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

bookmark

曹新榮說完這番話,堂內一下安靜下來。

陳佑偷眼看了看坐在他對面的李繼勳,卻發現這久經戰陣的李將軍雙目微闔,靠在椅背上閉目養神。

再看趙元昌,雖眉頭輕蹙,但臉上也沒有多少焦慮的神色。

見此情景,陳佑心中一定。

得了,兩個“老將”都這麼鎮定,看來是早有定計,現在討論只是想看看有沒有更好的選擇罷了。

果然,眼見幾人辯了一陣也辯不出什麼好法子,趙元昌終於開口了:“事到如今,撤退之事休要再談。”

衆人頓時安靜下來,看他怎麼說。

只見趙元昌看向宋敏貞道:“方正先生坐鎮萬州調度糧草如何?”

“但憑殿下吩咐。”宋敏貞拱手應下。

聽他應下,趙元昌點點頭,宣佈道:“就此散會吧。”

說完,徑自起身從側門離開大堂。

陳佑也站起來,叫住準備離開的趙普:“則平兄,到我那裡坐一坐如何?”

趙普轉身拱手笑道:“固所願爾。”

周軍大營在豐都東北的一座莊子周圍,這莊子乃是豐都縣某個大戶獻出來的,趙元昌作息辦公都在莊內。

似陳佑等幕府成員在莊內都有各自的辦公場所,陳佑分到的房間就在正堂東邊不遠,左右是各曹房。

來到房內,龐中和正在整理各曹送上來的文書。看到陳佑二人,他連忙起身行禮。

“萬育,你吩咐僕下送一壺茶水來。”

“好!”龐中和應了一聲,便離開了房間。

看着桌上滿滿當當的文書,趙普笑道:“將明也是事務繁忙啊!”

陳佑搖頭苦笑道:“沒辦法,文伯先生不在,諸曹都要從我這邊過一遍。”

說着,他帶着趙普走到裡屋,指着擺在小几兩旁的椅子道:“坐下說話。”

兩人分了主賓坐下,不等趙普問,陳佑就率先開口道:“不知則平對眼下形勢有何看法?”

說完,他就死死盯着趙普。

但見趙普眨了眨眼,然後笑道:“將明何需問我?大帥已經說了,在此處對峙便是。”

只是聽了這話,陳佑卻道:“則平莫要誑我,如今沈國已知大帥率軍入蜀,豈有不趁機攻江陵之理?且那長陽才下不久,蕃寨衆多,若是被沈國鼓動,怕是要威脅糧道。”

他剛說完,就聽門外傳來腳步聲,兩人當即閉口不言。

少頃,龐中和用托盤端着茶點送到几上,放好之後他便再次離去。

這時,趙普輕咳一聲:“江陵之事自有長山公考慮,糧草也是文伯先生在負責,在滅蜀之前,我們也做不了什麼事情。”

這是事實,陳佑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好一會兒,趙普突然問道:“大帥安排了細作想要招降那盧子龍,將明你覺得成功的把握有多大?”

這事陳佑也知道,只不過他同盧子龍之間的聯繫就只有那個早已離世的父親,成也罷、敗也罷,都沒有特別的想法。

此時談到,他也是乾脆地說道:“說起來也不怕則平笑話,我也只是在先父口中聽說過這個盧世叔,此前從未見過。”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突然皺眉道:“招降是否能成,我是不知,但若沈軍受挫,我估摸着臨陣換將的可能性很大。”

“哦?”趙普奇道,“不知是何原因?”

聽他這麼問,陳佑便把當日張德範頂撞盧子龍的情形詳細敘述一遍。

“卻原來如此。”聽完陳佑的敘述,趙普若有所思道,“這樣的話,倒是要密切關注了。若是蜀軍能趁着換將的機會進攻。”

說了半句,趙普便不再說。不過陳佑也知道他接下來想說啥,接過話頭道:“可能我們還得想法子讓蜀軍‘自己發現’這個機會。”

他特地在“自己發現”這四個字上加重語氣。

趙普點點頭,起身道:“我這就去報知大帥做好準備。”

陳佑也站起來送他。

兩人走到門口,趙普突然道:“其實將明也不必太過擔憂。前段時間大帥不是說史相公率軍進攻漢中嗎,一旦那邊有突破,席捲蜀都平原只在旬日之間罷了。”

“我自曉得。”陳佑點點頭。

送走趙普之後,陳佑站在門外四處看了看,就是看不到龐中和的影子,不由有些奇怪。

只是不等他出去找尋,就見一旁的倉曹房內走出一史:“陳司馬,我來送文書。”

“嗯。”陳佑接過那史手中的一捧文牒,轉身進門放到龐中和的桌上,順手拿起一件整理好的文書走到裡間桌前坐下翻閱批註。

大約過了半柱香時間,龐中和終於進門了。

陳佑擡起頭來剛要問,就見龐中和舉起手中的包裹道:“司馬,家中送來的。”

原來他是去取這東西了。

陳佑平靜道:“嗯,趕緊坐下幹活吧。”

沒想到龐中和撓頭一笑,將包裹放到裡間的座椅上:“這是您的,我的已經送回去了。”

“我的?”陳佑不免有些好奇,不知道管家陳行文會給他寄什麼東西,一時之間倒忘了追究龐中和辦公時間跑回城內的事情了。

起身來到座椅旁,彎腰解開包裹,裡面還分了三個布包。

解開最上面的,原來是一雙黑布厚底靸鞵,也就是拖鞋。

什麼時候陳行文會準備這東西了?

他正奇怪,卻聽龐中和道:“這是我娘和言姊兒做的,一人一雙靸鞵一雙護手。”

陳佑這才瞭然,不免笑道:“嬸孃也真是的,又不缺買這些東西的錢,非要自己動手作甚。”

說着,他解開第二個布包,果然是一個露指護手,也就是現在的那種半截手套。

試戴了一下,稍微有些寬鬆,不過也還好。

此時龐中和猶在一旁叨咕:“每年都會做的,今年就多做了一套送給司馬。說起來,也不知道言姊兒爲什麼還要給潘都指一套。”

陳佑一愣,隨即問道:“潘都指?可是那潘仲詢?”

“不就是他嘛!”

確認是潘美,陳佑一陣愕然,不由笑罵一聲:“這個潘仲詢,也忒不害臊了!”

說着搖搖頭,繼續翻開第三個布包。

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