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瓜分中亞

薛煥自從當上內閣總理後,行爲處事和以往相比要謹慎保守得多,因爲內閣總理這個職位乃是文官系統裡的一把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很多事情薛煥都是不能只單純的考慮自己的的政治傾向以及利益。

他需要考慮到整個帝國的發展,只要是對帝國有好處的,那麼不管是自己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他都得支持。

對於近期內和俄國方面的軍事衝突甚至未來可能的戰爭,薛煥個人是保持謹慎態度的,他和諸多文官們一眼,尤其是最近幾年帝國的工作重心應該依舊放在工商業發展上。

不管外面如何亂,帝國的外部局勢如何危險,但是隻要帝國自身的實力強大了,那麼這些所謂的威脅都是浮雲。

但是身爲帝國總理大臣,他同樣也是看到了俄國對遠東以及中亞地區的狼子野心,而這種野心如果不進行遏制的話,那麼未來將會對帝國的北方安全造成重大影響。

斟酌了片刻後,薛煥纔是開口道:“就目前來看,我們和俄國的矛盾已經是到了一個臨界點,即便是我們不打算髮動戰爭,但是從俄國人的舉動來看,他們也是準備着發動戰爭的!”

這是事實,如果不準備進行戰爭,俄國人爲什麼要在上述地區籌集大量的兵力!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俄國人也是在擔心帝國主動發起進攻,所以是籌集兵力用來防守。

而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緣由,雙方在各自邊境已經陳兵十萬以上都是事實,而這一點是不能無視的。

“鑑於俄國人的舉動,我們必須做好迎戰的準備!”這一句話,幾乎就是表明了薛煥的真實態度。

那就是‘迎戰’而不是主動發起戰爭!

“如果俄國人有足夠的自知之明。並保持克制的話,那我們也沒有必要大動干戈,犧牲帝國未來數年的國內發展主動發起戰爭。如果俄國人當真以爲是他們可以通過軍事行動來奪取屬於帝國的利益,那麼我們就必須給予迎頭痛擊!”

薛煥繼續道:“此外。在中亞浩罕省那邊,我們應當繼續保持目前的態勢,必要時候採取果斷的措施來守護帝國領土!”

“另外,我認爲要想徹底解決北方的安全問題,核心並不在於現在進行一場我們難以維持的大規模戰爭,而在於解決運輸問題。試想,如果帝國的鐵路能夠直抵黑龍江省、烏臺省還有新疆省,那麼現在困擾我們的一切問題都不會是問題。如果有了鐵路這種便捷的運輸渠道,我們隨時都能夠向上述地方增援大量兵力,並讓駐防部隊得到充足的補給。如此一來,不管以後是否和俄國人發生戰爭,那麼帝*隊都能夠立足於不敗之地!”

聽到薛煥的話題從對俄作戰轉移到了鐵路建設上,讓周圍人有所不解。

自從帝國前幾年大規模建設鐵路開始,歸功於林哲的大力推行以及宣傳,現在帝國的上層基本上已經是認識到了鐵路的便捷性。

尤其是現在寧滬鐵路即將完工,預計見面秋天就會正式通車,這讓帝國無數官員們對鐵路抱有極大的希望。

普通文官官員們自然是希望能夠藉助鐵路帶動國內經濟發展。而軍方軍方那邊也是覺得如果有鐵路的話,那麼未來調兵遣將就會更加快速和辯解。

但是誰都知道鐵路好處的情況下,爲什麼薛煥還特地說起鐵路呢!

當衆人疑惑的時候。薛煥此時看向了林哲,並道:“以臣愚見,目前並不是和俄國進行大規模決戰的時機,目前而言,保持在北方地區的必要軍事威脅,並不斷的遏制俄國人的擴張野心就已經足夠,而真正解決俄國人威脅的時候,應當是在帝國修成抵達上述三地鐵路之時!”

他這話剛落下,旁邊的施清瑄就是道:“這要等到什麼時候去。修建鐵路是千難萬難,在國內最爲繁華。同時地形平緩的江南地區修建一條寧滬鐵路尚且要好幾年,如果要修築到北方。甚至到新疆的鐵路,怕是至少需要二三十年的時間了!”

對此薛煥道:“要想解決北方邊患,是一項長期工作,難不成你們軍方有把握在短暫兩三年內就通過軍事行動擊潰俄國人?”

聽到薛煥這麼說,施清瑄雖然想要張口反駁,但是也知道自己不能瞎說,頭頂上的陛下可不是什麼白癡皇帝,他可是一手建立中華軍的皇帝,對軍事問題可是清楚的很。

目前軍方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能力,或者說沒有足夠的後勤補給能力來維持帝國陸軍徹底擊潰俄國。

即便是在外興安嶺或者烏臺、中亞等地區戰勝了一次兩次俄國人,但是這也影響不了大局,因爲俄國和帝國一樣,都是幅員遼闊的國家,短時間內損失幾萬兵力,丟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根本就不算什麼。

到時候繼續打下去的話,很有可能雙方就會陷入一場拉鋸戰,到時候誰也贏不了,最終活生生的被拖死。

這種情況誰最高興?

