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

bookmark

除了整頓水軍,還要調度糧草,同時在抽調戰兵的同時,還需要調集各地鄉兵團練補充給馬青,以防沈國趁機攻來。

同時,也不能幹忙活。

之前已經說了瞿塘關不好打,攻城爲下、攻心爲上。

蜀國坐鎮夔州的乃是寧江節度使,不論是蜀帝調集夔州軍兵平叛,還是寧江節度使想要在這場內亂中分一杯羹,都得是節度使親自帶兵。

這樣一來,主將不在,後方生亂,搞不好能策反瞿塘關守將。

不過說實話,夔州離蜀都不近,也不知後方究竟是亂成什麼樣了,纔會讓這麼遠的寧江軍回去。【1】

這些都是趙元昌需要考慮的,他經過郢州城的時候,停留了兩個時辰,藉助郢州軍兵送出十數道文書之後才重新啓程趕往江陵。

陳佑等人在趙元昌出發之後便繼續上路。

之前停留的地方距郢州治所長壽縣尚有八十里路,按照他們的速度,還要走一天半。

蔣樹臨行之前便將之前安排好的路徑都告知了陳佑,陳佑只需要按照之前的計劃來就可以了。

如此行到第二天,眼看離長壽縣城不過二十多裡,陳佑吩咐丁驍快馬趕到縣城,讓郢州知州備好王妃和秦王傅的住處。

就在丁驍離去後不久,盧金嬋的一個婢女突然從馬車上探身喊道:“陳司馬!”

陳佑扭頭問道:“清荷小娘子有何事?”

現在這個時候,只要是清白人家的女子,外人一般都要稱呼爲“某娘子”、“某小娘子”。此娘子非彼娘子,可不是老婆的意思。

陳佑雖然問的是這個名叫青荷的婢女,但青荷乃是盧金嬋的貼身婢女,她的事實際上就是盧金嬋的事情。

聽到陳佑的問話,青荷卻不答,只是一個勁招手道:“司馬你近前來!”

陳佑微微皺眉,盯着青荷看了一會兒,直看得她面紅耳赤,這才調轉馬頭走到車駕旁:“何事?”

那青荷看了一眼車內,低着頭紅着臉輕聲道:“奴家想要小解。”

雖然說得是她自己,但是右手悄悄地朝車內指了兩下。

陳佑自然是懂的,也不怪如此扭捏,之前都是盧金嬋直接跟趙元昌說,如今換成了他,自然有些尷尬。

不過陳佑倒是無所謂,五穀輪迴之事嘛,誰都要經歷。

當下點頭答應一聲,撥馬向前走了幾步,出聲喊道:“暫且歇息一陣!”

一衆應諾之聲,隊伍轉到路旁。

爲防盧金嬋尷尬,陳佑轉到另一邊。

說起來馮道出的那道題的後半部分陳佑還沒想通,不過他決定進了長壽城之後,直接到魚市去轉一圈,沒準能有所收穫。

還有一點就是,現在他要儘量給盧金嬋留下好印象。

他也是做過領導的,自然知道枕頭風的威力。

哪怕不是明着說,只是偶爾提及,特定情形下,枕邊人的一兩句話就能改變領導對一個人的看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長孫皇后之於唐太宗,一次朝服進諫挽救了魏徵,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還有一次是房玄齡因錯被攆回家,也是長孫皇后一句話讓唐太宗改變了主意。

估摸着差不多有一刻鐘了,陳佑走到車駕旁問那車伕:“王妃可在車內?”

車伕還沒回答,就聽車內傳出一聲輕咳,緊接着傳出一個清脆的聲音:“我在。”

雖然障塵沒有掀開,但陳佑還是拱手道:“既如此,我等便出發了。”

“司馬做主便是。”

陳佑點點頭,走回拴馬之處,解開繮繩翻身上馬,然後道:“出發!”

過不多時,一行人終於抵達了長壽縣城,一羣官吏正候在城門外。

丁驍也跟在一旁,見陳佑等人來了,便牽着馬走到陳佑身邊。

還不待兩人說話,便聽那些官員長揖恭聲道:“恭迎秦王妃、馮相公!”

如果此時馮道加了三師三少的銜,就該是先說馮相公,再說秦王妃。

盧金嬋雖是女子,但她身爲正一品親王的王妃,地位是要高於從一品的宰執。

停了一會兒,盧金嬋在車駕內朗聲道:“免禮。”

這一聲聽起來倒是十分颯爽,渾不似小女兒家。

趁着這個機會,丁驍連忙給陳佑介紹來迎接的官員。

車隊行到那羣官吏面前,丁驍剛好介紹完。

陳佑翻身下馬,拱手道:“方判官、馬縣令,某乃陳佑,忝爲秦王府司馬。”

一羣官吏再次行禮:“見過陳司馬。”

在場身份最高的乃是那郢州判官方判官,只見他滿是歉意道:“王知州奉秦王殿下之命忙於公務,抽不出身來迎接,還望司馬向王妃、相公說道一二。”

陳佑當即道:“公務要緊,方判官將住宿之地告知我等便可自去忙。”

這判官卻是想在馮道面前露露臉,故而笑道:“下官也無甚要務,便將諸位送到住處。”

說着,看了一眼馮道所在的馬車,這才右手虛引道:“司馬且隨我來。”

郢州官吏也算是用心,整理出了一套不小的宅院。

這宅院同州衙只隔了兩條街,宅內分成了東、中、西三個院子。

盧金嬋被安排在東院,馮道被安排在西院,隨從侍衛什麼的多住在中院,陳佑在這裡的這段時間也是睡在中院臥房。

迎到陳佑一行人之後,其餘官吏都被打發走,只剩方判官和馬縣令一直送到宅院門口。

待盧金嬋的馬車進了宅院之後,知曉他們心思的陳佑來到馮道車前請示道:“馮公,這二位您要不要見一見?”

馮道指點着他笑道:“人都道師父有事弟子服其勞,你小子淨會給我找事!”

這話說得陳佑一陣驚喜,只是還不等他說啥,馮道便說:“你將他們喚到跟前來。”

聽聞此話,陳佑連忙收斂心思,答應一聲,將期盼已久的二人招呼到馬車前,介紹給馮道。

這時候纔看出馮道的名聲有多大,在陳佑眼中,這兩個五六品的文官就彷彿是粉絲見到偶像一般激。

不過京中官員對馮道倒是很少有這樣的表現,估計是接觸的多吧。嗯,就是少見多怪。

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