙問道。

“我之前看中的幾處香港房產,想以咱們公司的名義進行收購,之前他們都是明碼標價,結果快要成交的時候把價格翻了將近一倍,擺明了就是不想賣給咱們……”程清妍說道。

“不賣就不賣唄,有錢在哪還買不到房子。”段雲聞言有些不以爲然的說道。

“可那幢天匯大廈非常好,能夠俯瞰整個的香港,位於香港西半山,能夠俯瞰維多利亞港……”程清妍有些惋惜的說道。

“你要買天匯大廈!?”聽到妻子這麼說,段雲驚訝的目瞪口呆。

即便段雲對房地產不瞭解,當他前世的時候也聽說過香港天匯大廈的名氣。

天匯位於香港西半山,香港人認爲“住在半山”意味着實現了“香港夢”。半山區是香港傳統的高端住宅區,位於天平山山頂及中環之間。由於臨近核心商業區,交通方便,一直是世界上最昂貴私人樓宇的所在地。這裡的公寓以千萬爲單位起價,“過億”的別墅更是基本配置。

而天匯更是香港港島西半山的一幢著名高級住宅,樓高34層,共有66個單位,背靠天平山半山,俯瞰維多利亞灣,由香港大財團恆基兆業集團做主要持有人。而恆基兆業創始人李兆基,是香港著名的商界巨頭、華人超級富豪,有“亞洲股神”之稱。

段雲知道妻子在房地產投資方面經常會搞大手筆,然而他卻沒有想到程清妍進軍香港房地產的第1步,就選中了名氣如此之大的頂級豪宅。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來去自由第八百八十一章 兌換外匯第九百四十八章 重要條件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事變動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九百四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遠大目標第五百章 隨身聽第2254章 互助會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內部招標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迅速回血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英皇集團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利益最大化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大股東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規則制定第二百一十二章 成人高考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商業化運作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嚐鮮第二千零七十八章 遊說顧問第九十六章 測試成功第2165章 深圳奇蹟第九百三十七章 破局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如法炮製第2359章 赤子之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大廈將傾第二千零四章 回京第九百七十二章 娶妻娶賢第2263章 開放社會基金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超前商業項目第一百七十章 聲震全場第五十章 良心第六百八十六章 告別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新部門第二千零五十五章 民企校招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土地財政第六百七十九章 真實水平第五百六十九章 書香門第第三百二十章 互幫互助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建議第三十三章 第一件成品第二百八十三章 破格提升第2381章 順勢而爲第八十九章 模擬測驗第2274章 工作重心第七百四十八章 求情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來去自由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親筆信第五百二十三章 母親的憂慮第2184章 時代寵兒第五百四十六章 衝突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趙希友第三百八十一章 從重處理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主場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要會議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此消彼長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報價第一百八十八章 商機第六百六十六章 擔憂第一百五十六章 約定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鉅額缺口第三百九十章 舉報材料第二百二十一章 喜事臨門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掌上電腦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獅子山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突發情況第三十二章 兜風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進展迅速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強強聯手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深度合作第2284章 天音2400第二千零九十三章 芯片定製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商業捆綁慈善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密談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老友相見第六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二千零八十五章 MP3樣機第九百八十六章 機械廠的新任務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價碼第八十九章 模擬測驗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商銀行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交叉授權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的太陽》第一百三十六章 約定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全球化第九百零二章 重返廣州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海第一百貨大樓第一百九十二章 萬元戶第八十九章 模擬測驗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斯貝發動機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鋌而走險第一百三十五章 研製音響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意外來客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香港研發中心第2381章 順勢而爲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遠行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領軍人物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扶貧第2339章 數字化車機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加大投資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收穫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