英國人!

羣臣討論的時候,林哲和以往的御前會議一樣,基本上都是不主動開口,只是聽着手下大臣們的討論。

而到了他開口的時候,那基本上就已經是到了做出決定的時候!

“和俄國人的矛盾,暫時還是以保持克制爲要,不過軍方也要做好一切準備,要有能力應對一切挑戰,確保帝國利益不失!”林哲還是同意了薛煥的意見,現在對於帝國來說,沒有什麼比發展工業更加重要了,只要完成工業革命,那麼帝國才能夠崛起。

而發展工業的過程是絕對不能夠被外界影響到的。

如今北方局勢雖然看似危險,但實際上並沒有軍方描述的那麼誇張。

爲什麼?

因爲帝國縱然難以在北方以及中亞等方向集結大量兵力,後期補給跟不上來,但是俄國人自己也好不到那裡去,大家都是半斤八兩,要想真正的通過戰爭來擊敗對方,那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

而不發生全面的大規模戰爭,那麼目前的這種所謂的危險局勢就不危險,至於些許的武裝衝突,那麼幾千人之間的中小規模戰爭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帝國自從餘姚縣勇營時代開始就一直在打仗,哪怕是帝國成立,並統一中國之後,中華軍也沒有停止戰爭,依舊還在持續小規模的戰爭。

各類的軍事行動每年都會有!

戰爭,對於十九世紀而言是常態,並不算什麼稀奇事。

當林哲做出了做好準備,但是保持克制的決定,也就代表着整個帝國做出了相應的決定。

最先動作的是外務部,他們向俄國駐上海領事館首先發起了強烈的抗議,抗議俄國人擅自挑起了中俄兩國在中亞方向的衝突云云。

俄國人自然也是相應的發來抗議。

於是乎,雙方的外交人員就是開始了新一輪的扯皮。

而軍事部署方面,軍方認爲目前派遣到中亞方向的部隊數量已經不算少,三萬五千人的武裝部隊對於帝國的後勤維持能力而言,已經是差不多到了極限,再多的話,帝國兵力倒是有,但是送上去也養不活,還不如不送了。

同時,在浩罕省那邊,軍方依舊保持了高壓態勢。

在八月份對浩罕城外的俄軍發動了一次反攻,殲敵約三百人,俄軍看見已經沒有拿下浩罕城的希望,而一直待在浩罕城外也不是辦法,所以很乾脆的退回了塔什干,同時構築防線防備中華軍的進攻。

中華軍方面雖然說是整體上保持克制,但是帝國也要求軍方保證在中亞地區的利益,爲了威脅俄國人,駐防新疆伊犁方向的中華軍在八月中旬針對俄軍的兩大據點之一的科帕爾進行了試探性的進攻。

不過俄國人在科帕爾的防備甚爲嚴密,中華軍並沒得到突破的機會。

隨後前線的中華軍不甘心,又是嘗試派遣了一支六千多人部隊襲擊維爾內,此戰戰果倒是不小,擊斃擊傷了至少五百多名俄軍士兵,不過俄軍很快就派了一支五千多人的部隊增援維爾內,所以後來也是沒能打下來。

隨後俄國人也是嘗試派兵進攻中國控制的皮什比克,但是對於這個突出的橋頭堡,中華軍是構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並且駐防了一整個加強團,俄國人也是沒能打下來。

如此基本上也就宣告了從七月到八月,中華軍和俄軍在中亞方向的一系列大規模戰事都沒能取得預期效果。

並且經過這一系列的戰事後,都受限於補給能力有限的雙方軍隊已經是沒有什麼能力繼續發動大規模進攻了,這打仗是要消耗大量物資的,一場大規模的戰役就有可能把囤積了好幾個月的物資給消耗掉。

於是乎,在雙方吵吵鬧鬧,甚至有可能爆發全面戰爭的情況這個夏天又是重新歸於平靜。

雙方和以往一樣,偶爾還會打一兩場中小規模的戰爭,邊境的武裝衝突不說每一天,但是每個月都會發生。

但是也只侷限於此了。(。)

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668章 布拉鎮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321章 風雲再起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80章 扶持軍工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243章 建立守備部隊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487章 報童賣報第357章 當塗級和浮橋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438章 電報第337章 繼承人第98章 都是瘋子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2章 土匪危機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274章 應對第76章 亂世重典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36章 追擊第7章 募兵買槍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657章 船頭對敵第399章 西征展開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702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264章 十二月調整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18章 黎明危機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41章 三衝敵陣第15章 公然敲詐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40章 五十對八百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18章 黎明危機第61章 爆破攻城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479章 華盛頓號首秀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446章 龐大訂單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41章 三衝敵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