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

bookmark

跟着僕役來到正堂,只見堂內已經坐了九人。

上首的三人正是楊邠等三樞密,三人之下空了一個位置,下首六人則是樞密院六主事。

這九人加上陳佑,就是樞密院僅有的十名官員。至於其他的令史、書令史,則都是小吏。

當然了,這時候小吏也有當官的可能。

比如樞密院的兵房主事魏仁浦,家貧,父早亡,孤兒寡母兩個相依爲命。天福年間他孤身前往洛陽,自己找門路入了樞密院,從最低等的書令史做起。

趙周代石晉之前,魏仁浦因爲表現出色成爲令史。趙鴻運稱帝之後,他又被授予最低等的散官位,這纔有了官身。去年,他又因任職端謹而被提拔成爲兵房主事,正式成了樞密院的官員。

奮鬥十年,從一介白身成爲樞府官員,位雖卑而權重,可以說是十分勵志了。

回到眼前,陳佑纔將堂內情形納入眼簾,就聽楊邠那渾厚的聲音響起:“將明來了,快坐吧。”

陳佑連忙快步向前走了兩步,來到堂中叉手行禮道:“佑參見楊相公、吳相公、鄭相公。”

三位相公拱了拱手算是回禮,陳佑這纔在中間那空位上坐下。

見人都到齊了,楊邠輕咳一身開口道:“這一位乃是咱們樞密院新任都承旨,陳佑陳承旨。”

哪怕之前已經見過了,那六位主事還是站起來行禮道:“參見陳承旨!”

這下輪到陳佑拱手回禮了。

待六位主事坐下,楊邠看向陳佑道:“將明。”

“相公請講。”陳佑身體立刻微微前傾,以示恭敬。

雖然之前還想着最好能把楊邠掀下馬,但面對楊邠的時候,陳佑也必須尊着敬着。

楊邠雖然喜歡攬權,但能力挺不錯。只可惜他這麼攬權讓趙元昌這個新上任的皇帝有些難做,天然就同陳佑這般帝黨站到了對立面。

楊邠似乎對陳佑這般態度很是滿意,點了點頭道:“你日後便是咱樞府的人了,一干同僚都得熟悉。”

說着,他看向坐在陳佑下手的那名三十多歲的男子:“這位是兵房主事魏仁浦。”

魏仁浦拱手,陳佑點頭。

魏仁浦這個名字陳佑總感覺在哪聽過,可惜沒什麼印象。而且來到這個時代一年多了,聽過的人名也不知道有多少,是以一時間也無法判斷這魏仁浦是否曾史上留名。

“這是吏房主事匡國信。”

坐在魏仁浦對面那男子,也有三四十了。

“這位是戶房主事曲東海。”

曲東海坐在魏仁浦下手,今年剛剛二十九,是除了陳佑之外第二年輕的樞府官員,不過這得益於其父是戶部員外郎。

“這位是禮房主事滕青。”

看上去中規中矩的一個人,之前拜訪陳佑的時候也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在樞密院風評還不錯。

“這兩位是守缺主事,孟文翰、卞朗。”

守缺主事,顧名思義,等待空缺,也就是現在常說的非領導職位。這兩位也三四十了,平常的工作就是負責一切三位相公臨時想起來卻又找不到負責人的事情。

一圈下來,陳佑這個樞密院名義上的四把手是最年輕的。

“將明初來,一干人事還不清楚,這段時間就先熟悉熟悉,不急着做事。”

楊邠說出這話的時候面色和藹,好似誠心爲陳佑考慮一般。

心知他是不想讓自己在樞密院有什麼動作,但陳佑臉上還是擺出感激的神色:“多謝相公體諒。”

見陳佑這副作態,楊邠點點頭看向孟文翰:“既然如此,高才你就負責給陳承旨介紹一干人事。”

孟文翰連忙起身:“是!”

到了這裡,這一次短會也就散了。平常樞密院事務要麼是楊邠一言而決,要麼是三位樞密相商,這些八九品的主事只負責執行,像這種短會也就只有新的上官上任的時候纔有。

散會之後,陳佑跟楊邠一同來到樞密使書廳,僕役上了茶點之後便關上門退了出去。

這書廳也就比陳佑的書廳大了一圈,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四周書架上擺滿了文書,桌上也是滿的。

坐下之後,陳佑沒去動那茶盞,直接就開口道:“啓稟相公,官家昨日曾對下官言:侍衛親軍缺額甚多,當早日擢猛將充之。又言相公久掌樞府,當向相公請教以免錯漏。”

後一句話是陳佑編的,但楊邠也不可能去找趙元昌驗證,說說好話哄着上司總是沒錯的。

“嗯。”楊邠蕩了蕩茶盞,滿臉認真地看着陳佑道:“官家倚重我等,我等就得爲官家分憂。將明這麼急切想做事,我很欣慰啊!若是人人都如將明這般忠於王事,何愁天下不平?”

“相公過獎了,這都是下官分內之事。”陳佑連忙謙虛兩句,就準備說出自己的打算。

可惜事事不能如願,只聽楊邠接着道:“將明想爲國盡忠的心思吾已知曉,只是你纔來中樞,對一干將校不太熟悉,這事怕是不好做。”

“這個無妨......”

陳佑剛開口,就被楊邠打斷:“這樣吧,你這兩天還是在高才的幫助下熟悉熟悉這樞府事務。至於侍衛親軍之事,我安排下面的主事去理出一個名單來,等將明你都熟悉了,再根據名單審覈一遍即可。”

聽聞此話,陳佑瞳孔微縮,擡眼看向楊邠,卻見他一臉誠懇,好似一個真心爲了晚輩考慮的尊長。

然而他提出的這個建議,最終目的就是把陳佑從那些能沾染權力的事務中排擠出去。

說是審覈名單,一旦接受了這個建議,只要給的候選人都是楊邠選中的,你還能否了這個名單不成?

如果真是這樣撕破臉皮,哪怕有着趙元昌的支持,陳佑也沒把握同楊邠對抗。

陳佑臉上擠出一絲笑容,腦子飛速運轉,想要想出一個合適的法子婉拒這個建議。

只是這突然之間他也想不出來什麼好的應對,看着楊邠的面容,一咬牙,索性裝傻。

心中有了定計,臉上就露出疑惑的神色:“一個主事怕是那些個軍將都不認吧?下官來之前,官家還說一定要有三位樞密相公的支持,否則就算我這個都承旨,親軍那些人也不放在眼中。”

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