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

bookmark

二十日下午,首相陳佑通知在京升朝官明日將在貞觀殿召開朝會。

同時,京中諸司六品以上職事官全都接到通知,明天下午參加都堂議事。

兩道命令傳播開來,洛陽城並沒有因爲新首相的出現而平靜下來,反而更加躁動不安。

不論是支持陳佑的官員,還是支持王彥川等人的官員,這時候都在互相打探消息。

所有人都知道,明天朝會是陳佑作爲首相的第一次亮相,大家認不認這個首相,就看朝會能不能順利進行。

而下午的都堂議事,則是陳佑能否確立首相權威的第一次考驗。

他是能像王樸執政中後期那樣力壓羣雄,還是跟王樸執政初期一般被迫分權,就看都堂議事的結果。

很多人在猜測,陳首相究竟會把什麼事情拿到都堂議事中去討論,以及王彥川、竇少華等人會利用什麼樣的議題發難。

是夜,長陽侯府。

陳佑難得能幫着李疏綺教孩子們讀書。

這些年南桑倒是一直在學習,可惜終究比不上李疏綺家學淵源、自小讀書,因此還沒上學的兩個孩子每天都會跟着李疏綺學習。

陳佑板着臉坐在小凳子上,手裡拿着一本《兔園策》,看上去有些滑稽。

不過站在他面前的一對兒女卻不敢笑,雙手緊握垂在身前,下巴壓着胸口,臉上滿是委屈。

剛剛陳佑抽查之前學過的內容,結果兩人都忘得差不多了。

李疏綺被氣得直接回房,只留下南桑在這裡擔憂地看着兩個孩子。

不談學習,父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

說的就是眼前這情形。

眼看兩個孩子泫然欲泣,陳佑重話說不出口,再一次要求兩個孩子聽大媽媽的話好好學習,然後便讓女使帶兩人去洗漱睡覺。

南桑放心不下,也跟了去。

陳佑一個人留在小書房裡,沒有急着離開,而是走到書櫃前,取出孩子們以前寫過的作業、字帖,靜靜翻看。

十分的神奇。

明天就要面對一場決定周國命運的戰鬥,陳佑內心卻平靜無比。

看到孩子們作業上一些幼稚的錯誤,他甚至能露出會心一笑。

翻看良久,他才長舒一口氣,放好作業,吹滅蠟燭離開房間。

走進臥室,李疏綺似乎已經消氣了,現在正坐在牀頭看書。

“罵他們了?”

聽到腳步聲,李疏綺擡頭問道。

“孩子要教育,罵是沒用的。”

陳佑微微搖頭,走到衣架旁開始脫衣服。

李疏綺見狀奇道:“今晚這麼早就睡麼?”

“陪你說說話。”

“是嗎。”

李疏綺低頭看書,嘴角上揚。

只不過她似乎並沒有看進去,等了等又道:“佑哥你其實也緊張吧?”

陳佑動作沒用絲毫停頓,笑着迴應道:“也沒有特別緊張,只是今天有些感觸。”

“嗯。”

李疏綺應了一聲,想了想,起身把手中書冊放到桌上,卻是一本樂譜。

等陳佑上了牀,兩人一起躺着,瞪眼看着牀頂。

好一會兒,李疏綺緩緩開口:“我嫁到咱們家已經有十年了。”

“是啊,時間過得很快。”

“當初大人說起佑哥的時候,說得是佑哥你乃是潛邸舊臣、首相學生,兼有文武,未來或可宣麻拜相。”

“哈哈哈,原來那時候泰山大人對我評價這麼高啊!”

陳佑不由笑出聲來。

李疏綺也露出笑容,她側身看着陳佑,伸手握住陳佑的一隻手。

繼續說道:“不過我那時沒想這些,只是希望能嫁給一個好夫君,不至於‘悔教夫婿覓封侯’。”

陳佑扭頭看向妻子,溫柔笑道:“我知道的。”

“錦衣富貴也好,粗茶淡飯也罷。”李疏綺笑道,“只要一家人在一塊,就夠了。”【1】

陳佑沉默一陣,默默側身摟住李疏綺。

李疏綺靠着陳佑,合上雙眼,好一會兒才繼續道:“我知道你心裡裝着天下萬民,家裡面有我,你不必擔心。”

說到這裡,她展顏笑道:“我同孩子們也不是不能過顛沛流離的生活。”【2】

陳佑私底下安排了逃亡事項,這麼些年來有好幾次都走到最後幾步,不可能完全瞞過李疏綺。

不過,這還是李疏綺第一次直接說出來。

陳佑十分感動,但不得不開口解釋:“最差最差不過是我辭相罷了,不至於過什麼顛沛流離的生活。”

“哦。”

李疏綺朝被子裡面縮了縮,不再開口。

陳佑等了一陣,有些哭笑不得,但還是輕輕拍了拍李疏綺的脊背,輕聲道:“我不會叫你們受苦的。”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二十一日寅正,陳佑早早起牀洗漱,穿好裡衣,外面套一件普通長衫開始吃早飯。

吃完後擦臉淨手,換上外衣,出門乘上馬車往皇宮去。

他抵達待漏院時,王彥川已經到了。

兩人遠遠見了,互相點點頭就算打了招呼,誰也沒有走近交流的想法。

不過那些中高層官員就不管這些了,現在正是站隊的時候,陳佑身邊很快就圍了一幫人,雖然說話的就那一兩個,但聲勢畢竟不同。

之後竇少華到達,也同樣沒有交流。

怎麼說呢,頗有一種王不見王的態勢。

只不過這兩人身邊聚攏的官員相比陳佑來說,還是有些單薄。

很顯然王樸在任的時候,他倆遭受的打壓比陳佑多。

而且昨日陳佑在御前奏對的“新政四策”已經通過種種渠道傳播開來,但凡有些能力的官員,都從不同地方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內容。

對王樸一系的官員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繼續執行王樸當初主持擬定的計劃。

這就意味着大部分王系官員短時間內不會失去目前的權位,至於以後,則要看這段時間的表現。

總之,這些人願意支持陳佑,更希望通過這種支持來換取陳佑以後的扶持。

這就是首相這個名頭的優勢所在。

陳佑當上了首相,陳佑第一個宣稱要繼承王樸的政治遺產,哪怕王彥川等人也跟着這麼說,但大部分人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陳首相果然做到了,你看其他相公也都支持他。

當然了,有好處就有壞處,只是這時候還體現不出來罷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