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

bookmark

所謂講武堂,實際上就是原來的武學院改編過來的。

這一次趙元昌利用提拔重用外鎮將領子侄的行爲,換取各地將領支持這一輪大肆罷免將校的行動。

原本反對書院教導兵書的將領基本上被一掃而空,剩下的人通過這一次南征武學院生員的高死亡率,看出來書院培養的出來的學生能力依然比不上各家後輩,也都放下心來。

於是,武學院正規化也就擺上了日程,最終北邙講武堂成立。

現在陳佑身上有三個職事,守太子詹事,同知樞密院事和判講武堂事。

太子未立,東宮官都是虛銜,太子詹事有職無權。

樞密院這邊,一使兩副俱在,他這個同知也真的只能同知。而且他岳父李明卿也是樞密副使,只不過因爲他身在中樞,所以李明卿只能留在京外。

一個同知換一個副樞,大虧。而且因爲這個緣故,陳佑本身也不太好在樞密院爭權。

這麼一來,短時間內他所能做的竟然就只有講武堂的事情了。

通過君臣之間的討論,講武堂的作用僅限於“講武”,讓文人知兵事,叫武夫明謀略,這是講武堂的目標。

君臣幾人一直是保持初心,從來沒想着建立什麼軍校。

至於武學院學員那奇高無比的死亡率,做好撫卹就是了,他們或許會惋惜,但絕不會因此就放棄。而心裡面不舒服的,也就只有同學員們接觸最多的蘇鳳羽等一干教員了。

講武堂第一批學員有三個來源,第一個就是被趙元昌看中的底層官吏,第二個是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選出來的校尉虞候,第三個是各地刺史節度推薦過來的僚屬或基層軍官。

文官武將到時候會在一起上課,統一是三個月到半年,具體時間看實際情況而定。

爲了等待第一批學員到齊,講武堂會在中秋之後開課,在此之前陳佑需要做的就是確定授課方案和教材準備,倒是空閒時間很多。

六月底,陳佑見到了從江陵趕回來的趙普。

趙普這一次純屬無妄之災,一下子就由從三品的權知府變成了從六品的侍御史。

不過他斷崖式降職的例子,也是趙元昌重罰那些被罷免將官的由頭之一,說是貶職,也算得上是立功。

這不,他剛從江陵回來,就被召入宮中單獨奏對,一個多時辰之後才離開。

陳佑早早定好的酒席,趙普出宮之後立刻就有在宮門外盯着的僕役一路小跑着通知他。

是以,當趙普換了一身燕居常服抵達酒樓時,陳佑已經滿臉笑容地等在樓梯口。

互相抱拳行禮之後,陳佑一面拉住趙普的胳膊朝樓上走去,一邊笑道:“多時不見,則平清減許多啊!”

趙普哈哈一笑:“將明你是不知道,糧船傾覆的那幾天,我是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減了這麼幾斤肉還算少的!”

話是這麼說,但看他神情全無憂慮之色,顯然在宮中得了好消息。

進了隔間,酒樓僕役將菜擺好、酒溫上,便告罪一聲退了出去。

六月仍屬夏季,陳佑家中不缺錢,這裡雖是酒樓,卻也擺了數盒冰,門窗皆用厚布簾子擋着,爲得就是降溫。

落座之後,趙普暢快地呼了一口氣:“還是屋內涼爽啊!”

陳佑笑而不語,等了一陣,提起酒壺就要倒酒,趙普連忙起身攔住他:“我來,我來。”

“誒,這次我做東,理應我來。”

陳佑擋下了趙普,爲兩人面前的酒盞都倒滿酒水,將酒壺重新放回小火爐上。

趙普直接就端起酒盞:“我就先乾爲敬!”

“幹!”

陳佑也沒有矜持,兩人就這麼空着肚子喝乾一杯。

這一次趙普沒等着陳佑倒酒了,他直接就拎過酒壺添酒。

幾輪之後,長時間沒見的生分就消散了,氣氛變得熱絡起來。

談了一陣風土人情,話題終於轉到政事上去。

“則平你這次回京,這個侍御史怕是不會長久做下去吧?”

“這要看官家的意思。”趙普好似毫不在意,“不過應該不會再離京了。”

他已經有了主宰一方的經歷,而且他在錦官府做得還不錯,接下來就沒必要謀求外放,在中樞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往上爬纔是重點。

“對了,這次南征,宋國武昌節度襲擾不停,官家甚是不滿,若是能盡得淮南,該是能教宋國無力西顧。”

聽了趙普的話,陳佑推測下一步的戰略方向應該是淮南。

這個淮南指的是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的一大片區域。若周國能拿下淮南,則宋國必然要遷都。

宋國現在的國都是江陵府,就在江水邊上,如果不遷都,國都周邊必須常備重兵防備北面周軍渡江。這樣一來,西面就不可避免地有所鬆懈,周軍自嶽州出發順江而下進攻將十分方便。

而如果遷都,水路調兵會遭到周國阻撓,陸路的話,隔着一個吳越國,江寧一帶能守住的機率不是很大。

總而言之,上游丟了,淮南也丟了,劃江而治基本上就不可能維持太長時間。

所謂守江必守淮,荊襄不可丟。現在襄陽一片在周國手裡,荊州之地還在爭奪,如果淮南丟了,宋國能做的就是獻土投降。

陳佑轉着心思,那邊趙普突然問道:“將明你可有心往潁州宿州走一趟?”

陳佑一愣,隨即笑道:“這還得看官家安排,我不論是去哪都沒甚意見。”

如果他出外換李明卿回京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只是擔心他去南邊了,李明卿還留在北邊,那就有些坑了。

見趙普笑了笑不再開口,陳佑主動出聲:“不知則平可想好了要彈劾何人?”

“我這才入京,什麼情況都不清楚。將明可有什麼好的建議?”

身爲御史,彈劾百僚是本職工作,更是政績。比如董成林就是因爲彈劾當時還是監國秦王的趙元昌而被先帝看重,從而擢爲拾遺。

陳佑看着趙普,微微笑道:“林師德權知河南府有半年多了,則平以爲如何?”

趙普沒有立刻回答,他估算了一下如果留着林師德,能不能堅持到自己可以接任的時候。

仔細權衡之後,雖然心中有些遺憾,但還是點頭道:“京師重地,卻是該換人了。”

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