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

奸辱良人,操縱司法,構陷良家。

三件事隨便拿出一件來,都足以論罪判刑,更別說三罪皆有了。

然而,這樣的人家,竟然是官方認定的賢良。

做出這個決定的陳佑陳將明,你還有什麼資格自稱把你口中的民放在心中!

殺人誅心,寧強的問題就是誅心之問。

好在陳佑還是要臉的,聽了寧強的問題,沒有絲毫怒氣,甚至臉色都沒有變化,就這麼安靜地看着寧強。

沒得到迴應的寧強亦是看着陳佑,仿若沒受到陳佑氣勢的影響一般,就好像站在他面前的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地位權勢皆是虛妄。

這就是寧強,一個有信仰的人,有所敬,卻無所懼。

陳佑看着寧強,恍惚間彷彿看到了那些曾經見過的信仰堅定的鬥士,這些人有的並不能理解自己所信仰的思想,但卻用樸實無華的行爲數十年如一日的去踐行自己的信仰。

回過神來,陳佑緩緩開口:“行仁以爲,我可撇開當地豪富控制鄉里否?”

短短一句話,他停頓了三四次,可謂是字斟句酌,謹慎之至。

寧強略一思索,回答道:“我聽聞節使在京兆,但有政令,府內皆從,所恃者無非是治安曹和稅曹。”

“爲政當因地制宜。”陳佑搖頭,“廬州非是京兆,京兆亂不過內亂,廬州亂卻有外敵。”

沉吟一陣,寧強再次發問:“那爲何不褫奪其賢良之名?”

這就是陳佑的一點私心了,使功不如使過,再說換一家,難道就沒有類似的事情了麼?若真的純潔無瑕一塵不染,一個家族是不可能發展到能影響一個縣的程度的。

然而,這樣的理由,絕對是寧強無法接受的。

陳佑沉默良久,突然吐出一口氣,將彷彿泄了氣一般,整個人被一種疲憊的感覺包裹着。

見他如此,寧強眸光閃動,已經明白陳佑的所思所想。

果然,陳佑開口了,語速快了些,但是語調卻變得十分低沉:“這事的確是我的過錯,似行仁這般人,看不慣實屬正常。”

理論上來說,這時候寧強應該問陳佑是不是有什麼難言之隱。

然而寧強沒問,陳佑也沒等着寧強問,略一停頓調整呼吸之後,轉身看向城外野地:“我所考慮者,不過一句話罷了。”

頓了頓,他吐出六個字:“使功不如使過。”

“如今的龔家如毛驢,賢良之名如野草。若褫奪其名,則蜂擁上而分而食之者不知凡幾,爲求生,龔家必得小意奉承於我。”

別看只是一個名號,實際上卻是官方力量的支持。失去這個名號,意味着官府對他不滿,自然有那等想要取而代之者體察上意替官府出手掃除無用之物。

陳佑繼續敘說,他是準備將自己這次決策前後的考慮都說出來,或許會得到一個同志同道的良師益友,也或許會獲得一個同志不同道的對手。

“我所求者,無非三條,民安,民富,民知。若豪富從命,則吾可使一地之民安。既如此,用聽話的龔家,是首要之選。至於民富、民知,卻不是此時所能做到的。”

簡單來說,就是爲了達到好的結果,利用一些惡的事物也能夠接受。

寧強會不會認同這個觀點?陳佑不知道,他只是根據以往的交流,覺得寧強認同的可能性比較大。

不過即便不認同也沒什麼,早早發現的敵人,比隱藏在身邊的叛徒要好得多。

過了一陣,寧強後退一步,微微躬身:“天色已晚,下官先行告退。”

“且去吧。”

陳佑沒有回頭。

寧強沒有給出確切的回答,然而已經不重要了。今天這一場談話,原先陳佑只是當做應付,但後來他開始認真回答,同時也在審視自身所思所想。

方向錯了,知識越多越反動。

陳佑自認爲相比於此時的人來說,他屬於知識多的那一個。明瞭千餘年的歷史走向,如果不能讓未來變得更好,那就是走錯了路。他不想走錯。

他擡手扶住女牆,發出一聲長嘆。之前的疲憊或許還有假裝的成分,眼下他是真的感覺到精神疲憊。

好在這種低沉持續的時間不長,他很快就重新打起精神來。

別說影響世界改造歷史了,就連眼下尚未一統的故國,他都沒能執其牛耳,想得太多沒有意義。

翌日,寧強辭行,臨行之前把一本手抄的《陳山長集》送給陳佑。

看原文字跡和一旁批註字跡相同,要麼是寧強自己手抄的,要麼是讓人抄錄的。

這個舉動,在陳佑看來,應該是初步認同他的做法,但寧強究竟是怎麼想的,還得看以後的行爲。

七月十六日,有御史彈劾陳佑空中說守法、實際上卻包庇犯法之人,比如餘小林案中的龔家。

這一次趙元昌沒有讓陳佑跟着御史辯論,直接將此人罷職丟到秦隴去。

然而這一次彈劾拉開了一個序幕,金紫重臣接連被彈劾,終於在眉州刺史被查出縱兵爲匪的時候,達到頂峰。

先是該刺史被下獄論斬,緊接着肅政大夫要求調查尚書左僕射和眉州刺史的關係,覈查兩人有無異常聯繫。

ωωω¸ tt kan¸ ¢Ο

人生在世,躲不掉人情世故。所謂異常聯繫,無非是財物往來,這種事情,如果真的是細究到底,基本上一查一個準。

毫無疑問,這是真刀真槍的拼殺,要麼江夏青罷相,要麼胡承約貶官,沒有第三條路可以選。

就在周國朝局紛亂之時,北邊的遼國發生了一件大事:遼帝遇刺身亡。

洛陽皇宮,宋敏貞走進同明殿正殿:“臣宋敏貞參見官家。”

“方正先生來了?”趙元昌放下筆,擡手道,“且坐下說話。”

“謝官家。”

年近六十的宋敏貞選了離他最近的一個位置坐下,然後開口道:“不知官家匆匆詔臣來此,是爲何事?”

趙元昌直接就道:“想來宋卿知曉今日朝堂上的紛爭。”

宋敏貞點頭:“臣的確知曉,只是雙方所言皆有其理,一時之間爭執不下實屬正常。”

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