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

裴子烈當然也清楚徐德言這個老部下的心思,索性便讓他跟着一起來見一見西域的商隊,實際上也相當於西域各國的使者,然後參詳參詳下一步的戰略安排。

目送西域商賈們離去,徐德言嘆了一口氣說道:“對於這些西域小國來說,大漢是一個招惹不起的龐然大物,所以他們老老實實、不惹是生非便是必然,不能指望着他們和吐谷渾一樣不知好歹的打過來,然後被咱們抓住理由,一戰擊破。”

“夾縫中生存,都是一等一的牆頭草啊。”裴子烈也是搖頭,有些無奈,“頂着‘天朝上國’之名行事,總歸束手束腳。”

這裡沒有外人,徐德言說話也隨便:“慶幸吧,至少咱們的禮部尚書不是個老學究,不然事事都要道義爲先,都要師出有名,那就真的讓人頭大了。”

裴子烈不由得一笑:“說到這個,某都懷疑君上當年堅持以江總爲禮部尚書,就是算準了這一點。”

徐德言亦是無奈的搖了搖頭。把一個絕對聽話而且本身也不是什麼好貨色的傢伙放在道義宣傳這個位置上,顯然本身就是本着不想讓那些窮酸儒生們抓着朝廷某些“離經叛道”的政策而大加批判。

至於陛下當時有沒有想過有一天大漢想要開疆拓土卻很有可能找不到合適的理由,那就不不爲人知了,畢竟這是天子的秘密。

時至今日,隨着大漢一點點的向外開疆拓土,裴子烈和徐德言等人的眼界之類的自然也都隨之拔高。或許歷史上的他們默默無聞,但是追隨着李藎忱南征北戰這麼多年,親眼看着陛下從當年的一個巴蜀軍閥一路走到現在的他們,卻已經可以說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世界之大,超乎所有人的想象,這也讓他們覺得有些好笑,之前南北朝一羣小國家打得難解難分,爲的又是什麼?

在今日已經逐漸把手伸向世界各地的大漢來看,當時的那些戰爭、那些衝突,不過就是一羣小孩子關起門來玩過家家罷了。

陛下似乎就是那個巨人,他一直都看得那麼遠,所以對於南北兩朝之間的戰爭,他很關心,但是從來沒有失去過信心,似乎在他看來,南北朝統一是必然的事,而且是很快就會發生的事。

當時的大家還不知道陛下是從哪裡來的自信。現在回想卻發現,假如見識過了世界的廣闊,假如知道山海之外還有一番天地能夠去打拼,那麼中原的那些戰事,又算得了什麼?

現在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他們,已經明白了過來。

但是他們依然不知道,這個巨人到底是如何站起來的。

陛下的出身,裴子烈作爲左臂右膀,當然清楚得很,明明大家甚至都沒有多少分離的時候,陛下的崛起,他是親眼看着的,所以他也不知道陛下到底是從哪裡獲得的這樣的眼界和胸懷。

要說世界之大,實際上大家多多少少都有感覺。歷朝歷代無數史書也記載了外面的那些國度。

但是大家從來沒有覺得,這些國度所在的地域有什麼好探索和征服的,從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話裡,這些地方就是鳥不拉屎的荒蠻之地,不然當年老祖宗們也不會放過的。

可是在陛下眼裡,這裡的每一片土地、每一個部落,似乎都能夠在大漢的旗幟下發揮作用。林木、土壤、礦產還有人力,每一個都是大漢急需的,每一個都是一個已經持續了三百年亂世的民族,復興所必須的。

可是之前所有人,竟然對此渾然不覺。

丟人。

不過想一想,這是和帶着華夏重歸太平的皇帝陛下相比,比不過是正常的,好像又沒有那麼丟人了。

大家不會去想方設法探求這一切到底是爲什麼,君失秘則失國,陛下從來沒有在任何時候提起過自己是怎麼知道這些的、是怎麼意識到這些的,那大家就不會去問。

對此,大家寧願相信,陛下真的是青天之上的列祖列宗心疼已經經受了三百年分離和戰亂的後人們而派下來的救世主,是全知全能的神仙。

裴子烈輕輕咳嗽一聲,徐德言也旋即從恍惚之中回過神來。

國家機密,不談也罷。

“這西域,朝廷上下的意思也是勢在必得。”裴子烈果斷的岔開了話題,“師出有名與否,都擋不住大漢進兵西域。”

“但是現在朝廷在吐谷渾、在遼東,都有可能面臨戰事,吐谷渾還好說,已經接近尾聲,但是遼東,怕是曠日持久啊。”徐德言徑直說道,“在這種情況下,如班定遠那般一戰定西域,似乎不太現實。”

“不錯!”裴子烈不由得撫掌,話語之中已添讚賞之意,“修遠身在巡撫之位,統籌軍民政務,果然歷練出了本事,而今讓人刮目相看啊。這西域之戰,你覺得應當如何推動?”

徐德言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裴子烈心中多少應該是有了定策的,現在不過是捧自己一下然後再讓自己順勢說出安排,到時候這獻策之功自然而然就落到自己頭上了。

到時候裴子烈再負責修繕一下,然後大加讚揚一通,朝廷內外自然是不可能忽略這一策略。

還是老上司貼心啊。

迎着裴子烈鼓勵的目光,徐德言沉聲說道:“平定西域,當徐徐圖之,不外乎三步。其一,‘探西域’。自從司馬氏丟掉西域之後,華夏同西域斷絕直接的君臣所屬已經數百年,西域是何等情況,我們只能依仗於道聽途說。當年西域古國三十六,而今還有多少存在,多少已經不存,我們亦不知曉,聽聞姓名的就只剩下高昌、莎車、龜茲等寥寥數國。”

裴子烈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如此,仍還是拜商隊所賜。”

中原和西域斷絕聯絡這麼多年,西域肯定也不是一成不變。高昌從當初的小國變成現在的西域一霸,中間肯定也少不了戰爭和吞併。而中原對西域衆多變化的瞭解其實很少,基本上是仰仗於往來西域的商隊攜帶來的些許消息。

因此西域現在是什麼情況,到底是一盤散沙、各自爲政,還是已經形成了以高昌或者別的國家爲中心的聯盟,準備對抗東西方外敵,當真不得而知。

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戰雲急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二零五九章 局裡局外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一百四十二章 哪裡來的小蘿莉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一八四七章 風雪是最好的掩護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一三一八章 死國之心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六百五十章 統帥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七百零四章 原諒我的任性第一章 千年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七十章 衝殺第一八七三章 給辛永達唱一出好戲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一三六七章 一屋之朕第二零六九章 未竟全功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二三四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會有那麼一代人(如約加更!)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八六六章 這個長史很不錯第四百八十七章 置之死地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八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一六九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四百四十二章 濟濟一堂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麒麟才子”徐陵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二二七二章 昏君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來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七百七十六章 是不是繞圈子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一八八五章 鑿空河東第一九三四章 振興兩淮第七百六十五章 牽扯利益第四十章 驚現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八百零一章 有點兒怪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註定的對決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八百一十五章 淳于家不後悔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戰船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搶風頭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一八七零章 我撿便宜了?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八三一章 坐看風起雲涌第九十三章 逆風行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