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

bookmark

不過陳佑並不着急,軍營講話纔過去幾天,他的實力還不足以鎮壓一切牛鬼蛇神,現在要做的就是勤修內力。

比如說抓牢府兵,比如說選賢舉能,再比如說造福一方得一個良吏的名頭。前一個是當下的立足之本,而後兩個則是日後更進一步的基礎了。

當然了,如果陳佑心不大的話,像蘇逢吉那樣也可以,一邊貪賄享福,一邊位極人臣,最多就是運氣不好橫死罷了。反正歷史上賢臣因爲得罪的人太多而橫死的也不少,概率上來說差的不是太多。

說起蘇逢吉,陳佑聽說這傢伙在他在任職的那個縣裡面勾結了當地富戶,加上州府官員給他面子,竟然在大肆搜刮的情況下仍然治下平穩,而他搜刮的這些錢,大頭都送給了內庫,小部分送到一些敢收他錢的內外近侍手上,期待着有一天能起復。

只能說,選擇的途徑不同。

陳佑在穩住府兵之後,宣佈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剿匪。剿匪進展並不是特別順利,倒不是打不過,京兆府這些盜匪能打的青壯少有超過一百人的,府兵靠人數堆都能堆死他們。

問題在於,亂世之後官匪一家、兵匪一家的情況多得很,各地大戶說不準也有自己養的盜匪。這就很容易造成這邊府兵剛出發,那邊目標匪寨就收到消息提前躲開的情況。

也就是陳佑一開始就採取了事前嚴格保密、抵達目的地之後才宣佈目標的做法,這才能十次中有五六次能堵到人,也就最近幾次成功的機率小了點。

不過沒關係,等京中兵馬抵達,府兵也操練的差不多,就可以分兵巡察諸縣,隨機下令圍剿盜匪。的確,有人通風報信能提前躲着,但總不能一直躲着吧?只要有一次沒躲過去,那就是覆滅的下場。

這些盜匪,絕大多數沒有玩遊擊作戰的資格。而要是遇到那種依靠搶劫外地和外人來反哺自己村子的,想來這些府兵不會放過這麼一個賊窩。

實戰是練兵,高頻次的短距離行軍也是練兵,日常操練還是練兵。練兵好,既能增加府兵的戰鬥力,又能在一次次的操練和勝利中強化陳府尹的權威。

但練兵是要錢的,現在還好,只要能夠保持沒十次至少有五次收穫,就能勉強收支平衡。可以後如果京兆府內盜匪不多的話,這樣的強度光靠府衙出錢,怕是持續不了多久。

好在還有禁軍後援。

陳佑當時的後勤規劃現在正在穩步推進,這個規劃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控制外鎮軍隊的糧草補給,也就是說,哪怕路上損耗大一些,中樞也要負責軍隊絕大部分的糧草補給。

到時候京兆府只要維持府兵的基本戰鬥力,有大事直接找禁軍就好,只是不知道官家給他的權限有多大。

除了剿匪,第二件事就是整修長安城內諸坊牆,恢復坊市制度,順帶清理污水渠。

這麼多年雖然還認某某坊和東市西市,但絕大多數坊的坊牆都破爛無人管,倒塌的不在少數。

至於污水渠,長安城內本來是有完備的引水排水系統,而且長安城內人口最多時高達百萬,生活垃圾的處理自然也要有專人負責。

但是,幾百年後的今天,引水排水也就只剩極少部分還起作用,更別說生活垃圾的集中處理了。由於人都有從衆的心理和習慣問題,沒人收的話,垃圾基本上都朝一處扔,部分地方垃圾堆積都導致地面比其它地方高。

陳佑準備把水渠清理出來,然後禁止居民隨地排泄和傾倒污水。不求讓滷苦的地下水恢復甘甜,至少別再惡化,否則的話,可能過不了多久就又要營造新的長安城了。

整修坊牆和清理污水渠需要花錢,恢復坊市制度需要流外官吏。正常來說,基層流外官基本上是當地富戶或者得到大戶豪富認可的人來擔任,正好長安城內已經沒有那等能夠左右朝政的大家族,就連同中樞或者強力藩鎮能搭上關係的也就那麼幾個,陳佑索性就把兩件事併爲一件事。

只要在整修坊牆、水渠的過程中出力最大,就能提出所在區域的坊正人選。

這個出力,可以是自己出人出錢,也可以是“勞軍”——沒錯,陳佑調了府兵來做這兩件事。

府兵中不少都是本地人,真真正正爲了街坊鄰居出力幹活,再加上陳佑安排的宣傳,雖然少不了“精明人”的冷嘲熱諷,但不少百姓的確對自己從小看着長大的二狗子三娃子態度熱情許多,這也變相促進了府兵們熱情的提高。

在陳佑的規劃中,新的坊市同以前不一樣,首先就是不禁止在坊內行商賈事,其次是不禁止在坊牆上開窗,如果家中人口足夠多、得到坊正允許、通報縣衙獲准的話,甚至可以在坊牆上開門。

因爲坊的管理沒有以前那麼嚴密,日常事務可能會比較多,所以大坊除了坊正之外,還設立了督稅和不良帥。像明昌坊這樣的小坊,則兩到四個坊纔有督稅和不良帥。

督稅主要處理商賈事,兼有監督制衡坊正的作用。而不良帥,則是唐時的制度,手下有不良人若干,負責維護治安,兼協助縣衙緝捕賊盜。三個位置,也能讓富戶們有爭搶的慾望。

坊正也好,督稅、不良帥也好,全部都是自備乾糧的職事,府衙縣衙雖有一些補貼,但也就勉強夠一個人最基本的吃穿用度。

說白了,這是官府用來收買制衡富戶,增加對基層的控制力度的。

回到眼前,陳佑現在正走在東市和安邑坊之間的路上,兩側正在築牆,只不過東市這邊是府兵在動手,而安邑坊那邊則是平民百姓。

很顯然,安邑坊那些百姓都是想要把坊正等位置拿到手中的大戶招募的,對於那些富戶來說,相比於勞軍,還是自己僱傭人手來得划算一些。

一路走來,那些府兵看到陳佑,雖未停下手中活計,但一個個都呼喊着打招呼。

這副熱鬧的場景,看得高啓臉皮直跳。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