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

bookmark

儀仗行至行署,劉松鶴自入內拜謁,隊列中人僅留下數名護衛親隨,其餘人等徑直朝驛館去。

錢塘畢竟是行署專員所在,除了節度使或杭州刺史,其他人在城內擺開儀仗可稱得上失禮。

劉松鶴入城時擺儀仗已經是仗着自己身份和與趙普的關係在死亡邊緣瘋狂試探,要是之後還敢擺開儀仗在城內轉悠,新專員便是拼着與趙普鬧僵,也得教訓劉松鶴。

大約一個時辰後,劉松鶴離開行署,往驛館去。

趙普現在就住在驛館,今晚新專員爲他擺踐行宴,明日出發回京。

劉松鶴緊趕慢趕才掐着點趕上,爲的就是參加這個踐行宴。

當然不是爲了吃喝,而是爲了展示他和趙普的關係。

雖然趙普已經卸任,但朝廷上下都傳言其極有可能宣麻拜相,接替江夏青擔任樞密副使。

若果真如此,似劉松鶴這般與趙普關係匪淺的,在兩浙即便不得優待,也不會被特意針對打壓。

除非新專員與趙普有仇,又或者朝中靠山站在趙普的對立面。

進了驛館坐到趙普面前,劉松鶴神情恭謹。

這麼些年下來,他知道哪些人不能得罪,哪些人能得罪。

只不過他有一點不同之處就是明確表現出對首相陳佑的敵意,這也是他這幾年升遷迅速的原因之一——反對陳佑的人,需要這樣一面旗幟。

“京中目前在討論官家冊立皇后之事。”

劉松鶴仔細介紹京中大事,說到冊立皇后,趙普突然提問:“當前可有人選?”

“我來時,尚未定下選後之事。”劉松鶴措辭嚴謹,語速緩慢,“周山書院醫學院發文稱男女之事過早則傷身,女子產子過早亦傷身,有人上書請詔令天下百姓十八以後方可產子。”

“是麼。”

趙普低頭看着茶葉浮沉,對此不予評價。

劉松鶴等了等,見趙普沒反應,他繼續往下說:“據稱平章事陳佑預備在政事堂加一位宰相,將宰相人數擴充到七人。

“上個月範昌祐回京拜見了鄴國公,鄴國公在宴席上直言‘有此佳婿,我家無憂’。

“另,魏仁浦已然回京,陛見之後就去了周山書院講學,目前還沒有職事,京中諸人猜測他是在等竇史館致仕。”

“竇伯菁啊。”趙普感慨一聲,“他能撐到現在,着實不容易。”

劉松鶴聞言,嘴角輕扯,想了想,還是附和道:“畢竟陳將明爲了臉面遮羞,不願意強行驅逐宰相。不過竇史館去年冬染疾之後身體一直不太好,再加上其子坐事被貶,再撐下去怕是要累及家室。”

頓了頓,他又道:“陳將明這兩年越發強勢,則平兄想來也聽說了,去年北疆接連戰敗,待查明是情報有疏漏之處,陳將明硬是插手整頓武德司,宮中對此頗爲不滿。”

“是麼。”趙普輕蔑一笑,“到底是官家不滿,還是那些豎宦不滿,這誰又說得清呢。”

劉松鶴一愣,隨即無奈笑道:“畢竟宮裡的消息都是通過宦官傳出來的。”

現在的武德司依然是既有宦官又有普通人,但因爲派駐監軍通常會加武德司的職事,可以說武德司是宦官們同中外官交流溝通的主要場所,彼等對武德司的看重可見一斑。

陳佑整頓武德司,必然會得罪一部分宦官。

“而且,我聽說只要有這樣的話語就夠了,沒必要探究其真假。”

劉松鶴語氣輕柔,但話語間卻別有深意。

趙普看着他,呵呵笑道:“或許。”

……

從同明殿離開,宋杞言有些恍惚。

按照既定計劃,他這時候該去政事堂見首相陳佑了。

可他不敢去。

實在是他在同明殿裡受到的刺激有些大。

方纔入殿問對,一開始都挺正常,直到後來,官家問出了最關鍵的一個問題:“何爲臣節?”

此時宋杞言已經想不起來他是怎麼回答的了,腦子裡面被一句話充斥着:“君臣不和!”

停在半路的甬道里,他扶着牆做了幾個深呼吸,終於冷靜下來。

仔細想了想,據說從年初開始,首相陳佑就沒有單獨見過官家。

原因暫時未知,旁人猜測與宦官有關。

另外就是這一次立後事件了。

趙德昭已經十五,正是年少即位的皇帝最常見的冊立皇后的年齡。

雖然先帝當年就爲趙德昭行過冠禮,但只有成親之後,纔會被視爲真正的成年。

或許,趙官家想要藉着這次大婚收攏權力。

而陳平章卻授意底下官員暗示官家此時不易成婚。

所以,官家今年是否冊立皇后,關係到陳平章的權位能否保住!

仔細梳理一遍思路,宋杞言越想越覺得自己的猜測合理。

他不再需要扶着牆站立,雙手攏在一塊,,低着頭在原地踱步。

到底該幫助官家對付陳佑,還是要投靠陳佑壓制皇權?

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不知過了多久,宋杞言猛然驚醒。

看了看天色,不敢再耽擱,趕緊朝政事堂去。

被僕役引着來到陳佑書廳外,不等他敲門,書廳正門就打開了。

一中年男子從門內走出,見到宋杞言的一瞬間,愣了一下,然後站定行禮,之後快步離開。

此人有些面生。

不過宋杞言這幾年一直在各州郡巡視,不認識京中官員實屬正常,當即不放在心上,站在門口喚了一聲:“右散騎常侍、參知政事杞言求見平章。”

“無憂兄快請進!”

屋內傳出陳佑的聲音,依然給人充滿精力的感覺。

宋杞言深吸一口氣,趨步入內,對着起身相迎的陳佑長揖道:“下官拜見平章!”

“不必多禮,不必多禮!”

陳佑臉上帶笑扶起宋杞言,上下打量一番後,拍了拍宋杞言的胳膊笑道:“無憂兄精瘦了!”

宋杞言苦笑着拱手:“每日裡在外奔波,想不瘦都難。”

說笑兩句,陳佑沒有坐回書桌後,而是和宋杞言在側邊小屋分了主客坐下。

待僕役上茶,陳佑這才道:“今年農事如何,勞煩參政說與某聽。”

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