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

此時慢走慢行,仔細觀察,只見此時街面上店鋪雖還開着門,但人氣慘淡,門口的夥計也是有氣無力。也就那些賣蔬果、糧食的店鋪、小攤還有些人氣。

尤其是米麪鋪子,門前更是排了不短的隊伍。

看到這裡,陳佑突然問道:“府裡存糧還夠嗎?”

劉河立刻回道:“將軍前幾天說過之後,行文管家就購了足足一個月的糧食。”

“行文管家。”陳佑默唸着,點點頭,這“行文”應該就是那中年管家的名字。

每多知道一點,自己的安全就多一點保障,陳佑不敢放過任何一個獲取訊息的機會。

正巧此時幾家米麪鋪子的夥計掛出了新的糧價牌子,排隊的人羣中傳出一陣抱怨:“怎麼又漲價了?”“這半天都漲了兩次了!”

一旁的陳佑看的清清楚楚,原先米價是五十七錢一斤,現在換成了六十五錢一斤,足足漲了一成多。

當下轉向劉河問道:“最近糧價漲的很快嗎?”

劉河一陣尷尬,不由搓手:“將軍,府裡採購一直都是行文管家負責的,屬下實在是不瞭解啊!”

陳佑點點頭,又看了幾眼,朝一個排隊買米的平民走去,劉河也連忙跟上。

“這位小哥兒。”陳佑拉住一個瘦削的漢子喊了一聲,那漢子回頭看到他的一身打扮,立馬惶恐行禮:“小人拜見軍爺!”

見此情景,陳佑不免有些愣神,隨即連忙扶起這漢子:“無須多禮,我且問你,這米價一開始是多少?”

“回軍爺的話,三天前米還是三十錢一斤。”這漢子一開始還有些磕磕絆絆,說到後來突然露出一絲憤憤之氣,“這喪天良的店家!一天兩漲!這是要餓死我們啊!”

這話偏偏被一旁忙碌的糧店掌櫃的聽到了,正要口出惡言,又看到陳佑和劉河,連忙把話憋回去。但聽着一羣人附和着漢子的抱怨,還是忍不住譏諷道:“嫌貴你可以不買啊!樹皮、草根不要錢,想吃多少有多少!”

“你這廝怎麼說話?”那瘦削漢子在陳佑面前有些拘束,但面對這掌櫃卻絲毫不虛。

“我怎麼說話的?”掌櫃輕蔑一笑,“得嘞,惹不起你這尊大神,小店啊,做不了你的生意!”

說着,就轉身繼續記賬賣米。那漢子漲紅了臉準備上去理論一番,卻被一旁的同伴拉住了。他那同伴好說歹說才讓漢子將錢交給他代買,將漢子勸了回去。

看着這一幕的陳佑沒有去管這漢子的閒事,只是心頭帶着沉重。

米價在短時間內翻倍,證明這裡的市場秩序已經出現亂象了,一旦周軍兵臨城下的消息傳開,這城估計很快就會亂起來。

將這心思壓下,陳佑繼續在城內轉悠。

一直轉到城牆底下,這城牆大約有四五丈高,從城門洞看去,大概一丈多厚。

從這城牆看來,這南平城也算是一座堅城了。

只是不知道此次周軍能不能攻下此城。

按道理周國還在,趙宋未立,南方諸國應該都還在,如果本國國君不算太傻的話,應該會派人到周圍國家求援。

這樣一來,這次戰爭勝負還未可知啊!

只是這南平城遲早都要陷落。要是沒記錯,周國自郭威立國到趙匡胤篡國自立,立國不過十年。所以南平最多兩三年內必會被攻破,就算不是周國,也會有蜀、唐等國來攻。

必須要早尋後路了!

眼見快到午時,又深深看了一眼城牆,陳佑就帶着一衆親兵回府。

回府之後,劉河自帶着親兵下去休整。今天右軍放假半天,這些個親兵自然也有假期。

陳佑則自己找到了書房,他準備翻一翻原主以前寫過的一些文字,免得筆跡上出現太大差別。同時,若是能發現一些隱秘的小本本,那是再好不過了。

然而他剛進書房,管家就拿着一封巴掌大小的書貼走了進來:“老爺!黃尚書的長隨先前來府裡遞話,請您晚上過府一敘。”

“黃尚書?”他接過書貼,只見封面上寫着“荊州左丞、宮衛右軍將軍陳佑敬啓”。

陳佑,和自己名字一樣。

宮衛右軍將軍是自己的官職,這沒問題。但荊州左丞,仔細想了想,可能是確定自己政治待遇的。

荊州,這麼說,是在長江邊上咯?

陳佑轉着這些心思,臉上卻是不動聲色,點頭道:“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是。”管家束手微微躬身,退出書房。

在書桌前坐下,陳佑還在想着荊州左丞這個官職。

荊州、南平,南平、荊州......

“南平國!”突然腦子裡蹦出一個國家,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平國。

只不過,陳佑記憶裡,這南平並未立國,只是一個獨立性較大的藩鎮罷了。

但藩鎮又不可能有大司馬、戶部尚書這樣的官職。而且歷史上的南平是以荊州江陵爲首府,而非現在這南平城!

想不通,先不去考慮,只是記憶中南平最後投降宋太祖趙匡胤,現在宋還沒有取代周,這麼說來這一次圍城是有驚無險了。

想到此處,陳佑心中稍定,總算不是那麼急迫了。

翻開請柬,正文無非是一些客氣的話,邀請他今晚到家裡吃飯。讓他感興趣的是署名:峽州刺史、戶部尚書黃世俊。

刺史爲一州之主,在五代十國時期,要麼是實封的藩鎮,要麼是榮譽銜。

而這黃世俊後面還加了一個戶部尚書,顯然戶部尚書纔是他的本職工作,峽州刺史只能算是加銜。

南平鼎盛時期也不過只有六七個州,能加一州刺史,這黃世俊顯然在南平有不小的勢力。

只是不知道這人同自己是何關係,但此時相邀,想必是要商討後路。

雖然自己根據歷史知識判斷這次圍城應該是有驚無險,但南平國都已經和歷史上有所不同了,這次戰爭的結果也不可能一成不變,多探聽點消息總是好的。

把請柬放到一邊,陳佑開始翻找以前的一些文字書冊,他得儘快融入這個身份。

也是運氣極好,真被他翻到了兩樣東西,一個是府內下人的契書,一個是記錄人情往來的簿子。

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