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

bookmark

“前方三裡遭遇周軍斥候!”

一名騎手繞過路上隊列,直奔周同慶而來。

周同慶立刻勒住繮繩詢問左右:“前方地勢如何?”

無人能答。

他臉色愈加難看,轉向停在十步外的斥候:“前方地勢如何?”

那斥候立刻高聲回答:“回稟使君!前面有一條從東北邊來的溪流,可徒步渡過!沿這條路往前大約四五里是一片林子,林中情形尚未探查清楚!”

聽聞此言,周同慶面色稍霽,又追問一句:“那溪流可是從林中經過?”

“確如使君所言!”

周同慶點頭,擡起馬鞭朝前方虛點,環顧左右朗聲笑道:“周軍所謀,吾盡知矣!”

身旁僚屬立刻知趣詢問:“周軍是何謀劃,還請使君細說。”

周同慶笑完之後沒有立馬解釋,而是立刻下令:“通知諸軍,逢林莫入,擺開陣勢以備敵襲!令斥候探馬入林查探,兩側亦撒開三裡,尋找周軍所在!”

待傳令兵四散而去,周同慶纔好整以暇地說明原因:“我看周軍定是有不得已之處,故而未曾據城而守,反倒出城尋求速戰。”

這話說出,立刻就有幕僚讚道:“使君果然言無不中!拷問邢路帶回的賊軍得知那桐城是亂成一團,我還正疑惑呢,聽使君這麼一說,顯然是周軍無奈棄城。”

周同慶矜持一笑,繼續道:“如今看來,他們是準備在前方樹林中設伏阻擊我等。”

“敵將竟如此奸詐!”一臉怒色的仍是之前開口的那個幕僚,其餘人雖點頭附和,臉上卻有些不以爲意。

戰陣之上,誰不希望自家主將越奸詐越好?這幕僚如此說,要麼是蠢,要麼是拍周同慶馬匹。

周同慶面目含笑道:“任他奸詐如狐,也非是我的對手,不過是躲進林子罷了,且看我火燒山林逼他出來!”

說到這裡,他扭頭詢問:“軍中備了多少火油?”

靜了一瞬,一僚屬小心翼翼地回答:“回使君,軍中火油都留在懷寧,未曾帶來。”

火油就是石油以及石油提取物,多用來火攻,如果用上火油的話,點燃山林不是難事。只可惜火油氣味難聞,又不好運輸,在事先沒有火攻計劃的情況下,軍中的確不會特意攜帶火油。

只是這樣一來,周同慶的計劃就無法實現了啊!

原先還滿臉笑意的周同慶重又沉下臉來,盯着負責輜重的那下屬,森寒之意令其不由打了個寒顫。

好在周同慶知道這時候不能無故誅殺下屬,只得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怒氣,但先前那陰影卻重又浮上心頭。

目光轉回樹林,保信軍斥候正在向盧仲彥回報雙方斥候廝殺情況。

這次交鋒死傷不多,主要還是因爲雙方放出斥候的距離只能算是中規中矩,不近,卻也不遠。尤其是保信軍沒有想要隱瞞動向之類的,雙方對抗烈度不算大。

不過從斥候的傷亡比來看,保信軍的斥候戰鬥力要比舒州軍強一些。

接下來就看正面戰場了。

盧仲彥將擦拭地鋥亮的長劍插進劍鞘之中,起身吩咐道:“收回所有探馬斥候,沒必要再攔着對面了。讓王輝做好準備,他是功是過,就看今朝。”

傳令兵得了軍令,立刻轉身小跑而去。

盧仲彥沒有待在原地,帶着自己的親兵朝後方中軍行去。

該擺的陣勢都已擺好,甚至他爲了不影響一衆軍漢,還特意離開軍陣來聽取斥候的回報。

接下來,就看手下這些兵馬能不能完成自己預定的任務了。

盧仲彥當時入舒州時帶了七千戰兵,後來分兵加上戰損,現在握在手中的只有五千。

這五千人分成四個大的部分,各部內裡兵種排列此處就不細表,只說各部整體情況。

首先是王輝的前軍,有約一千人,數人一組分散在道路兩側的樹林之中,他們的任務是打亂舒州軍的陣型。最好能令其失去在林中的行動空間,對官道上的舒州軍形成造成恐嚇。

之後是左軍和右軍,各有一千餘人,分散在兩翼。另外就是盧仲彥親自統率的中軍,近兩千人,除了負責進攻之外,還得和左軍一起防備着舒州軍從偏南方向繞路。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此處的地勢。

桐城縣城是正好在山腳底下,這山屬於大別山餘脈,從東北的廬江縣開始,一直到西南的黃梅縣,山界幾乎就是一條直線。

山脈餘脈多丘陵山丘,舒州地勢如此,應該也是探馬斥候不及廬州的原因之一。不過這也導致了盧仲彥選擇的這一塊地方,想要繞路的話,就只能翻過一座又一座或陡或緩的坡地。尤其是這一片樹林足足蔓延有十數裡,更是加大了繞路難度。

綜合種種情況判斷,盧仲彥篤定舒州軍會從此處經過。

不過,繞路難度再大,也是存在繞路可能性的,爲謹慎起見,他依然備了兵馬防止舒州軍繞過他的正面。

“宋軍先鋒入林了!”

盧仲彥騎馬立在中軍陣前,聽斥候如此回報,立刻下令:“諸軍準備戰鬥!”

宋軍先鋒入林,代表前軍已經和宋軍廝殺起來了,他這個命令是下達給左中右三軍的。

一陣陣呼喝聲從近及遠依次傳來,一股熱烈的氣氛緩緩升起,這支軍隊,已經做好了浴血拼殺的準備。

盧仲彥微眯雙眼,看向林子。

林子內不時傳出隱隱約約的喊殺慘叫聲,同時還有影影綽綽的人影在樹木之間跑動。

現在正是金烏西墜之時,他們位於東北方向,稍微有些劣勢,只能希望軍兵的素質能無視這個小小的劣勢。

大約過了一炷香時間,又有斥候回報:“宋軍前軍入林!正沿官道而來!”

盧仲彥深吸一口氣,揮手示意斥候離去,他繼續安靜地等待。

此處的官道不算寬,大約能容納五騎並行。不過官道兩旁也有空地可以行走,算上兩邊的空當,整條官道能擺開大約二十五人左右的陣勢。

不過宋軍肯定不可能不朝兩旁樹林中派人,最後算起來,有效攻擊面大概是一百多米。

至於能不能更小,或者會不會更大,就看王輝能把宋軍在林中的人手壓制到什麼程度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