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

bookmark

看到狼狽不堪的餘小林,陶際華眉頭一跳。他沒有表現出不滿,平靜地開口:“把他帶上。”

作爲一個長久混跡於底層的技術官,陶際華明白餘小林現在的情況是怎麼回事,不過這不關他的事,他只需要調查出所有能查到的信息,然後如是彙報給上官。

至於上官是準備爲民做主還是準備爲“民”做主,他查到的信息是真是假能不能公佈,都同他無關。

陶際華帶着餘小林出了地牢來到縣衙準備的一個空房間。

這房間裡空空蕩蕩,只有一張桌子和幾條長凳。

陶際華進屋時,裡面已經有三個人了,其中一個坐在桌子後面,另外兩個站在兩旁。三人見他進來,同時出聲招呼:“組長。”“官人!”

坐在桌後的那人是協助陶際華這次調查的佐史,立在兩旁的是護衛。

陶際華點點頭,走到桌後坐到佐史旁邊。

餘小林也被指引着坐到桌前的長凳上,帶着他過來的兩名大漢立在他的側後方。前後四名護衛都死死盯着他,以防他暴起傷人。

“開始吧。”陶際華翻看桌上紙筆,見一切都準備就緒,宣佈審訊開始。

佐史點頭,一手摁住紙張,一手拿起毛筆蘸好墨汁搭在硯臺上,等待審訊開始。

“姓甚名誰?”

沉默。

陶際華皺眉,禁不住提高聲音:“我問你叫什麼!”

一直恍恍惚惚的餘小林終於回過神來,一臉茫然地看着陶際華:“啊?”

“你叫什麼。”陶際華第三次詢問。

“某叫,餘小林。”

“住在哪裡。”

“餘家村。”

“家中都有誰?”

問到這個問題,餘小林沉默一陣,低下頭輕聲回答:“就我一個。”

陶際華嗤笑一聲,拍了拍桌子:“餘小林,某勸你老實一點,說實話還有的救,若是說了假話,便是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你!”

餘小林依然沉默以對。

見此情景,陶際華明白老老實實地問訊是問不出來什麼了。當即敲着桌子惡聲惡氣道:“都督知道你有冤屈,特令某來詳查,你這鳥廝別不知道好歹!”

餘小林擡頭看向陶際華,眸光閃動,嘴脣張了張似乎要說什麼,可惜最後還是垂下腦袋低聲重複:“就我一個。”

他是準備用自己的死換來妻兒的生,只可惜他忘記了,且不說孤兒寡母如何活下去,就算他不說,別人就不知道他還有妻子孩子了嗎?

陶際華見他不配合,便不想浪費時間,擺擺手示意護衛帶餘小林回地牢。

仿若傀儡般地餘小林剛被帶出門,陶際華轉向佐史:“那個女人和小孩找到了麼?”

聲音不大,但剛好可以被餘小林聽見,腳步一頓地餘小林被拽了各踉蹌。

“應該是回孃家了,順利的話最遲到後天就能......”

佐史話未說完,門外餘小林突然爆發了:“有什麼都衝我來!衝我來啊!別動我家裡人!”

“摁住他!”押送的兩名護衛呼喊着控制住餘小林。

聽到動靜的陶際華露出笑容,高聲吩咐道:“把他帶進來。”

剛一進門,餘小林就十分驚惶地高喊:“我說!我都說!求求你,不要......”

“放心。”陶際華聲音變得溫和起來,“你不願意說,我只能找你妻兒瞭解情況。如果你全都說出來,自然就沒必要找其他人。”

說話間,他看到餘小林惶恐的臉上掛着淚痕,心中一動。再聯想到之前聽說的餘小林的遭遇,當下心生同情,嘆了口氣,緩緩道:“如果你這邊什麼都不說,我能聽到的全是龔家人說的話,孰好孰壞,你自己也清楚。”

他這裡總算是起了個頭,另一邊里正那裡也有人在訊問。只是里正應該是擔心大戶報復,或許也擔心自己出賣族人的事暴露出來,總之就是不肯說實話。

負責訊問的兩名法曹史看着自己記錄下來的一連串車軲轆話,臉色越來越黑。

坐在他們對面的里正心中忐忑,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矇混過關。

嚥了口唾沫,他臉上堆起諂媚的笑容:“那個,兩位官人問了這麼久想必口渴了,要不喝點湯水歇一歇?”

兩人對視一眼,其中一人深吸一口氣,猛然拍桌子大喝道:“餘四寶!某勸你老實交代!若是被我們查出來你有隱瞞,別說這裡正之位了,你這老漢的性命能不能保住都是兩說!”

里正一個激靈,連忙彎腰拱手上下搖動:“官人明鑑啊!小底是真的不知啊!”

那法曹史面色不虞地擺手:“這話你跟我們說沒用,到縣裡面去跟上官說罷!”

言罷,站起身來對身邊護衛道:“帶上這裡正,咱們回縣城。”

原本還要詢問村裡一干村民的,可惜看里正這樣子,估計村民也不會說出來。

眼見身旁大漢準備上前來捉住自己,里正慌了,要是進了監獄那還能落得了好嗎?

驚慌失措之下,他突然大聲叫道:“都是龔家逼得!”

開了個口子,里正突然醒悟過來,這是上面有人要收拾龔家了啊!

當即不管不顧,也不等兩名法曹史仔細問,便把所有事情都竹筒倒豆子般倒了出來。只不過在他的敘述中,他依然是那個一心爲了族人的好族長,所有的事情都是龔家做的,他之所以不作爲也是因爲被龔家威逼脅迫。

這邊調查的有序推進,那邊龔家也在自救。

巢縣龔氏屬於都督府挑選出來協助管理巢縣的兩戶賢良之一,陳佑挑選賢良的標準主要是看這一家勢力有多大。至於是不是真的賢,不過是一個不怎麼重要的參考因素罷了。

因此他們在縣中有關係,在州治合肥也有人情往來。

現在所有人都在猜測都督府——主要是陳佑——究竟是怎麼看待餘小林案的,這關係到他們如何對待龔家的請託。

這個問題,別人只能猜測,但是冉益謙卻直接問了出來。

學堂之內,魏王、陳衡、賈尋幽全都把目光投向陳佑,等着他的回答。

陳佑端正坐姿,看着站在房屋中間的冉益謙:“道盈怎會如此問?不論我怎麼看待,總是要依法依規,依照事實才行。”

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