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

“少保受命典禁軍,何時去禁軍查看都不算打擾。”

“呵呵,坐。”

待郭振坐下,僕役奉上茶水,陳佑揮揮手,書廳之中其餘人等盡皆退下,只餘他和郭振。

伸手轉了一下白瓷茶盞,陳佑看向郭振,十分沉穩地開口:“只有你我二人,我就敞開了說。”

郭振眉頭一跳,不由自主前傾身體,聲調放低:“少保請講。”

“王相公他們叫我主持侍衛親軍司,非是要同你爭權。”

陳佑這話太過直白,郭振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尷尬笑着,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他這樣的反應陳佑就當沒看見,繼續道:“大將軍久掌禁軍,我想以大將軍之能,即便先帝多次調動,不出三月,定能重新掌握侍衛親軍司。但有陳某在,就不一樣了。陳某以副使之職得典禁軍,總歸要比大將軍有些優勢。”

見郭振神情微動,陳佑知道他聽進去在思考,頓了頓留出時間給他整理思緒,然後才笑着問道:“大將軍以爲,某可在多久之後讓侍衛親軍聽話?”

郭振一驚,隨後臉上擠出僵硬的笑容:“少保這是什麼話,便是現在,少保一句話,底下人也不敢不聽啊!”

“呵呵呵呵。”陳佑不置可否,端起茶盞喝了一口。

噹啷一聲放到桌上,神情嚴肅地看向郭振:“都到這時候了,郭將軍還要跟某說這些虛話套話麼?”

陳佑終歸也是帶過兵打過仗的,參與過滅國之戰,更親自主持過滅國之戰,此時沉下臉來,便是郭振也能感受到沉重的壓力。

這時候郭振纔想起來坐在他面前的這個人不是單純的文官,軍中舊部也不少。

想到此處,一口氣就泄了,忍不住露出苦笑:“振一定好好配合少保。”

成了。

陳佑靠到椅背上,溫聲道:“也就這半年中樞要穩定。以大將軍的資歷和功勞,再做一任節度使,也該入樞密院了。”

郭振點點頭,不是小年輕了,聽到陳佑的許諾也沒有多麼激動。畢竟現在陳佑做不了主,這個許諾能不能實現還是兩說。

這一天郭振低頭,第二天陳佑就召集侍衛親軍司在京諸軍指揮使議事,侍衛親軍司平穩如故。

王彥川書廳,李繼勳說到侍衛親軍司,突然笑着道:“要說手段還是陳長陽手段高,這才短短几天,竟然就能把侍衛親軍牢牢抓在手上。”

“哦?”

王彥川有些詫異,他這幾天心思都放在拉攏盟友上面,禁軍沒有什麼動靜他就沒主動關心過。

“怎麼,郭育德投靠陳長陽了?”

“應該不至於投靠。”李繼勳一邊說着一邊仔細觀察王彥川的神情,“只是昨日陳長陽召集一干指揮使議事,郭振明言要配合好陳長陽,且出面壓下了一個刺頭。”

“是麼。郭育德和陳長陽有舊?”

“該是見過面,以前也未曾聽說這兩人有來往。”

沉默一陣,王彥川突然笑出聲來:“看來陳長陽手段很高啊!”

李繼勳點頭:“可不是麼,且不說短短半個月就能把侍衛親軍抓在手裡,單說這樞密院,誰敢不把陳副使的話放在心裡?”

這話一出,王彥川臉色就黑了。

同爲顧命大臣,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權力劃分的分歧。

只是他沒想到,嗣君方纔即位,王樸等人就開始支持陳佑來侵奪他的權力。

一個顧命大臣比不上一個普普通通樞密副使,他都不好意思說出去。

片刻之後,王彥川面色不善地開口:“禁軍可不能叫一個人控制住,明日我就去尋王昭文。”

李繼勳點頭附和道:“相公說得對。相公畢竟受先帝顧命,總得看好樞密院。”

王彥川斜眼一瞥,突然開口:“守成你這個都承旨也當了有幾年了吧?”

聽到這話,李繼勳臉皮抽搐一下。

十年前陳佑投到先帝帳下,他李繼勳就是先帝依仗的大將。然而十年過去了,他現在做的樞密都承旨,第一任就是陳佑,即便當初陳佑沒有同知樞密院事。更氣人的是,現在陳佑還是樞密副使,位次在他之上。

好在王彥川不是爲了取笑他,緊接着就繼續道:“某來樞密院時日尚短,日後還得靠守成你來幫忙。”

李繼勳壓下心頭不快,抱拳道:“定不叫相公失望。”

乙巳,太常卿陳槐奏爲大行皇帝上尊諡曰神武聖文孝成皇帝,廟號太宗。詔令頒行天下。

戊申,盧龍節度使薛崇奏遼人入寇。

陳佑得到消息後,先是命令書史通知兩府所有相公,緊接着拿着報信公文去政事堂尋王樸。

兩府相公,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遼人入寇這件事,不需要陳佑派人通知,所有人就都知道了。

陳佑走進王樸的書廳,還沒開口,就聽王樸問道:“將明是爲了遼國之事?”

“是。”

陳佑將公文遞到王樸桌前:“遼國攻幽州,算算時間,該是報信使者到了之後才決定的。”

嗯,去年打過一場後,周遼兩國互相承認,算是建交。這次趙元昌駕崩,嗣君即位,周國自然要派出使者通報遼國。

也就是說,遼國是看到周國使者帶過去的國書,才知道周國換了皇帝,然後做出了南侵的決定。

王樸翻開仔細看了看薛崇送過來的具體消息。

遼帝耶律述律親率七萬兵馬入幽州,北口守將戰死,檀州刺史獻城投降,檀幽之間的羈縻州幾乎是毫無抵抗就放遼軍南下。

檀州刺史是去年北伐時立功的一位將領,他的投降着實出乎衆人意料。不過也在情理之中,去年周國北伐的時候,遼國也有不少人臨陣投降。

像這種邊塞,基本上都是牆頭草,哪邊佔上風就倒向哪邊。只要保持住武力,降而復叛、叛了又降的操作可以來回好幾次。

放下公文,王樸開口詢問:“你覺得要如何應對?”

陳佑對上王樸的目光,心中絲毫不虛。

來的路上他已經考慮清楚了,此時直接就回答:“暫且先交給薛崇就好。京城這邊準備好糧草輜重,如果薛崇能擋下遼軍,京城兵馬還是不要輕動。若是擋不下,就再考慮禁軍北調的事情。”

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